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晚年诗作中的人文思想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dsl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汗牛充栋的古代文学宝库中,有一个诗人以他曲折坎坷困顿潦倒的人生经历、质朴准确深邃凝炼的现实笔触和雄浑阔大沉郁顿挫的作品风格在中国文学史留下了最深刻的人文烙印,他就是被后人誉为“诗圣”的杜甫。
  纵观杜甫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从少年求仕离家到病死湘江舟中的三十多年中,一直流寓他乡,大半世都在漂零中渡过,思念家乡故园和亲人的情感在他的诗中多有出现。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冀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出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在得到胜利消息后,他除了惊喜之外,首先想到的便是还乡“即从巴峡出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四个地名,几千里行程便闪电般飞过,真可谓思乡情切,归心似箭。所谓“叶落归根”,到杜甫晚年,这种情感更是分外浓烈,并且更加入了暮年老病的无奈和怀才不遇壮志消磨的痛苦。如《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战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此诗除去表露出天涯沦落思乡之苦外,在结句“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中,诗人流露出的因烈士暮年壮志消磨的忧忿感伤之情。“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大材难为用!”(《古柏行》)“英雄余事业,衰迈久风尘。”(《上白帝城二首》)他在《阁夜》中未传达出的未尽之意,在这些诗句中都表露无遗。如《九日》。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更是因佳节怀乡触景伤情,牵动了万千愁绪。如《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他这凭栏一哭,更是融思乡怀人、老病离乱与怀才不遇于一体,悲壮沉郁,是英雄迟暮的悲歌。有人说,杜甫晚年的作品情感悲愤有余而豪放不足,远不如早期作品慷慨激越。的确,在他的晚年作品中确实很少看到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画鹰》)“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后出塞五首》其二)等早期作品的万丈豪情,但也有不少阔大慷慨雄奇非凡之句,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更重要的是,在他晚年的作品中,少了少年气盛的棱角,而多了一份雄浑沉郁的凝重与老成。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更多流露的是他对个人命运的悲叹,可迟暮之人,伤时感世,也是人之常情,不过与一般慨叹个人命运的作品不同,杜甫诗有更高的境界,他在慨叹个人命运的基础之上,生发出了对国家命运关注的黍离之叹,极大的扩展和升华了诗的意境。让我们再来看杜甫的《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体。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他在慨叹自己怀才不遇漂泊孤独的身世后时,思绪却并未停留于此,而是想到了“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不是靠诗歌文章来显名。诗中流露的更多的是理想成空功业无成的无奈与悲愤,可谓“英雄气短”!诗人一颗拳拳爱国之心便跃然纸上了。“达”时能善天下固然可贵,而“穷”时依然要兼善天下,其境界则就更高一筹了,在个体的穷窘困顿中依然能想着家国天下、黎民众生,这本身就是最纯正无私的高贵品节,“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之谓大丈夫。”杜甫正是这样在现实与理想的反差中痴心不改,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人们倾诉着一个爱国者的情操与志节,千古之下,依然可以垂范天下!
