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性、人格、人道为本位的知识意向、价值取向。教育恰恰是人文精神得以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应充满人文性。英语,这门基础学科,更应将人文精神作为重要内容贯穿于其中。当前英语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育的机械化、应试知识的常态化,人文精神没落。因此,笔者认为英语教学应回归到人文教育的轨道上来,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重对学生主体成长发展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英语教学 人文精神 学生
一、人文精神的定义
“人文”一词,《周易·上经·贲》记载,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说,天生有男有女,男刚女柔,刚柔交错,这是天文,即自然。人类据此而结成了一对对夫妇,又从夫妇而化成家庭,而国家,而天下,这是人文,是文化。现代汉语里的“人文”,实际上就是指精神文明,“包括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辞海》,1999:864)。在西方,“人文”一词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希腊文paideia一词的理念是通过教育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古罗马著名哲学家西赛罗将希腊文paideia翻译为拉丁文humanitas,他认为humanitas是人性的培养或心灵的教养,即教育能使人的人性和人的潜力获得充分的发展,使人成为有人性的人,真正的人。以后,拉丁文humanitas又被译成英语humanism,即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或人文精神。简而言之,“人文精神”即指对待自我、他人、自然和社会的“态度”,也就是如何“做人”,以及人自身富有高尚的思想意识、理想情操、心理性格、价值观念和文化修养。
二、培养人文精神是英语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人类各民族的语言都不仅是一个符号体系或交际工具,而且是该民族认识、阐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因而语言具有民族性、人文性。作为西方民族语言之一的英语理所当然不仅具有民族性,而且具有人文性,是民族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有其特殊的教育教养作用。外语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而且也是一种文化学习,因为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拓展受教育者的知识面,增强其阅历,从而陶冶其人文精神,提升其人生境界。
掌握英语和培养人文精神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体,两者必须整合发展。确定英语教育目的的决定因素是英语学科的属性及其知识结构的体系。从形式的表层结构来看好像与人文精神无关,但从内容的深层结构来探索,人文精神却随着英语知识的扩展、深化而不断发展和升华。新吸收的英语知识和内容一旦被牢固掌握并融入人脑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新旧知识联系组成新的认知结构,就能极大地丰富、扩展、深化人的思想理念、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伦理观和世界观,就能更新修正和确定自己努力奋斗的方向、重新定位自己、追求更重要的目标和价值观。
掌握英语与人文精神是辩证的统一体。英语教育既要依据掌握英语的教育规律掌握一门英语基本过关和学会学习,又要崇尚人文精神,以人文精神为基点、方向和目标,使學生能掌握英语更好地为祖国、人民、为全人类的发展服务。人文精神要求在牢固掌握英语的基础上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英语教育要发扬人文精神,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尊重人的人格,肯定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个性,加强师生合作与沟通,培养学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以及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和革命的传统。由此可见,人文精神是英语教育的灵魂、方向、核心和根本。
三、在英语教学中寻求重构人文精神的教法
从目前英语课堂结构来看,教师依旧是主体,学生始终处在文本与教师讲授的外围被动地参与。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热情,同时也使学生丧失了课堂这一特殊载体的乐趣。为此,我们必须在自身素质与教学方法上作相应调整,着力寻求重构人文精神的优良教法。
就人文教育而言,其过程首先应是一种“感染”,它要求教育者在课堂上能以思想点燃思想,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其次,它还意味着要发掘诱导学生精神世界中本身潜藏的自由精神,注重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此,可用发现法代替灌输法,重视问题的提出和发展,积极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研究,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会发现、学会研究。让激趣法进入课堂,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兴趣,还要不断地将学生的兴趣保留,留住了学生兴趣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活力的课堂。实施平等对话法,英语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师生之间是“学习共同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为师生平等对话过程。善用激励法,课堂上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于独辟蹊径,只求合理,不求一致,使学生思维始终处在自由活跃的状态。此外,学生的差异性要求我们给不同的个性以同等的尊重,从而找到适合学生个性心理的教学机制,“因材施教”正是这个道理。这样,学生在积极愉快的学习生活中,不仅训练了研究问题的科学思路,同时也增强了表达的信心与能力,尤为重要的是,可使学生形成平等、对话、包容的现代理念和自尊、活泼、自由的良好心态,为他们走上社会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 冯天瑜.人文论衡.武汉:武汉出版社.
