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立足小学生身处的校园环境,巧用校园素材开设“综合与实践”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认识校园、用数学思维描绘校园、用数学语言表达校园的能力。教师要积极创设校园背景的课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结合多元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落实课标精神,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校园情境;小组合作;多元评价
一、 引言
近年,广大一线教师越来越重视开发和开设“综合与实践”课程。开设来源于生活实际的“综合与实践”课题,学生容易产生亲切感,乐于探究,促使他们进一步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深刻含义。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其社会经历有限,大部分学生对生活中的诸多现象并不熟悉,因此立足于小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实际,开展“综合与实践”课程教学,符合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有利于落实课标精神,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 巧用校园素材,提高数学素养
现行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教科书中配套的“综合与实践”课题并不十分丰富,一线教师常常为开设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学生特点的合适课题而倍感苦恼。实际上,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学校资源,创新课程,巧用校園素材,构建体现数学学科本质的“综合与实践”课题。
(一)用数学的眼光认识校园
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小学生,通过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来认识客观世界。比如:校园内种植的各式各样的树木就是学生最常见的植物。每到秋天,树叶就会纷纷飘落。在学习了统计知识后,教师可以开设“综合与实践”课《神奇的树叶》,引导学生收集校园内的树叶,通过探究树叶特征辨别树木种类。
课前,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校园内多种(至少3种以上)不同树木的树叶,要求收集的每种树叶大小相近,数量相同。如每种树收集10片大小相近的树叶。课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类测量每种树叶的长和宽,列表记录所得到的数据;并分别计算不同种类树叶的长宽比,估计每种树树叶长宽比的取值范围,采用相关统计图表分析数据,得出相关结论。同时,尝试运用所得结论,在只提供其他小组数据,不看树叶具体形状的前提下,合情推理该小组收集的树叶属于哪种树木。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还有不同的判断方式?哪种判断方式更加有效?收集的同种树叶如果大小差异比较大,其长宽比是否仍与自己的结论相近?比较各小组采用的不同统计图表,分析他们描述数据的优缺点。
由于不同种类的树木树叶形状差异较大,因此不同树种的树叶长宽比值也不尽相同,容易实现本课题的教学目标。类似《神奇的树叶》的“综合与实践”课题,紧密联系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神奇应用,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养成用数据说理的良好素养,逐步形成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的能力。
(二)用数学的思维描绘校园
平面图形面积的测量与计算不仅能够促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平面图形,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感。在学习了多边形、圆及扇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教师不妨设计“综合与实践”课题《测量校园绿地面积》。
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这节课可以走出教室、动手实地测量校园绿地面积,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首先,教师根据校园的实际绿化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易于测量的、方便应用所学公式计算的、有代表性的校园绿地作为教学对象;其次,准备足量的测量工具,并教会学生使用测量工具(如卷尺)的方法;再者,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差异,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具体的测量任务,组内成员既分工又合作,设立负责统筹协调的小组长,负责测量工作的组员,负责记录数据的组员;最后,在学生实地测量校园绿地面积的过程中,教师密切关注各小组的测量进展情况,适时给予必要的帮助,确保每个小组顺利完成测量任务。在各小组完成测量任务后,根据所得数据,结合所测绿地的图形特征,计算校园绿地面积。
教学实践证明:走出教室,实施《测量校园绿地面积》课题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课题的兴趣。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亲自动手测量校园绿地面积,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校园,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校园
为了准确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小学数学将方向角和距离作为高年级的教学内容。当学生掌握该知识点后,教师可以开设“综合与实践”课题《从不同视角表示教学楼》。考虑到小学生使用相对精确仪器测量存在困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设计的测量方案,邀请专业人员应用测量工具测出相关物体之间的距离及角度,开展课题教学。
课题教学之初,教师从图书馆视角表示教学楼入手,进行示范教学,借此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体育馆、操场、办公楼、升旗台等校园内的不同建筑物,从不同视角表示教学楼的位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突破应用方向角和距离表达物体位置的教学难点,通过合作探究、协作解释等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此基础上,学生尝试以教学楼为中心,画出校园的平面示意图。期间,教师有意识地展示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学习热情。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还可以进一步引申,启发他们探究如何用数对来表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并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此教学内容涉及的数学语言有:方向角、距离、平面示意图及数对等。随着数学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要善于主动用数学语言表达客观世界。通过此类“综合与实践”课题学习,学生提升了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能力,在感受数学语言简洁、直观的独特魅力的同时,收获数学知识,体验数学美。
