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将教材《品德与社会》定位为教师设计、组织活动,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而去获得知识的一种资源。教材就好比是一个“剧本”,作为“导演”的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科学和艺术地处理,使教材富于生命力,这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一、打破预设,根据学生需要,变序教材
教材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的,但教师在教学时完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顺序的调整。教学应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开学后不久,我发现学生有抄袭作业的现象,于是我调整了教学计划,先教学第二单元的《抄袭害了谁》一课。我引导学生通过看图编故事,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并换位思考,让学生在矛盾的冲突中去感受、体验。接着,我组织学生开展“真本领能抄来吗?”“抄袭是欺人还是自欺?”的辩论会,让学生明白是非。最后,我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此后,学生作业的质量明显提高,班中很少再出现抄袭的现象。
教材只是一个引子,它不是学生品德学习的全部。“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因此,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调整教学计划,变序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感悟收获,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挖掘资源,捕捉生活亮点,丰富教材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材所呈现的是一种儿童文化,教材所遵循的逻辑是生活的逻辑,这就决定了广阔的社会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最丰富的资源。教师需要去挖掘这些资源来丰富教材。如《父母的疼爱》的教学设计:请家长参与学习活动。第一环节,在《世上只有妈妈好》乐曲声中,出示几组成长照片,说说成长经历。第二环节,亲情故事会。第三环节是游戏“连心桥”:说说爸爸妈妈的生日、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菜、爸爸妈妈最高兴的事。活动中,家长对孩子们说说自己的心里话。通过互动交流,学生感受到家长的疼爱和希望,家长也了解到孩子的需要和感受。这样,利用音像资源、人力资源、文本资源,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巧妙地设计教学活动,丰富了教材,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学活动中常常遇到生成性资源,有的发生在课内,有的发生在课外,课间争吵、游戏犯规等,都是教育学生的现成素材。作为教师,要有动态生成的观念,要有意识地观察、捕捉相关的典型事例,科学而艺术地融合“预设”和“生成”,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三、把握尺度,巧用留白,拓展教材
新课程教材是开放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也留有大量的空白。留白为教师提供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水平 ,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对留白作出相应的“剪裁”,拓宽、拓深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有选择地阅读文本,研究文本,超越文本,才能获得情感的体会,行为的认知,品德的升华。
留白使教材的功能得到了拓展。教师要利用好教材的留白,引导学生把教材当作是一位朋友,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用文字、图画、语言等方式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创造性地留下来。但教师要把握好“度”,要把尺度定在略高于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并通过努力能达到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留白的目的只是让学生参与到这一对话中来,也能真正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并非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填满。
四、联系实际,链接课外,删换教材
教材是现实生活的典型,也是社会生活的一角。教师在教学中要按照“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回到生活”的思维方式,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的同时,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举一反三,扩大教材的涵盖力。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背景、班级的社会构成,确定各教学内容的轻重,作适当的删选,有时甚至可以安排一次活动、一次对话来替代某一具体培养目标下的教材。例如,《我不耍赖皮》一课设计了五个部分。在分析教材后,我认为“学校中的规则”是教学重点,“制定班级‘宪法’”对于我们班很有现实意义,而对于“要不要遵守规则”展开辩论已没有必要,因为学生已经达成了要遵守规则的共识。于是,我在教学中就删去了“辩论”的部分,用了一节课和学生们一起制定了班级“宪法”。通过对教材的灵活运用,我们更好地让生活走进了课堂,从课堂走向了生活。
尽管教材所生成的教育话题和范例都是以儿童的“生活事件”的形式呈现的,但是,这些事件对于不同的学生还是会有不同的距离。教师可以将其替换成学生自己生活中的此类事件进行教学,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
例如,《擦亮眼睛》一课中提供了“天狗吃月亮”等图片,旨在激发学生回忆、分析生活中遇到的迷信现象,学会用科学的头脑思考周围的现象。我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用“看手相”“算命”等来替换,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引导学生自觉抵制迷信思想。
