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小学生害怕写作文;感觉无话可写,写不具体,就像超短裙,或者假话连篇。而造成这些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的作文教学定位不准,要求过高有很大关系。
让我们来看看新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是怎样阐述的,首先对习作的性质做了明确的定义:一、二年级叫“写话”,三至六年级叫“习作”。提法的改变表明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并且《课程标准》对习作要求、习作数量、习作体裁、习作类型都做了具体的要求。(一)第一学段(1~2年级)指导学生学习清楚、连贯地表达;(二)第二学段(3~4年级)指导学生学会写段、短文;(三)第三學段(5~6年级)指导学生学会写篇。对照一下,我们很多时候的确是要求过高了。下面,我与大家一起探讨——新课程标准下习作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一、激发作文兴趣,让学生爱上作文
(一) 在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应以鼓励为主
作文是生活的写照,真情的表露,思维的火花,我们教师要“蹲下来”看孩子,以欣赏的目光看孩子们的展示,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发言交流,一旦发现他们的进步,立即热情地鼓励。
(二)为学生创设习作展示的平台
一是编写作文集。让学生汇编班级的优秀作文集,再根据习作的内容配上图画和封面和老师写的序言。二是鼓励学生向各级投稿。我们学校开设“幸福实小”报刊,向学生征稿,此外,我们还把优秀习作推荐到广西日报,到目前为止,已有5篇作文被刊登在广西日报。三是开辟习作园地,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利用网页专门开辟一个学生习作专栏。
(三)丰富作文教学形式
1.看看写写、做做写写
我们学校是一间小学寄宿制学校,根据这一特殊特点,我们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促进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养成“说真话、实话、心里话”的习惯。
2.在学中玩,玩中写
玩耍其实就是去生活中寻找作文的素材,丰富写作素材,使“巧妇”常为“有米之炊”。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注意体会,学会玩耍。引导学生学会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3.画画写写(画发散图)
学生怕写作很大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无从下手,因此,习作指导课上,教师的首要任务打开思路,启发想象,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想写的冲动。画圈圈即画发散图成了孩子们每周必做的功课。
二、引导学生观察,丰富习作素材
我们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叫孩子们只是看,老师应该教给孩子们一些观察方法,有目的地去看。一是指导学生由远到近地看,从整体到局部观察;二是观察与联想相结合,在观察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三、帮助学生积累,开拓写作思路
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在我们学校,开设师生共读一本书的活动,每班都设有一个读书柜,并且规定每天下午2:25到2:45这20分钟为阅读课,每学期的摘抄不少于15篇,给孩子营造读书的氛围。此外,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
四、多读多练,在实践中提高水平
1.多读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要求,我校开展“共读一本书”的活动,并且每天开设20分钟的阅读课,让学生博览群书。
2.多写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五、搭建鉴赏平台,实现习作创新
同学互相批改,也可以集体评改。多媒体的应用为作文教学提高学生评改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能引导学生进行“实战训练”。作文点评要以优秀作文为主,放在大屏幕上,师生共同讨论评改。在讨论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形成共识。这样,字词句及篇章结构等在学生自由讨论中逐步得到了完善。如《同学之间》,讲评目标具有:故事性、语言性。做法:根据这两个要求,小组之间再次探讨手中的习作,然后每组推荐一两篇具有探讨价值的习作讲评。先请原作者读他的习作(用投影仪展示作品),推荐人陈述他的推荐理由,别组的同学或本组的同学进行质疑补充,最后老师进行小结。对于作文的点评甚至是鉴赏,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也可以让同学们在思想的碰撞中激起智慧的火花。他们在相互交流与评改中懂得了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
评价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书面评价,有口头评价,有等级(A B C 或 星级) “星级评价”,达到基本要求或进步要求的都是3星级作文,“超级作文”我们用“4星级”或“5星级”奖励,没有达到基本要求的作“二次评价”。学生兴趣盎然,不断争取“上等级”。这样,作文过程变成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达到了以“小成功”激励“大成功”的目的。
我们教师修改时要注意珍视习作亮点,张扬个性体验。写评语评价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的。
总之,“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写作来源于生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写作需要积累。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和总结,不断创新,就一定能让习作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焕发新的活力。
