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德修业 破茧成蝶

来源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tato_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孙青,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地理教育工作者,教育部基础教育专家库、国培专家库及“一师一优课”评审专家,全国地理教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省特级教师,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委联系专家,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云南省高中地理名师工作坊坊主,首届云岭名师和春城名师,昆明市首席高级教师,省、市、区孙青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云师大硕士生导师,首届基础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省、市高考和课改专家组成员;连续10年担任昆明教育电视台中高考主讲专家,主持和参与教育部、省、市级重点课题8项;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教育部审定现行初中教材,主编40多部教学指导丛书。目前,孙青参与昆明市“银龄讲学三年行动计划”,成为昆明市第一中学的银龄讲师。
  初识孙青老师还是在多年前的一次组稿会上,穿着得体、气质超群的她一出现便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在短短的接触时间里,她让我感受到一名优秀教师的谦逊儒雅和不凡谈吐。后来因为业务上的需要,我们的沟通频繁起来,她解决问题时雷厉风行的个性和永不服输的精神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青涩到成熟,从一名普通教师到一位教育专家,孙青安于三尺讲台,甘守一方净土,用自己的不懈努力进德修业,最终破茧成蝶。
  不变初心,进德修业
  1988年7月,22岁的女孩儿孙青从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满怀激情地来到了昆明市第十中学任教,从此走上了教书育人之路。
  自成为教师的第一天起,孙青就树立了一个信念:用心上好每一节课,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在教学中,孙青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成长及将来的发展奠基。孙青的课堂教学从来都不是灌输式的,总以学生关心的热点事件导入,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正如她对年轻教师所说的:“考点都是一样的,只是出现的形式各不相同,你们要做的是更深刻地领会知识的内涵,用生活化、趣味化的方式去表达,让学生爱上地理,学好地理。”孙青在课堂上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不仅会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学习心得,更能提出不同的见解,课堂气氛活跃。
  孙青一直坚持着“学校教育的目标和价值是立德树人”的理念。在将近20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他多次临危受命,凭借着自己丰富的经验顺利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有一次,在刚带完一届高三的情况下,孙青又接手了新一届的高三“困难班”。由于她在班级管理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许多家长“慕名而来”,希望她能够对自家的“调皮孩子”加以管教,导致该班成了昆十中历史上人数最多的班级。这个班的学生性格各异,问题也多种多样:有的是学习方面的问题,如理科成绩差,不愿完成作业,上高中以来不愿学习只想趴在桌上睡觉等;有的是与父母沟通不良,因父母离异情绪不稳定或因为打游戏父母多说两句就扔菜刀并扬言“见不得就把我砍了”的;有的则是因为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对老师恶语相向;还有一些是不能正确面对高考压力而想方设法脱离学校管束的……这些令老师摇头叹息的“刺头”们,都归入了孙青的班级。孙青和五个科任教师齐心协力,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逐个击破,最终带领全班同学迈进了大学的校门。学生也把这个班戏称为“四个恶婆和两个温柔男人领着一窝疯子”(语文、外语、政治、地理四个女老师,数学、历史两个男老师)。在这样一届又一届的迎来送往中,孙青从年轻时被学生气哭的“孙姐”,逐渐变成了学生发自心底喊出的“孙妈”。
  辐射引领,薪火相传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为了更好地推广孙青在教育教学一线积淀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发挥名师的引领、辐射、示范作用,2010年8月以来,昆明市教育局、盘龙区教育局、省教育厅先后命名成立“昆明市孙青名师工作室”“盘龙区孙青名师工作室”和“云南省孙青名师工作室”“云南省万人计划孙青名师工作坊”。作为省、市、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孙青要承担省级60名、市级10名、区级5名中青年地理教师的培养工作。为了把工作室打造成“地理研究的平臺、专业成长的阶梯、学科辐射的中心”,11年来,她积极组织学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科活动,有效推动了学员的专业成长,使一大批学员真正成为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省、市、区名师。
  孙青认为,要打造具有共同教育理想与研究愿景的学习型、研究型、专业化教师团队,工作室就必须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和研究项目,实施主题化、系列化的研修策略和有效的运作机制。只有满足以上要求,才能充分发挥名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工作室研究内涵。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让工作室学员从优秀走向卓越,孙青为他们设定了“通过名师的引领和自主研学成为新一代的名师”的目标,提出了“地理即生活,生活即地理”的教学主张,引导学员开展简洁、有趣、实用的地理教学,做教育专家而不是教书匠,成为“智慧型教师”。
