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背景下,“群文阅读”如何实现群文的深度聚合?如何在这种“解构”与“建构”中帮助学生既感性又理性地解读文本并感知文本与现实之间的张力?“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笔者遵循新课标的理念作出尝试,学生反馈较好,也引发了笔者更多的思考。
蒙田的《热爱生命》、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和富尔格姆的《信条》,三篇文章皆出自大家手笔,各篇自有其内蕴和对现实问题的指涉,但单一的文本在意义建构的层面上可能是不完整的,如能寻找到文本之间的关联,也许能帮助我们跨越时空的阻隔,感受到直击人心的力量。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末期的作家,他的随笔集可分为三个阶段:斯多葛、怀疑论、享乐主义。其中,晚年的他那种“享乐”“从容地对一切不置可否”的态度,更接近人文主义晚期的走向。从怀疑自我到探索自我,蒙田将“自我”视为一件有待发现和创造的艺术品,只是,不同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蒙田无意于寻找“普遍本性”,他寻找的是那个“动荡”“不稳定”的“自我”——一种自我解释、完全的第一人称的研究,如同伦勃朗的自画像,表达了对作为独特个体的人的生命的兴趣。饶有意味的是,后来的帕斯卡尔一方面对蒙田恨得“咬牙切齿”,另一方面又恨不得“生吞活剥”了蒙田的作品,蒙田冥冥中感召着他,他试图超越、其实也继承了蒙田的思想,经验到了人生存悖论性的帕斯卡尔,在某种意义上和蒙田一样,都在完成“自我重塑的实践”,指向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自我”。时空流变,置身于如今这个时代的美国作家富尔格姆,则关注到了“我们常常不知不觉地在彼此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即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这其实已经是在探讨“社会的自我构建”或说“社会如何可能”层面的问题:人如何从个体走向群体、从内在的自我走向现世的实践。
一旦关注到文本的语境,会发现三篇文章构成了一个意义饱满、逻辑自洽且对外开放的阐释体系,且在一个思辨性主题(“追寻生命的意义”)的统摄下,可避免文本解读琐碎割裂、学生“有句无篇”,从而让学生有借助文本与现实对话、与心灵对话的可能。
一、打捞起人真实的生存状态
苏格拉底曾说过:“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在这三篇文章中作者都省察到了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蒙田在《热爱生命》中指出了“哲人”“糊涂人”其实也是大多数普通人常常感知到的生之艰辛与死之苦恼;帕斯卡尔在《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中毫不讳言人的脆弱性,“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來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而富尔格姆的《信条》则用“想想”“将”“要是”这些假设性的语句展现了作者希望会有、但仍未出现的理想世界的图景,其实也委婉地指出了人之“所在”的不尽如人意。其实,正如古希腊神话里的英雄一样,如果他们从未想过超越“命运”的话,那根本就不会与“命运”碰撞从而感知到“命运”的存在;人也是一样,只有想要追求理想、实现自我的人才会感知“困境”,但这恰恰也证明了你已经迈出了“追寻生命意义”的脚步。
二、个体从“省察”走向“突围”
当然,作为思想史上光照千古的巨擘,蒙田和帕斯卡尔并没有停留在“知困”这一层面,他们更多的笔墨都是在探讨“能动”的个体应该如何突围。在《热爱生命》中,蒙田说“我”的生活方式和“哲人”的生活方式是不一样的,原因在于“我们”对生命的看法不同,一个人“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即是在生命之外追寻生命意义,必然感到生命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所做自然也只能是“打发”“消磨”“尽量回避”“无视”这“苦事”;他们不明白活着的意义就在于活着本身、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生命本身、希望在此生而不在彼世,自然成了心海中沉沦的溺者、肩负着一肩岁月蹉跎的可怜人,不能“乐于生”自然也就会时刻感到“死之苦恼”。伊壁鸠鲁曾说过:Why should I fear death?If I am, death is not. If death is, I am not. Why should I fear that which cannot exist when I do?作为新伊壁鸠鲁主义者,蒙田的确继承了伊壁鸠鲁的某些思想财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入了中西思维范式的对比,以期帮助学生理解伊壁鸠鲁和蒙田的这种坦荡(“生之本质在于死”)。
西方:未知死,焉知生(向死而生)
中国:未知生,焉知死(死是为了生)
