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6年7月,在美国特使马歇尔的推荐下,美国总统杜鲁门任命司徒雷登为美国新任驻华大使。同年10月18日至20日,应杭州市长周象贤的邀请,司徒雷登重回阔别已久的故乡杭州。
重回杭州为亲人扫墓
司徒雷登的父母均为美国在华传教士。1876年,他出生于杭州,从童年时代到做传教士,在这里生活了14年。他的乳母是一位本土妇女,因此,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杭州方言。他认为杭州方言“具有其他方言所没有的轻快悦耳的音韵和丰富的表现力”。他也非常喜爱杭州,把这里当成自己的故乡,他曾赞美杭州是“中国历史最悠久,风景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1946年10月18日上午8时30分,在杭州笕桥机场,一架从南京而来的飞机徐徐降落,新任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第一个走出舱门频频挥手,美国驻华大使馆一等参赞石博思、秘书威格门和《中央日报》记者祝修麐等紧随其后。司徒雷登缓步走下舷梯,与恭候多时的浙江省政府主席沈鸿烈、省政府秘书雷法章、省参议会议长张强、杭州市长周象贤、中央空军军官学校校长胡伟克等握手致意,机场上社会各界代表200余人敲锣打鼓,热烈欢迎。
抵达杭州后,司徒雷登一行下榻于石塔儿头的外宾招待所。该招待所毗邻西湖,登高一望,全湖在目,为观看西湖全景的最佳之所。午饭后稍事休息,司徒雷登即身着黑色西装,来到西湖九里松传教士墓园,为安葬于此的父母和早卒的弟弟扫墓。他庄严地献上三个花圈,目光凝重地注视着亲人的墓地,沉默良久。他也许忆起与他们共同生活的幸福时光,抑或向亲人们汇报他的近况。他感叹:已有多年没有回到故乡,已有多年没来看望亲人了!
被授予杭州“荣誉市民”
19日上午,司徒雷登重回位于天汉洲桥耶稣堂街上的故居。为了迎接他的到来,前不久,杭州市政府特将耶稣堂街更名为司徒街,以示纪念。走进门前的花园,他低首徘徊,这里的一草一木让他追忆起天真活泼的童年。他步入自己当年出生和居住过的房间,眼前的木床、桌椅、柜橱、花架还是当年的陈设,都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他情不自禁地上前抚摸,眼里噙着激动的泪花。这时,他当年的街坊邻居们来了,司徒雷登兴奋地喊着每个人的名字,用杭州方言相互问候。他们一起来到花园,坐在凉亭下,回忆着当年一起玩耍的一个个细节、一段段轶事,在一阵阵笑声中,他们仿佛重又回到幾十年前。
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老邻居们,司徒雷登来到了故居旁的天水堂,父亲司徒尔牧师曾在这里多年担任主持。在校长李培恩的陪同下,司徒雷登步入之江大学校园。早在1907年,他提出与北长老会合办育英书院,并迁址之江秦望山麓以扩大办学规模,育英书院即之江大学前身,可以说司徒雷登也是之江大学的创办人。时值该校101年校庆,于是,司徒雷登来到该校礼堂——大都克堂,面对师生们做了一个简短的演讲:
“我多年不说杭州话,今天我用杭州话来试试看。我回到杭州十分高兴,我看到目前的中国青年有说不出的感动。五四运动是在民国八年,那年创办燕京大学,在中国各地的学生抗日运动高潮,推广开去,进入整个社会。全国学生热烈勇敢和刻苦的精神,抵抗日本,抵制日货,唤醒了全国工农商各界,有了觉悟。所以国家的存亡、进退和兴衰都靠青年。有那时爱国思想的发展,才能获得今日的胜利。我主张学生要预闻政治,现在外敌已除,今后国内的革新是要发扬民主精神。但是人民要用法定的方式推翻贪官污吏,这就是人民对民主所负的责任和权利。中国在国际上已有宝贵的自由独立,但中国国内必须要有集会、思想、言论、宗教、信仰等自由。中国要有民主的政府,民主是以人民为主,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今日中国在实业、商业、交通等都需要建设,人民的心理更需要建设,中国今后的革新任务就是中国这一代青年的贡献。我希望诸位共同为中国努力,建立和平、统一、自由、独立、康乐的新中国。”
