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城郊结合部的土地被征用,由此产生了越来越多农转非人员。其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当中亟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不能有效改善目前农转非人员的就业问题,势必会影响到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本文以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从农转非人员就业状况为研究起点,深入地探讨了就业问题的具体情况,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就业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决策部门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重庆高新区 农转非人员 就业
一 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使得被征地的农村劳动力被迫与土地分离进入城市。以重庆市为例,在近十几年的征地农转非过程中,伴随征地规模的不断扩大,随之产生的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及住房安置问题等诸多社会问题日益凸显,逐渐成为社会热点,其中尤以就业问题为重。为了促进重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稳妥地解决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就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解决其他问题。本文以重庆市高新区为例,拟就该地区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决策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 重庆市高新区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就业现状
由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重庆市高新区的征地农转非人员失业率高达43.60%,与全国各地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情况相似。据2003年到2007年的调查数据显示,重庆市高新区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失业率为19%到80%不等。其中,大多数集中在40%~60%,表明该地区征地农转非人员被征地后面临“二次就业”难题,失地又失业成为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造成重庆市高新区征地农转非人员失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如下几点:
1.就业观念
长期的农业生活,使农转非人员养成了自由散漫、安于现状、保守的生活习惯,少数人整天游手好闲,宁可依靠每月每户300元的临时补助,也不愿去就业。在重庆市高新区的征地农转非人员中,一部分人深受小农观念影响,认为在家务农自由性较高,自给自足的同时还可以照顾家庭。还有一部分人员片面追求“工资高、工作环境好、工作强度低”的工作,但是他们普遍文化程度低、自身素质不高,又难以适应上述工作。只有少数农转非人员则认为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希望通过自闯门路找到工作,传达出强烈的就业愿望与抱负。由此可见,严重的依赖思想和陈旧的就业观念是造成高新区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2.就业渠道
就当前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就业渠道而言,主要包括用人单位招聘、自己碰运气、自己创业、市场中介组织介绍、亲人熟人介绍等。对于重庆市高新区而言,随着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增加,劳动力资源由市场进行配置,使农转非人员的就业难度增加,市场化就业路径狭窄,渠道不畅。目前其非农就业的路径主要是依靠亲友、熟人等人际关系来谋求就业岗位,而正规的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招聘和职业中介组织介绍却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
3.就业培训
农转非人员就业难,主要是因为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差,进而导致就业适应能力差,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已经成为困扰其就业的瓶颈因素。为了提高高新区农转非人员的就业竞争力,政府积极开展对农转非劳动力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工作,利用社会各类培训形式进行人员培训,使农转非人员逐步掌握一技之长,帮助其实现就业。
三 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就业观念保守,竞争意识薄弱
与高新区征地农转非人员受传统小农观念影响较深,思想禁锢较重。由于农转非人员长期在家务农,与外界环境接触比较少,长期从事第一产业,使其融入第二、三产业较困难,思想较局限,不懂得变通。又由于农转非人员自身文化素质低,社会实践能力差,导致其就业适应能力差,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就业的竞争意识较为薄弱。
2.就业渠道狭窄,市场化就业方式不足
农转非人员在就业方式上也略显单一。目前已实现就业的征地农转非人员绝大多数是从事脏、累、苦、险和低收入的产业,或者拾遗补缺性质的生活服务业等城里人不愿干的职业,如保安、门卫、物管、清洁工等简单的体力劳动,其工资收入不高、不稳定。又由于高新区正处于刚起步发展阶段,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没有进驻,从而使得农转非人员择业岗位类型有限。
3.就业培训缺失,就业培训责任不到位
