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文言文距离我们的时代较为久远,再加上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还有一些虚词的运用,使得学生学习文言文倍感艰难,再加上我们老师自身的一些原因,如教学方法陈旧化,自身功底欠缺等。这样,学生对文言文更是深恶痛绝。但现实的情况是:不因为学生难学,不因为学生讨厌而取消文言文,恰恰相反,文言文的比重有加大的趋势。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5册共6个单元,文言文共32篇,占的比重约为四分之一,每年考试文言文所占的比重:诗词6—8分,文言文阅读18—20分,古诗词默写6分。共计28-32分,这个比重也是相当大的。
学生用这样的心态来学习占这么大比重的文言文,后果不堪设想。基于这种现实,结合自己的文言文教学经历,在这里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谈点看法。
一、讲清字、词语的涵义,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
清朝著名小学家戴震小时候学《大学章句》,塾师说这是孔子之言,由孔子弟子曾子转述出来,又由曾子的弟子记录才保存下来的。戴震问:“您从何得知?”塾师告诉他:“朱子(熹)所言。”戴震又问“朱子何时人?”塾师答“宋朝人。”戴震又问“孔子、曾子何时人?”又答“周朝人。”戴震穷追不舍:“宋朝人怎么知道周朝的事呢?”老师不能对,让他去读《说文解字》。戴震学习了三年,就弄清了字义。并且,在后来的学术实践中,形成了由文字而通训诂、由训诂而通经学的古代书面语言诠释方法论。
文字是语言的载体,能使一发即逝的语言“传于异地,留于异时”。早在唐朝,韩愈就意识到文字的传载作用,提出“读书宜略识字”。清人更是将这一思想深化,强调“读书贵先识字”。这里所说的识字,重在了解汉字形、音、义的关系。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文字所常用,制度所常著,有习见而人猝然不能辨者。”结合文字、训诂等知识,讲清常用字词的原委,有利于激发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项羽本纪赞》云:“羽岂其苗裔邪?”苗裔指后代,在文言文中习见。苗,泛指初生植物,比喻小孩,进而指后代,这不难理解。裔为什么之后代呢?裔,《说文》:“裾也。”裾指衣服下面的边缘,以其下垂,引申为后代。
深入浅出地讲清汉字的形音义,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当然,仅靠老师讲解是不够的,还应该教学生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等工具书的方法,如音序法、部首法,有条件的还可教四角号码检字法,并且讲清上下文中的词义与工具书义项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
二、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文言语段,才能培养比较准确的文言语感。诵读要求读准字音。比如在《陈涉世家》一文中,“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句中的“为”读“wéi”不读“wèi”,“数”读“shuò”不读“shù”。读清句读,读出语气。不同身份的人心理不同,回答的话也不同,因此读的时候要注意体其不同的心理,读出不同的语气。这样反复诵读才能获得比较牢固而丰富的感性知识,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兴趣
新课标鲜明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发挥学生的想象来增加他们学习的热情。记得我在上《木兰诗》时,学生对花木兰替父从军很感兴趣。当讲到“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为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时”,学生问:“木兰为什么要辞官还故乡?在朝做官,为老百姓着想不是更有意义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起来。“古代女子足不出户,替父从军本已是万不得已,花木兰又怎能留在朝中做官呢?”又一同学说:“怎么不可以,我就不信皇帝会治女英雄的罪!”“对,如果木兰表明身份留在朝中做官,说不定通过她的努力,在那个时期妇女就会解放,也不用忍受这么多年的屈辱了。”好大胆的一个想象,学生们依然在争论着,我没有去争论结果,但一个想象的开放性的作业却已形成,于是,我写了以“假如花木兰留朝做官”为题的训练题目,同学们进入了更激烈的讨论。
四、欣赏文言文中的绘画美,培养兴趣
不管是诗歌,还是散文,优秀的篇章选入教材的篇目基本上都是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的,都会通过一些词语、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鲜明流动的画面。而这些画面正是引导学生通过文字去想象,组合那些画面。一旦成功,他们就完成了一次文学的审美活动,从中得到了审美快感。这样周而复始,他们就会爱上文言诗文的。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词人开头用九个没有动词的并列词组将九种不同的景物有机地组接起来,勾勒出一幅萧瑟的秋景图;而“夕阳西下”则提供了游子在古道上奔驰的时间,同时也给整个画面抹上了一层暮色苍凉的色调,最后一句用“断肠”二字表达出游子愁思的强烈,以“天涯”二字揭示游子离乡的遥远。后两句在时间和空间上给我们刻画了一个天涯孤旅人的形象。此曲仅五句二十八字,但却雕绘出一幅极富诗情的画面,营造出感动人心的意境。学生一旦想象组合成功,定会快然自乐。
五、感受文言诗文中的人文精神,提高兴趣
优秀的文言诗文都有一种内蕴美,那就是它里面丰厚的人文精神,这恰是它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学生一旦领悟了它,定会得到一种心灵的涤荡,人格的升华。进而会自然而然地喜爱上文言诗文的。这种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塑造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来传达的。比如《离骚》,它是一篇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诗歌。如果师生单从字词的梳理去学习,定会索然无味,那么我们可以从感受抒情主人公(或者说课文)的人文精神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让学生感受屈原的坚守节操、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让学生感受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学生一旦喜欢上了屈原这一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定会喜欢这一篇文章。
又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任镇江知府时所作。此词借古讽今,“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通过对孙权和后面的刘裕等历史人物的歌颂,说明作者南渡四十三年来,一直不忘“金戈铁马”,征战疆场的抗金斗争;过写三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讲他主张武力收复中原,并认为,必须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最后三句,作者以我国名将廉颇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小朝廷不重用抗金人才的不满。当时他已经六十六岁,但仍然保持者坚强的战争斗志,而这一切都源于他那一腔爱国热情。
