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V+着呢”与“adj+着呢”的语法意义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b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 言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动词或形容词后加上“着呢”的用法,由于语法结构很相似,很多留学生存在理解上的错误,给他们的阅读和听力理解都带来一些麻烦。在现有文献资料中,大部分文献探讨的是“V+着”和“V+着呢”的用法,对“adj+着呢”的用法研究很少,有的文章只是略有提及。本文试结合语料,对“V+着呢”和“adj+着呢”这两种语法结构的语法意义做简单分析。
  
  一、“V+着呢”与“adj+着呢”的理论研究与分析
  
  动词加“着呢”(即“V+着呢”)与形容词加“着呢”(即“adj+着呢”)的语法意义是不同的。
  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中谈到了这两种形式的不同的语法意义。他说,“呢”有两种不同的用法,一是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的持续,用“呢1”表示,二是表示疑问,用“呢2”表示。我们这里谈的是“呢1”的用法。先看几个例句:
  (1)我们正商量着呢。
  (2)正说着呢,你就来了。
  (3)他正在那儿吃着呢。
  (4)标语还在墙上贴着呢。
  (5)他还在床上躺着呢。
  (6)门开着呢。
  语气助词“呢1”表示进行的动作和静止的动作,常常跟动词的后缀“着”相配,(1)(2)(3)例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去掉“着”字,句子的基本意思不会改变;(4)(5)(6)例表示静止的动作,“着”字必不可少。
  通过分析例句,我们认为,“V+着呢”结构中,动词与“着”的结合更紧密,应写成“V着 / 呢”,“呢”是加在“V着”后面的一个语气词。上述的6个例句中,如果都去掉“呢”,句子的语法意义没有任何改变。
  形容词加“着呢”的语法意义又是怎样的呢?看例句:
  (7)他还小着呢。
  (8)我的小孩子聪明着呢。
  (9)今天上午的风大着呢。
  (10)建转播台带来的好处多着呢。
  (11)咱身子骨硬朗着呢。
  (12)他办事认真着呢。
  “adj+着呢”结构,用来表示程度。这个结构中,形容词与“着”的结合没有动词紧密,应写成“adj / 着呢”,“着呢”是做为一个合成的语气词加在形容词后面的。在上述6个例句中,去掉“着”或者去掉“呢”,句子都不能成立。相反,如果同时去掉“着呢”,句子成立。
  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也谈到了动词加“着呢”的语法意义不同于形容词加“着呢”。他认为,动词后的“着”是动态助词,“呢”是语气助词。动词加“着呢”表示两种语法意义:一是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动词前可加副词“正、在、正在”;二是表示状态的持续,动词前一般不加“正、在、正在”。而用在形容词后的“着呢”是一个助词,更多的是用来表示某种程度,略有夸张意味,多用于口语。
  我们可以看到,朱德熙先生和吕叔湘先生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即“V+着呢”与“adj+着呢”的语法意义是不同的。
  其它的一些文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关于“V+着”的语法意义的研究,如马希文(1987),张黎(1996),戴耀晶(1991),任鹰(2000)等。他们的结论与朱先生和吕先生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但关于形容词加“着呢”的研究却很少。
  有了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那么,“V+着呢”和“adj+着呢”这两种语法结构在语言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情况又如何呢?两种语法结构,哪一种使用频率高?什么样的动词常与“着呢”结合使用?什么样的形容词常与“着呢”结合使用?它们都具有哪些特点?我们希望通过一定数量的语料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寻找规律。
  
  二、“V+着呢”与“adj+着呢”的语料来源
  
  本文的语料来自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编制的“现代汉语语料库”(简称CCL语料库)。通过检索“着呢”这一关键词,共检索到727条符合我们要求的语料。
  