就重庆市高新区的征地农转非人员而言,虽然政府一直积极组织就业培训,但由于对劳动力市场和工作岗位需求实际情况把握不够,没能做到把市场需求和家转非劳动力自身特点相结合,培训工作存在一些盲目性,缺乏针对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培训质量不高。培训过程中政府、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之间产生脱节现象,致使就业培训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另外,由于重庆市高新区征地农转非人员主要居住在城郊结合部,原来以种地和出租住房作为主要收入来源,长期处于无业状态。转非为城市居民后,他们在择业观念上存在排斥心理,碍于情面不愿意去参加培训,不去争取就业,情愿无所事事,也不愿意就近上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培训的效果。
四 改善重庆市高新区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的路径
1.加强思想教育,转变保守观念
一是在农转非人员集中的社区进行劳务宣讲,让农转非人员对各产业的发展都有准确的认识,不使其对产业形象造成误解、歪曲等现象;二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其思想觉悟能力,传授教育思想——只有劳动才能有好的生活。帮助他们破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提高自主就业、自谋职业的意识,使其更好地融入市场化就业环境中去。
2.增强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支持
要建立健全的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培训机制,首先要依靠充足的资金保障,可以建立农转非人员职业技术培训专项资金,来确保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就业培训顺利进行。同时,就业培训应根据当地的市场需求和征地农转非人员的不同文化素质进行分批分教,把重点放在第三产业岗位的培训上,使农转非人员能学有所用、学有所岗。在培训的过程中,还要积极促使农转非人员增强“以创业带就业”的意识,以举办企业家座谈会等方式来提高农转非人员的创业积极性。
3.调动更多资源,优化就业机制
对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就业问题,政府应该发挥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调动和培育多种就业促进主体,引进一些高新劳动密集型企业,推动地区产业经济发展,让农转非人员自主择业。鼓励征地农转非人员进行创业,积极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就业援助、财政投入等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方式实现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杨武恒、陈绍友等.征地农转非人员居住小区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高新区为例[R].2009
[2]何微微、陈绍友、毛红涛.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以重庆市高新区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09(20)
[3]陈德英.大竹林街道农转非劳动力就业出路之浅谈
[4]马云辉.重庆市农转非劳动力就业培训对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2006(2)
[5]周天勇.将创业带动就业升级为国家战略[J].浙江经济,2009(6)
【关键词】重庆高新区 农转非人员 就业
一 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使得被征地的农村劳动力被迫与土地分离进入城市。以重庆市为例,在近十几年的征地农转非过程中,伴随征地规模的不断扩大,随之产生的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及住房安置问题等诸多社会问题日益凸显,逐渐成为社会热点,其中尤以就业问题为重。为了促进重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稳妥地解决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就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解决其他问题。本文以重庆市高新区为例,拟就该地区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决策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 重庆市高新区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就业现状
由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重庆市高新区的征地农转非人员失业率高达43.60%,与全国各地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情况相似。据2003年到2007年的调查数据显示,重庆市高新区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失业率为19%到80%不等。其中,大多数集中在40%~60%,表明该地区征地农转非人员被征地后面临“二次就业”难题,失地又失业成为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造成重庆市高新区征地农转非人员失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如下几点:
1.就业观念
长期的农业生活,使农转非人员养成了自由散漫、安于现状、保守的生活习惯,少数人整天游手好闲,宁可依靠每月每户300元的临时补助,也不愿去就业。在重庆市高新区的征地农转非人员中,一部分人深受小农观念影响,认为在家务农自由性较高,自给自足的同时还可以照顾家庭。还有一部分人员片面追求“工资高、工作环境好、工作强度低”的工作,但是他们普遍文化程度低、自身素质不高,又难以适应上述工作。只有少数农转非人员则认为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希望通过自闯门路找到工作,传达出强烈的就业愿望与抱负。由此可见,严重的依赖思想和陈旧的就业观念是造成高新区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2.就业渠道
