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相关内容。研究表明:大课间运动已成为一些学校素质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增长学生的技能,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推动了学校群众性的体育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大课间;中学
1.引言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大浪,中学体育活动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目前已经将单一的“两操”运动,改变成分散的“课间活动”和统一组织的“课间操活动”。有机组合的体育运动,已成为一种新型的课间活动模式。大课间体育活动丰富了中学体育课的内容,从研究的目标来看,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得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学校体育发展的要求。大课间体育活动除对紧张的以室内文化学习为主的智力活动是一种调节外,还能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要,促使学生在操场上、在阳光下陶炼身心,有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水平还能反映学校的校风、学风甚至班风,体现良好的精神面貌。其主要原因既体现了共性,更突出了个性发展。
2. 关于大课间活动的认识
2.1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发展
大课间体育活动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年代初,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对于丰富体育课程的内涵、延伸体育课程的空间、拓展体育课程的结构具有理论研究价值。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年来学校体育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它既不是过去我们理解的课外体育活动,也不是过去我们所认为的课间操,它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课余体育锻炼组织形式,有些地方称之为“间操课”。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一般是利用上午或下午的一次课间休息时间,并做适当的延长,一般为30分钟左右,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它既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折射学校管理的一面镜子
2.2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
思想又叫作观念,也就是理性认识,它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的高级层次反映。同时,思想同时又是逻辑思维的过程,任何原理、理论都是这个理性认识过程的结果,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和时代的学校体育实践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对学校体育的认识或看法。而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延续和补充,其指导思想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和学校体育的指导相同,通过调查目前长春市大部分中学都把“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作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在素质教育思想下,学校体育思想应从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为主,要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一个人只有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有所作为,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健康作为首要的教学指导思想,占到85.4%,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学校时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健康 当然学生的健康包括身体上同时还有心理上;只有从小培养这种体育活动的习惯才能更好的实现终身体育;排在3、4位的则是增强体质和快乐体育,分别占到60%和30%,学校承担着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的重任。
2.3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必要性
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传统的课间操内容单一枯燥、形式呆板机械,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大课间体育活动打破了传统课间操的活动形式,学生在音乐的指挥下参加各种游戏、舞蹈、队列、广播操、健身操等体育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在自编、自练、自创中得到全面发展。
但是,体育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的改革,仍然任重道远。在加强体育学科课程改革的同时有必要对体育活动类课程的实施重新认识定位,既要注重学生共性的发展,也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既要注重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改革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探索构建新型的体育活动类课程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严峻课题。把一项人人参与的学校体育活动,变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全体学生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展现的过程,利用现有的作息时间,挖掘现有宝贵空间潜力,以欢快的、和谐的、健康的内容和形式加以呈示,并以课程的法规形态予以固定下来,无疑是开辟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新路径,是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方法,是富有创造性的思维的逻辑升
2.4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点
2.4.1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和练的统一体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各个环节是密切联系的,不能独立存在。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训练,在训练的同时也能进行学习,使得具有各方面能力人才各显其能,同时也能在一边享受优美的校园文化的同时,一边体会运动带来的酸、甜、苦、辣。总之使学生运动文化水平都能提高到相应的的层次。
2.4.2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多元综合性
大课间体育活动为学生体育活动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也为其智力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活动内容的多样化,使得他们的智力能力、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小结
大课间体育活动得到了顺利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项改革顺应了新的教学理念的要求,打破了传统课外体育活动形式的束缚,建立了一种新的学校体育工作模式。大课间体育活动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通过体育与艺术的结合,满足了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是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大课间体育活动符合学生生长发育和个性发展的需要,突出展现了创新精神、养成教育、快乐体育的魅力。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大课间体育活动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廖文胜,刘之生,徐忠毅.学校课程校园文化生活体育——关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上[J] .中国学校体育,2002,4
[2] 廖文胜,刘之生,徐忠毅.学校课程校园文化生活体育——关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下[J] .中国学校体育,2002,5
[3]教育部.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大纲,2001.
