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数基金的仓位仍保持在70%~80%左右,且高仓位的基金数目较上一季度增加。说明随着市场走牛,基金正在积极调整资产配置,赢取更多收益。
2006年四季度基金报告出炉。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大盘向好的推动下,股票混合型基金的仓位有所提高,尤其是新设基金迅速建仓,平均仓位高于老基金。
股票仓位提高
股票混合型开放式基金股票仓位提高,这是增仓和大盘上涨共同作用的结果。公布季报的股票混合型开放式基金股票市值上涨了57.45%,远超业绩比较基准,股票仓位从上季度的70.28%上升到本季度的78.07%;债券资产绝对数上升54.43亿元,但是债券比例下降,从上季度的11.16%下降到本季度9.42%;存款比例显著减少,由上季度的16.08%下降到本季度的10.15%。
从股票仓位的绝对数目看,机构投资者依然看好后市,保持高仓位运作。 新基金建仓迅速。首次公布投资组合的18只股票与混合型基金股票资产市值为861.55亿元,股票仓位为85.17%,高于本季度可比基金78.07%的平均水平,说明新基金在股市走牛的预期下建仓速度非常快。其中,汇添富增长、易方达策略2号、华安宏利、交银成长4只基金的股票仓位超过了90%。
从四季度末公布季报的217只股票和混合型基金来看,股票仓位均较上一季度明显提高。本季度,高仓位的基金占比上升。股票与混合型基金股票仓位在90%以上的基金比例为16.58%,较上季度增加了2.52个百分点;股票仓位在80%~90%的基金比例为20.28%,较上季度增加了3.70个百分点;中低仓位的基金占比下降。
多数基金的仓位仍保持在70%~80%左右,且高仓位的基金数目较上一季度增加,说明随着市场走牛,基金正在积极调整资产配置,赢取更多收益。
从本季度公布季报的199只老股票与混合型基金来看,增仓基金的比例达54.27%,占基金总数的一半以上,说明偏股型基金采取了增仓行为。在45.73%的减仓基金中,东方精选减仓幅度最大,减仓幅度达到58.27%。需要说明的是,很多基金股票仓位的降低,并不意味着基金主动减仓,而多数是由于基金规模增大而产生了一定稀释作用,这些基金的股票市值多数是明显增加的。
看好金融保险、金属非金属和房地产业
从公布四季报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来看,由于四季度沪深300指数大幅上涨45.45%,而且基金规模的大幅增加,因此基金对各行业配置的市值都有所上升,但实际上基金对某些行业,特别是那些市值变动比例较小的行业是在减持。
增持市值前三位的分别是金融保险、金属非金属和房地产业,净增持市值分别为534.86亿、408.64亿和197.1亿元。增持比例前三位的分别是金属非金属、金融保险业和农林牧渔业,增持比例分别是216.69%、170.04%和135.92%。
很显然,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基金业延续了上季度增持金融地产的态势,而增持的金属非金属行业主要以钢铁为主,这再次验证了钢铁股在去年末强劲表现的背景力量。基金对钢铁股的青睐一方面是由于其业绩增长高于预期,另一方面钢铁企业存在较多的并购整合题材。
市值增长最少的前三大行业分别是纺织服装、木材家具和其他制造业,增持市值分别为0.67亿、3.21亿和4.92亿元。市值增持比例最少的是纺织服装、电子和交通运输行业,增持比例仅为4.18%、18.63%和21.44%。这表明基金在纺织服装、电子和交通运输行业进行了一定比例的减持。
四季度基金重仓持有的前三大行业是金融保险、金属非金属和食品饮料行业,持有比例分别为14.64%、10.29%和7.76%。与上季度比,机械设备退出了基金的前三大重仓行业,取而代之的是金属非金属。本季度,基金持股市值前20名的重仓股中有16只与上季度末相同。其中宝钢股份、工商银行、太钢不锈和武钢股份由于基金的增持而跻身基金重仓股前20名,而大商股份、S双汇、大秦铁路和宝钛股份则退出了前20名。
增持集中减持分散
