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大学毕业生就业更是各类型就业中的重中之重。因为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与本人利益与幸福相关,还涉及了各自家庭的利益。此外,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国家人力资本储备及增长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对社会稳定、国家经济繁荣有着直接的影响。为此,一定要加大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力度,以此有效解决就业问题。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研究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其就业问题不仅涉及了大学生自身的理想与价值取向,与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关系。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在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产业结构不平衡。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越来越大,加之城乡差异较大,高等教育被认为是“跳龙门”的首选途径,进而导致大学毕业生非常渴望在大城市中生活与工作。所以,第一产业无人问津,第二产业就业岗位有限,第三产业的容量较大,就业需求最多。此种社会需求和市场结构的不相符现象,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产业结构不平衡。
2.一些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比较高。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普遍存在着以下现象:其一,一些大学毕业生通常是眼高手低,太过注重专业对口,不愿从基层开始工作,无刻苦耐劳的精神。其二,一些大学毕业生要求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高,不愿做一些比较基础的工作,太过好高骛远,从而就业失败。其三,一些大学毕业生一心要考公务员,进而对中小企业不感兴趣。
3.用人单位门槛越来越高。目前,在人才市场招聘中,“本科以上学历”基本成为了求职的硬件标准,本来高职生就可以胜任的工作岗位,却要求本科生;同时,“具有两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也成为了求职要求的重要标准。为此,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1.强化政府职能作用的发挥
(1)构建规范、流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市场、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由三个部门分管的情况进行转变,根据求职情况,构建全国互通服务信息网,以此充分扩展就业空间;同时,对大学毕业生市场予以有效整合,使其成为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对就业市场进行全面规范,尤其是对一些乱收费等不法行为进行严处,以此保证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对户籍身份界限予以淡化,让当地大学毕业生和异地大学毕业生有着同等的就业机会,以此提升劳动生产率,同时增加就业岗位。
(2)完善大学毕业生失业登记制度。建立健全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登记制度,給予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一些生活补助,从而保证其基本的生存权利。与此同时,也可以对大学毕业生的失业情况予以准确掌握,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一些就业技能培训与辅导,使其尽快找到适合的工作。
(3)注重舆论宣传。在开展具体工作的时候,可以对各种媒体予以充分利用,积极宣传一些有关就业的政策、方针,以此有效转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对体制外就业予以关注;同时,对创业典型予以宣传,调动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热情。
2.重视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
(1)强调就业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一定要强调就业教育,为大学毕业生的成功就业提供可靠保障。首先,加强政策辅导,对就业法律、政策予以讲解,并且对求职礼仪、信息筛选、求职技巧等知识进行指导。并且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缓解就业压力。其次,协助大学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及专业水平,明确职业目标,进而确定就业方向,提高就业成功率。
(2)做好就业服务。在高校教育中,一定要重视就业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的拓展,和用人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尽可能推荐一些优秀毕业生进行就业。同时,对就业信息采集范围进行有效的扩展,并且通过网上测试、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毕业生的价值取向、就业态度等信息,从而给予综合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3)强化社会实践。为毕业生联系与提供一些实习的实践机会,并且指导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充分认识自己,通过自省不断完善自身,以此提高就业成功率。
3.调动大学毕业生的主观能动性
(1)转变就业观念与方式。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一定要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树立“大众化”的理念,以此符合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的形势。首先,注重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的调整。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应秉持普通劳动者的心态,积极进行就业选择。其次,提高就业方式的灵活性。在准确判断就业形势的基础上,进行适当选择,比如到农村基层、中小企业等就业,以此提高就业灵活性。
(2)增强就业能力与素质。首先,加强自身推销。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一定要善于推销自己,并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进而在掌握就业技巧的基础上,主动出击,对自身情况进行合理包装,以此实现成功就业。其次,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专业学习方面,一定要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如组织管理能力、计算机能力、交际能力、外语能力等,从而在面对就业的时候,可以具有更多的机会,进而提高就业成功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一定要对当今就业形势予以充分了解,进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就业方向与岗位。同时,为了有效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定要加强政府、高校、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努力,结合市场需求,给予适当的就业帮扶与指导,从而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技巧与能力,使其可以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卫明凤,任亚蒙,孙冠群,等.农业院校女性大学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相关性实证研究——以上海市某农业院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22):9498-9500.
[2]岳德军,田远.职业认同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6):76-81.
[3]张丽芬,孙淇庭.政策支持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基于2010-2014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J].探索,2015(05):140-145.
