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改变了对体育学科的认识,体育教学得到了应有的重视。然而,就目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而言,部分体育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缺乏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素质教育进程。下面笔者结合体育教学实际,谈一下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一、先进的教育理念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2004年9月《体育课程标准》再次明确提出学校体育课宗旨就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所以,体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行为,注重体育与健康的有机结合,突出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彻底改变过去趋向于竞技体育和技能训练的体育教学形式,注重学习过程和终结性的综合评价,以健康第一作为评价的主要体系,以人为本,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二、丰富的知识结构
中学体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教师不仅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而且是文明的传承者和文化的传播者。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无论从职业,还是从自身发展出发,都应该具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深邃的体育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因此,广大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学习,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增强自身执教能力。
三、准确把握《体育课稈标准》
《体育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体育课程标准》与以前的体育教学大纲主要有七大不同之处:指导思想、目标体系、学习领域、学习手段、内容标准、教学时数和评价方法。而这些不同之处,要求广大体育教师必须学习、研究和掌握《体育课程标准》中诠释的体育、健康、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体能、学习领域、领域目标、水平目标、地域性运动项目等11个重要体育专业术语的含义,真正明白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与原有体育课程的明显区别在于突出了健康这一目标。所以,体育教师必须明白,体育已经不仅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四、奉献型的职业道德观
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这是由教师这一职业的本身特点决定的。然而,目前我国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队伍中却有很多人缺乏职业理想、敬业精神,缺乏对学生的关爱,甚至出现了执教不严、为师不廉、厌岗怠业、体罚学生等职业道德失范行为。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以造就全面发展、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己任,在培养和造就新一代接班人的教育行为中,体现自身的职业价值,所以,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必须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充分体现“红烛”、“人梯”精神,勇于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从对学生的在校学习负责转变为对学生的一生健康成长负责。
五、良好的体育教育科研能力
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效果或教学质量的关键,体育教师必须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不断加强教育科学研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努力实现由“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转变,不断学习体育教育理论,研究教学实践,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准确把握体育教育教学规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六、善于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目前国内倡导的课程基本理念上看,它明确指出了“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国际上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也指出了“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本,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与学生建立起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实现教育民主化。
总之,作为农村中学的体育工作者,由于地处偏僻、信息不足等各种条件限制,更要努力提高思想认识,积极转变教育观念,认真学习《体育课程标准》,正确理解《体育课程标准》中阐述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准确把握《体育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与学习领域目标,严格落实《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一、先进的教育理念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2004年9月《体育课程标准》再次明确提出学校体育课宗旨就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所以,体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行为,注重体育与健康的有机结合,突出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彻底改变过去趋向于竞技体育和技能训练的体育教学形式,注重学习过程和终结性的综合评价,以健康第一作为评价的主要体系,以人为本,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二、丰富的知识结构
中学体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教师不仅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而且是文明的传承者和文化的传播者。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无论从职业,还是从自身发展出发,都应该具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深邃的体育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因此,广大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学习,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增强自身执教能力。
三、准确把握《体育课稈标准》
《体育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体育课程标准》与以前的体育教学大纲主要有七大不同之处:指导思想、目标体系、学习领域、学习手段、内容标准、教学时数和评价方法。而这些不同之处,要求广大体育教师必须学习、研究和掌握《体育课程标准》中诠释的体育、健康、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体能、学习领域、领域目标、水平目标、地域性运动项目等11个重要体育专业术语的含义,真正明白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与原有体育课程的明显区别在于突出了健康这一目标。所以,体育教师必须明白,体育已经不仅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四、奉献型的职业道德观
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这是由教师这一职业的本身特点决定的。然而,目前我国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队伍中却有很多人缺乏职业理想、敬业精神,缺乏对学生的关爱,甚至出现了执教不严、为师不廉、厌岗怠业、体罚学生等职业道德失范行为。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以造就全面发展、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己任,在培养和造就新一代接班人的教育行为中,体现自身的职业价值,所以,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必须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充分体现“红烛”、“人梯”精神,勇于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从对学生的在校学习负责转变为对学生的一生健康成长负责。
五、良好的体育教育科研能力
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效果或教学质量的关键,体育教师必须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不断加强教育科学研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努力实现由“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转变,不断学习体育教育理论,研究教学实践,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准确把握体育教育教学规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六、善于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目前国内倡导的课程基本理念上看,它明确指出了“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国际上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也指出了“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本,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与学生建立起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实现教育民主化。
总之,作为农村中学的体育工作者,由于地处偏僻、信息不足等各种条件限制,更要努力提高思想认识,积极转变教育观念,认真学习《体育课程标准》,正确理解《体育课程标准》中阐述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准确把握《体育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与学习领域目标,严格落实《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