总之,教师应树立强烈的“导演”意识,运用纯熟的教学艺术,对教材进行大胆、合理地再加工、再创造,赋予教材以生命,从而圆教材的“引子”角色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责编杜华)
一、打破预设,根据学生需要,变序教材
教材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的,但教师在教学时完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顺序的调整。教学应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开学后不久,我发现学生有抄袭作业的现象,于是我调整了教学计划,先教学第二单元的《抄袭害了谁》一课。我引导学生通过看图编故事,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并换位思考,让学生在矛盾的冲突中去感受、体验。接着,我组织学生开展“真本领能抄来吗?”“抄袭是欺人还是自欺?”的辩论会,让学生明白是非。最后,我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此后,学生作业的质量明显提高,班中很少再出现抄袭的现象。
教材只是一个引子,它不是学生品德学习的全部。“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因此,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调整教学计划,变序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感悟收获,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挖掘资源,捕捉生活亮点,丰富教材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材所呈现的是一种儿童文化,教材所遵循的逻辑是生活的逻辑,这就决定了广阔的社会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最丰富的资源。教师需要去挖掘这些资源来丰富教材。如《父母的疼爱》的教学设计:请家长参与学习活动。第一环节,在《世上只有妈妈好》乐曲声中,出示几组成长照片,说说成长经历。第二环节,亲情故事会。第三环节是游戏“连心桥”:说说爸爸妈妈的生日、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菜、爸爸妈妈最高兴的事。活动中,家长对孩子们说说自己的心里话。通过互动交流,学生感受到家长的疼爱和希望,家长也了解到孩子的需要和感受。这样,利用音像资源、人力资源、文本资源,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巧妙地设计教学活动,丰富了教材,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学活动中常常遇到生成性资源,有的发生在课内,有的发生在课外,课间争吵、游戏犯规等,都是教育学生的现成素材。作为教师,要有动态生成的观念,要有意识地观察、捕捉相关的典型事例,科学而艺术地融合“预设”和“生成”,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三、把握尺度,巧用留白,拓展教材
新课程教材是开放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也留有大量的空白。留白为教师提供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水平 ,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对留白作出相应的“剪裁”,拓宽、拓深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有选择地阅读文本,研究文本,超越文本,才能获得情感的体会,行为的认知,品德的升华。
留白使教材的功能得到了拓展。教师要利用好教材的留白,引导学生把教材当作是一位朋友,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用文字、图画、语言等方式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创造性地留下来。但教师要把握好“度”,要把尺度定在略高于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并通过努力能达到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留白的目的只是让学生参与到这一对话中来,也能真正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并非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填满。
四、联系实际,链接课外,删换教材
教材是现实生活的典型,也是社会生活的一角。教师在教学中要按照“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回到生活”的思维方式,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的同时,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举一反三,扩大教材的涵盖力。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背景、班级的社会构成,确定各教学内容的轻重,作适当的删选,有时甚至可以安排一次活动、一次对话来替代某一具体培养目标下的教材。例如,《我不耍赖皮》一课设计了五个部分。在分析教材后,我认为“学校中的规则”是教学重点,“制定班级‘宪法’”对于我们班很有现实意义,而对于“要不要遵守规则”展开辩论已没有必要,因为学生已经达成了要遵守规则的共识。于是,我在教学中就删去了“辩论”的部分,用了一节课和学生们一起制定了班级“宪法”。通过对教材的灵活运用,我们更好地让生活走进了课堂,从课堂走向了生活。
尽管教材所生成的教育话题和范例都是以儿童的“生活事件”的形式呈现的,但是,这些事件对于不同的学生还是会有不同的距离。教师可以将其替换成学生自己生活中的此类事件进行教学,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
例如,《擦亮眼睛》一课中提供了“天狗吃月亮”等图片,旨在激发学生回忆、分析生活中遇到的迷信现象,学会用科学的头脑思考周围的现象。我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用“看手相”“算命”等来替换,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引导学生自觉抵制迷信思想。
总之,教师应树立强烈的“导演”意识,运用纯熟的教学艺术,对教材进行大胆、合理地再加工、再创造,赋予教材以生命,从而圆教材的“引子”角色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责编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