就当前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就业渠道而言,主要包括用人单位招聘、自己碰运气、自己创业、市场中介组织介绍、亲人熟人介绍等。对于重庆市高新区而言,随着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增加,劳动力资源由市场进行配置,使农转非人员的就业难度增加,市场化就业路径狭窄,渠道不畅。目前其非农就业的路径主要是依靠亲友、熟人等人际关系来谋求就业岗位,而正规的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招聘和职业中介组织介绍却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
3.就业培训
农转非人员就业难,主要是因为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差,进而导致就业适应能力差,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已经成为困扰其就业的瓶颈因素。为了提高高新区农转非人员的就业竞争力,政府积极开展对农转非劳动力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工作,利用社会各类培训形式进行人员培训,使农转非人员逐步掌握一技之长,帮助其实现就业。
三 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就业观念保守,竞争意识薄弱
与高新区征地农转非人员受传统小农观念影响较深,思想禁锢较重。由于农转非人员长期在家务农,与外界环境接触比较少,长期从事第一产业,使其融入第二、三产业较困难,思想较局限,不懂得变通。又由于农转非人员自身文化素质低,社会实践能力差,导致其就业适应能力差,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就业的竞争意识较为薄弱。
2.就业渠道狭窄,市场化就业方式不足
农转非人员在就业方式上也略显单一。目前已实现就业的征地农转非人员绝大多数是从事脏、累、苦、险和低收入的产业,或者拾遗补缺性质的生活服务业等城里人不愿干的职业,如保安、门卫、物管、清洁工等简单的体力劳动,其工资收入不高、不稳定。又由于高新区正处于刚起步发展阶段,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没有进驻,从而使得农转非人员择业岗位类型有限。
3.就业培训缺失,就业培训责任不到位
就重庆市高新区的征地农转非人员而言,虽然政府一直积极组织就业培训,但由于对劳动力市场和工作岗位需求实际情况把握不够,没能做到把市场需求和家转非劳动力自身特点相结合,培训工作存在一些盲目性,缺乏针对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培训质量不高。培训过程中政府、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之间产生脱节现象,致使就业培训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另外,由于重庆市高新区征地农转非人员主要居住在城郊结合部,原来以种地和出租住房作为主要收入来源,长期处于无业状态。转非为城市居民后,他们在择业观念上存在排斥心理,碍于情面不愿意去参加培训,不去争取就业,情愿无所事事,也不愿意就近上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培训的效果。
四 改善重庆市高新区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的路径
1.加强思想教育,转变保守观念
一是在农转非人员集中的社区进行劳务宣讲,让农转非人员对各产业的发展都有准确的认识,不使其对产业形象造成误解、歪曲等现象;二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其思想觉悟能力,传授教育思想——只有劳动才能有好的生活。帮助他们破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提高自主就业、自谋职业的意识,使其更好地融入市场化就业环境中去。
2.增强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支持
要建立健全的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培训机制,首先要依靠充足的资金保障,可以建立农转非人员职业技术培训专项资金,来确保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就业培训顺利进行。同时,就业培训应根据当地的市场需求和征地农转非人员的不同文化素质进行分批分教,把重点放在第三产业岗位的培训上,使农转非人员能学有所用、学有所岗。在培训的过程中,还要积极促使农转非人员增强“以创业带就业”的意识,以举办企业家座谈会等方式来提高农转非人员的创业积极性。
3.调动更多资源,优化就业机制
对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就业问题,政府应该发挥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调动和培育多种就业促进主体,引进一些高新劳动密集型企业,推动地区产业经济发展,让农转非人员自主择业。鼓励征地农转非人员进行创业,积极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就业援助、财政投入等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方式实现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杨武恒、陈绍友等.征地农转非人员居住小区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高新区为例[R].2009
[2]何微微、陈绍友、毛红涛.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以重庆市高新区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09(20)
[3]陈德英.大竹林街道农转非劳动力就业出路之浅谈
[4]马云辉.重庆市农转非劳动力就业培训对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2006(2)
[5]周天勇.将创业带动就业升级为国家战略[J].浙江经济,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