学生用这样的心态来学习占这么大比重的文言文,后果不堪设想。基于这种现实,结合自己的文言文教学经历,在这里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谈点看法。
一、讲清字、词语的涵义,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
清朝著名小学家戴震小时候学《大学章句》,塾师说这是孔子之言,由孔子弟子曾子转述出来,又由曾子的弟子记录才保存下来的。戴震问:“您从何得知?”塾师告诉他:“朱子(熹)所言。”戴震又问“朱子何时人?”塾师答“宋朝人。”戴震又问“孔子、曾子何时人?”又答“周朝人。”戴震穷追不舍:“宋朝人怎么知道周朝的事呢?”老师不能对,让他去读《说文解字》。戴震学习了三年,就弄清了字义。并且,在后来的学术实践中,形成了由文字而通训诂、由训诂而通经学的古代书面语言诠释方法论。
文字是语言的载体,能使一发即逝的语言“传于异地,留于异时”。早在唐朝,韩愈就意识到文字的传载作用,提出“读书宜略识字”。清人更是将这一思想深化,强调“读书贵先识字”。这里所说的识字,重在了解汉字形、音、义的关系。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文字所常用,制度所常著,有习见而人猝然不能辨者。”结合文字、训诂等知识,讲清常用字词的原委,有利于激发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项羽本纪赞》云:“羽岂其苗裔邪?”苗裔指后代,在文言文中习见。苗,泛指初生植物,比喻小孩,进而指后代,这不难理解。裔为什么之后代呢?裔,《说文》:“裾也。”裾指衣服下面的边缘,以其下垂,引申为后代。
深入浅出地讲清汉字的形音义,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当然,仅靠老师讲解是不够的,还应该教学生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等工具书的方法,如音序法、部首法,有条件的还可教四角号码检字法,并且讲清上下文中的词义与工具书义项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
二、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文言语段,才能培养比较准确的文言语感。诵读要求读准字音。比如在《陈涉世家》一文中,“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句中的“为”读“wéi”不读“wèi”,“数”读“shuò”不读“shù”。读清句读,读出语气。不同身份的人心理不同,回答的话也不同,因此读的时候要注意体其不同的心理,读出不同的语气。这样反复诵读才能获得比较牢固而丰富的感性知识,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兴趣
新课标鲜明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发挥学生的想象来增加他们学习的热情。记得我在上《木兰诗》时,学生对花木兰替父从军很感兴趣。当讲到“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为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时”,学生问:“木兰为什么要辞官还故乡?在朝做官,为老百姓着想不是更有意义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起来。“古代女子足不出户,替父从军本已是万不得已,花木兰又怎能留在朝中做官呢?”又一同学说:“怎么不可以,我就不信皇帝会治女英雄的罪!”“对,如果木兰表明身份留在朝中做官,说不定通过她的努力,在那个时期妇女就会解放,也不用忍受这么多年的屈辱了。”好大胆的一个想象,学生们依然在争论着,我没有去争论结果,但一个想象的开放性的作业却已形成,于是,我写了以“假如花木兰留朝做官”为题的训练题目,同学们进入了更激烈的讨论。
四、欣赏文言文中的绘画美,培养兴趣
不管是诗歌,还是散文,优秀的篇章选入教材的篇目基本上都是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的,都会通过一些词语、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鲜明流动的画面。而这些画面正是引导学生通过文字去想象,组合那些画面。一旦成功,他们就完成了一次文学的审美活动,从中得到了审美快感。这样周而复始,他们就会爱上文言诗文的。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词人开头用九个没有动词的并列词组将九种不同的景物有机地组接起来,勾勒出一幅萧瑟的秋景图;而“夕阳西下”则提供了游子在古道上奔驰的时间,同时也给整个画面抹上了一层暮色苍凉的色调,最后一句用“断肠”二字表达出游子愁思的强烈,以“天涯”二字揭示游子离乡的遥远。后两句在时间和空间上给我们刻画了一个天涯孤旅人的形象。此曲仅五句二十八字,但却雕绘出一幅极富诗情的画面,营造出感动人心的意境。学生一旦想象组合成功,定会快然自乐。
五、感受文言诗文中的人文精神,提高兴趣
优秀的文言诗文都有一种内蕴美,那就是它里面丰厚的人文精神,这恰是它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学生一旦领悟了它,定会得到一种心灵的涤荡,人格的升华。进而会自然而然地喜爱上文言诗文的。这种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塑造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来传达的。比如《离骚》,它是一篇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诗歌。如果师生单从字词的梳理去学习,定会索然无味,那么我们可以从感受抒情主人公(或者说课文)的人文精神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让学生感受屈原的坚守节操、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让学生感受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学生一旦喜欢上了屈原这一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定会喜欢这一篇文章。
又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任镇江知府时所作。此词借古讽今,“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通过对孙权和后面的刘裕等历史人物的歌颂,说明作者南渡四十三年来,一直不忘“金戈铁马”,征战疆场的抗金斗争;过写三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讲他主张武力收复中原,并认为,必须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最后三句,作者以我国名将廉颇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小朝廷不重用抗金人才的不满。当时他已经六十六岁,但仍然保持者坚强的战争斗志,而这一切都源于他那一腔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