  首先,通过工作室的研修学习,筑牢教师基本功。工作室针对学员实际制定个人研修发展的短、中、长期规划,经过与学员充分讨论,制定研修方案。同时,还明确了工作室的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制定了工作、例会、学习及研修制度。在对照工作室研修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工作室每位学员都按时提交了个人发展三年规划。除此之外,孙青还为学员列出了阅读书单,提出阅读要求,培养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厚积薄发的知识增长点,提高学员个人软实力。
  其次,引领工作室学员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关键是过程和方法。工作室学员的“专业成长”不能只依靠文献资料,他们需要学习先进、吸收经验,以及相互借鉴和交流。为此,孙青在工作室日常工作外,先后邀请多位大学教授、省市教研员、国内中学名师,或开设讲座分享经验,或走进课堂进行示范教学研究,或主题研讨。同时,工作室按照“问题驱动—主题研讨—课例研讨—反思总结”的思路,开展基于问题的研究活动,把常规研讨与高端研修相结合,通过专家引领、理论学习、课堂研讨、专题研讨、总结反思、跨区域联合教研等形式,提高研学活动的实效性,促使每位学员在团队研修中获得专业成长。除此以外,孙青名师工作室还组织学员参加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的跨区域联动,鼓励学员参加高端学术会议和培训,共同开展教学研究,有力促进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发展。   第三,引领工作室学员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引擎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确保项目研究的顺利开展,孙青致力建立有效的工作室工作机制、评价机制和相应的制度保障,利用和整合各类资源,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工作室多形式、多渠道辅助学员开展课题研究,指导学员独立自主完成课题。工作室实施多元评价,强化激励机制。建立工作室学员个人成长档案袋,强化过程管理,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发展性评价,尝试团队评价、项目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每一期的研修都能打造一支“高精尖”教师团队。名师工作室成了教学研讨的集散地、教师成长的助推器、名师培养的孵化器。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孙青一直以来致力于将工作室打造为地理研究的平台、专业成长的阶梯、学科辐射的中心,以“专业发展、示范引领、指导培养、教学研讨、共同发展”为宗旨,以教与研智慧相融为方法路径,为团队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一个集教研、师训、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为工作室学员的成长铺路、奠基。工作室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精湛的教学技巧、灵活的教学方法渗透到学员的日常教学中,力求使每一名学员通过2~3年的全方位研训,在理论水平、地理素养、创新意识、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化发展等方面获得进步和提高,追求教育的科学和艺术,追求科学和艺术的教育,在理念、使命和磨砺中破茧成蝶,实现了团队教师的卓越成长。
  多年来,孙青名师工作室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在省、市、区三级考核中,成绩均为优秀,在省级考核的200个工作室中,更是名列中学组第一名。工作室学员被评为昆明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有10余人次、9人被评为县区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党员,获得“全国优秀地理教育工作者”等国家级荣誉称号29项、省级荣誉24项、市区级荣誉34項,其他荣誉38项。工作室学员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现代中小学教育》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8篇。在《地理教育》《求学》《云南教育》等国家和省级知名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在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国家级奖项31人次、获省级奖项31人次。课题研究方面,工作室在研或结题的课题有国家级课题2个、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5个、区级课题1个和校级课题2个,主持或参与40多部教辅类图书的修编工作。
  教研之木,枝繁叶茂
  从投身地理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天开始,孙青就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多年来,她一直坚持在教育教学一线践行初心,以持之以恒地学习作为生产力,努力研习教育类书籍,掌握素质教育的核心精神,站在学科的制高点,以科研的思路去审视自己和同仁的教学过程,注意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多年来,孙青在各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并积极投身课题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10项。受邀参编教育部审定现行初中教材,主编参编30多部教材教辅。鉴于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方面的卓越表现,2000年她被破格评为中学地理高级教师,2006年被评为中学地理特级教师,2017年被评为中学正高级教师,被授予“盘龙区优秀专业人才”“昆明市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地理工作者”,以及云南省首届“云岭名师”、昆明市首届“春城名师”等荣誉称号,并成为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跻身云南省中学地理教育教学领军人物行列。
  苦心耕耘育桃李,一片冰心在玉壶。33年的教学生涯,孙青失败过,迷茫过,也委屈过,但是她始终没有抱怨过。这就是我认识的孙青老师,她一直在忙碌中进取,在困难中坚强,在教育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在每一个转角一次又一次遇见更好的自己!