这也自然导入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教学中来,正如死亡之无可避免,“能思想”同样无法改变人是“苇草”的本质属性(脆弱),但帕斯卡尔之所以坚定地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是因为人“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原来“能思想”是我们人之为人的根本啊,“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者一头畜生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三、从个体走向群体,跨越“知”与“行”的鸿沟
这样看来,其实前两篇文章作者并不试图改变“所在”,更强调改变自己,追寻的是形而上的自由和力量。考虑到时代的限制,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些先贤与虚无主义者画上等号,况且,能承认“理性”的边界和功能、承认人的局限性,也显现了这些先贤身上划时代的精神气度。相较而言,富尔格姆的《信条》则涉及我们的“所在”,因而更具有现代人的气质。富尔格姆指出,来自儿童学校中的这些信条“推衍到老练、通达的成年期中,实践于你的家庭生活,或者你的工作,或者你的社区,或者你的生活圈子,都行”,因为作者列出的这些信条涉及方方面面:健康的人生状态与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如果个体之间不能实现良好的交流与协作,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的构建无从发生,个人生命意义的追寻可能也只是自我的想象。有心的读者读到“这仍然是个忠告,不论你们年纪多大——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这一句也许会发出会心一笑,这与“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起成为哈姆雷特与浮士德,现代人更想成为始终怀有拳拳赤子之心的实践者,追寻生命的意义。
在完成对群文的整合之后,文本间已经建立起较为严密的意义体系,在这个自足的阐释空间中,学生可以像鱼儿一般,按照灵性的吸引,游向温度与水量适宜的海域,从而也让“是‘学生学’而非‘老师教’”的放手成为可能。笔者的教学活动立足文本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内在联系,循上述三个主问题展开,问题链构建和适当的拓展知识引入只为搭建学生思考的支架。同时,这个体系也是对外开放的,有几位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自己感知到的“生存困境”:1.生存意义的虚无;2.人永远不能跳出自我的圈子……笔者十分重视学生这些宝贵的思考,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中,我们对文本的理解愈加深入,我们意识到:“在没有坚实的生存据点的情况下为自己创造居住条件”不是虚无,而是伟大的精神力量,人是“欠然”的,但也是可能“自足”的,我们可以不再像《会饮篇》里那样踩高跷、终其一生寻寻觅觅……这些生成性的部分和课堂预设有机结合,才真正升华了课堂,一定程度上,学生也依托于文本实现了与自我、与他者、与世界的对话。
◇责任编辑 晏祥辉◇
蒙田的《热爱生命》、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和富尔格姆的《信条》,三篇文章皆出自大家手笔,各篇自有其内蕴和对现实问题的指涉,但单一的文本在意义建构的层面上可能是不完整的,如能寻找到文本之间的关联,也许能帮助我们跨越时空的阻隔,感受到直击人心的力量。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末期的作家,他的随笔集可分为三个阶段:斯多葛、怀疑论、享乐主义。其中,晚年的他那种“享乐”“从容地对一切不置可否”的态度,更接近人文主义晚期的走向。从怀疑自我到探索自我,蒙田将“自我”视为一件有待发现和创造的艺术品,只是,不同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蒙田无意于寻找“普遍本性”,他寻找的是那个“动荡”“不稳定”的“自我”——一种自我解释、完全的第一人称的研究,如同伦勃朗的自画像,表达了对作为独特个体的人的生命的兴趣。饶有意味的是,后来的帕斯卡尔一方面对蒙田恨得“咬牙切齿”,另一方面又恨不得“生吞活剥”了蒙田的作品,蒙田冥冥中感召着他,他试图超越、其实也继承了蒙田的思想,经验到了人生存悖论性的帕斯卡尔,在某种意义上和蒙田一样,都在完成“自我重塑的实践”,指向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自我”。时空流变,置身于如今这个时代的美国作家富尔格姆,则关注到了“我们常常不知不觉地在彼此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即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这其实已经是在探讨“社会的自我构建”或说“社会如何可能”层面的问题:人如何从个体走向群体、从内在的自我走向现世的实践。
一旦关注到文本的语境,会发现三篇文章构成了一个意义饱满、逻辑自洽且对外开放的阐释体系,且在一个思辨性主题(“追寻生命的意义”)的统摄下,可避免文本解读琐碎割裂、学生“有句无篇”,从而让学生有借助文本与现实对话、与心灵对话的可能。
一、打捞起人真实的生存状态
