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塑造了上千个生动且鲜活的人物形象,铺设了宏大的场景。在众多英雄人物中,诸葛亮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罗贯中呕心沥血地刻画诸葛亮,不仅能够凸显诸葛亮的地位,诸葛亮具备的忠诚、智慧的品质,并且充满神话色彩,还能够凸显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因此,分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和文化意蕴具有必要性。
一、诸葛亮的形象特点
(一)历史上的诸葛亮
历史上的诸葛亮为汉末三国时期的杰出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出生于东汉末年的乱世,从小跟随叔父离开家乡投奔荆州刘表。在17岁的时候,叔父去世。虽然诸葛亮和刘表、蔡瑁有亲戚关系,但是诸葛亮胸怀大志,不愿意托庇权门,所以带着弟弟隐居隆中,一边躬耕垄田,一边关注国家大事,对治国用兵之道颇有研究。建安十二年,刘备奋斗了半生,却屡屡受挫,只得依附刘表,并向只有27岁的诸葛亮请教。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对天下大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诸葛亮在刘备的恳请下出山辅佐,从而大展宏图,做出了一定的业绩:形成三分鼎立的局面,内修政治,外结孙权,在时机成熟后兵分两路北伐攻取中原,从而完成霸业。
建安十三年,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南征,刘表去世,刘宗继位,其不战而降。诸葛亮在此时主动要求出使江东,促成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军,刘备抢夺荆州江南四郡,之后占据南郡。后来,诸葛亮协助刘备得到益州,完成了战略目标,刘蜀集团也进入鼎盛时期。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清正廉明,高瞻远瞩,管理蜀汉良好,并且还具有智慧和勇气,独立担任维系蜀汉国运的使命;不畏艰险,屡次北伐,不断进攻曹魏;擅长治军和权术,并且赏罚分明,克己奉公,忠于职守。诸葛亮采取攻心为上、和抚方针等策略,在短时间内平定了南中地区,对民族关系做到了良好的处理。诸葛亮崇尚的品格备受蜀汉民众推崇,并且得到敌方敬重。诸葛亮有很多优秀品格,但是智慧和忠贞最为突出。
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不仅要熟悉战略知识,还要根据需求创造神兵利器,才能够取得胜利。蜀国人口少、占地少,搬运粮草非常困难,如果在粮草搬运,分配时,正好要对战场用兵,则无法保证战斗力。所以,诸葛亮就发明了木牛流马,使蜀国搬运粮草的问题得到解决。现在来看,这只是一个小东西,但是在那个时候,它已经算是一个大发明了。总而言之,历史上的诸葛亮名垂千古,是一代贤相。
(二)儒家形象的代表
虽然诸葛亮处在统治阶层,但是其作为世家子弟还是保持着雅士之气。在隐居隆中时,诸葛亮常常吟诗,此时也能够看出诸葛亮的雅士形象。诸葛亮是一个文人,其之后的表现也堪称儒家形象的代表。诸葛亮的儒家思想是为国治理而后天下平,也就是说其有理想、文化、恒心、道德。同时,其也是雅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体恤百姓,也有恒心。
儒家倡导名正言顺,诸葛亮在辅佐刘备后创立了蜀汉,并且积极地讨伐曹魏,主要是因为正统观念。《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诸葛亮要求刘备汉统称帝;第八十回,诸葛亮劝谏名正言顺,这也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存在浓厚的儒家文化色彩。
诸葛亮责任感很强,不仅具有儒家事君以忠的精神,还得到了刘备的赞誉,为开府治事打下了基础。诸葛亮独揽军政大权导致后主不满,后来的相关学者也对其这一行为持批评态度。诸葛亮主政14年,使蜀国得到了40多年的福泽,他是中国传统社会贤相的典范。在刘备去世之后,如何对蜀汉治理进行,使内忧外患的困境得到解决,是诸葛亮需要考虑的问题。学者通过对诸葛亮北伐失败一事进行分析,印证了“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的观点。
诸葛亮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认知良好,安民为治国之道。儒家为了长治久安提出仁政学说,诸葛亮对民本思想持赞同态度。诸葛亮欣赏孟子实行的仁政治国,表示仁义之师能够所向披靡,不战而胜。诸葛亮和刘备在争取民心方面不约而同,比如建安十三年,曹军南下荆州,刘备撤退江南,有十多万黎民百姓追随。因为曹操追踪,所以有人劝刘备走,刘备答:“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由此可以看出,蜀汉建国的主要原则就是以民为本。从战略方面分析,诸葛亮南征是为了北伐曹魏。基于政治角度分析,这样做是为了除患宁乱。诸葛亮正式北伐时就宣告自己要拯救人民,展现了诸葛亮以天下为己任、治国安民的伟大志向。
