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创新实践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stc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毋庸置疑,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让各式新媒体平台,特别是短视频平台例如抖音、梨视频、快手等为大众所普及,传统媒体的又一次转型也从这里开始。《新闻联播》的短视频栏目《主播说联播的》推出,在顺应了当下短视频的发展趋势的同时,取得了优异的传播效果,《新闻联播》的各位主播更是成为被广泛讨论的对象。本文从传统主流媒体的主持方式的转的变着手,尝试研究在新媒体节目主持中主持人承担着怎样的功能,以及其在节目发展过程中的创新实践
  【关键词】主播说联播 ;电视新闻;新媒体节目;主持人
  1. 作为电视新闻播音学习典范的《新闻联播》
  《新闻联播》自创办之初,便是以国家的声音面对大众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更是成为了官方新闻的发布渠道。长期以来《新闻联播》规范、严谨的播报方式都是电视新闻播音员、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学习的标准。那么,在《新闻联播》的播音方式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1 字音规范、语言庄重、内容准确
  在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中,其规范性首先便体现在普通话发音准确的基础上,好的语言面貌,特别是在公众性的传播平台上,展现的是一个国家的风采。庄重的语言能让受众感觉到播音员主持人的真诚,但庄重并不意味着,刻板。
  我国的播音的表达样态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在一个历史时期,会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免让受众正在提到《新闻联播》的主持人时,就有了“正襟危坐”的画面。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播音的表达样态还是以稳为主,技巧上也是突出少停多连,稳重的播音风格也是这样形成的。
  1.2 媒介发展刺激播音表达样态的变化
  《新闻联播》的语言表达样态在新闻播音技巧学习中有着重要意义,但是一沉不变注定也是会被淘汰。联播的主持人的风格作为其他节目、播音学习学习的典范,在媒介发展的车轮中,也做出了改变与突破。
  最先是由播到说的变化,联播的主要受众是老百姓,为了能与受众更好的交流、沟通,更加的贴近群众,在上世纪初,播音员们对播报的方式进行不断地总结与思考,逐渐做出了改变,在一些消息播报中不再采用书面化的播报方式。新闻播音的表达样态讲究时代感,从“播”到“说”的发展不仅顺应整体的发展需求,也是时代感的表现。
  联播每一代播音员的风格也是不同的,近年来随着播音员的年轻化,播音风格也在发生改变。比如在播报中语气语调的变化,轻重、快慢,无论悲伤、喜悦、愁苦,都可以通过声调的变化所表现。以康辉、海霞为代表,播报更加活泼,语势上富于变化,声音洪亮,给人以欢快、时尚之感,同时重点突出,刚柔相济,使得观众更加理解新闻播报内容。
  在媒介的又一次新的变革中,2019年7月29日总台正式推出的短视频栏目《主播说联播》新形式一推出,反响就很热烈。生活化的语言、手势,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议。更有网友说,《新闻联播》可以追剧了,打破了次元壁。《新闻联播》的这一突破,让我们看到了一档全新的不一样的新闻节目。
  2. 新平台、新形式赋能主播新姿态
  联播的新形式打破的受众对它的固有印象,在新的媒介中主流媒体实践媒介融合是必然的。传统节目的主持人甚至可以走出直播间,由此看来,在技术的推动下、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下,这也是受众的选择。那么,在研究新闻播报技巧,或者说有声语言二度创作的基本技巧中,新形式对于主持人的对象感把握又有着怎样的影响。
  2.1 新形式新的身份认同
  在传播学中,传统意义上的“意见领袖”是在一个群體中有威望,且知识结构与能力都强于其他人的更容易接触到媒介的人。互联网的出现,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意见领袖”的机制发生了些许变化,融入了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例如在短视频平台,这里的“意见领袖”被称之为主播。