四季度,基金大量增持了金融股和钢铁股,如招商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证券、浦发银行、武钢股份、宝钢股份、太钢不锈和鞍钢股份等,此外还有中国石化、长江电力等大盘蓝筹股,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五粮液等酒类股,以及地产股万科和保利地产等。基金对上述股票的增持主要是来源于对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预期,对银行股的增持,除了人民币升值因素之外,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银行股减免营业税,对业绩产生了较大的提升作用。
对钢铁股的增持,主要是由于钢铁股业绩增长超出预期,而且在大幅上涨的市场中,钢铁等蓝筹股的估值相对较低,相对H股存在一定折价,因此引发了大量机构的介入,此外钢铁股还有些并购、整体上市等题材。
与基金目标明确的增持行动相比,四季度基金减持的股票相对分散,主要是运输类股票、前期涨幅较高的商业消费类股、电力设备类股票。如大秦铁路、赣粤高速、天津港、泰达股份、大商股份、小商品城、伊犁股份、平高电气、振华港机、许继电气和国电南瑞。这些股票有的前期涨幅较大、估值较高,有的业绩增长缓慢,不具有成长性。
基金核心股票扎堆加剧 众人拾材火焰高
四季度,基金核心股票的扎堆现象加剧。
首先,基金持有的重仓股数量下降,本季度基金重仓股264只,较上季度的301只明显下降。
其次,前40只核心股持有市值占重仓股总市值的比例为81.87%,也明显高于上季度62.69%的水平,说明基金持股更集中。
再次,单只核心股背后的基金家数从上季度的30.55只上升到本季度的37.28只。很显然,基金通过抱团取暖的策略,众人拾材火焰高,这对股市行情的暴涨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从单个基金的持股集中度来看,股票和混合型基金的前十重仓股集中度从上季度末的54.09%上升到本季度的55.36%,标准差从上季度的13.87%下降到本季度的13.57%,说明基金前十重仓股集中度上升的同时,基金之间的差异有所下降。
四季度公布投资组合的老股票与混合型开放式基金的持股集中度居中,为54.36%,较上季度提升1个百分点,但标准差高达14.47%,说明这类基金的持股集中度的差异很大。本季度首次公布投资组合的新基金持股集中度最小,其均值为53.6%,而且新基金持股集中度的分歧相对较小,说明新基金的持股集中度差异不大。
2006年四季度基金报告出炉。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大盘向好的推动下,股票混合型基金的仓位有所提高,尤其是新设基金迅速建仓,平均仓位高于老基金。
股票仓位提高
股票混合型开放式基金股票仓位提高,这是增仓和大盘上涨共同作用的结果。公布季报的股票混合型开放式基金股票市值上涨了57.45%,远超业绩比较基准,股票仓位从上季度的70.28%上升到本季度的78.07%;债券资产绝对数上升54.43亿元,但是债券比例下降,从上季度的11.16%下降到本季度9.42%;存款比例显著减少,由上季度的16.08%下降到本季度的10.15%。
从股票仓位的绝对数目看,机构投资者依然看好后市,保持高仓位运作。 新基金建仓迅速。首次公布投资组合的18只股票与混合型基金股票资产市值为861.55亿元,股票仓位为85.17%,高于本季度可比基金78.07%的平均水平,说明新基金在股市走牛的预期下建仓速度非常快。其中,汇添富增长、易方达策略2号、华安宏利、交银成长4只基金的股票仓位超过了90%。
从四季度末公布季报的217只股票和混合型基金来看,股票仓位均较上一季度明显提高。本季度,高仓位的基金占比上升。股票与混合型基金股票仓位在90%以上的基金比例为16.58%,较上季度增加了2.52个百分点;股票仓位在80%~90%的基金比例为20.28%,较上季度增加了3.70个百分点;中低仓位的基金占比下降。
多数基金的仓位仍保持在70%~80%左右,且高仓位的基金数目较上一季度增加,说明随着市场走牛,基金正在积极调整资产配置,赢取更多收益。
从本季度公布季报的199只老股票与混合型基金来看,增仓基金的比例达54.27%,占基金总数的一半以上,说明偏股型基金采取了增仓行为。在45.73%的减仓基金中,东方精选减仓幅度最大,减仓幅度达到58.27%。需要说明的是,很多基金股票仓位的降低,并不意味着基金主动减仓,而多数是由于基金规模增大而产生了一定稀释作用,这些基金的股票市值多数是明显增加的。
看好金融保险、金属非金属和房地产业