农业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诸葛亮对此方面也比较重视。诸葛亮对水利建设比较重视,做好水利建设可以降低旱涝导致的损失。诸葛亮劝谕人民要丰歉互补,以实现富国安康。刘备失败之后,伤了蜀汉元气,由于诸葛亮重视民生安定,国力得以恢复。
(三)诸葛亮的文学形象
关于诸葛亮的形象,不同人的看法也有所不同。清代毛纶认为诸葛亮为古往今来的贤相;鲁迅先生认为诸葛亮为多智而近妖;现代人认为诸葛亮为军事、政治、外交无所不精、无所不能的贤相。诸多不同的看法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诸葛亮才能绝世、智慧惊人。
《三国演义》中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军事才华,罗贯中塑造了诸葛亮用兵如神、指挥若定的军事形象。诸葛亮根据刘备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满足实际需求的军事战略,主要是长久发展战略—《隆中对》。刘备根据诸葛亮制订的军事战略行事,结果一切都在其意料之中。这充分证明了诸葛亮对军事的高瞻远瞩,因此也可以称诸葛亮为杰出的军事家。另外,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之后制订了军事战略—结好东吴,讨伐曹魏。《隆中对》指出,刘备立足后,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从而成就霸业。但是天下之变并没有出现,曹魏实力却逐渐强大,而蜀国张飞、关羽等大将去世,赵云年纪已大,刘备去世。此时,诸葛亮还是选择继续北伐,以弱攻强。现代人认为此战略计划就是在自取灭亡,但是根据当时的政治环境,任何集团的主要目的都是将其他割据势力消灭,以实现统一。诸葛亮基于蜀国的政治角度,并且坚信只有蜀国才能够完成统一大业,所以数次北伐,是当时历史发展与社会变化的要求。
二、诸葛亮的形象文化内涵
(一)基于传统文化观念分析
高日晖在研究中表示,诸葛亮形象比较典型,并且充分体现了《三国演义》的价值观:基于德行的价值选择;基于道德取向的儒家价值观;维护正统、实现统一的个体价值。曹魏研究表示,诸葛亮形象中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伦理观、历史观与价值观,使读者的民族心理、道德心态与情感得到满足,备受读者的接受、认可与传递。
(二)基于传统文化心理分析
王志忠对诸葛亮形象中的三忠传统文化心理进行了分析:士为知己者死的心理;对英雄豪杰崇拜的心理;不仅积极入世,还要功成身退的心理。秦炎仕等人从四个方面对诸葛亮形象进行了分析,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心理:重视中和含蓄的审美意境;重视仁义的传统道德;兼顾天下和独善其身;对仁政向往的美好社会。
(三)基于其他角度分析
王丽燕通过对传统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结构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自身认知:诸葛亮不但具备儒家思想,并且存在突出的道教色彩,两者相互融合。另外,诸葛亮还具备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面对现实的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在现今社会中,此方面也存在重要思想意义。曹学伟在研究中重视诸葛亮形象中文化构成的道教思想,并且对其产生原因、表现与审美意义进行了分析。王群丽也对诸葛亮儒道互补文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从另一个角度对诸葛亮形象中伦理型文化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且认为其具有古代中华民族心智性与实践性相互统一的智慧理想。陈虹等人基于美学角度提出诸葛亮范型这个全新概念,表示诸葛亮形象存在“帝王师”的意义,其不仅是君主臣下,还是君主导师。此后,我国小说史上也出现了相同的人物形象。张艳国对国内外诸葛亮构成的文化效应进行了分析。不同角度的分析,促进了关于诸葛亮的研究朝着更广泛的文化研究方向发展。
三、结论
本文分析表示,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呈现的诸葛亮无论在军事、政治方面,还是对君王的忠诚方面,都充分表现了其与众不同的色彩,也是集忠、勇、智、谋于一身的奇才。最早的《隆中对》,就注定了诸葛亮不平凡的一生。從当时天下局势和诸葛亮分析的大致相同可以看出,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当然,也不需要过度解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希望本文的分析具有参考价值,能使读者对诸葛亮形象有深入了解,并且对诸葛亮形成正确的认知。