三、 创新实施课程,构建多元评价
“综合与实践”课相比其他类型的数学课,在教学模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综合与实践”课强调学生全过程参与,以问题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综合与实践”课题的特点,创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合理引导、大胆放手、构建多元评价,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协作解释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一)以实际情境吸引学生
立足于校园背景的“综合与实践”课题,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出发,创设跨学科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设计基于校园背景的“综合与实践”课题时,一方面要基于真实的校园情境,另一方面又要蕴含着所要教的结构化知识。例如:《神奇的树叶》取材于校园,以校园内常见的树叶为依托,紧密联系校园生活实际。同时,该课题融合生物学科背景,通过计算树叶长宽比,判断不同树种,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客观世界的学科素养,达成教学目标。
立足于校园背景开设“综合与实践”课题,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创设符合不同年龄段、不同认知水平、不同生活区域的学生特点的课题。如:对一年级的小学生开设《我们的校园》课题时,教师应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特点,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从校园内不同的活动情景中,计算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感受同类活动获得不同名次的差异,体验校园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和看简单的统计图。通过此类的“综合与实践”课型学习,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积累基本活动经验,获得社会性成长。
(二)以小组合作深化学习
群体动力学理论认为: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期间互相取长补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遇到的困难,有利于自尊、自重情感的产生。小组合作正是让具有不同个性特点、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依赖、彼此互补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教师在组建学生学习小组时,应合理配置小组成员,不仅关注同一小组成员在学习基础、性别、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性,而且要兼顾各小组之间大体均衡,形成可以相互比较的小组联合体。
为保证每位小组成员积极投入,共享资源,教师不妨对各小组成员适当分工,并分配相应的驱动任务,深化学生自主学习。如在“综合与实践”课题《测量校园绿地面积》教学过程中,首先由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为了快速收集小组负责测量绿地面积的数据,需要对任务如何分解、组员之间如何分工协作。其次充分尊重小组与学生本人意见,由他们自发认领角色和任务,教师给予必要的优化协调。再者,根据实际测量用时,教师可以交叉布置不同小组的测量任务,或引导学生互相转换角色,多次测量绿地面积,减小测量误差,得到相对精确的数据。最后,在各小组代表展示研究成果时,组员可以以协作解释的方式,补充说明本小组的做法、思路和遇到的障碍等。
(三)以多元评价激励教学
适时、中肯、积极和客观的评价是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教学目标的润滑剂。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有效评价,可以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使他们了解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从而不断地改进、完善自己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就整体研究成果,或就某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或就某个观点思维碰撞,或就某个教学片段,灵活采用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或第三方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多方面、多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取得学生的主观认同,帮助学生获得新的发展。
“综合与实践”课题《从不同视角表示教学楼》就是一节成功的多元评价案例。由于该课题涉及的校园建筑物各式各样,学生在选择具体建筑物设计方案时,常遇到不知该如何定位该建筑物观测位置的困难。如他们在以操场的视角表示教学楼时,有的同学认为应选择跑道终点位置观测教学楼,有的同学认为应从操场主席台的位置观测教学楼,有的同学则认为应以操场中心点的视角观测教学楼。此时教师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指出相关方案的合理性或不足之处,启发学生认识选择操场中心点位置是最佳方案,并指导学习小组组内成员之间、组间成员之间,类似地评估其他同学选择其他建筑物的观测方案。
由于本节课邀请了专业人员负责测量数据,在教学内容即将结束时,请专业人员对同学们的各种测量方案进行点评,最后对选择建筑物具体观测点提出专业建议。不同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有机穿插于教学全过程,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得到及时纠正,测量方案不断得到优化。同时,严谨的科学精神也润物细无声地根植于学生心中,内外于心、外化于行。
四、 联系实际生活,培养数学眼光
生活中包容着万事万象,一切知识体系都融合在生活的实践中。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起来,将学生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熟悉的事例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的数学眼光和意识,能够在生活经验的影响下,得到有效的建立和培养。
