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15日清晨,关中某机场,薄雾弥漫。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机长姬万超娴熟地操纵着飞机如利箭般升空,带领机群朝着近千公里外的演习场奔袭而去……
“高度××,速度××,航向××度,改平!”
“锁定目标!投弹!”
姬万超短促而有力的命令刚落,数枚炸弹从弹仓倾泻而下,“敌”目标瞬间变成一团火海。
“全部命中,最小弹径偏差2米,成绩优秀!”从地面传来指挥员激动的声音,姬万超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这一刻,离他被诊断患上癌症,已经过去整整570天!离他拿到复飞证明不到7个月!
姬万超,兰空轰炸航空兵某团正团职飞行员,一级飞行员。驾机13年,安全飞行2500多小时,参加完成重大演习科研任务30余次,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时针拨回2012年8月。完成了当天的训练课目,刚从战机上下来的姬万超略显疲惫。他摘下头盔,却发现脖子上微微鼓起了一个肿块,当时正处在备战突防突击竞赛性考核的关键期,所以他并没有在意。两个月后,姬万超和战友在空军451医院进行例行性检查。“你脖子上的肿块我们需要做进一步检查。”主治医生反复查看报告单,犹豫地对他说道。“没啥问题,总不会影响飞行吧。”乐观的他根本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10月22日,姬万超转院来到北京空军总医院,两天后一张病情确诊单辗转来到他手中——腮腺黏液表皮样癌。
短短的一行字如同晴天霹雳!让姬万超的心顿时翻江倒海!
姬万超的家乡在河南农村,自幼崇拜军人,更羡慕飞行员的他立志改变祖辈世代为农的面貌。高中毕业时,他不顾家人反对,坚决选择报考航校,走上了从军的道路。
1997年,带着优异的考核成绩,姬万超分配到了兰空航空兵某团。看着荣誉室里该团曾执行空投“两弹”、西线平叛的光荣历史,仰望头顶呼啸而过身姿优美的战机,他知道,在这里,自己的梦想正清晰地变成现实……第一批放单飞、第一批导弹实弹、第一批成为长机机长、飞行教员,在改装后第二年便担任中队长职务,姬万超逐渐由一名新员成长为优秀的轰炸机飞行员。
为尽快康复,术后不久,姬万超便开始进行化疗,头晕、恶心、脱发、口腔溃烂等一系列并发症如同刽子手一般折磨着他。
除了输液、做理疗,姬万超像阵地前紧握钢枪的战士,每天都在为复飞做准备,时刻等待出院归队的“冲锋号”。在他病房的案头和枕边,摆放着一大摞航理书籍,有时能一连看上三四个小时,眼睛看得累了,他就偷偷跑到楼下,利用健身器械进行体育锻炼。
治疗结束,姬万超回到了朝思暮想的部队。虽然已经顺利出院,但按照要求,还要经过为期一年的地面观察期,为了能够早日重返蓝天,姬万超从身体、心理、技术等各方面为重返蓝天做准备,并自己制订了一份详细的恢复计划。操场上进行体能恢复,模拟室里寻找驾机感觉,机场座舱里熟悉操作环境,从理论学习到地面协同,从座舱实习到特情问答,姬万超一项不落。
术后一年,姬万超的身体条件终于完全达到了飞行水平,主治医生为他组织了多次联合会诊,经过反复确认他的身体完全符合飞行要求。2013年10月,他拿到了期待已久的复飞证明——“飞行合格”。这对姬万超来说,无异于涅槃重生,他拿着证明,激动得像个孩子般给单位领导和战友们一一打电话报喜:“我又可以去飞啦……”
轰炸机飞行时,惯性大、杆力沉、留空时间往往长达四五个小时,加上空中气流颠簸,噪音巨大,即使年轻的飞行员每天飞行下来都浑身乏力、疲惫不堪。可对于已经经历生死考验的姬万超来说,这些困难实在微不足道。重返蓝天的他驾机升空的热情势不可挡。在模拟训练室,他总是要求延长自己的操作时间;在高难课目飞行中,他总是第一个申请领受。
“姬哥,你都是安全飞行2000多小时的‘老飞’了,还用得着这么拼命吗?”飞行员陈龙和姬万超打趣道。
“在战场上,拼的是拳头,而不是驾龄!”姬万超高昂的训练姿态、积极的训练热情充分激发了大队官兵的训练热潮,营造出你拼我赶的浓厚学习氛围。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全团上下叫响了“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缺什么就练什么”的训练口号。通过积极搭建比武竞赛平台,组织开展“最佳起落”、“最佳教员”、“每月之星”等评比活动,飞行员们激情干劲与日俱增,面貌、状态、质量效益、战斗力水平发生了深刻变化。团政委王劲松不无感慨地说:“有这样英雄般的战友在身边激励,有这样鲜活的事迹在身边鼓舞,比上一堂思想教育课效果都好!”
“方向高度好,减油门落地!”