[4]邢朝霞,何艺宁.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3(12):42-46.
作者简介:黄鋆(1988-12),女 ,管理学院 ,助教, 湖北武汉人。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研究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其就业问题不仅涉及了大学生自身的理想与价值取向,与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关系。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在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产业结构不平衡。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越来越大,加之城乡差异较大,高等教育被认为是“跳龙门”的首选途径,进而导致大学毕业生非常渴望在大城市中生活与工作。所以,第一产业无人问津,第二产业就业岗位有限,第三产业的容量较大,就业需求最多。此种社会需求和市场结构的不相符现象,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产业结构不平衡。
2.一些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比较高。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普遍存在着以下现象:其一,一些大学毕业生通常是眼高手低,太过注重专业对口,不愿从基层开始工作,无刻苦耐劳的精神。其二,一些大学毕业生要求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高,不愿做一些比较基础的工作,太过好高骛远,从而就业失败。其三,一些大学毕业生一心要考公务员,进而对中小企业不感兴趣。
3.用人单位门槛越来越高。目前,在人才市场招聘中,“本科以上学历”基本成为了求职的硬件标准,本来高职生就可以胜任的工作岗位,却要求本科生;同时,“具有两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也成为了求职要求的重要标准。为此,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1.强化政府职能作用的发挥
(1)构建规范、流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市场、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由三个部门分管的情况进行转变,根据求职情况,构建全国互通服务信息网,以此充分扩展就业空间;同时,对大学毕业生市场予以有效整合,使其成为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对就业市场进行全面规范,尤其是对一些乱收费等不法行为进行严处,以此保证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对户籍身份界限予以淡化,让当地大学毕业生和异地大学毕业生有着同等的就业机会,以此提升劳动生产率,同时增加就业岗位。
(2)完善大学毕业生失业登记制度。建立健全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登记制度,給予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一些生活补助,从而保证其基本的生存权利。与此同时,也可以对大学毕业生的失业情况予以准确掌握,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一些就业技能培训与辅导,使其尽快找到适合的工作。
(3)注重舆论宣传。在开展具体工作的时候,可以对各种媒体予以充分利用,积极宣传一些有关就业的政策、方针,以此有效转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对体制外就业予以关注;同时,对创业典型予以宣传,调动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热情。
2.重视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
(1)强调就业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一定要强调就业教育,为大学毕业生的成功就业提供可靠保障。首先,加强政策辅导,对就业法律、政策予以讲解,并且对求职礼仪、信息筛选、求职技巧等知识进行指导。并且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缓解就业压力。其次,协助大学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及专业水平,明确职业目标,进而确定就业方向,提高就业成功率。
(2)做好就业服务。在高校教育中,一定要重视就业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的拓展,和用人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尽可能推荐一些优秀毕业生进行就业。同时,对就业信息采集范围进行有效的扩展,并且通过网上测试、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毕业生的价值取向、就业态度等信息,从而给予综合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3)强化社会实践。为毕业生联系与提供一些实习的实践机会,并且指导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充分认识自己,通过自省不断完善自身,以此提高就业成功率。
3.调动大学毕业生的主观能动性
(1)转变就业观念与方式。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一定要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树立“大众化”的理念,以此符合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的形势。首先,注重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的调整。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应秉持普通劳动者的心态,积极进行就业选择。其次,提高就业方式的灵活性。在准确判断就业形势的基础上,进行适当选择,比如到农村基层、中小企业等就业,以此提高就业灵活性。
(2)增强就业能力与素质。首先,加强自身推销。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一定要善于推销自己,并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进而在掌握就业技巧的基础上,主动出击,对自身情况进行合理包装,以此实现成功就业。其次,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专业学习方面,一定要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如组织管理能力、计算机能力、交际能力、外语能力等,从而在面对就业的时候,可以具有更多的机会,进而提高就业成功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一定要对当今就业形势予以充分了解,进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就业方向与岗位。同时,为了有效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定要加强政府、高校、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努力,结合市场需求,给予适当的就业帮扶与指导,从而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技巧与能力,使其可以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卫明凤,任亚蒙,孙冠群,等.农业院校女性大学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相关性实证研究——以上海市某农业院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22):9498-9500.
[2]岳德军,田远.职业认同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6):76-81.
[3]张丽芬,孙淇庭.政策支持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基于2010-2014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J].探索,2015(05):140-145.
[4]邢朝霞,何艺宁.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3(12):42-46.
作者简介:黄鋆(1988-12),女 ,管理学院 ,助教, 湖北武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