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榷到深化

来源 :福建中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piao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1]对2012年高考数学山东卷理科第16题的答案提出商榷,本文从这个商榷的失误出发,谈一个认识的深化.
  1 关于商榷
  2012年高考数学山东卷理科第16题是:
  1.1 心理性错误心理性错误主要指解题主体由于某些心理原因而产生的解题错误.本例中,题目并没有说OP是圆的切线,原答案求出(2 sin2 1 cos2)P??,也没有用到“切线”条件,这个“条件”是文[1]自己“默认”或“潜在假设”添加上去的,其添加的依据很可能是图1的粗糙直观:OP像是切线.由图形的诱发、“默认OP为圆的切线”,这主要是心理性错误,而由此又导致知识性错误和逻辑性错误.
  1.2 知识性错误
  知识性错误主要指所涉及的内容不符合数学事实.把不是切线的OP误为圆的切线,本身就是一个知识性错误,由这个假命题出发,文[1]推出了一系列的假命题,表现为一个个知识性错误.
  表现1 由切线的性质得2OPOA==,但2OP =有知识性错误.
  1.3 逻辑性错误
  逻辑性错误主要指由于违反逻辑规则所产生的推理或论证上的错误.本例主要表现在两个地方:
  表现1 前提不真.上述知识性错误的种种表现,概源于“OP为切线”的潜在假设,由此出发得出的错误结论,不在于推理过程,而在于前提“OP为切线”失真,所以,这里的逻辑性错误在于“前提不真”.对错误的前提进行推理,当然就得出错误的结论了.
  表现2 条件互相矛盾.众所周知,给题目增添条件,有时只是降低了题目的难度,并不导致假命题,为什么本例会导出一个个知识性错误呢?我们说,“OA为切线且等于2”时,“OP一定不是切线,OP一定不等于2”,文[1]让“2OA =”与“OP为切线”同时成立,本身就是互相矛盾的,对互相矛盾的条件进行有效推理,当然就得出错误的结论了.
  2 一个深化
  2.1 问题的提出
  上面,我们就事论事地讨论了文[1]的错误,要害是当2OA =时OP一定不是切线,那么,当2OA≠时,是否存在一点P,使OP是圆的切线呢?这是一个探究性的问题.
  一般地,一个圆沿着一条定直线无滑动地滚动时,圆周上的一个定点P的轨迹叫做摆线,又叫做旋轮线.摆线有周期性,图2(圆的半径为r)显示了其中一栱.摆线有广泛的实际应用,在机械传动中,有的齿轮的齿形线就是摆线的一部分.
  上述探究性的问题是:摆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OP为滚动圆的切线?
  2.2 问题的解决
  例2 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个半径为r的圆的圆心的初始位置为() 0 r,,此时圆上一点P的位置在() 0 0,,当圆在x轴上滚动时,请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OP为滚动圆的切线?证明你的结论.
  解 如图2,设滚动中圆心移动到()
  C rt r,,
  不失一般性,取0πt< <,
  以上个人看法,盼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刘海龙.关于2 012年高考山东数学理科卷第16题答案的商榷.福建中学数学.2013(7/8):12-13
其他文献
1 问题的提出  有效教学乃至高效教学,是当前教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如何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有效,也是每个教师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数学课的常规教学形式包括新授课、习题课、讲评课等,其中数学习题(考试)讲评课在当前形势下是一种重要的课堂形式,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与否,与数学讲评课有很直接的联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上讲评课的时候往往会有这样
期刊
1 背景  高中数学使用课标课程以来,课程要求、教材内容、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现行的初中数学无论是从教材,还是从教法等各个方面较之以前都做了大幅度的调整.难度的降低,使得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积累性的.如何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是值得高中一线教师深思的一
期刊
复习课有其知识梳理和问题归类的目标指向,因此复习教学中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回答或解答,根据复习目标开展有效追问以有效达成.本课时主要复习的内容是二次函数的概念、各类条件下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问题,下面是以此为例的各环节有效追问过程的呈现及其思考.  1 在概念判断的追问中联系前后知识  课始在复习二次函数定义时,给出如下题组:  生1:(1)、(3)、(4)是的.  师:为什么(2)、(5)不是?  
期刊
高三数学课堂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难度逐渐加深,学生掌握差异大.如何提升高三复习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紧扣最近发展区对于提升高三数学复习效率至关重要.最近发展区由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首创,是从学生现有水平到潜在发展水平的空间.正视两者的差距,找到容易跨越的台阶才能顺利完成两者的转化.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葡萄》曰:“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期刊
所谓同课异构是指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实施途径,达到同样的效果.这里的“同”是指内容的同,最终效果的同,即起点与终点的同;而这里的“异”是指方法、途径等具体过程的不同.当然,这里的“异”,既可以是不同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思路、方法和风格各异的教学策略讲授同一课题,实现殊途同归;也可以是同一个老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分析解决同一个教学问
期刊
定积分背景源于曲边梯形面积的计算.其计算方法是,将它分割成许多小曲边梯形,每个小曲边梯形用相应的小矩形(或梯形)近似代替,把这些小矩形(或梯形)面积累加(求和)起来,就得到曲边梯形的一个近似值,当分割无限变细时,这个近似值无限趋近于所要求的曲边梯形的面积.而数列是自变量取正整数集的一特殊函数.若对数列和不等式的条件、结构做仔细的观察,深入的剖析,联想到定积分定义,结合函数性质,借助图形,数列和不等
期刊
2013年高考福建理科数学试题,在背景公平的前提下,设计新颖,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的结果,也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过程.部分试题的考查方式要求学生,在问题感知、探索中,利用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思想方法,去把握问题的本质,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课程标准》中“重过程”目标的体现.以下是笔者研究该试卷的部分试题得到的感悟与启
期刊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它与数学基本方法常常在学习、掌握好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数学知识是数学内容,可以用文字和符号来记录和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力的减退,将来可能忘记,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一种数学意识,只能够领会和运用,属于思维的范畴,用以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处理和解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不是受用一阵子,而是受用一辈子,即使数学知识忘记了,数学思想方法还是起作用,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
期刊
高三数学复习课,如何做到精讲精练,达到“高效”,是高三师生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复习课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如何温故?又新在何处?如何化解复习课因知识量大、课时紧、要求高所带来的教学困扰,优化教学设计,以使这些问题解决得更好?从而提高复习效益,这需要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育.本文以笔者的一节高三复习课“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应用”为例,谈一些思考.  1 教学设计简录  1.1 考
期刊
数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进步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数学思想又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数学思想是人们对数学事实与数学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它既源于又高于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方法,它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载体,在日常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起到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可以这么说:数学思想犹如一个巨人,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1 高中数学教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