下午4时,司徒雷登来到了杭州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参加该会的复会典礼仪式。该会成立于1914年1月1日,抗战爆发后被日伪侵占。1946年7月被杭州政府收回,雷法章任会长,李培恩、徐佑青为副会长,燕京校友王揆生为总干事。
在沈鸿烈等人的陪同下,司徒雷登一行步入四楼礼堂。仪式开始,全体唱赞美诗第18首,宣绥降牧师读经,施煜方博士祷告,会长雷法章报告开会宗旨,详述该会历史。继由司徒雷登致词说:“主席、诸位来宾:本人参加青年会复会典礼,深感幸福。先父母本着爱人的宗旨,从美国到杭州来传教,因此,我生于杭州,杭州是我的故乡……青年会总干事王揆生、女青年会总干事汪潘玉梅都是我的学生。我深知他们所受的教育训练与服务精神,我愿看看他们的工作并答谢各位协助的热诚。说几句不见怪的话,我爱中国,不亚于中国人。中国要完整,必须统一;要强大,必须建国;要统一建国,必须民主。其间包括人格、道义及青年思想的问题。世界最伟大、最高超、最完美的思想、道义与人格,莫如基督教的爱人群与牺牲服务的精神,青年会所提倡的德、智、体、群四育,就是以此为目标。看来是小节,实在是关系很大。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去做,这是本人今日的一点贡献。”接下来是沈鸿烈的训词和总干事王揆生的工作报告。随着全体唱赞美诗第22首,仪式宣告结束。
最后,市长周象贤授予司徒雷登杭州“荣誉市民”称号,向他颁发了荣誉证书和金钥匙,浙江省政府议长和杭州市议长先后代表杭州市民致欢迎词。在一曲欢快的音乐声中宣告礼成。此时,礼堂外已是夜色阑珊,万家灯火,时钟恰好鸣响六下。
再游西湖依依惜别
20日适值礼拜天,司徒雷登一行来到杭州市基督教湖山堂,该堂是美国基督教南长老会牧师贝恩德,为纪念亡友、司徒雷登的父亲司徒尔牧师捐资兴建的。上午,司徒雷登在此为一对信仰基督教的青年情侣证婚。中午,在思澄堂与中国教友们聚餐,该堂为纪念著名基督教牧师张澄斋而建,为一座三层砖木结构的中西合璧式建筑。
下午,在周象贤的陪同下,司徒雷登等乘坐“逸庐”号游船重游西湖。坐在船上,他兴奋地给大家讲他当年在西湖坐彩船游湖、在北高峰避暑、在雷峰塔游玩等情景。船划至小瀛洲,即西湖的三潭印月。登岸后,司徒雷登信步来到“曲径通幽”的门洞前,指着这四个字用中文说“康有为写的”。晚上,周象贤在楼外楼设宴为司徒雷登饯行,此楼是民国时期官方政要宴请来杭名人的特色菜馆。司徒雷登一边品尝杭州美食一边激动地说:“我认为西湖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
此后,司徒雷登曾在《在华五十年》中回忆说:“值此时势艰难之际,杭州市长邀请我到我的出生地杭州做了访问,那是一段饶有兴味和令人愉快的经历。我受到了官方的接待。他们按惯例设宴招待了我。更有甚者,政府、市民和教育机构,以及许多老朋友都给我以热烈的欢迎。我并不把这些看作是对我个人的恭维,而是把它们看作是对美国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情谊。我相信,这种友谊不会因中美官方关系之间有一段误解和疏远遭到破坏。访问结束时,杭州市市长授予我以该市荣誉市民称号,使我深为感动。”
21日上午,司徒雷登一行复在笕桥机场登机离杭回京。从此,他再也没有机会重回杭州。1962年9月19日,他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溘然长逝。其遗嘱称:“将全部文件赠送给傅泾波(其秘书),并请求傅泾波替我完成两个心愿:一是将当年周恩来送给我的一只明代彩绘花瓶送还给中国;二是将我的骨灰送回中国,安葬在燕京大学的校园内。”历经周折,他的骨灰终于在2008年安葬于杭州半山安贤园,当年的杭州“荣誉市民”最终归于故乡。