从公布四季报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来看,由于四季度沪深300指数大幅上涨45.45%,而且基金规模的大幅增加,因此基金对各行业配置的市值都有所上升,但实际上基金对某些行业,特别是那些市值变动比例较小的行业是在减持。
增持市值前三位的分别是金融保险、金属非金属和房地产业,净增持市值分别为534.86亿、408.64亿和197.1亿元。增持比例前三位的分别是金属非金属、金融保险业和农林牧渔业,增持比例分别是216.69%、170.04%和135.92%。
很显然,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基金业延续了上季度增持金融地产的态势,而增持的金属非金属行业主要以钢铁为主,这再次验证了钢铁股在去年末强劲表现的背景力量。基金对钢铁股的青睐一方面是由于其业绩增长高于预期,另一方面钢铁企业存在较多的并购整合题材。
市值增长最少的前三大行业分别是纺织服装、木材家具和其他制造业,增持市值分别为0.67亿、3.21亿和4.92亿元。市值增持比例最少的是纺织服装、电子和交通运输行业,增持比例仅为4.18%、18.63%和21.44%。这表明基金在纺织服装、电子和交通运输行业进行了一定比例的减持。
四季度基金重仓持有的前三大行业是金融保险、金属非金属和食品饮料行业,持有比例分别为14.64%、10.29%和7.76%。与上季度比,机械设备退出了基金的前三大重仓行业,取而代之的是金属非金属。本季度,基金持股市值前20名的重仓股中有16只与上季度末相同。其中宝钢股份、工商银行、太钢不锈和武钢股份由于基金的增持而跻身基金重仓股前20名,而大商股份、S双汇、大秦铁路和宝钛股份则退出了前20名。
增持集中减持分散
四季度,基金大量增持了金融股和钢铁股,如招商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证券、浦发银行、武钢股份、宝钢股份、太钢不锈和鞍钢股份等,此外还有中国石化、长江电力等大盘蓝筹股,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五粮液等酒类股,以及地产股万科和保利地产等。基金对上述股票的增持主要是来源于对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预期,对银行股的增持,除了人民币升值因素之外,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银行股减免营业税,对业绩产生了较大的提升作用。
对钢铁股的增持,主要是由于钢铁股业绩增长超出预期,而且在大幅上涨的市场中,钢铁等蓝筹股的估值相对较低,相对H股存在一定折价,因此引发了大量机构的介入,此外钢铁股还有些并购、整体上市等题材。
与基金目标明确的增持行动相比,四季度基金减持的股票相对分散,主要是运输类股票、前期涨幅较高的商业消费类股、电力设备类股票。如大秦铁路、赣粤高速、天津港、泰达股份、大商股份、小商品城、伊犁股份、平高电气、振华港机、许继电气和国电南瑞。这些股票有的前期涨幅较大、估值较高,有的业绩增长缓慢,不具有成长性。
基金核心股票扎堆加剧 众人拾材火焰高
四季度,基金核心股票的扎堆现象加剧。
首先,基金持有的重仓股数量下降,本季度基金重仓股264只,较上季度的301只明显下降。
其次,前40只核心股持有市值占重仓股总市值的比例为81.87%,也明显高于上季度62.69%的水平,说明基金持股更集中。
再次,单只核心股背后的基金家数从上季度的30.55只上升到本季度的37.28只。很显然,基金通过抱团取暖的策略,众人拾材火焰高,这对股市行情的暴涨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从单个基金的持股集中度来看,股票和混合型基金的前十重仓股集中度从上季度末的54.09%上升到本季度的55.36%,标准差从上季度的13.87%下降到本季度的13.57%,说明基金前十重仓股集中度上升的同时,基金之间的差异有所下降。
四季度公布投资组合的老股票与混合型开放式基金的持股集中度居中,为54.36%,较上季度提升1个百分点,但标准差高达14.47%,说明这类基金的持股集中度的差异很大。本季度首次公布投资组合的新基金持股集中度最小,其均值为53.6%,而且新基金持股集中度的分歧相对较小,说明新基金的持股集中度差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