一、诸葛亮的形象特点
(一)历史上的诸葛亮
历史上的诸葛亮为汉末三国时期的杰出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出生于东汉末年的乱世,从小跟随叔父离开家乡投奔荆州刘表。在17岁的时候,叔父去世。虽然诸葛亮和刘表、蔡瑁有亲戚关系,但是诸葛亮胸怀大志,不愿意托庇权门,所以带着弟弟隐居隆中,一边躬耕垄田,一边关注国家大事,对治国用兵之道颇有研究。建安十二年,刘备奋斗了半生,却屡屡受挫,只得依附刘表,并向只有27岁的诸葛亮请教。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对天下大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诸葛亮在刘备的恳请下出山辅佐,从而大展宏图,做出了一定的业绩:形成三分鼎立的局面,内修政治,外结孙权,在时机成熟后兵分两路北伐攻取中原,从而完成霸业。
建安十三年,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南征,刘表去世,刘宗继位,其不战而降。诸葛亮在此时主动要求出使江东,促成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军,刘备抢夺荆州江南四郡,之后占据南郡。后来,诸葛亮协助刘备得到益州,完成了战略目标,刘蜀集团也进入鼎盛时期。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清正廉明,高瞻远瞩,管理蜀汉良好,并且还具有智慧和勇气,独立担任维系蜀汉国运的使命;不畏艰险,屡次北伐,不断进攻曹魏;擅长治军和权术,并且赏罚分明,克己奉公,忠于职守。诸葛亮采取攻心为上、和抚方针等策略,在短时间内平定了南中地区,对民族关系做到了良好的处理。诸葛亮崇尚的品格备受蜀汉民众推崇,并且得到敌方敬重。诸葛亮有很多优秀品格,但是智慧和忠贞最为突出。
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不仅要熟悉战略知识,还要根据需求创造神兵利器,才能够取得胜利。蜀国人口少、占地少,搬运粮草非常困难,如果在粮草搬运,分配时,正好要对战场用兵,则无法保证战斗力。所以,诸葛亮就发明了木牛流马,使蜀国搬运粮草的问题得到解决。现在来看,这只是一个小东西,但是在那个时候,它已经算是一个大发明了。总而言之,历史上的诸葛亮名垂千古,是一代贤相。
(二)儒家形象的代表
虽然诸葛亮处在统治阶层,但是其作为世家子弟还是保持着雅士之气。在隐居隆中时,诸葛亮常常吟诗,此时也能够看出诸葛亮的雅士形象。诸葛亮是一个文人,其之后的表现也堪称儒家形象的代表。诸葛亮的儒家思想是为国治理而后天下平,也就是说其有理想、文化、恒心、道德。同时,其也是雅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体恤百姓,也有恒心。
儒家倡导名正言顺,诸葛亮在辅佐刘备后创立了蜀汉,并且积极地讨伐曹魏,主要是因为正统观念。《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诸葛亮要求刘备汉统称帝;第八十回,诸葛亮劝谏名正言顺,这也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存在浓厚的儒家文化色彩。
诸葛亮责任感很强,不仅具有儒家事君以忠的精神,还得到了刘备的赞誉,为开府治事打下了基础。诸葛亮独揽军政大权导致后主不满,后来的相关学者也对其这一行为持批评态度。诸葛亮主政14年,使蜀国得到了40多年的福泽,他是中国传统社会贤相的典范。在刘备去世之后,如何对蜀汉治理进行,使内忧外患的困境得到解决,是诸葛亮需要考虑的问题。学者通过对诸葛亮北伐失败一事进行分析,印证了“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的观点。
诸葛亮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认知良好,安民为治国之道。儒家为了长治久安提出仁政学说,诸葛亮对民本思想持赞同态度。诸葛亮欣赏孟子实行的仁政治国,表示仁义之师能够所向披靡,不战而胜。诸葛亮和刘备在争取民心方面不约而同,比如建安十三年,曹军南下荆州,刘备撤退江南,有十多万黎民百姓追随。因为曹操追踪,所以有人劝刘备走,刘备答:“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由此可以看出,蜀汉建国的主要原则就是以民为本。从战略方面分析,诸葛亮南征是为了北伐曹魏。基于政治角度分析,这样做是为了除患宁乱。诸葛亮正式北伐时就宣告自己要拯救人民,展现了诸葛亮以天下为己任、治国安民的伟大志向。