  三、“V+着呢”与“adj+着呢”的语料分析
  
  “着呢”的使用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动词加“着呢”,第二类是形容词加“着呢”。
  我们检索到的727条语料中有419个属于第一类,273个属于第二类,比例大约为3:2。大致说明在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动词加“着呢”的用法更广泛。此外,语料中还包含35个有歧义的句子。
  第一类“V+着呢”从语法意义的角度又可分为两类,一是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二是表示状态的持续。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的语料有146个,表示状态持续的语料有273个,比例约为1:2。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的146个语料中,有120个语料使用的是单音节动词,有26个语料使用的是双音节动词,比例约为5:1。说明语料中单音节动词的使用占一定的优势。在这些语料中,共出现单音节动词25个,双音节动词24个,比例为1:1。单音节动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有:等、忙、听、看,占此类语料总数的40%。出现的双音节动词的数量较单音节动词而言不算少,但使用频率都不高。语料中出现的双音节动词有:张罗、算计、扣押、运动、缩小、煎熬、照管、对付、挣扎、飞舞、哭闹等。
  表示状态持续的273个语料中,有262个语料使用单音节动词,11个语料使用双音节动词,比例为24:1,说明语料中单音节动词的使用占绝对优势。语料中共出现单音节动词99个,双音节动词10个,比例约为10:1。出现的单音节动词比较分散和广泛,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有:活、坐、站、立、躺、开,占此类语料总数的43%。双音节动词出现的很少,使用频率也很低。语料中出现的双音节动词有:凝视、储藏、预备、隐瞒、拖延、保存、乱扔、储存、臭烂、收藏。
  第二类“adj+着呢”的273个语料中,使用单音节形容词的语料有236个,使用双音节形容词的语料有37个,比例为6:1,说明使用单音节形容词的语料较多。此类语料中共出现单音节形容词62个,双音节形容词32个,比例约为2:1。单音节形容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有:多、早、大、长、远、好,占此类语料总数的57%。双音节形容词使用的不多,使用频率也不高。语料中出现的双音节形容词有:爱惜、认真、硬朗、精明、清亮、旺盛、费劲、结实、满意、厉害、亲热等。
  
  四、结 论
  
  1.在搜索到的727条语料中,有五分之三的语料属于“V+着呢”结构,有五分之二的语料属于“adj+着呢”结构,“V+着呢”的用法比“adj+着呢”的用法更普遍、更广泛。
  2. 在“V+着呢”语料中表示状态持续的语料数量多于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的语料数量,比例为2:1。
  3.在“V+着呢”和“adj+着呢”的语料中,单音节词的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而双音节词出现的较少,且使用频率低。特别是在“V+着呢”表示状态持续的语料中,单音节词的使用占绝对优势。
  4.由于汉语中,有些词常常具备两类或几类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即我们所说的兼类词,所以语料中出现了一些有歧义的句子。
  