(一)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
例如,学习《数学广角——优化》时,教师以同学们生活的素材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让同学在熟悉的内容中展开对学习的探索:在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我们怎样才能让客人在第一时间喝上热茶,吃上豆浆油条。在生活化的氛围中,教师引入问题:每次最多只能炸两根油条,两面都要炸,每面1分钟,三个人每人一个。早餐时,妈妈炸油条的时间最少需要几分钟?如果妈妈同时炸两根油条最少需要多长时间,三根呢?在生活化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们会发现,数学问题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的踪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认识生活化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不断高涨,从而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和看待周围事物的习惯。
(二)在实践中促进数学认知
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会形成丰富的感性体验,产生与特定情境相适应的心理和行动反应,教师可在具体的解决问题教学时,通过开展实践性的活动,促进学生数学认知。
例如,在学习《确定起跑线》的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察跑道的形状特点,得到跑道长度的计算方式:长方形的两条长+圆形的周长,任何跑道中的两条长是一定的,只需要计算各圈内的小圆的周长即可。在明确了计算公式后,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入田径场跑道进行测量分析。通过测量确定几个圆的半径并算出圆的周长,再对周长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每一个跑道之间道差,在第一跑道确定后,从一端向另一端延伸确定出所有跑道上的起跑线的所在。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地配合实践,积极地思索交流,并最终得出问题解决的可靠方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等也会伴随着具体的操作实践而得到有效的提升。
五、 结语
校园开设“综合与实践”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成功开设立足校园的“综合与实践”课不仅要求教师能融会贯通教材知识,还要求教师善于从熟悉的、习以为常的校园环境中,提取出有价值的、可开发的课题素材,并加工成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内容。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是“综合与实践”课顺利实施与推进的重要保证。教师应以课程实施的组织者、管理者的身份组织教学,结合不同的课型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工作,相信学生,大胆放手,精心组织教学过程,真正落实课程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黄雄.STEM视域下的初中数学视域下的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以“反比例函数问题”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9(5).
[2]周玉宝.问题导向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评论,2019(2).
作者简介:
李健森,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南沙区启慧学校。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校园情境;小组合作;多元评价
一、 引言
近年,广大一线教师越来越重视开发和开设“综合与实践”课程。开设来源于生活实际的“综合与实践”课题,学生容易产生亲切感,乐于探究,促使他们进一步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深刻含义。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其社会经历有限,大部分学生对生活中的诸多现象并不熟悉,因此立足于小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实际,开展“综合与实践”课程教学,符合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有利于落实课标精神,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 巧用校园素材,提高数学素养
现行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教科书中配套的“综合与实践”课题并不十分丰富,一线教师常常为开设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学生特点的合适课题而倍感苦恼。实际上,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学校资源,创新课程,巧用校園素材,构建体现数学学科本质的“综合与实践”课题。
(一)用数学的眼光认识校园
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小学生,通过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来认识客观世界。比如:校园内种植的各式各样的树木就是学生最常见的植物。每到秋天,树叶就会纷纷飘落。在学习了统计知识后,教师可以开设“综合与实践”课《神奇的树叶》,引导学生收集校园内的树叶,通过探究树叶特征辨别树木种类。
课前,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校园内多种(至少3种以上)不同树木的树叶,要求收集的每种树叶大小相近,数量相同。如每种树收集10片大小相近的树叶。课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类测量每种树叶的长和宽,列表记录所得到的数据;并分别计算不同种类树叶的长宽比,估计每种树树叶长宽比的取值范围,采用相关统计图表分析数据,得出相关结论。同时,尝试运用所得结论,在只提供其他小组数据,不看树叶具体形状的前提下,合情推理该小组收集的树叶属于哪种树木。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还有不同的判断方式?哪种判断方式更加有效?收集的同种树叶如果大小差异比较大,其长宽比是否仍与自己的结论相近?比较各小组采用的不同统计图表,分析他们描述数据的优缺点。
由于不同种类的树木树叶形状差异较大,因此不同树种的树叶长宽比值也不尽相同,容易实现本课题的教学目标。类似《神奇的树叶》的“综合与实践”课题,紧密联系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神奇应用,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养成用数据说理的良好素养,逐步形成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的能力。
(二)用数学的思维描绘校园
