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时代的需要,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和审美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也是亮点。
1.教师与文本对话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首先是教师对文本的原生态阅读的过程,在对话中教师感受文本的内容,深化对文本的认知,生成自我对文本的理解。我们不能苛求教师的理解与教参完全吻合,因为教师有独特的个性及不同的学识、生活背景,但需要指明教师的阅读理解鉴赏应该是基于文本共性阅读赏析的。其次,教师对文本要有再度开发的能力,这个开发是教师基于对文本的创作来源——社会生活——理解与把握上,把文本与生活结合,一方面教师自身加深理解与把握,另一方面为学生阅读中引导理解做好准备。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阅读鉴赏时必须关注社会生活,联系“生活真实”理解“艺术真实”,这样才能实现与作者对话的可能。
教师与文本对话时还应该关注教师与编者对话,探究教材编写意图倾向。不同的教材编写基于不同的课程建构,文本的编缀不是简单的组合,应该传递编者的智慧。如人教版与苏教版的高中语文课本的编写不同,那么同样的文本在不同的体例中教学安排应该有不同的侧重。无论是教师与文本对话,还是教师与编者的对话,都可以说是有效“教”的前提。
2.把握文学作品的特点
文学性现代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它与非文学性现代文有什么区别?我认为文学作品最基本的特点是“形象思维”,用形象说话。而且它的形象是运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承载的,不管是小说和散文,诗歌、剧本等也概莫能外。它与非文学性现代文的最大区别有两点,一是“形象性”,二是“情感性”。因此,通过语言文字的解读,学生能够把握作品所描绘的形象,认识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普遍意义,以及感悟作者通过作品形象所抒发出来的感情,也就是“因文悟道”,不仅是一个途径方法问题,更应作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基本目标。
3.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正确陈述教学目标
明确了文学性现代文阅读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的基本要求,是否就等于确定了正确的教学目标?回答是否定的。可以说,直到现在,有些问题还困扰着语文教学。
引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副所长崔允漷教授几段话加以说明:“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大家逐渐学会了‘三维目标’的表达方式,甚至相同的套话。然而,‘三维目标’究竟在教学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三维目标’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又该如何去整合,这些都很少有人去探究。”“课程标准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陈述,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的下位目标,但是教师不能机械的、一一对应地照搬上位目标的格式,每堂课都按三个维度来陈述。”
4.预习指导
高中新生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预习课文的能力,甚至形成了一些定式,对于这些方法和定式,不必另起炉灶,但要去劣存优,加以整理,统一要求。学生预习时要注意:读必动手,即读书时学会课前预习,找出学习重点和要求,做好旁注或旁批。读必思考,学会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进而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提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提高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读必加速,高一新生虽已具备一定阅读速度,但新课改后的高中语文阅读量增大,教材容量和补充资料成倍增多,故需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我们可以采用发展学生原来擅长的阅读方式,又训练学生默读和扫读,以及学会跳读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5.朗诵提高
朗诵是熟记课文的方式,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朗诵者既要准确地传达出文章的本意,又要融进个人的感情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再创造。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阅读单元的课文学习,根据语文学习的特点,开展朗诵活动,让学生了解、掌握朗诵的基本方法和常用技巧,在朗诵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加强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在朗诵设计中,除了设计朗诵古代诗文、现当代诗歌外,还可以设计朗诵散文、新闻播报活动。新闻播报是当今社会信息传递和接收的重要方式,通过开展这项活动,培养学生真实、准确地传达新闻信息的能力,同时体会与文学朗诵的联系和区别。在比较与感悟中,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
6.激发需求心态
阅读应该是自觉的。自觉的阅读必定有强烈的阅读需要,它是培养阅读思维品质的有效动力。当前中学生,特别是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对现代文中的文艺作品,诸如小说、散文、戏剧的阅读,自然饶有兴趣,这类文章无论是人物还是情节,均有较强的感染力,适合青少年的阅读心理特征,能满足他们的阅读欲望。但是在教材和一些阅读测试训练中增加了不少抽象的说明性和议论性的文章。对这类文章,一般高中学生往往引不起阅读兴趣,思维不活跃,而这些文章具有特殊的功能,对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能发挥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训练这类现代文阅读能力,正是社会现代化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课题在阅读教学中的反映,同时也体现了高中阅读教学应着重理性思维训练的指导思想。鉴于此,教师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阅读动机和目的,从现代社会对阅读教学的需要入手,对自己的阅读内容作适当的调整,树立超越兴趣的阅读观。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阅读的动力就能由兴趣到乐趣,再到志趣,这是阅读的心理素质产生质的飞跃的标志。有了意志的作用,阅读训练进入高度自觉的境界。为此,除了主要利用好教材上那些“例子”进行训练外,每学期还可以有目的地选编一些文质兼优、短小精悍、贴切生活的典范文章,按教学大纲的有关要求,按序列编拟一些训练题,经常让学生阅读、历练,不断激发学生自觉树立需求心态。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思维品质的关键一步。