农业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诸葛亮对此方面也比较重视。诸葛亮对水利建设比较重视,做好水利建设可以降低旱涝导致的损失。诸葛亮劝谕人民要丰歉互补,以实现富国安康。刘备失败之后,伤了蜀汉元气,由于诸葛亮重视民生安定,国力得以恢复。
(三)诸葛亮的文学形象
关于诸葛亮的形象,不同人的看法也有所不同。清代毛纶认为诸葛亮为古往今来的贤相;鲁迅先生认为诸葛亮为多智而近妖;现代人认为诸葛亮为军事、政治、外交无所不精、无所不能的贤相。诸多不同的看法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诸葛亮才能绝世、智慧惊人。
《三国演义》中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军事才华,罗贯中塑造了诸葛亮用兵如神、指挥若定的军事形象。诸葛亮根据刘备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满足实际需求的军事战略,主要是长久发展战略—《隆中对》。刘备根据诸葛亮制订的军事战略行事,结果一切都在其意料之中。这充分证明了诸葛亮对军事的高瞻远瞩,因此也可以称诸葛亮为杰出的军事家。另外,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之后制订了军事战略—结好东吴,讨伐曹魏。《隆中对》指出,刘备立足后,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从而成就霸业。但是天下之变并没有出现,曹魏实力却逐渐强大,而蜀国张飞、关羽等大将去世,赵云年纪已大,刘备去世。此时,诸葛亮还是选择继续北伐,以弱攻强。现代人认为此战略计划就是在自取灭亡,但是根据当时的政治环境,任何集团的主要目的都是将其他割据势力消灭,以实现统一。诸葛亮基于蜀国的政治角度,并且坚信只有蜀国才能够完成统一大业,所以数次北伐,是当时历史发展与社会变化的要求。
二、诸葛亮的形象文化内涵
(一)基于传统文化观念分析
高日晖在研究中表示,诸葛亮形象比较典型,并且充分体现了《三国演义》的价值观:基于德行的价值选择;基于道德取向的儒家价值观;维护正统、实现统一的个体价值。曹魏研究表示,诸葛亮形象中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伦理观、历史观与价值观,使读者的民族心理、道德心态与情感得到满足,备受读者的接受、认可与传递。
(二)基于传统文化心理分析
王志忠对诸葛亮形象中的三忠传统文化心理进行了分析:士为知己者死的心理;对英雄豪杰崇拜的心理;不仅积极入世,还要功成身退的心理。秦炎仕等人从四个方面对诸葛亮形象进行了分析,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心理:重视中和含蓄的审美意境;重视仁义的传统道德;兼顾天下和独善其身;对仁政向往的美好社会。
(三)基于其他角度分析
王丽燕通过对传统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结构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自身认知:诸葛亮不但具备儒家思想,并且存在突出的道教色彩,两者相互融合。另外,诸葛亮还具备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面对现实的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在现今社会中,此方面也存在重要思想意义。曹学伟在研究中重视诸葛亮形象中文化构成的道教思想,并且对其产生原因、表现与审美意义进行了分析。王群丽也对诸葛亮儒道互补文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从另一个角度对诸葛亮形象中伦理型文化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且认为其具有古代中华民族心智性与实践性相互统一的智慧理想。陈虹等人基于美学角度提出诸葛亮范型这个全新概念,表示诸葛亮形象存在“帝王师”的意义,其不仅是君主臣下,还是君主导师。此后,我国小说史上也出现了相同的人物形象。张艳国对国内外诸葛亮构成的文化效应进行了分析。不同角度的分析,促进了关于诸葛亮的研究朝着更广泛的文化研究方向发展。
三、结论
本文分析表示,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呈现的诸葛亮无论在军事、政治方面,还是对君王的忠诚方面,都充分表现了其与众不同的色彩,也是集忠、勇、智、谋于一身的奇才。最早的《隆中对》,就注定了诸葛亮不平凡的一生。從当时天下局势和诸葛亮分析的大致相同可以看出,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当然,也不需要过度解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希望本文的分析具有参考价值,能使读者对诸葛亮形象有深入了解,并且对诸葛亮形成正确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