平面图形面积的测量与计算不仅能够促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平面图形,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感。在学习了多边形、圆及扇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教师不妨设计“综合与实践”课题《测量校园绿地面积》。
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这节课可以走出教室、动手实地测量校园绿地面积,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首先,教师根据校园的实际绿化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易于测量的、方便应用所学公式计算的、有代表性的校园绿地作为教学对象;其次,准备足量的测量工具,并教会学生使用测量工具(如卷尺)的方法;再者,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差异,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具体的测量任务,组内成员既分工又合作,设立负责统筹协调的小组长,负责测量工作的组员,负责记录数据的组员;最后,在学生实地测量校园绿地面积的过程中,教师密切关注各小组的测量进展情况,适时给予必要的帮助,确保每个小组顺利完成测量任务。在各小组完成测量任务后,根据所得数据,结合所测绿地的图形特征,计算校园绿地面积。
教学实践证明:走出教室,实施《测量校园绿地面积》课题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课题的兴趣。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亲自动手测量校园绿地面积,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校园,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校园
为了准确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小学数学将方向角和距离作为高年级的教学内容。当学生掌握该知识点后,教师可以开设“综合与实践”课题《从不同视角表示教学楼》。考虑到小学生使用相对精确仪器测量存在困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设计的测量方案,邀请专业人员应用测量工具测出相关物体之间的距离及角度,开展课题教学。
课题教学之初,教师从图书馆视角表示教学楼入手,进行示范教学,借此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体育馆、操场、办公楼、升旗台等校园内的不同建筑物,从不同视角表示教学楼的位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突破应用方向角和距离表达物体位置的教学难点,通过合作探究、协作解释等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此基础上,学生尝试以教学楼为中心,画出校园的平面示意图。期间,教师有意识地展示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学习热情。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还可以进一步引申,启发他们探究如何用数对来表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并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此教学内容涉及的数学语言有:方向角、距离、平面示意图及数对等。随着数学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要善于主动用数学语言表达客观世界。通过此类“综合与实践”课题学习,学生提升了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能力,在感受数学语言简洁、直观的独特魅力的同时,收获数学知识,体验数学美。
三、 创新实施课程,构建多元评价
“综合与实践”课相比其他类型的数学课,在教学模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综合与实践”课强调学生全过程参与,以问题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综合与实践”课题的特点,创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合理引导、大胆放手、构建多元评价,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协作解释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一)以实际情境吸引学生
立足于校园背景的“综合与实践”课题,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出发,创设跨学科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设计基于校园背景的“综合与实践”课题时,一方面要基于真实的校园情境,另一方面又要蕴含着所要教的结构化知识。例如:《神奇的树叶》取材于校园,以校园内常见的树叶为依托,紧密联系校园生活实际。同时,该课题融合生物学科背景,通过计算树叶长宽比,判断不同树种,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客观世界的学科素养,达成教学目标。
立足于校园背景开设“综合与实践”课题,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创设符合不同年龄段、不同认知水平、不同生活区域的学生特点的课题。如:对一年级的小学生开设《我们的校园》课题时,教师应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特点,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从校园内不同的活动情景中,计算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感受同类活动获得不同名次的差异,体验校园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和看简单的统计图。通过此类的“综合与实践”课型学习,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积累基本活动经验,获得社会性成长。
(二)以小组合作深化学习
群体动力学理论认为: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期间互相取长补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遇到的困难,有利于自尊、自重情感的产生。小组合作正是让具有不同个性特点、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依赖、彼此互补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教师在组建学生学习小组时,应合理配置小组成员,不仅关注同一小组成员在学习基础、性别、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性,而且要兼顾各小组之间大体均衡,形成可以相互比较的小组联合体。