  《主播说联播》一般都是对当天的联播中的热点话题进行评述或者解读,在这里主播成为的核心。在新平台的节目主持中,主播的专业素养、有声语言的对象感的表达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电视荧屏中的主播出现在手机屏幕中,信息传播中实现了大小屏的转换外更拉进了受众与主播的距离。使得受众认为主持人与自己是同一类人,让受众对自己的认同感不断加深,并未有着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共同的奋斗目标。主持人通过不断地实践,加深受众对于“自己人”的心理认同感,同时也是提高自身关注度的一种途径。
  2.2 新平台打破“屏”障
  从人际沟通学的角度来说,这里的“沟通”是让人与人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互动的行为,可以是两个人之间的,也可以一人对多人,多人对一人等多种互动方式。而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又构成了人类传播活动的两大方式。但是在网络世界里,特别是短视频平台,似乎将这两种方式融合了。回顾传统电视节目的接收方式,受众只有从电视机当中收看节目,受众与这台机器之间是有空间距离的,传统节目的主持人与受众之间似乎也有着天然的距离。即便是在面对摄像机的时候,不断地设想观众在“场”,让传播对象在脑海中浮现,空间距离却是无法忽视的。
  但是当受众拥有了移动客户端,下载了例如抖音、梨视频、西瓜视频等APP,上述的空间距离虽不能说完全消失,却也是减少了很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短视频的呈现形态。
  我们来看看自己与电视的距离,最佳距离约为3.5米左右,这个空间距离无论你忽略与否,它都实实在在的存在。自《新闻联播》开播至今,主持人正襟危坐的固有形象扎根于受众心中。但在《主播说联播》中,当这些主持人换了一副“面孔”,以更加近的距离(大约是30厘米),空间距离的缩短也打破了受众与主持人、与栏目之间的距离,也与之前严肃的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与对比。
  互联网实现了从大屏到小屏的再造,也实现从大屏到小屏的无缝对接。是大屏的创新之处,也是小屏传播的特色所在。
  3. 新媒介赋能主播新语态   在节目进行过程中,主持人的思想感情必须一直处于运动状态,时刻去感受受众的情感变化来调动自身的思想感情。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情感变化。在短视频平台,受众的喜好就是在拇指的一点中,在上拉下滑中,在点赞收藏中发生改变,这也就是说,这里的主持人的对性感要更加的具体与准确。
  3.1 “说”的对象更加具体
  在主持活动实践中我们一直强调要“心中有人”,不断地设想受众就在眼前。这样的经验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主持人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积累的结果。在传统媒体的发展中,窄播化要求主持人重视受众的心理变化,了解目标受众的个性特点,从而达到最优化的传播效果。这在节目的前期策划调研中体现的很明显,受众的年龄、性别、职业等等都会被传播者去分析,以此选择怎样的有声语言的状态去有效的传播内容。那么在新媒体环境中,主持人对于传播对象、以及传播内容的设想已经演变的更加具体和稳定。以往的受众,现在被称之为用户,只有具体的对象感,才更能让主持人发挥最佳的状态。新媒体平台注重用户体验,主持人是为用户服务的,他们要思考什么样的内容传递给什么人?用户接受到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反映,不了解用户需求而一味只传递内容的,最终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3.2 打破固定语态
  《新闻联播》作为我国新闻信息发布的第一官方渠道,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在教学与实践的过程中,《新闻联播》一直是播音专业学生学习的范例。在这种语境下,稳定的,甚至有些程式化的话语本身就是一种载体,在传达相应信息。
  在网络上出现了不少《新闻联播》稿件模板。由此可见联播语态在受众心中的地位。但是,《新闻联播》一旦脱离这个语境,当人们不再通过这种仪式性的接收信息的时候,程式化的语言就会成为理解的障碍。然而,《主播说联播》的出现,通过移动网络的传播,在新的语境下,一个“说”字,使原有的联播语体不能再用,那么如何打破这层壁垒?在语态的重塑中,《主播说联播》放下高姿态贴近青年群体,传播语态更平民化。罗兰·巴尔特把“有权威的声音”称之为“颐指气使的话语”。传统主流价值引导忽略青年群体的主体性,使其处于“他者”境地,没有真正参与到交往中来。新媒介环境下的传播需格外重视语态的平民化、接近性。比如在短视频中加入了很多口语化的词汇,例如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再围绕着这个语结展开延伸。
  在《主播说联播》开播之初,主播康辉更是吸粉无数,他说到:“粉联播,您有眼光!”,经典语录从"奉陪到底"到"令人喷饭",,这都是生活化的词,还有些更是流行的網络词汇。这样的语言态势一下子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贴近受众的话语形态,也是传受关系中情感的一种需求,主播们建立了一座桥梁,使新闻信息更高效的传播,同时也建立了主播与受众之间的话语体系。