  ◇责任编辑 邱 艳◇
其他文献
叶圣陶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一个班主任的成功,不是以学校领导的评判而定,不是以自己的荣誉而论,而是以学生、家长的肯定及自己的良心安乐与否去论定的。班主任是良心活,只要一个班主任“眼中有学生,肩上有学生,心中有学生”,并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成长自我为己任,不断学习与思考,那就是一个好老师、一个成熟的班主任。  十三年的班主任生涯(12年高
期刊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的教学重点是统计思想,为了在教学中有效地渗透统计思想,笔者及所在工作室开展了“两课三思”的研修活动.  两课:  1.2018年10月1日至17日,备课阶段;  2.10月18日,磨课阶段.  三思:  1.备课阶段对课题的深入思考;  2.磨课后改进教学设计的思考;  3.授课后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现以《10.1 统
期刊
前不久,笔者有幸到重庆八中参加西部名校联盟第六次联合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深度教学与深层学习”为活动主题。笔者聆听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郝正军先生所作的“优质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精彩报告,几位老师关于深度教学与深层学习的阐释和见解,活动还交流展示了西部9位名校校长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活动对高考9个学科都安排了两节关于深度教学与深层学习的同课异构研究课,作为语文教师,笔者聆听了重庆八中唐卓伶老师
期刊
在中国文化的传统观念里,性和死亡一直是不可触碰的禁忌话题。前者源于歪曲,看不到性的美好,于是就只有下流、淫秽乃至肮脏,即使心头无比向往,却又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后者源于恐惧,不愿意面对生命终止的必然,我们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期到来,总害怕“说曹操,曹操到”,于是就掩饰、委婉甚至讳莫如深。其实,两者都因无知而深受其害。  小时候问起什么是死,大人轻则用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语搪塞过去,听过稍微浪漫点的
期刊
1986年哈佛大学开始实行走班制教学,之后走班制教学开始在美国中学兴起,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至此,各国纷纷效仿,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独特的人才。我国对分层走班教学的探索已经有三十余年,至今仅限于个别学校内部的教学实践,并没有全面铺开。  一、“分层走班制”的教学背景  背景一:2017年全国开始高考改革,为了适应新高考,“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必将成为改革的新出路。至今在教学相对落后的云南省,探
期刊
党旗飘扬的时候,黄色的锤子、镰刀金光闪闪,镰刀代表农民的劳动工具。这让我想起了农民的另一个重要工具——“斧头”,它们都是父辈的重要生产工具,同时也想起了一个人——“斧头”,昭通巧家人,2006年,他上大学时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30年前,他爷爷生病,因无钱医治,年仅39岁便抛下妻儿去了那個世界。那时,他父亲作为家中的长子,才11岁,突然间成了顶梁柱。看病的钱尚且没有,哪来的钱继续上学,他父亲无奈辍
期刊
阅读理解是初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中占分比重最高的题型,更是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培养阅读技能(五级)的目标描述如下:学生应该能够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够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积累达到15万词以上。  我们使用的新人教版初中英
期刊
古语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显示了《论语》在古人心中的地位。《论语》里的文章篇幅都不长,形式自由活泼,耐读耐想,常读常新。其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散文,全文结构严谨,以孔子为核心,以志为中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由述而评,记录了2500多年前孔子师徒五人谈论理想、志趣的情景,贴近生活,富有情趣。很多分析鉴赏的文章分析精当,但也有些分析让人觉得不尽其意,
期刊
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最高烈度8度,是目前为止漾濞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时隔一个月再次翻开当时记录的点点滴滴,那些或惊心动魄,或感人至深的事儿还会在我的脑海里如同默片回放……  跟我上  2021年5月26日,晴。  地震之后,學校的房屋除了餐厅和女生宿舍外都已拉起红标(表示禁止使用)、黄标(表示暂停使用)无法使用。通过建设者和武警官兵的努力,学校操
期刊
一、明确自读课文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  统编教材为了加大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把“精读”“略读”分别改为“教读”“自读”,强调重视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对精读、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的书等给予更多的关注,对阅读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教材建议教师采取“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在教学中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閱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但是从目前的情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