1.教师与文本对话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首先是教师对文本的原生态阅读的过程,在对话中教师感受文本的内容,深化对文本的认知,生成自我对文本的理解。我们不能苛求教师的理解与教参完全吻合,因为教师有独特的个性及不同的学识、生活背景,但需要指明教师的阅读理解鉴赏应该是基于文本共性阅读赏析的。其次,教师对文本要有再度开发的能力,这个开发是教师基于对文本的创作来源——社会生活——理解与把握上,把文本与生活结合,一方面教师自身加深理解与把握,另一方面为学生阅读中引导理解做好准备。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阅读鉴赏时必须关注社会生活,联系“生活真实”理解“艺术真实”,这样才能实现与作者对话的可能。
教师与文本对话时还应该关注教师与编者对话,探究教材编写意图倾向。不同的教材编写基于不同的课程建构,文本的编缀不是简单的组合,应该传递编者的智慧。如人教版与苏教版的高中语文课本的编写不同,那么同样的文本在不同的体例中教学安排应该有不同的侧重。无论是教师与文本对话,还是教师与编者的对话,都可以说是有效“教”的前提。
2.把握文学作品的特点
文学性现代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它与非文学性现代文有什么区别?我认为文学作品最基本的特点是“形象思维”,用形象说话。而且它的形象是运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承载的,不管是小说和散文,诗歌、剧本等也概莫能外。它与非文学性现代文的最大区别有两点,一是“形象性”,二是“情感性”。因此,通过语言文字的解读,学生能够把握作品所描绘的形象,认识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普遍意义,以及感悟作者通过作品形象所抒发出来的感情,也就是“因文悟道”,不仅是一个途径方法问题,更应作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基本目标。
3.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正确陈述教学目标
明确了文学性现代文阅读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的基本要求,是否就等于确定了正确的教学目标?回答是否定的。可以说,直到现在,有些问题还困扰着语文教学。
引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副所长崔允漷教授几段话加以说明:“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大家逐渐学会了‘三维目标’的表达方式,甚至相同的套话。然而,‘三维目标’究竟在教学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三维目标’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又该如何去整合,这些都很少有人去探究。”“课程标准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陈述,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的下位目标,但是教师不能机械的、一一对应地照搬上位目标的格式,每堂课都按三个维度来陈述。”
4.预习指导
高中新生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预习课文的能力,甚至形成了一些定式,对于这些方法和定式,不必另起炉灶,但要去劣存优,加以整理,统一要求。学生预习时要注意:读必动手,即读书时学会课前预习,找出学习重点和要求,做好旁注或旁批。读必思考,学会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进而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提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提高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读必加速,高一新生虽已具备一定阅读速度,但新课改后的高中语文阅读量增大,教材容量和补充资料成倍增多,故需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我们可以采用发展学生原来擅长的阅读方式,又训练学生默读和扫读,以及学会跳读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5.朗诵提高
朗诵是熟记课文的方式,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朗诵者既要准确地传达出文章的本意,又要融进个人的感情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再创造。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阅读单元的课文学习,根据语文学习的特点,开展朗诵活动,让学生了解、掌握朗诵的基本方法和常用技巧,在朗诵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加强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在朗诵设计中,除了设计朗诵古代诗文、现当代诗歌外,还可以设计朗诵散文、新闻播报活动。新闻播报是当今社会信息传递和接收的重要方式,通过开展这项活动,培养学生真实、准确地传达新闻信息的能力,同时体会与文学朗诵的联系和区别。在比较与感悟中,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
6.激发需求心态
阅读应该是自觉的。自觉的阅读必定有强烈的阅读需要,它是培养阅读思维品质的有效动力。当前中学生,特别是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对现代文中的文艺作品,诸如小说、散文、戏剧的阅读,自然饶有兴趣,这类文章无论是人物还是情节,均有较强的感染力,适合青少年的阅读心理特征,能满足他们的阅读欲望。但是在教材和一些阅读测试训练中增加了不少抽象的说明性和议论性的文章。对这类文章,一般高中学生往往引不起阅读兴趣,思维不活跃,而这些文章具有特殊的功能,对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能发挥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训练这类现代文阅读能力,正是社会现代化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课题在阅读教学中的反映,同时也体现了高中阅读教学应着重理性思维训练的指导思想。鉴于此,教师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阅读动机和目的,从现代社会对阅读教学的需要入手,对自己的阅读内容作适当的调整,树立超越兴趣的阅读观。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阅读的动力就能由兴趣到乐趣,再到志趣,这是阅读的心理素质产生质的飞跃的标志。有了意志的作用,阅读训练进入高度自觉的境界。为此,除了主要利用好教材上那些“例子”进行训练外,每学期还可以有目的地选编一些文质兼优、短小精悍、贴切生活的典范文章,按教学大纲的有关要求,按序列编拟一些训练题,经常让学生阅读、历练,不断激发学生自觉树立需求心态。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思维品质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