  五、讨 论
  
  通过研究,笔者发现,“adj+着呢”和“V+着呢”在“?着呢”结构中都是很重要的,但是目前很多学者关注的只是“V+着呢”结构,对“adj+着呢”结构进行讨论和研究的较少。笔者试结合语料,对“V+着呢”和“adj+着呢”这两种语法结构的语法意义做初步的研究和分析。
  (一)“V+着呢”的语法意义
  “V+着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者表示状态的持续,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以加“着呢”,一般来说表示动作以一种均匀的、没有变化的方式持续进行的动词可以用“着呢”。如:站、坐、等、放、闭、关、开等等。
  在419个“V+着呢”的语料中,有273个表示状态的持续,有146个表示动作正在进行,说明大部分“V+着呢”的语料是用来表示一种持续的、静态的状态。如何区别二者呢?可以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看动词前的副词,如果动词前有副词“正在、正、在”,一般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另一种是去掉“着”后,如果句子成立,则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果句子不成立,就表示状态的持续。如:
  (13) 学生们在操场上正训练着呢。
  (14)昨天晚上正往前走着呢,发现眼前黑影一晃。
  (15)另外还有好几个楼盘在修着呢。
  (16)那幅画还在墙上挂着呢。
  (17)大家还在院子里站着呢?
  (18)先生很忙,给他的至交老舍先生的作品集写序的事,一直还拖着呢。
  用上述两种方法来分析这6个例句,我们不难判断出(13)(14)(15)表示动作正在进行,(16)(17)(18)表示状态的持续。
  (二)“adj+着呢”的语法意义
  “adj+着呢”多用来表示程度,相当于副词“很”、“非常”。吕叔湘先生认为用在形容词后的“着呢”是一个助词,笔者认为应把它看作两个助词。因为这里的“着”是一个更虚化的助词,如果句子中不使用它,句子的表达仍然完整,且意思不发生变化。相比之下,“呢”承担了表达语气和完成句子的作用。如:
  (19)以后这样的较量还多(着)呢。
  (20)可别小看了这四个字,这里头学问可大(着)呢。
  (21)真正的IP电话离我们还远(着)呢。
  (22) 还早(着)呢,实际上你大部分东西都没装呢。
  “adj+着呢”中的形容词为性质形容词,不能用状态形容词,形容词前不能再用表示程度的副词“很”“非常”“太”等等。
  语料中,我们还发现一些比较特殊的例句:
  (23)人家啊,活得在意着呢。
  (24)我奶奶当年也有名着呢,也是北京城的一枝花。
  (25)别看这小子不会说话,会来事儿着呢。
  (26)我不像他们,没架子,爱教着呢。
  (27)我不喜欢海南产的咖啡,难喝着呢。
  (28)山西出的煤好烧着呢。
  例句(23)(24)(25)中,“在意”“有名”“来事儿”从结构上看是动词加名词,属动宾结构;从意义上看,这些词更倾向于形容词的用法,常做整词出现,分开以后,意思有所改变。语料中类似的词还有:有趣、有兴趣、有意思、没意思、听话。(26)(27)(28)中是形容词加动词充当形容词的用法。语料中类似的词还有:爱讲、好玩儿、好听。上述情况,本文都将它们作为形容词处理。
  (三)“V+着呢”与“adj+着呢”引起的歧义问题
  从语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句子是有歧义的,如:
  (29)我也没辙,正着急着呢。
  (30)一个人在家正郁闷着呢。
  (31)跟她说我正忙着呢,没空。
  (32)你们不知道,我现在还窝囊着呢。
  (33)别谈这个,烦着呢! (别理我,正烦着呢!)
  (34)抄小道回家的时候亮着呢。 (他很奇怪地说灯怎么还亮着呢?)
  (35)饭还在炉子上热着呢。 (她们虽然外表冷漠,内心却热着呢。)
  (36)我知道他心中迷惑着呢。(我知道他心中迷惑着呢,我也迷惑着呢。)
  (37)平时我淑女着呢,也爱学习,但是一旦邀几个好友坐到电脑前玩起来,我就什么都忘了。
  (38)得知还独身着呢,朋友连称“还是你洒脱!”
  例句(29)(30)(31)(32)属于形容词加“着呢”,由于形容词前有表示时间的副词“正、还”,所以句子并不表示程度,而是表示状态的持续,如果去掉“正、还”,我们就不能正确区分句子是表示程度还是表示状态的持续,句子会引起歧义。(33)(34)(35)(36)略有不同,“迷惑、亮、烦、热”属于兼类词,既是动词也是形容词,所以加“着呢”以后我们很难判断它的语义是什么。这时候需要在这个词的前边加上一个副词,使语义更明确,不至于产生歧义。(37)(38)两个例句是名词加“着呢”,(37)是表示程度,(38)则是表示状态的持续。因为语料中名词加“着呢”的用法很少,所以有待进一步搜集语料做研究和分析。
  
  六、结 语
  
  “V+着呢”与“adj+着呢”有不同的语法意义。“V+着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者表示状态的持续,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而“adj+着呢”多用来表示程度,相当于副词“很”、“非常”。由于“V+着呢”和“adj+着呢”在语法结构上的相似性,使留学生容易发生理解上的错误。本文通过对大量语料的分析和研究发现:“V+着呢”的用法比“adj+着呢”的用法更普遍、更广泛;在“V+着呢”语料中表示状态持续的语料数量多于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的语料数量;两种语法结构中,单音节词的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而双音节词出现的较少,且使用频率低。那么,我们在对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如何讲授这两个语法点呢?
  首先,我们要更重视“V+着呢”的教学,因为这个语法点使用的频率较高。
  其次,两种语法结构中,有些单音节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如“V+着呢”中“等、忙、听、看、活、坐、站、立、躺、开”的使用;“adj+着呢”中“多、早、大、长、远、好”的使用。教师在教学中可加强对这些词语的训练,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日趋熟练。
  第三,在“V+着呢”语料中,动词前常常会出现“正、正在、在”等副词,我们可以用它来区分“V+着呢”与“adj+着呢”这两种语法结构。
  
  参考文献:
  [1]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马希文.北京方言里的“着”[J].方言,1987,(1).
  [4]张黎.“着”的语义分布及其语法意义[J].语文研究,1996,(1).
  [5]戴耀晶.现代汉语表示持续体的“着”的语义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2).
  [6]任鹰.静态存在句中“V了”等于“V着”现象解释[J].世界汉语教学与研究,2000,(1).
  
