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296292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新课程提倡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主宰自己的学习,自主学习,自主构建知识结构,自主运用知识.也就是新课标大力提倡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那么,怎么样去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呢?关键的是我们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跳脱出来,渐渐地隐身,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为学生服务。下面我就一我自身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为载体,浅谈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一、 创设民主和谐民主教学环境,让学生成为主宰者。
  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以及课堂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发展的新成果,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这要求教师以平等亲和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意志、情感和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品质和思维方式,总重他们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让学生认识到一节课的内容,并用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引导他们切身参与到课堂中,与学生一起制定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当其真正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一员,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他会把自己真正融入到课堂中来,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与课堂息息相关,认识到课堂教学应该是自己积极参与的活动。学生的这种主人翁意识越强,越能客服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从而能主动学习,自觉参与。
   二、 为学生打造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人。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就要做到真正地解放学生,而不是用以往的大考小考,,题海战术逼得学生深陷在教师定下来的“高分”框框里。这样的教学不可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更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了。所以,教师应该淡化分数意识,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否则会导致学生只能“逆来顺受”学生的安排。《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因此,教育应该注重开展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多读、多写、多练,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并运用语文知识。例如我在执教《高粱情》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两个教学环节:一个是让学生根据文章重点段归纳板书,再一个环节让学生画出高粱根的样子。在进行小组汇报时,擅长朗读的便有表情地朗读有关小节;善于绘画的就展示作品;善于推理的就从老战士神态、动作中体会老战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这样既打破了常规教学,也提升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也使学生提高了自主意识、自主精神。
   三、 巧用激励机制激活课堂,让学生成为主人
  学习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大因素积极配合的结果,智力因素以思维为核心,而非智力因素以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为主。在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推动作用对于促进学习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顽强的学习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妙用奖励和肯定的评价方法,能够使课堂“活”起来。其次,妙用竞争方法也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因为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的热情。再次,妙用情感因素,同样能使课堂“活”起来。我们应该建立互尊互爱、民族平等的师生关系,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里虚席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时自尊和归属。因此,教师要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更不能歧视差生,班级要形成关心理解的亲密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在班集体彼此尊重、共享学习快乐,从而真正满足主体的最大需要。
   四、 教师授予自主学习方法,让学生成为主人
  “教师为了不再教。”要想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成为学习主人,教师就必须授予自主学习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指明方向。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语文教学首先是读法指导,让学生能读通、能读懂、能读出感情,能透过文字读出作者的“心语”。小学生朗读课文应是学习语文的重点,教师要结合课文特点,教给学生朗读方法,使学生正确地读,流利地读,有感情地读。其次是学法指导。教育学生如何学习,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我们可以把预习放在课内进行,在教师引导下如何读、如何学生字新词,如何圈重点、如何查找资料等。“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理论告诉我们,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语文,为生活服务。
其他文献
作文开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但能体现作者对文题理解切入的角度,而且能为行文奠定独特的基调。记叙文开头重要,议论文开头同样重要。通常,高中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往往注重开头的形象生动性,而在写议论文开头时,往往只通过抽象的道理阐述引出中心论点。其实议论文的开头也不拒绝“形象”,通过形象的例子引出中心论点往往使得议论文的开头情理兼具,独具魅力。   那么如何让记叙文的开头形象起来呢?主要方法有三: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由于家庭、学校等诸多的因素,他们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这就要靠老师的培养、指导。如何来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   一、营造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教育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本身就是教育,因此,我首先在班级中营造一种浓郁的阅读氛围,以激发学
期刊
语文是建立在积累基础知识之上的一门学科,如果没有积累就谈不上语文,而积累的基础是“记”和“背”。同样,没有“记”和“背”就没有积累,所以说语文学科中的“记”和“背”是必须的。   我这里所说的“记”和“背”是建立在理解体会感悟之上的。其实语文学科中的“记”和“背”具有漫长的历程,其漫长性体现在人从学会说话开始就已经在进行了。人总是在有意无意之中进行着这一行为,乃至到了学校这种行为就更加明朗化。学
期刊
一、前言   团体操是一项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综合性的集体表演项目。它是以体操为主体,包容各种各样的体育、文艺形式。动作造型、队形图案和艺术装饰(音乐、道具、服装乃至背景、场景、灯光等)是团体操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团体操的规模少至几十人多达成千上万人,在大的场(馆)中进行表演,堪称广场体育艺术。团体操是体操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人民体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素质的一种有效的手
期刊
语文,承载着太多的“使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言语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传承民族文化??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有了很多的变化,很多老师蓦然发现:语文教学应该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关注与提升。于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每节语文课都追求的目标。老师们甚至希望,一节课就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所以,在课堂上呈现的是多元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教学内容、纷繁的教学环节和教学
期刊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因此创新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备受关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展开创新教学,势在必行。下面谈谈我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是如何实施创新教学的。   一、生活教学与体验教学的结合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
期刊
非正式群体,是指相对于班委会、团小组等正式群体而言自发形成的无正式规定的自然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广泛存在于班中。有的非正式群体积极向上,对于班的管理有大的促进作用;有的非正式群体性质中性,对班的管理无所谓好与坏;有的非正式群体却对班的管理有着巨大的破坏作用,专门跟班主任唱“对台戏”。   一、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非正式群体有以下特点:   1.结构比较松散,这种群体没有
期刊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输入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陶行知)这些著名的教育理论无不说明,最有效的教育就是方法的教育。笔者以为就古诗鉴赏而言,引导学生掌握以下鉴赏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事半而功倍。   1、通读纵览,整体把握。   叶圣陶曾说:“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就是强调重视理清
期刊
课程的改革既是基础教育的改革,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改革。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为目的,把学生从观察现象引领到探索现象的观念上来,培养学生具有能力的实际本领。也就是说,要求教师把以往的教学观念、陈旧的教学观念彻底地转变过来,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为目的,构建一个探索性的学习空间,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一、磨刀不误砍柴工——理解教学的本质   教学应该注重
期刊
针对学生作文的思想内容或篇章结构,三言两语的给予平价,这就是作文批语。作文批语分眉批、旁批和尾批,作文批语虽然短小,其作用却不小。客观、中肯、有见地的批语,无疑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仅如此,它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作文是学生心理情感和思想意识的充分流露和表现   有道是:言为心声。作文不过是笔言,学生对某种现象的看法,对某个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