  杜甫正是在他生命的最好时刻,以这大善之言记录下了他人生的最后历程,这些浸透了爱国主义情操的人文思想,为中国的诗歌传统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使中国古典文学发出了最强有力的律动,这种人文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
  
  范慧芳,教师,现居河北栾城。
其他文献
在新的时代,中学生的阅读内容非常丰富,虽然阅读面宽了,阅读的东西多了,可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审美能力却没有明显提高。这就牵涉到阅读的有效性问题了,就有效阅读这个课题,我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一.在文本情景与作家关系处理上实现有效阅读  教材里的经典文本更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孟子就主张解读文本要“知人论世”,要尽可能详细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揣摩彼时彼地的心境,发掘文本的诗心与文心所潜含的共感。文本情
两年前,我带初三毕业班,暑期要提前上课。学校却只发了一本语文书。用惯了教参和教案,一时没有了,还真有点无所适从。只好静下心来,深入钻研,认真备课。虽然好多是老课文。有的已教过八九遍,烂熟于心,但我还是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大意,一遍又一遍地读文本,广泛查阅资料,仔细地作笔记、写心得,竟有了不少新感受、新收获。吃透了教材,分析清楚了学生的现状,再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精心设计了适合自己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育生活化”越来越多地得到教育界人士的关注。“教育的外延即生活”作为一种理念,不仅体现在学科教学中,更渗透在德育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将目光聚焦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洞察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抓住宝贵的教育时机,挖掘出学生道德人格生成与完善的源头活水,才能开创教育的春天。    走近明星——播种理智    “脱离了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意味着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生活者,因为生活是道德教
“陟罚臧否”、“斟酌损益”这是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上书刘禅的表文《出师表》中的两句话,是给刘禅提建议的,意思是让刘禅在宫中、府中对臣民们奖励、惩罚、表扬、批评应该斟情酌理、掌握分寸,以达到全国上下团结,人心所向。这里面蓄含着深广的哲理。显然做人的思想工作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艺术。  这两句话用在教师育人方面也是最恰当不过了。教师的工作性质很特殊,就是专门做人的思想工作的。正所谓教书育人,就是这个
考试是现代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不同类型的考试又分别实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功能。如果说升学考试是一种终结性评价的话,那么在初三阶段多次出现的周测、月考、中段考、单元测验等等应属于形成性评价。从发展空间和现实价值的双重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教师更应重视形成性评价。对教师而言,这种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据此分析自己教学的优劣,查漏补缺,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对学生而言
真正经典的文学作品似乎都寄寓着浓郁悲凉的“回家情绪”,这或许源于作者心灵深处“家乡情绪”的缠绕和聚集,或许源于作者精神领域深处挥之不去的孤独漂泊之苦与身世落寞之悲,或许源于作者痛感的迷失精神家园与寻找理想出路。鲁迅的小说《故乡》也如此,其字里行间透露的“回家情绪”确乎是绕有意味的话题。    一、《故乡》中为什么会有“回家情绪”?    “回家情绪”是人类精神体验的文学传达,鲁迅的小说《故乡》散发
备课设计艺术是指教师备课设计中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它是课堂讲授艺术的基础。讲求备课设计的艺术性。对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才能使教师的备课设计有一定的深度,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活动呢?我想主要应从以下几点备好课。    一、总体上把握语文知识体系    语文教师要想更有效地吃透教材内容,抓住讲授的重点,就应该注意从总体上把握语文知识体系,这样做不仅
学生的习作,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和同学的赞美;无人喝彩,无人赏识,就无法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赏识性的评价,是促使他们迈向成功写作的第一步。我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得以实现:    一、善用赏识评改,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评改作文,是教师指导学生作文的重要环节。我在评改中,总是用赏识的目光去评改。  一个班的学生写作水平当然是参差不齐的,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总是注意每篇作文中的“珍珠
曾经,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在某大学与学生对话时,提及了一个很重要的成功因素——借力。同理,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治愈学生的“厌写症”,改变学生写作中“无话可说”、“无米下锅”的通病,也需要“借力”,即借“仿写”之力。以笔者拙见,教师与其一开始便滔滔不绝地讲授作文习法,布置大量作文,篇篇训练辛苦讲评,不如从小人手,从句子语段人手,以那些已经成形,并具有写作中某些典型特征的示范语段为现成写作蓝本,
登载于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用书·语文读本》(必修三)里的《地球上的王家庄》,是毕飞宇先生发表于2002年《上海文学》的一篇短篇小说。它曾被中国小说学会的小说排行榜列为当年短篇小说的榜首。 对于这个小说,有人说,它更像是一部童话,它最大的特质在于文字本身随着故事的展开,越来越具有飞翔的姿态,直到最后获得了文字与故事相互协调的狂欢。在我看看来,它不仅具有童话的灵动与轻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