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在继承中创新

来源 :现代校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o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学校管理需要创新。认真处理好继承我国教育管理的优良传统与改革中存在的弊端,是教育管理创新的关键。
  据国内外的学者、专家的评价,我国的基础教育的确有很多好的传统,例如和谐的家庭教育,严格的学校管理,严格的考试制度,科学的班级管理,自我修养的教育,实事求是的定性分析,教师的奉献精神,学生刻苦勤奋的目标追求,扎实的“双基”教学等。对这些优良传统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我国教育和教育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优良的传统,教育管理改革,要以这些经验和优良传统为基础。
  教育和教育管理的改革要以先进的教育和教育管理思想为先导,教育管理的研究要为教育和教育管理的改革鸣锣开道。但是,什么样的思想才是先进的教育和教育管理的思想,这往往是需要认真探讨的。现在经常听到的一个名词叫转换观念,这无疑是正确的,问题是要从什么样的观念转换成什么样的观念。曾经有过一个流行的口号:“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什么是应试教育?它和素质教育是什么关系?从前的教育是否都是应试教育?由于对这些问题没有准确的认识,所以造成第一线教育工作人员无所适从,形成“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怪现象。第三次全教会重申建国以来我国教育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把素质教育准确定位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并不再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口号,这是非常正常的。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口号。如“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以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中心转变”等,也是欠推敲的。实践反复证明,无论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无论以知识为中心还是以能力为中心,这些教育思想都是片面的错误的。教育的规律是教与学的统一、知识与能力的统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如果要转变教育观念,只能是从片面强调教的观念转变为教与学统一的观念,从片面强调知识的观念转变为知识与能力统一的观念。非此即彼的二悖推理思维模式,曾经使我们几代人吃尽苦头,为了把教育和教育改革搞得更扎实,我们应有更多的唯物辩证思维。
  学校管理需要创新,但创新不是盲目地追求新颖,更不是脱离实际去标新立异。学校管理创新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是否有利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这是学校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不是所有新的思想和经验都具有创新价值,那些不利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想和做法,如炒作新鲜名词概念,对某种新鲜经验的起哄式的推行,脱离实际机械搬用外国的理论和做法等,都不属于学校管理创新范畴。
  学校管理创新的基础是实践,脱离教育管理实践是不可能创新的。因此,要大力提倡实践精神。学校管理理论工作者要深入实际,树立调查研究之风和实验研究之风,使具有创新的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教育实际工作者运用某种理论于学校管理实践时,也应通过深入调查和反复实验。切忌大轰大嗡。
  另外,学校管理创新,要以过去的实践为基础,这就要总结我国的历史经验,发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全球化是各民族地区优势的结晶,没有民族的个性,也就无所谓全球的共性,因此越是强调全球化,越要提倡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
  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和教育管理改革的大趋势是融合。所谓融合,即各国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的整合,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融合,有人称它为融通,也有人称它为整合,还有人从东西方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把它称之为“东西合璧”。提法虽然有区别,但其精神是一致的,大体包括以下三层含义:第一,世界各国的教育均有其优势,也都存在各自的缺陷,没有绝对好的教育,也不存在绝对差的教育;第二,将外国教育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与本国教育的优势相结合,形成新的理念和做法;第三,教育改革要以发扬本民族教育的优良传统为基础,教育全球化要以民族化为基础,离开民族化,就不存在真正的全球化。
  这就是我们在面对全球化时应总结的主要经验和教训。我们肯定成绩,是为了发扬优势,继续前进;我们寻找问题,是为了少走弯路,加快发展。这两者的共同目标,是把握我国教育和教育管理研究发展的基本趋势。