为保证每位小组成员积极投入,共享资源,教师不妨对各小组成员适当分工,并分配相应的驱动任务,深化学生自主学习。如在“综合与实践”课题《测量校园绿地面积》教学过程中,首先由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为了快速收集小组负责测量绿地面积的数据,需要对任务如何分解、组员之间如何分工协作。其次充分尊重小组与学生本人意见,由他们自发认领角色和任务,教师给予必要的优化协调。再者,根据实际测量用时,教师可以交叉布置不同小组的测量任务,或引导学生互相转换角色,多次测量绿地面积,减小测量误差,得到相对精确的数据。最后,在各小组代表展示研究成果时,组员可以以协作解释的方式,补充说明本小组的做法、思路和遇到的障碍等。
(三)以多元评价激励教学
适时、中肯、积极和客观的评价是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教学目标的润滑剂。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有效评价,可以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使他们了解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从而不断地改进、完善自己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就整体研究成果,或就某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或就某个观点思维碰撞,或就某个教学片段,灵活采用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或第三方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多方面、多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取得学生的主观认同,帮助学生获得新的发展。
“综合与实践”课题《从不同视角表示教学楼》就是一节成功的多元评价案例。由于该课题涉及的校园建筑物各式各样,学生在选择具体建筑物设计方案时,常遇到不知该如何定位该建筑物观测位置的困难。如他们在以操场的视角表示教学楼时,有的同学认为应选择跑道终点位置观测教学楼,有的同学认为应从操场主席台的位置观测教学楼,有的同学则认为应以操场中心点的视角观测教学楼。此时教师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指出相关方案的合理性或不足之处,启发学生认识选择操场中心点位置是最佳方案,并指导学习小组组内成员之间、组间成员之间,类似地评估其他同学选择其他建筑物的观测方案。
由于本节课邀请了专业人员负责测量数据,在教学内容即将结束时,请专业人员对同学们的各种测量方案进行点评,最后对选择建筑物具体观测点提出专业建议。不同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有机穿插于教学全过程,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得到及时纠正,测量方案不断得到优化。同时,严谨的科学精神也润物细无声地根植于学生心中,内外于心、外化于行。
四、 联系实际生活,培养数学眼光
生活中包容着万事万象,一切知识体系都融合在生活的实践中。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起来,将学生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熟悉的事例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的数学眼光和意识,能够在生活经验的影响下,得到有效的建立和培养。
(一)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
例如,学习《数学广角——优化》时,教师以同学们生活的素材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让同学在熟悉的内容中展开对学习的探索:在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我们怎样才能让客人在第一时间喝上热茶,吃上豆浆油条。在生活化的氛围中,教师引入问题:每次最多只能炸两根油条,两面都要炸,每面1分钟,三个人每人一个。早餐时,妈妈炸油条的时间最少需要几分钟?如果妈妈同时炸两根油条最少需要多长时间,三根呢?在生活化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们会发现,数学问题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的踪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认识生活化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不断高涨,从而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和看待周围事物的习惯。
(二)在实践中促进数学认知
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会形成丰富的感性体验,产生与特定情境相适应的心理和行动反应,教师可在具体的解决问题教学时,通过开展实践性的活动,促进学生数学认知。
例如,在学习《确定起跑线》的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察跑道的形状特点,得到跑道长度的计算方式:长方形的两条长+圆形的周长,任何跑道中的两条长是一定的,只需要计算各圈内的小圆的周长即可。在明确了计算公式后,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入田径场跑道进行测量分析。通过测量确定几个圆的半径并算出圆的周长,再对周长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每一个跑道之间道差,在第一跑道确定后,从一端向另一端延伸确定出所有跑道上的起跑线的所在。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地配合实践,积极地思索交流,并最终得出问题解决的可靠方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等也会伴随着具体的操作实践而得到有效的提升。
五、 结语
校园开设“综合与实践”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成功开设立足校园的“综合与实践”课不仅要求教师能融会贯通教材知识,还要求教师善于从熟悉的、习以为常的校园环境中,提取出有价值的、可开发的课题素材,并加工成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内容。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是“综合与实践”课顺利实施与推进的重要保证。教师应以课程实施的组织者、管理者的身份组织教学,结合不同的课型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工作,相信学生,大胆放手,精心组织教学过程,真正落实课程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黄雄.STEM视域下的初中数学视域下的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以“反比例函数问题”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9(5).
[2]周玉宝.问题导向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评论,2019(2).
作者简介:
李健森,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南沙区启慧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