(作者为天津市档案馆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 崖丽娟 王岚
重回杭州为亲人扫墓
司徒雷登的父母均为美国在华传教士。1876年,他出生于杭州,从童年时代到做传教士,在这里生活了14年。他的乳母是一位本土妇女,因此,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杭州方言。他认为杭州方言“具有其他方言所没有的轻快悦耳的音韵和丰富的表现力”。他也非常喜爱杭州,把这里当成自己的故乡,他曾赞美杭州是“中国历史最悠久,风景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1946年10月18日上午8时30分,在杭州笕桥机场,一架从南京而来的飞机徐徐降落,新任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第一个走出舱门频频挥手,美国驻华大使馆一等参赞石博思、秘书威格门和《中央日报》记者祝修麐等紧随其后。司徒雷登缓步走下舷梯,与恭候多时的浙江省政府主席沈鸿烈、省政府秘书雷法章、省参议会议长张强、杭州市长周象贤、中央空军军官学校校长胡伟克等握手致意,机场上社会各界代表200余人敲锣打鼓,热烈欢迎。
抵达杭州后,司徒雷登一行下榻于石塔儿头的外宾招待所。该招待所毗邻西湖,登高一望,全湖在目,为观看西湖全景的最佳之所。午饭后稍事休息,司徒雷登即身着黑色西装,来到西湖九里松传教士墓园,为安葬于此的父母和早卒的弟弟扫墓。他庄严地献上三个花圈,目光凝重地注视着亲人的墓地,沉默良久。他也许忆起与他们共同生活的幸福时光,抑或向亲人们汇报他的近况。他感叹:已有多年没有回到故乡,已有多年没来看望亲人了!
被授予杭州“荣誉市民”
19日上午,司徒雷登重回位于天汉洲桥耶稣堂街上的故居。为了迎接他的到来,前不久,杭州市政府特将耶稣堂街更名为司徒街,以示纪念。走进门前的花园,他低首徘徊,这里的一草一木让他追忆起天真活泼的童年。他步入自己当年出生和居住过的房间,眼前的木床、桌椅、柜橱、花架还是当年的陈设,都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他情不自禁地上前抚摸,眼里噙着激动的泪花。这时,他当年的街坊邻居们来了,司徒雷登兴奋地喊着每个人的名字,用杭州方言相互问候。他们一起来到花园,坐在凉亭下,回忆着当年一起玩耍的一个个细节、一段段轶事,在一阵阵笑声中,他们仿佛重又回到幾十年前。
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老邻居们,司徒雷登来到了故居旁的天水堂,父亲司徒尔牧师曾在这里多年担任主持。在校长李培恩的陪同下,司徒雷登步入之江大学校园。早在1907年,他提出与北长老会合办育英书院,并迁址之江秦望山麓以扩大办学规模,育英书院即之江大学前身,可以说司徒雷登也是之江大学的创办人。时值该校101年校庆,于是,司徒雷登来到该校礼堂——大都克堂,面对师生们做了一个简短的演讲:
“我多年不说杭州话,今天我用杭州话来试试看。我回到杭州十分高兴,我看到目前的中国青年有说不出的感动。五四运动是在民国八年,那年创办燕京大学,在中国各地的学生抗日运动高潮,推广开去,进入整个社会。全国学生热烈勇敢和刻苦的精神,抵抗日本,抵制日货,唤醒了全国工农商各界,有了觉悟。所以国家的存亡、进退和兴衰都靠青年。有那时爱国思想的发展,才能获得今日的胜利。我主张学生要预闻政治,现在外敌已除,今后国内的革新是要发扬民主精神。但是人民要用法定的方式推翻贪官污吏,这就是人民对民主所负的责任和权利。中国在国际上已有宝贵的自由独立,但中国国内必须要有集会、思想、言论、宗教、信仰等自由。中国要有民主的政府,民主是以人民为主,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今日中国在实业、商业、交通等都需要建设,人民的心理更需要建设,中国今后的革新任务就是中国这一代青年的贡献。我希望诸位共同为中国努力,建立和平、统一、自由、独立、康乐的新中国。”