  总之,学校管理的创新,既要吸收外国的先进思想和经验,做到洋为中用,又要总结自己的历史经验,发扬中国教育管理的优良传统,做到古为今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时代的前沿,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校管理理念体系和科学体系。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们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觉得传统的德育形式已经不能担当起新时期德育__作的重任:思想教育——蜕变成空洞的说教;规章制度——沦落为形形式式的惩罚;封闭式的管理——成为圈养孩子的借口。他们只能滋生逆反心理,增比对抗情绪,使学生身心畸形发展。世界上首先有了人的生活,才产生了生活的规范,规范来源于生活,也只能在生活中存在。作为规范教育的德育,同样只有溶入我们的生活,才能
期刊
2005年9月24日至10月14日,我有幸作为吉林省中小学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成员,赴加拿大进行为期二十多天的培训学习与考察,在萨斯喀切温省里加纳大学较为系统地学习了《加拿大教育问题概述》、《萨省教育体系概述》、《萨省课程发展模型》、《“常青”课程设置模型》、《萨省以学生为中心式教育》、《包含式教育》、《有效的领导能力》、《对学生的支持与帮助》、《校外工程》和《教育变化理论》等加拿大萨省目前研究的教
期刊
十六大报告对党的教育方针有了新的阐述,第一次把“为人民服务”纳入教育方针,写到教育的旗帜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文关怀精神,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宪法原则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在此思想指导下,教育部提出了“人民满意教师、人民满意学校和人民满意教育”——即“三满意”创建活动。几年来, “人民满意学校”创建活动在各地迅速推开,不少地方已经完成了第一批“人民满意学校
期刊
现代校长如何做好人的管理工作?笔者认为要运用“方”“圆”管理法来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事管理中的一些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    一、教师的约束与调动——“从圆而方”    在校长对教师的管理中,首要的问题就是必须搞清楚管理究竟是对教师的约束,还是对教师积极性的调动,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以往,校长对教师的管理往往被理解为单纯对人的约束,只求约束,不讲调动,或者重约束、轻调动。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
期刊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首先需要学校教育管理的创新,追求学校教育管理创新成为今天校长追求职业的新境界。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学校的管理者遇到众多困难和矛盾,在缤纷的困境中如何辨别方向,寻找管理改革新理念、新方法、新途径成为众多管理者的希望,教育者要想在管理领域获得一种深刻性和广博的视野,做出更加有效的工作就必须借助哲学视角审视教育。    一、教育的本原    教育是什么,我们在不断地
期刊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因而,提问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教师提问能力直接会影响课堂学习活动的展开,进而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如何让课堂提问更有效,也就成了具有价值的研究话题。近日,我校在观察了姚老师执教的二年级语文《云房子》一课后,开展了相关的课堂观察沙龙活动。我们围绕“有效”与“艺术”这两个关键词,对“如何让课堂提问更有效”这一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
期刊
采用专家学术报告会的形式进行校本培训,实施专业引领,这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的重要方式。它能提高骨干教师行为示范的效度,为以校为本的培训提供方法论和理论的佐证,这对于规范校本研究发展的方式将起到有效的定向功能,这同时也是解决以校为本低层次重复性研究的重要方式,能消除教师满眼“萝卜”现象的重要举措。  随着课程改革实质性的推进,通识性的专家报告已无法满足课程实践的急切需求,来自实践层面上对行为过程的
期刊
教育教学管理、教师人事制度管理和财务管理,是学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三个组成部分,只有这三者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共同作用,才能促进学校和谐管理。在人们的心目中共存着这样一种意识,谁拥有学校财权的真正支配权,谁就是学校真正的主管。钱是学校运转的中枢神经,纵观一些衰败的学校,不难发现一条规律:一定有人破坏财政管理,将学校的醋坛子打翻,导致学校管理失控。  如何使一笔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是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时代需要特色、教育需要特色、学校需要特色,这早已成为共识,提倡“特色”正形成风气,追求“特色”正成为时尚。当教育不必遵循一种僵死的模式、不必信奉一种唯一正确的理论的时候,教育界的朋友们可以“吃自己饭,流自己汗,自己事情自己干”了,可以用自己的头脑来想问题了,这何等痛快!  然而,当校长愈来愈像官员、愈来愈像商人成为教育界的特色的时候,“特色”也许正面临着危机。其实官员可以创造有特色的政绩,商人可以
期刊
一、校长决策是和谐教学的关键    踏进嘉兴市高中园区,可以看到东南角的草坪上横卧着一方半人高的巨石,上书一行鲜红的大字:嘉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这是一所开放式的学校,没有通常的围墙,那块别具一格的石碑显然就是校牌了。像这样的石碑在校园的入口处还有一块,同样镌刻着鲜红的大字:为明天的成功做准备!  沈洪国说:“校长不出思想,学校就没有灵魂。”  沈校长所说的思想,实际上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所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