[4]曲宗湖. 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引起的思考[J]. 体育教学,2001(5)
【关键词】大课间;中学
1.引言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大浪,中学体育活动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目前已经将单一的“两操”运动,改变成分散的“课间活动”和统一组织的“课间操活动”。有机组合的体育运动,已成为一种新型的课间活动模式。大课间体育活动丰富了中学体育课的内容,从研究的目标来看,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得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学校体育发展的要求。大课间体育活动除对紧张的以室内文化学习为主的智力活动是一种调节外,还能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要,促使学生在操场上、在阳光下陶炼身心,有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水平还能反映学校的校风、学风甚至班风,体现良好的精神面貌。其主要原因既体现了共性,更突出了个性发展。
2. 关于大课间活动的认识
2.1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发展
大课间体育活动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年代初,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对于丰富体育课程的内涵、延伸体育课程的空间、拓展体育课程的结构具有理论研究价值。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年来学校体育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它既不是过去我们理解的课外体育活动,也不是过去我们所认为的课间操,它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课余体育锻炼组织形式,有些地方称之为“间操课”。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一般是利用上午或下午的一次课间休息时间,并做适当的延长,一般为30分钟左右,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它既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折射学校管理的一面镜子
2.2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
思想又叫作观念,也就是理性认识,它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的高级层次反映。同时,思想同时又是逻辑思维的过程,任何原理、理论都是这个理性认识过程的结果,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和时代的学校体育实践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对学校体育的认识或看法。而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延续和补充,其指导思想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和学校体育的指导相同,通过调查目前长春市大部分中学都把“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作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在素质教育思想下,学校体育思想应从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为主,要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一个人只有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有所作为,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健康作为首要的教学指导思想,占到85.4%,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学校时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健康 当然学生的健康包括身体上同时还有心理上;只有从小培养这种体育活动的习惯才能更好的实现终身体育;排在3、4位的则是增强体质和快乐体育,分别占到60%和30%,学校承担着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的重任。
2.3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必要性
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传统的课间操内容单一枯燥、形式呆板机械,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大课间体育活动打破了传统课间操的活动形式,学生在音乐的指挥下参加各种游戏、舞蹈、队列、广播操、健身操等体育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在自编、自练、自创中得到全面发展。
但是,体育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的改革,仍然任重道远。在加强体育学科课程改革的同时有必要对体育活动类课程的实施重新认识定位,既要注重学生共性的发展,也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既要注重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改革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探索构建新型的体育活动类课程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严峻课题。把一项人人参与的学校体育活动,变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全体学生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展现的过程,利用现有的作息时间,挖掘现有宝贵空间潜力,以欢快的、和谐的、健康的内容和形式加以呈示,并以课程的法规形态予以固定下来,无疑是开辟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新路径,是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方法,是富有创造性的思维的逻辑升
2.4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点
2.4.1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和练的统一体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各个环节是密切联系的,不能独立存在。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训练,在训练的同时也能进行学习,使得具有各方面能力人才各显其能,同时也能在一边享受优美的校园文化的同时,一边体会运动带来的酸、甜、苦、辣。总之使学生运动文化水平都能提高到相应的的层次。
2.4.2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多元综合性
大课间体育活动为学生体育活动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也为其智力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活动内容的多样化,使得他们的智力能力、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小结
大课间体育活动得到了顺利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项改革顺应了新的教学理念的要求,打破了传统课外体育活动形式的束缚,建立了一种新的学校体育工作模式。大课间体育活动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通过体育与艺术的结合,满足了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是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大课间体育活动符合学生生长发育和个性发展的需要,突出展现了创新精神、养成教育、快乐体育的魅力。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大课间体育活动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廖文胜,刘之生,徐忠毅.学校课程校园文化生活体育——关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上[J] .中国学校体育,2002,4
[2] 廖文胜,刘之生,徐忠毅.学校课程校园文化生活体育——关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下[J] .中国学校体育,2002,5
[3]教育部.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大纲,2001.
[4]曲宗湖. 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引起的思考[J]. 体育教学,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