苏格拉底曾说过:“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在这三篇文章中作者都省察到了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蒙田在《热爱生命》中指出了“哲人”“糊涂人”其实也是大多数普通人常常感知到的生之艰辛与死之苦恼;帕斯卡尔在《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中毫不讳言人的脆弱性,“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來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而富尔格姆的《信条》则用“想想”“将”“要是”这些假设性的语句展现了作者希望会有、但仍未出现的理想世界的图景,其实也委婉地指出了人之“所在”的不尽如人意。其实,正如古希腊神话里的英雄一样,如果他们从未想过超越“命运”的话,那根本就不会与“命运”碰撞从而感知到“命运”的存在;人也是一样,只有想要追求理想、实现自我的人才会感知“困境”,但这恰恰也证明了你已经迈出了“追寻生命意义”的脚步。
二、个体从“省察”走向“突围”
当然,作为思想史上光照千古的巨擘,蒙田和帕斯卡尔并没有停留在“知困”这一层面,他们更多的笔墨都是在探讨“能动”的个体应该如何突围。在《热爱生命》中,蒙田说“我”的生活方式和“哲人”的生活方式是不一样的,原因在于“我们”对生命的看法不同,一个人“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即是在生命之外追寻生命意义,必然感到生命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所做自然也只能是“打发”“消磨”“尽量回避”“无视”这“苦事”;他们不明白活着的意义就在于活着本身、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生命本身、希望在此生而不在彼世,自然成了心海中沉沦的溺者、肩负着一肩岁月蹉跎的可怜人,不能“乐于生”自然也就会时刻感到“死之苦恼”。伊壁鸠鲁曾说过:Why should I fear death?If I am, death is not. If death is, I am not. Why should I fear that which cannot exist when I do?作为新伊壁鸠鲁主义者,蒙田的确继承了伊壁鸠鲁的某些思想财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入了中西思维范式的对比,以期帮助学生理解伊壁鸠鲁和蒙田的这种坦荡(“生之本质在于死”)。
西方:未知死,焉知生(向死而生)
中国:未知生,焉知死(死是为了生)
这也自然导入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教学中来,正如死亡之无可避免,“能思想”同样无法改变人是“苇草”的本质属性(脆弱),但帕斯卡尔之所以坚定地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是因为人“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原来“能思想”是我们人之为人的根本啊,“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者一头畜生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三、从个体走向群体,跨越“知”与“行”的鸿沟
这样看来,其实前两篇文章作者并不试图改变“所在”,更强调改变自己,追寻的是形而上的自由和力量。考虑到时代的限制,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些先贤与虚无主义者画上等号,况且,能承认“理性”的边界和功能、承认人的局限性,也显现了这些先贤身上划时代的精神气度。相较而言,富尔格姆的《信条》则涉及我们的“所在”,因而更具有现代人的气质。富尔格姆指出,来自儿童学校中的这些信条“推衍到老练、通达的成年期中,实践于你的家庭生活,或者你的工作,或者你的社区,或者你的生活圈子,都行”,因为作者列出的这些信条涉及方方面面:健康的人生状态与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如果个体之间不能实现良好的交流与协作,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的构建无从发生,个人生命意义的追寻可能也只是自我的想象。有心的读者读到“这仍然是个忠告,不论你们年纪多大——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这一句也许会发出会心一笑,这与“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起成为哈姆雷特与浮士德,现代人更想成为始终怀有拳拳赤子之心的实践者,追寻生命的意义。
在完成对群文的整合之后,文本间已经建立起较为严密的意义体系,在这个自足的阐释空间中,学生可以像鱼儿一般,按照灵性的吸引,游向温度与水量适宜的海域,从而也让“是‘学生学’而非‘老师教’”的放手成为可能。笔者的教学活动立足文本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内在联系,循上述三个主问题展开,问题链构建和适当的拓展知识引入只为搭建学生思考的支架。同时,这个体系也是对外开放的,有几位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自己感知到的“生存困境”:1.生存意义的虚无;2.人永远不能跳出自我的圈子……笔者十分重视学生这些宝贵的思考,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中,我们对文本的理解愈加深入,我们意识到:“在没有坚实的生存据点的情况下为自己创造居住条件”不是虚无,而是伟大的精神力量,人是“欠然”的,但也是可能“自足”的,我们可以不再像《会饮篇》里那样踩高跷、终其一生寻寻觅觅……这些生成性的部分和课堂预设有机结合,才真正升华了课堂,一定程度上,学生也依托于文本实现了与自我、与他者、与世界的对话。
◇责任编辑 晏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