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并行动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zyy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三年前的厄运又一次降临


  来访者小W,女,19岁,高三学生,在离高考还有三个月的时候,主动来寻求帮助。
  “老师,我的脑子不对了,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能集中,会想到看过的电视画面,还会飘过听过的歌声,怎么提醒自己都没有用,现在越来越严重了,怎么办呢?是不是我脑子出了什么问题,坏掉了?”小W又急又慌,快要哭出来了。
  在安慰她先不要着急后,我开始仔细地了解情况。她的学习非常好,不知道什么原因,上次月考突然考砸了,之后就开始出现上述情况,上课容易走神,会胡思乱想,越是不让自己想,还越是想得厉害,无法克制。考试时大脑也常一片空白,不能正常思考。开始的时候还不太明显,现在越来越严重了。她告诉过朋友,在朋友的安慰下,好了一点,但是不久又出现了。这种情况已有一个月,平时上课、学习和生活基本正常,学习效果也还不错。
  初三时曾有过类似的情况,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本来初一、初二时成绩还挺好的,初三有次化学考得不好,试卷被扔到地上,捡卷子时的那种羞辱让她刻骨铭心。从此,学习变得很痛苦,尤其是物理和化学。中考因理科成绩不理想,没能考取重点高中。现在,中考时的情况又重现了—高一、高二时成绩很好,高三成绩就掉下来了,一模一样的。自己心里非常害怕,又不敢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
  小W在叙述的时候坐立不安,情急之时,还会双脚直跺地。
  咨询的初期,不解决具体问题,而是以收集资料为主,了解来访者目前主要的困扰和个人的基本情况,让来访者和咨询师有一个相互熟悉、彼此了解、建立信任的过程。在互动过程中,咨询师的全神贯注,真诚同感及无条件的接納,都会让来访者感到被理解、被尊重和安全,感受到有人和她在一起,自己不是那么孤立无援。

◢  最坏的可能会是什么?


  小W的母亲是个普通的工人。父亲大学毕业,与人合伙做生意后被人骗了,后来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但是父母对自己很好,家庭也很和睦。所以,小W希望自己能考上一本,读重点大学新闻专业,将来有机会认识一个优秀的男朋友,找份好工作,替父母争气。
  话题转到现在时,她觉得会像中考那样再次遭遇失败,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注定的结局,言语中满是沮丧和绝望。我请她详细、具体地讲一讲进入高中后的情况。
  她说,刚入学的时候,成绩在班上是三十几名,那时对自己没抱很高的期望,想着学成怎样就怎样,只要努力了就好。结果物理化学反而好起来了,进入班级前十,后来成绩一直很好。没想到临到高考,成绩突然掉下来了。说到高一、高二时的辉煌,颇有些意气风发,整个脸庞都鲜亮起来。说到现在的情势,又耷拉着脑袋。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澄清,询问上次月考的成绩到底掉下多少。她答复后我才知道,原来是没有之前那么优秀,但在班上还是处于中上水平的。
  我建议她认真地想一想,按照现在的情形,最坏的可能会是什么。她沉默半晌,然后说,最坏是考个二本吧,不会再糟糕了。因为自己知识的掌握还是挺好的,不像初三,那时物理和化学几乎不想学了,现在就是考试时的状态出了问题,所以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来访者通常会用笼统、抽象、高度概括性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问题,所以在咨询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具体化的技术,引导他们全面、详细地叙述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同时要能敏锐地抓住例外事件,进行积极关注。对中学生的咨询,高精尖的技术不是首位的,真诚的关心、理解当下的感受、肯定他们、积极面对他们效果更好。

◢  接受现状,然后……采取行动


  理智上,小W明白自己目前的学习没有问题,和初三时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随着一模的临近,焦虑和担忧依然无法减轻。我向她介绍了森田疗法的理论和方法—“Accept and Act”。“accept”,即接受、承认现有的情况;“act”,即行动,做可以做的事,做喜欢做的事或感兴趣的事,做认为值得做的事……建议她在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想到听过的歌声时,不要责怪自己,也不要企图一下子去消灭它,觉察到就好,接受这个事实,不必懊恼,然后该干什么还干什么,该做作业还做作业,该听课就听课,该答题继续答题。
  小W半信半疑。我请她回忆高一、高二自己学习状态最好的时候,有没有上课偶尔走神,想到喜欢的明星、爱听的歌等情况。她笑了起来,说是有过的,只是那时没太在意,然后说回去之后就去尝试。
  在后续的咨询中,小W反映自己基本恢复正常,上课时偶尔会走神,但能接受,可以继续听课,不再为此过分苦恼。考试开始时会过分紧张,深呼吸几次,镇定一下,就可以正常应试了。