  3.3 建立人格化传播
  人格化传播在互联网世界具有一定传播优势。作为创作主体,在对原有稿件进行二度创作时,将具有个人语言风格的元素融入到创作中,对于最终传播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
  联播主播,具有很强的符号性意义,虽然以人的形象出现,但主播的符号性形象是强于人格化形象的。主播说联播,让联播主播们从“符号”回归到“人”,他们真正有了人格化的形象。第一人称,加上许多小表情、小动作等副语言手段,能够展现出主播对新闻事件个性化的态度、情绪。
  这种人格化形象的建立,来自于播报方式的转变。从新闻播报方式来说,“说联播”意味着从播报式变成了谈话式。但是谈话式不意味着轻飘,联播的很多内容都是一字千钧,要在谈话式里播出一字千钧的分量。
  例如在播报香港局势的一则新闻时,视频结尾的最后一句话 海霞说:“我们还要大声地说出来:撑香港,撑警队”。
  按照平常播读的思路,应该在结尾处铿锵有力,语势上扬,播成一个小型喊口号。但是海霞的处理方法是在保持内在力量的同时,用小声,句尾下落,自然收尾。
  这一调整,是根据传输设备的转变而改变的。当下,手机已经取代传统信息接收设备,手机传播的语境特点让传受关系的距离缩短至几十厘米。捧着手机的你,目测一下自己到手机的距离,如果你是趴着的,可能只有10厘米,如果你是坐着的,可能是20厘米,如果你是站着的,最远也不会超过30厘米。如此近的距离,说话的语气语调、音高、音强都是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这么近的距离如果是喊口号的语态显然是不合适的,海霞为了弥补这种处理方法可能带来的误解,她加入了副语言——握拳肯定的手势,加上眼神和微微点头,让这句话整体的力量感并没有被削弱。
  4. 结语
  新的媒介环境所构建的语境,形成新更为丰富的节目形态,主持方式也更为多元化、开放化。主持传播方式也不断在创新实践中取得进步,新媒体节目主持的技巧把握,融合媒介赋予人的人格输出成为传统播音创作内在技巧中的新内容,也是当下主持实践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高贵武,刘娟.国际新闻界[J].2016.03.
  [2]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播音主持创作基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109
  [3]张国良.新闻事业=大众传播吗?新闻大学.[J].1985(10):41-42
  [4]揭秘《新闻联播》主播手稿:一行九个字.和讯网.2019-08-20.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3691747/dbe4gmJJRIiX96fqISDfLtFUGkd9JQ2orChdAt7OQh_GgBogAKf_uHNcenKsepZgtC0NxT900TjyMHHqS76Af2t6hi2vst5uQm2Gduc
  [5]叶昌前.新媒体旋风中的新主持.南方电视学刊.[J].2015.06:87-89
  [6]傅裕.自媒体时代对主持传播的再审视.视听[J].2018.12:125-127
  [7]王尧.新媒体传播语境中主持人的创新空间.传媒视察[J].2012.08:25-26
  作者简介:谢欣榕,上海人,教师,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言语与非言语传播。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变化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媒介形态也在逐渐地变化。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创造了微博、微信等一系列新媒体平台,也为营销领域创造了新的机遇,“网络主播”顺势而生。本文在当代消费社会文化语境背景下,对不断涌现的以美妆行业为基础的主播,以李佳琦为例,在当代消费社会的时代语境下,通过对网络直播的传播与受众研究,探究网络直播良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消费社会、文化语境、网络直播、李佳琦  1
期刊
【摘要】马来西亚在“一带一路”东南亚区域所扮演的独特作用,要求我们密切关注马来西亚对“一带一路”的情感倾向。新闻媒体作为人们了解国际事务的主要信息渠道,影响着一个国家在受众眼中的形象。《新海峡时报》被誉为马来西亚“国报”,在“一带一路”报道上呈现怎样的框架?情感倾向如何?其生产机制又是什么?对中国媒体“一带一路”的海外传播力建设有何启示?  【关键词】一带一路;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框架理论 
期刊