[2] 张中载.外语教育中的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
关键词:英语教学 人文精神 学生
一、人文精神的定义
“人文”一词,《周易·上经·贲》记载,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说,天生有男有女,男刚女柔,刚柔交错,这是天文,即自然。人类据此而结成了一对对夫妇,又从夫妇而化成家庭,而国家,而天下,这是人文,是文化。现代汉语里的“人文”,实际上就是指精神文明,“包括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辞海》,1999:864)。在西方,“人文”一词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希腊文paideia一词的理念是通过教育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古罗马著名哲学家西赛罗将希腊文paideia翻译为拉丁文humanitas,他认为humanitas是人性的培养或心灵的教养,即教育能使人的人性和人的潜力获得充分的发展,使人成为有人性的人,真正的人。以后,拉丁文humanitas又被译成英语humanism,即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或人文精神。简而言之,“人文精神”即指对待自我、他人、自然和社会的“态度”,也就是如何“做人”,以及人自身富有高尚的思想意识、理想情操、心理性格、价值观念和文化修养。
二、培养人文精神是英语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人类各民族的语言都不仅是一个符号体系或交际工具,而且是该民族认识、阐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因而语言具有民族性、人文性。作为西方民族语言之一的英语理所当然不仅具有民族性,而且具有人文性,是民族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有其特殊的教育教养作用。外语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而且也是一种文化学习,因为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拓展受教育者的知识面,增强其阅历,从而陶冶其人文精神,提升其人生境界。
掌握英语和培养人文精神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体,两者必须整合发展。确定英语教育目的的决定因素是英语学科的属性及其知识结构的体系。从形式的表层结构来看好像与人文精神无关,但从内容的深层结构来探索,人文精神却随着英语知识的扩展、深化而不断发展和升华。新吸收的英语知识和内容一旦被牢固掌握并融入人脑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新旧知识联系组成新的认知结构,就能极大地丰富、扩展、深化人的思想理念、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伦理观和世界观,就能更新修正和确定自己努力奋斗的方向、重新定位自己、追求更重要的目标和价值观。
掌握英语与人文精神是辩证的统一体。英语教育既要依据掌握英语的教育规律掌握一门英语基本过关和学会学习,又要崇尚人文精神,以人文精神为基点、方向和目标,使學生能掌握英语更好地为祖国、人民、为全人类的发展服务。人文精神要求在牢固掌握英语的基础上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英语教育要发扬人文精神,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尊重人的人格,肯定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个性,加强师生合作与沟通,培养学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以及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和革命的传统。由此可见,人文精神是英语教育的灵魂、方向、核心和根本。
三、在英语教学中寻求重构人文精神的教法
从目前英语课堂结构来看,教师依旧是主体,学生始终处在文本与教师讲授的外围被动地参与。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热情,同时也使学生丧失了课堂这一特殊载体的乐趣。为此,我们必须在自身素质与教学方法上作相应调整,着力寻求重构人文精神的优良教法。
就人文教育而言,其过程首先应是一种“感染”,它要求教育者在课堂上能以思想点燃思想,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其次,它还意味着要发掘诱导学生精神世界中本身潜藏的自由精神,注重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此,可用发现法代替灌输法,重视问题的提出和发展,积极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研究,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会发现、学会研究。让激趣法进入课堂,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兴趣,还要不断地将学生的兴趣保留,留住了学生兴趣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活力的课堂。实施平等对话法,英语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师生之间是“学习共同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为师生平等对话过程。善用激励法,课堂上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于独辟蹊径,只求合理,不求一致,使学生思维始终处在自由活跃的状态。此外,学生的差异性要求我们给不同的个性以同等的尊重,从而找到适合学生个性心理的教学机制,“因材施教”正是这个道理。这样,学生在积极愉快的学习生活中,不仅训练了研究问题的科学思路,同时也增强了表达的信心与能力,尤为重要的是,可使学生形成平等、对话、包容的现代理念和自尊、活泼、自由的良好心态,为他们走上社会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 冯天瑜.人文论衡.武汉:武汉出版社.
[2] 张中载.外语教育中的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