800米、500米、200米……跑道迎面而来!如蜻蜓点水般,战鹰平稳落地。
从驾驶舱下来,姬万超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湿透,可他的目光里却依然透出一股战斗者的自信。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机长姬万超娴熟地操纵着飞机如利箭般升空,带领机群朝着近千公里外的演习场奔袭而去……
“高度××,速度××,航向××度,改平!”
“锁定目标!投弹!”
姬万超短促而有力的命令刚落,数枚炸弹从弹仓倾泻而下,“敌”目标瞬间变成一团火海。
“全部命中,最小弹径偏差2米,成绩优秀!”从地面传来指挥员激动的声音,姬万超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这一刻,离他被诊断患上癌症,已经过去整整570天!离他拿到复飞证明不到7个月!
姬万超,兰空轰炸航空兵某团正团职飞行员,一级飞行员。驾机13年,安全飞行2500多小时,参加完成重大演习科研任务30余次,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时针拨回2012年8月。完成了当天的训练课目,刚从战机上下来的姬万超略显疲惫。他摘下头盔,却发现脖子上微微鼓起了一个肿块,当时正处在备战突防突击竞赛性考核的关键期,所以他并没有在意。两个月后,姬万超和战友在空军451医院进行例行性检查。“你脖子上的肿块我们需要做进一步检查。”主治医生反复查看报告单,犹豫地对他说道。“没啥问题,总不会影响飞行吧。”乐观的他根本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10月22日,姬万超转院来到北京空军总医院,两天后一张病情确诊单辗转来到他手中——腮腺黏液表皮样癌。
短短的一行字如同晴天霹雳!让姬万超的心顿时翻江倒海!
姬万超的家乡在河南农村,自幼崇拜军人,更羡慕飞行员的他立志改变祖辈世代为农的面貌。高中毕业时,他不顾家人反对,坚决选择报考航校,走上了从军的道路。
1997年,带着优异的考核成绩,姬万超分配到了兰空航空兵某团。看着荣誉室里该团曾执行空投“两弹”、西线平叛的光荣历史,仰望头顶呼啸而过身姿优美的战机,他知道,在这里,自己的梦想正清晰地变成现实……第一批放单飞、第一批导弹实弹、第一批成为长机机长、飞行教员,在改装后第二年便担任中队长职务,姬万超逐渐由一名新员成长为优秀的轰炸机飞行员。
为尽快康复,术后不久,姬万超便开始进行化疗,头晕、恶心、脱发、口腔溃烂等一系列并发症如同刽子手一般折磨着他。
除了输液、做理疗,姬万超像阵地前紧握钢枪的战士,每天都在为复飞做准备,时刻等待出院归队的“冲锋号”。在他病房的案头和枕边,摆放着一大摞航理书籍,有时能一连看上三四个小时,眼睛看得累了,他就偷偷跑到楼下,利用健身器械进行体育锻炼。
治疗结束,姬万超回到了朝思暮想的部队。虽然已经顺利出院,但按照要求,还要经过为期一年的地面观察期,为了能够早日重返蓝天,姬万超从身体、心理、技术等各方面为重返蓝天做准备,并自己制订了一份详细的恢复计划。操场上进行体能恢复,模拟室里寻找驾机感觉,机场座舱里熟悉操作环境,从理论学习到地面协同,从座舱实习到特情问答,姬万超一项不落。
术后一年,姬万超的身体条件终于完全达到了飞行水平,主治医生为他组织了多次联合会诊,经过反复确认他的身体完全符合飞行要求。2013年10月,他拿到了期待已久的复飞证明——“飞行合格”。这对姬万超来说,无异于涅槃重生,他拿着证明,激动得像个孩子般给单位领导和战友们一一打电话报喜:“我又可以去飞啦……”
轰炸机飞行时,惯性大、杆力沉、留空时间往往长达四五个小时,加上空中气流颠簸,噪音巨大,即使年轻的飞行员每天飞行下来都浑身乏力、疲惫不堪。可对于已经经历生死考验的姬万超来说,这些困难实在微不足道。重返蓝天的他驾机升空的热情势不可挡。在模拟训练室,他总是要求延长自己的操作时间;在高难课目飞行中,他总是第一个申请领受。
“姬哥,你都是安全飞行2000多小时的‘老飞’了,还用得着这么拼命吗?”飞行员陈龙和姬万超打趣道。
“在战场上,拼的是拳头,而不是驾龄!”姬万超高昂的训练姿态、积极的训练热情充分激发了大队官兵的训练热潮,营造出你拼我赶的浓厚学习氛围。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全团上下叫响了“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缺什么就练什么”的训练口号。通过积极搭建比武竞赛平台,组织开展“最佳起落”、“最佳教员”、“每月之星”等评比活动,飞行员们激情干劲与日俱增,面貌、状态、质量效益、战斗力水平发生了深刻变化。团政委王劲松不无感慨地说:“有这样英雄般的战友在身边激励,有这样鲜活的事迹在身边鼓舞,比上一堂思想教育课效果都好!”
“方向高度好,减油门落地!”
800米、500米、200米……跑道迎面而来!如蜻蜓点水般,战鹰平稳落地。
从驾驶舱下来,姬万超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湿透,可他的目光里却依然透出一股战斗者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