【摘要】现阶段,创伤性新闻报道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同时,受灾人群及救援人员的心理疏导也逐渐被重视。在此过程中,报道创伤性事件的记者也存在较大的患职业性心理创伤的风险,但有关记者的职业心理创伤目前并未受到应有的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记者职业性心理创伤的研究进行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以期探寻到记者罹患心理创伤的原因,并综合提出解决心理创伤的方法。  【关键词】记者;职业性心理创伤;媒介制度  随着
期刊
【摘要】立于全媒体时代,《山西日报》对标中央媒体和优秀党报的改革经验,不断整合新闻资源,强化技术支撑,优化内容供给,增强“四力”,打造精品力作,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实实在在让读者感受到党的作為、城市的进步、人心的温暖,始终做好党报新闻宣传的突破口,着力打造新时代有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关键词】四力;山西故事;山西日报;  立于全媒体时代,《山西日报》对标中央媒体和优秀党报的改革经验,不断
期刊
【摘要】法籍越裔导演陈英雄的故事片处女作——《青木瓜之味》在1993年法国戛纳电影节上大放异彩。本文以《青木瓜之味》为个案研究对象,尝试从电影布景、电影情节、电影配乐、电影文化、电影主题等五个方面探析其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叙事策略,继而认为电影是实现异域跨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海外越裔电影;跨文化传播;《青木瓜之味》;陈英雄  海外越裔电影代表着越南电影的新名片,也就是从海外越裔电影的崛起
期刊
【摘要】笔者在“体验式戏剧空间”的探索实践中发现,体验式舞台美术追求的根本就是戏剧空间的本体回归,而戏剧界从未间断过对“戏剧本体”的探讨,戏剧的产生根源更是议论纷纷,答案不一。但是,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戏剧产生的本源都离不开人类的参与,也可以说,观众在体验式戏剧空间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体验式戏剧空间践行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而后阐释了新媒体戏剧体验式美术空间的发展趋势,希望可以为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经济的发展,电视节目的形态从过去的单一匮乏逐步走向复杂与多元化。随着20世纪游戏类电视节目的兴起,看电视不再仅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渠道,更是一种娱乐身心,放松精神的方式。本文以1998年在中央电视台第五频道播出的《城市之间》节目为个案,通过详细分析其节目形态、特征与停播原因,着重探讨我国游戏类节目的现状及当下所暴露的问题,以期对同类型节目日后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政策支持、社会市场的需求增长,以及受众的品质追求,综艺节目不断向前发展,“慢综艺”随之迅猛发展,逐步兴起。代表性节目《向往的生活》中“慢节奏”的创作理念、家庭式人设主持人以及重拾待客之道的主客形式使得节目不断收获口碑。但伴随慢综艺发展过程随之而来的种种问题,也显现出综艺节目未来发展的隐忧。只有立足根本,从现实出发,分析我国的社会、市场和受众的趣向,增加人文价值的传导,引起情感共鸣,
期刊
【摘要】偶像养成类节目《青春有你2》自开播以来就迅速走红网络,短短几天因为各种话题频繁登上热搜。本文旨在通过对《青春有你2》走红原因的分析,来探究中国偶像养成类节目的发展传播与此类节目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偶像养成;综艺选秀;《青春有你2》;影响  1. 国内偶像养成类节目概况  2004年的《超级女声》打破了由唱片和经纪公司推出明星的传统,开创了将素人打造为明星的可能,掀起了一股全民选秀的
期刊
【摘要】2019年是5G进入商用元年,新技术在传媒业的各个环节得以运用,在全媒体传播时代下,播音主持教学模式创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例,从学生就业现状出发,在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实训实习、“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探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学生就业 播音主持 教学模式  当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艺术专业中比较火爆,近百所高校开设此专业,报考人数也呈现逐年上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