下午4时,司徒雷登来到了杭州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参加该会的复会典礼仪式。该会成立于1914年1月1日,抗战爆发后被日伪侵占。1946年7月被杭州政府收回,雷法章任会长,李培恩、徐佑青为副会长,燕京校友王揆生为总干事。
在沈鸿烈等人的陪同下,司徒雷登一行步入四楼礼堂。仪式开始,全体唱赞美诗第18首,宣绥降牧师读经,施煜方博士祷告,会长雷法章报告开会宗旨,详述该会历史。继由司徒雷登致词说:“主席、诸位来宾:本人参加青年会复会典礼,深感幸福。先父母本着爱人的宗旨,从美国到杭州来传教,因此,我生于杭州,杭州是我的故乡……青年会总干事王揆生、女青年会总干事汪潘玉梅都是我的学生。我深知他们所受的教育训练与服务精神,我愿看看他们的工作并答谢各位协助的热诚。说几句不见怪的话,我爱中国,不亚于中国人。中国要完整,必须统一;要强大,必须建国;要统一建国,必须民主。其间包括人格、道义及青年思想的问题。世界最伟大、最高超、最完美的思想、道义与人格,莫如基督教的爱人群与牺牲服务的精神,青年会所提倡的德、智、体、群四育,就是以此为目标。看来是小节,实在是关系很大。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去做,这是本人今日的一点贡献。”接下来是沈鸿烈的训词和总干事王揆生的工作报告。随着全体唱赞美诗第22首,仪式宣告结束。
最后,市长周象贤授予司徒雷登杭州“荣誉市民”称号,向他颁发了荣誉证书和金钥匙,浙江省政府议长和杭州市议长先后代表杭州市民致欢迎词。在一曲欢快的音乐声中宣告礼成。此时,礼堂外已是夜色阑珊,万家灯火,时钟恰好鸣响六下。
再游西湖依依惜别
20日适值礼拜天,司徒雷登一行来到杭州市基督教湖山堂,该堂是美国基督教南长老会牧师贝恩德,为纪念亡友、司徒雷登的父亲司徒尔牧师捐资兴建的。上午,司徒雷登在此为一对信仰基督教的青年情侣证婚。中午,在思澄堂与中国教友们聚餐,该堂为纪念著名基督教牧师张澄斋而建,为一座三层砖木结构的中西合璧式建筑。
下午,在周象贤的陪同下,司徒雷登等乘坐“逸庐”号游船重游西湖。坐在船上,他兴奋地给大家讲他当年在西湖坐彩船游湖、在北高峰避暑、在雷峰塔游玩等情景。船划至小瀛洲,即西湖的三潭印月。登岸后,司徒雷登信步来到“曲径通幽”的门洞前,指着这四个字用中文说“康有为写的”。晚上,周象贤在楼外楼设宴为司徒雷登饯行,此楼是民国时期官方政要宴请来杭名人的特色菜馆。司徒雷登一边品尝杭州美食一边激动地说:“我认为西湖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
此后,司徒雷登曾在《在华五十年》中回忆说:“值此时势艰难之际,杭州市长邀请我到我的出生地杭州做了访问,那是一段饶有兴味和令人愉快的经历。我受到了官方的接待。他们按惯例设宴招待了我。更有甚者,政府、市民和教育机构,以及许多老朋友都给我以热烈的欢迎。我并不把这些看作是对我个人的恭维,而是把它们看作是对美国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情谊。我相信,这种友谊不会因中美官方关系之间有一段误解和疏远遭到破坏。访问结束时,杭州市市长授予我以该市荣誉市民称号,使我深为感动。”
21日上午,司徒雷登一行复在笕桥机场登机离杭回京。从此,他再也没有机会重回杭州。1962年9月19日,他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溘然长逝。其遗嘱称:“将全部文件赠送给傅泾波(其秘书),并请求傅泾波替我完成两个心愿:一是将当年周恩来送给我的一只明代彩绘花瓶送还给中国;二是将我的骨灰送回中国,安葬在燕京大学的校园内。”历经周折,他的骨灰终于在2008年安葬于杭州半山安贤园,当年的杭州“荣誉市民”最终归于故乡。
(作者为天津市档案馆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 崖丽娟 王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