  在随后的第一次模拟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试中小W成绩优异,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的分数线,发挥正常。
  森田疗法由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创立,该疗法认为人的注意力会集中于某个感觉,伴随着消极的情绪时这个感觉就会变得越来越强烈,使当事人的注意力越发固着在这个感觉上。这种感觉和注意力交互强化,促使当事人的感觉越来越过敏,情绪越发焦虑、烦躁,最终导致当事人意识范围狭窄化,从而干扰了正常的思维活动。森田疗法的基本治疗原则是“顺其自然”。大卫·雷诺兹在将其引入美国时做了一些改进,提出“Accept and Act”的观点,使之变得更为简单易操作,在神经症的治疗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处理中疗效显著。
其他文献
校园生活很多时候是美好的,在学校可以学习新知识,可以交到好朋友。但是,一提到作业,就会有很多同学皱起眉头,是啊,有时候,作业真的是太多了。让我们先来听听小宇的故事吧。慢性子的烦恼  小宇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只是有点儿慢性子。如果一件事给他足够的时间,他可以完成得很出色。他的学习成绩也一直都在中上等。  由于他做事比较慢,每当遇到作业多的时候,他就会感到非常烦恼。  快到期末考试了,每一位老师都希望抓
期刊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常常会谈到一个词汇:共情。它出现的频率之高、使用之广,是其他的概念所无法比拟的。几乎所有的咨询师都在学习和培训的最初阶段,就被要求对这种能力充分掌握。可尽管如此,我们对于它的意义和价值往往理解得不够充分,以至于更容易将它仅仅视作一个辅助治疗的手段,而非能够帮到来访者的不可或缺的途径。◢ 什么是共情  这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最早提出的概念。它指的是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具体包含
期刊
从事家庭教育服务这么多年,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孩子从进入小学五六年级开始,一直到初中,甚至高中,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屑于和成年人交流内心感受,但只有一个例外—他们非常热衷于分享一个话题:我崇拜的偶像。  每当看到孩子们描述自己崇拜的偶像时,脸上充满陶醉又幸福的表情,我都会被孩子们的强烈热情感染,也会忍不住上网搜一搜,这个明星到底是谁。他们讲起自己偶像的各种事情都如数家珍,比如明星的生日
期刊
主动预约心理咨询意味着来访者对自己的痛苦和困扰有一定的觉知  什么?难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感觉的人吗?心痛了,当然难受,人还会不知道自己有痛苦吗?在进入心理咨询行业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  当我接触了一些来访者之后,我开始有一些了解,有些来访者的困扰是他们对痛苦没有感觉,他们对自己的愉悦和痛苦都无感,对别人的愉悦和痛苦也无感,所以,他们对如何和外人进行沟通出现了困难。  当一个人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
期刊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就鸡飞狗跳,孩子写作业成为很多父母的无解之痛,成为孩子的切肤之伤。网上还流传着一些打油诗,以戏谑的口吻道出了孩子的作业之殇:  ※ 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天到晚写作业。  ※ 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  ※ 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  ※ 少壮不努力,老大写作业。  ※ 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还没写作业。  ※ 生当作人杰,
期刊
我的学生是“戏精”  我曾经带过一个令人头疼的女学生,暂且就叫她小王吧。  我对小王的第一印象非常好,觉得这个学生好有礼貌,见了面必向你打招呼,从来不会缺席任何一堂课,上课非常认真在思考,而且思考的时候非常投入。性格也风风火火,喜欢帮班级忙前跑后。  往往这种学生都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但时间一长,便暴露出小王做事虽然干劲足,但急躁又缺乏耐心。班级组织大扫除,清洁玻璃时,她不仅没能搞定自己分到的那面
期刊
教师的失格行为,会给学生带来错误示范  近日,网络上一段宿迁市某校小学教师带领全班学生为其偶像应援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该老师让没有判断力的孩子一边跳舞,一边高喊着应援明星的口号,并拍下视频发布到网上。  视频被刷爆后不久,学校对当事教师做出停职停课的处罚,教育局也对该教师所在学校领导进行了诫勉谈话。  这样一则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让我们唏嘘不已。粉丝刷偶像的行为本身是中性的,不应片面归结为坏事。
期刊
小慧来京8年,算是混得有模有样的高级白领。春天本应是让人向往的季节,可对小慧来说,春天的到来让她逐渐不安,原因正是皮肤科常见病症—神经性皮炎!像太多人一样,起初皮炎的出现小慧并没有在意,直到它逐渐加重出现在颈部。对于大都市摩天楼里的高级女性白领来说,良好的形象是太优越的条件,在显露部位长湿疹对于她的打击不言而喻。从那天起,别人的眼神中充满异样与讽刺,焦躁、不安随之而来。虽频繁往返于各大医院、求医于
期刊
现代家庭里,面对孩子的依赖,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尤其是孩子在两岁半以后,不知道为什么,忽然“什么都不会”了—不好好穿衣服,非要妈妈给穿;不好好吃饭,非要妈妈喂;不想自己走路,非要妈妈抱……不是不会,而是“不想做”,总想依赖大人。往常一用就灵的“夸奖激励法”也不管用了,孩子不断地撒娇或撒泼,让妈妈们大伤脑筋。  一周岁的孩子正好处于十字路口,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就会逐步变得更
期刊
成长的烦恼  琪琪,小学四年级的女孩,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担任班长,学习成绩优异,尤其擅长演讲—经常代表学校参加演讲比赛,拿过很多很多奖项。但是,在家时琪琪的某些表现却令家长很是头疼: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哭,而且大哭特哭,没完没了。  米米,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每当遇到自己感觉做得不够好的事情时,就会使劲揪自己的头发。比如:语文课听写,她感觉自己写得不够好,没有达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