  (刘丽萍,北京昌平中国石油大学对外合作与交流处)
其他文献
配价语法是法国语言学家特思尼耶尔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创立的,70年代末由朱德熙先生引入我国。“配价语法理论”创立之初是为了研究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个属于不同语义角色的名词性成分。后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也开始运用此理论来研究形容词、名词。例如,在汉语中“放了一只鸽子”与“飞了一只鸽子”词类序列、内部构造层次都相同,但前者可以改为被动句“一只鸽子被我放了”,后者则不能改为“一只鸽子被我飞了”,这是
期刊
一    2001~2002年度,笔者参加了湖南省4期公务员普通话培训的教学工作和3期公务员普通话测试工作。笔者所参加的三场测试当中,合格率分别为95%、93.2%、94.7%。在重方言区里,三级甲等合格率如此高,深感意外之余,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公务员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已逐渐开始。人事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公务员认识的不断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普通话普及及推广的进程。但由于一些主观因素,公务员普通话
期刊
时下“37度”和“360度”在报刊杂志和网络上频频出现,尤其是由“37度”组成的新词语如“37度女人”“37度男人”“37度爱情”“37度友情”更是一路走红。那么,何谓“37度”和“360度”?    一、关于37度    (一)37度女人  (1)李霞:我是一个37度女人(《新闻人物》2006年4月1日)  (2)37度女人正流行——37度女人是本百看不厌的书(www.hi.baidu.com)
期刊
一、语境适应与汉英翻译    语境对翻译的影响和制约作用非常重要。语境制约翻译,翻译依赖语境,语境与翻译全过程同在。翻译是原语文本作者与译者以及译本读者之间以语言为媒介进行的交际和信息传播活动,语境适应成为翻译交际活动成功的基础。根据韩礼德的观点,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对等的本质不是形式的对等,而是语境的对等。翻译过程的理解和表达都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的,忽略了具体语境,就会导致对原文的误解,从而导
期刊
“N的A”结构是相对于“A的N”结构的一种“易序和变位”。即把“聪明的弟弟”“骄傲的孔雀”这种普通的偏正结构易序而为“弟弟的聪明”和“孔雀的骄傲”。修饰性定语变位为中心语,中心语变位为修饰性定语,这是现代汉语中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这种易序和变位使形容词受到了强调,使人或事物的某种特性更加突出,给人强烈的印象或美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一种别有洞天的语言结构。  “N的A”这种语言结构主要在艺术语
期刊
引言  对于“V+够”结构,吕叔湘(1999)认为是“动结式”,赵立江(1998)认为“够”作动词的补语。他们的观点基本相同,也就是“V+够”结构是“述补”结构,他们都认为“V+够”结构“多用于不情愿和不如意的事”(赵立江,1998),“多含不耐烦的语气”(吕叔湘,1999)。我们有这样的例子:  (1)他又攒够了5美元付给法官。  (2)她大概是在哪儿玩够了,踩着点儿回班。  在例(1)中看不到
期刊
一    “20世纪的中国修辞学除了在宏观的修辞交际规律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外,在微观的话语组织及其评价原则层次上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陈汝东先生提出的修辞的四个微观原则,即“正确”“准确”“适切”和“恰切”。  “选词、择句研究是传统修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修辞在微观文本层面的多种原则,也就是修辞的微观原则”“准确、鲜明、生动”说;“准确、连贯、简练生动”说;“得体、
期刊
礼貌原则是促使言语交际顺利进行下去的必要条件之一。委婉语是人们交往过程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有效的语言形式, 它是为了在交际过程中照顾听话人的利益,而采用含蓄、温和、婉转的语言来代替直言的表达方式。它体现了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效果。委婉语的表达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部分,而“礼貌原则几乎存在于人类社会有言语交际活动的任何时间和地方”。本文以此作为切入点,试图找出礼貌原则的具体准则在一
期刊
现今,随着东北民间文学的广泛推广,东北方言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语言,得到了社会上较多的认可,出现了一度兴盛的模仿热潮。对于“忽悠”这个词,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大话西游东北话版也流行已久……但是,多数人对东北话的了解只限于知道东北方言词汇、“东北味”(主要是说话较大声)与普通话有所不同,就连东北人自己也经常会很自豪地说,“东北话跟普通话是最接近的”,有时甚至会说,“如果不说方言词汇,那就是普通话
期刊
一、“走X”用法的扩展情况    “走红”和“走俏”两词是由动词性语素“走”分别与形容词性语素“红”和“俏”构成的述补式复合词。起初,以这种方式构成的“走X”仅限于“走红”和“走俏”两个,近年来逐渐增多。《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所附录的《新词新义》中新添了“走低”“走高”“走强”“走软”等四个。2005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又新增了“走偏”“走热”“走软”等三个。这几个词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