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ey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演示实验是由教师操作演示的实验,是学生对所研究的物理问题获得感性认识的基本途径。通过演示实验,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物理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定律,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认识客观规律,发展认知能力。同时,教师的演示对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具有示范性。下面,谈谈演示实验在物理课堂教学的一些作用。
  
  一、演示实验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好奇心强,演示实验形象生动,本身就带有很强的趣味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精心设计好实验,并巧妙地进行演示,创设一定的情境,增强其趣味性、新颖性,就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做细保险丝熔断实验时,发出声和烟,随即在黑板上写上“为有牺牲多壮志,一丝青烟留人间”,让学生体会保险丝的作用,以此来渲染气氛。接下来让学生操作闭合开关,实验中产生了火花和响声使学生大吃一惊,告诉学生电对人是有生命危险的,但将来学了物理后就不必害怕。这样通过出乎意料的新奇、惊险的事实,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觉得物理好玩、有趣,从而喜欢学习物理。
  
  二、演示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桥梁
  
  由于初中学生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学习目的,又缺乏恒心,观察事物理解其中内涵时尚处于幼稚阶段,对书本内容不可能一听就懂,而现象明显、趣味性强的演示实验却起到了帮助他们发现规律、掌握规律、理解知识、获取知识的桥梁作用。在初中物理课本中,许多重要规律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例如平面镜成像特点、二力平衡条件、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条件等等。因此,我们在从事物理教学时,应该以演示实验作为出发点,作为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桥梁,离开了物理实验而单纯地讲授物理知识,教师不容易讲清,学生也难以理解、接受。例如:我在《机械效率》一节中通过“打水”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用装有水的桶作水井,用弹簧测力计和细线挂着一个塑料杯作水桶,从“井”中提水,测量并记录桶、水的重力和“水井”的高度,然后让学生分别求出有用功、总功,引导出额外功和机械效率。这样,学生就能深刻地理解有用功、额外功的区别以及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三、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重要途径
  
  实验过程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操作、观察的过程,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思维并总结出一定规律的过程。我们要根据实验的导向性,采取一定的手段(如引导学生注意某个方面,根据实验过程恰当地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有目的地去观察、有方向地主动思维,教师应对演示实验特别重视。我认为演示实验的成功是上好整堂课的关键。实践证明,老师做实验的动作干脆利落,实验一次成功,才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反之,如果实验失败,即使反复补做成功,也会降低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甚至使学生对验证的科学结论产生疑问。这样,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对于每一个演示实验,教师都必须事先拿起“真枪真刀”亲自操作一番,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并保证实验一次成功。在演示实验中,可让部分学生配合老师一起完成实验,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或布置一些课外小实验,尽量给学生一些亲自动手的机会,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如:在学习量筒、弹簧秤、杠杆等知识后,可布置自制量筒、制作橡皮测力计、自制杆秤等小制作让学生去做。实验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联系理论与实际的纽带,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如果引导得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操作能力等多种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总之,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是大有好处的。因此,我们在演示实验的教学中,务必竭尽全力、力求成功。
其他文献
一、何谓非地带性    地带性现象是符合一定的分布规律的现象。地球表面并不是所有事物都属于地带性的分布规律,如海陆分布、地质构造、地形起伏等,在地球上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的因素,叫做非地带性因素。它干扰或破坏了地带性分布规律,造成地域分异的地方性差异,这种变化叫做非地带性,    二、非地带性因素有哪些?    总的来说,非地带性因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类:  1、海陆分布:如北半球高纬度的苔原带和
期刊
物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显示:注重科学,提供学习方式多样化。现行物理教学中有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和教师随堂探究演示实验近20个。传统的实验教学已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必须在教材的基础上挖掘教材的内涵,探索出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为学生“知识和技能”发展提供平台。本文以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演示实验为例,谈谈一些肤浅的做法。    一、学情分析    前几章,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
期刊
一、现代家庭灯饰    我们现在所处的年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知识更新、观念更新、家用电器更新,还有就是家具的更新。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精神文化水平也要求随之增长。有很多家庭购房多年了,想重新装修一下自己的住房。这时,就会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我们的房子都是建房时把电力线管埋设好了的,如果这时我们要装修一下灯饰的话,就需要把墙体破坏重新埋设管道。能不能不破坏原来的线路而达到一样的
期刊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我在政治教学中利用“愉快教学法”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共同活动,若要学生乐学,教师必须做到乐教。“亲其师,才信其道”。所以,教师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样,教师的要求就会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对学习优秀者不偏爱,对学习落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为主要目标的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在新的形势下,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政治教师应当紧紧围绕创新教学,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对于增强学习效果,促进智力发展
期刊
目前,全国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初中地理学科也使用了新课程标准的教材。面对地理新教材和新课标,有的初中地理教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新教材难教啊!”的确,如果不认真钻研教材,不认真设计地理课堂教学,的确就会“很难教”,不但教师课堂工作量大,学生学习费劲,而且教学效果不明显,往往事倍功半。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对比研究新旧地理教材的编排体系和教法及学法指导,不难看出,它们分
期刊
信息时代是科技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合作意识。自主、合作是未来人类健康生活方式的支点,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自我意识、合作意识的培养有赖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能够密切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每位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改变当前政治教学枯燥乏味、死记硬背的局面。创造生动活泼、积
期刊
1917年在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了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也称为“布尔什维克革命”或“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工农兵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下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人类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革命。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列宁和托洛茨基等人的领导下,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领导工人士
期刊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世界经济和科技领域不断前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而参与国际竞争的资本,就是民族素质和科学技术,就是教育和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新型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迎合素质教育大潮。那么,历史教学在“科教兴国”的今天,在知识经济腾飞的时代,应当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呢?我认为,历史教学要勇于站在时代的
期刊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设置疑问、多样化、兴趣化、选择性等多种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这样,可以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设疑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让学生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便于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