让我们来看看新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是怎样阐述的,首先对习作的性质做了明确的定义:一、二年级叫“写话”,三至六年级叫“习作”。提法的改变表明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并且《课程标准》对习作要求、习作数量、习作体裁、习作类型都做了具体的要求。(一)第一学段(1~2年级)指导学生学习清楚、连贯地表达;(二)第二学段(3~4年级)指导学生学会写段、短文;(三)第三學段(5~6年级)指导学生学会写篇。对照一下,我们很多时候的确是要求过高了。下面,我与大家一起探讨——新课程标准下习作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一、激发作文兴趣,让学生爱上作文
(一) 在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应以鼓励为主
作文是生活的写照,真情的表露,思维的火花,我们教师要“蹲下来”看孩子,以欣赏的目光看孩子们的展示,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发言交流,一旦发现他们的进步,立即热情地鼓励。
(二)为学生创设习作展示的平台
一是编写作文集。让学生汇编班级的优秀作文集,再根据习作的内容配上图画和封面和老师写的序言。二是鼓励学生向各级投稿。我们学校开设“幸福实小”报刊,向学生征稿,此外,我们还把优秀习作推荐到广西日报,到目前为止,已有5篇作文被刊登在广西日报。三是开辟习作园地,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利用网页专门开辟一个学生习作专栏。
(三)丰富作文教学形式
1.看看写写、做做写写
我们学校是一间小学寄宿制学校,根据这一特殊特点,我们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促进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养成“说真话、实话、心里话”的习惯。
2.在学中玩,玩中写
玩耍其实就是去生活中寻找作文的素材,丰富写作素材,使“巧妇”常为“有米之炊”。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注意体会,学会玩耍。引导学生学会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3.画画写写(画发散图)
学生怕写作很大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无从下手,因此,习作指导课上,教师的首要任务打开思路,启发想象,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想写的冲动。画圈圈即画发散图成了孩子们每周必做的功课。
二、引导学生观察,丰富习作素材
我们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叫孩子们只是看,老师应该教给孩子们一些观察方法,有目的地去看。一是指导学生由远到近地看,从整体到局部观察;二是观察与联想相结合,在观察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三、帮助学生积累,开拓写作思路
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在我们学校,开设师生共读一本书的活动,每班都设有一个读书柜,并且规定每天下午2:25到2:45这20分钟为阅读课,每学期的摘抄不少于15篇,给孩子营造读书的氛围。此外,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
四、多读多练,在实践中提高水平
1.多读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要求,我校开展“共读一本书”的活动,并且每天开设20分钟的阅读课,让学生博览群书。
2.多写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五、搭建鉴赏平台,实现习作创新
同学互相批改,也可以集体评改。多媒体的应用为作文教学提高学生评改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能引导学生进行“实战训练”。作文点评要以优秀作文为主,放在大屏幕上,师生共同讨论评改。在讨论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形成共识。这样,字词句及篇章结构等在学生自由讨论中逐步得到了完善。如《同学之间》,讲评目标具有:故事性、语言性。做法:根据这两个要求,小组之间再次探讨手中的习作,然后每组推荐一两篇具有探讨价值的习作讲评。先请原作者读他的习作(用投影仪展示作品),推荐人陈述他的推荐理由,别组的同学或本组的同学进行质疑补充,最后老师进行小结。对于作文的点评甚至是鉴赏,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也可以让同学们在思想的碰撞中激起智慧的火花。他们在相互交流与评改中懂得了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
评价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书面评价,有口头评价,有等级(A B C 或 星级) “星级评价”,达到基本要求或进步要求的都是3星级作文,“超级作文”我们用“4星级”或“5星级”奖励,没有达到基本要求的作“二次评价”。学生兴趣盎然,不断争取“上等级”。这样,作文过程变成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达到了以“小成功”激励“大成功”的目的。
我们教师修改时要注意珍视习作亮点,张扬个性体验。写评语评价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的。
总之,“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写作来源于生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写作需要积累。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和总结,不断创新,就一定能让习作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