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与当代扬州国画现状研究

来源 :中国文艺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erlan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扬州八怪”的“新”、“怪”的艺术精神与创新技法,在全国乃至世界艺坛有很大的影响力。对于当下扬州国画画坛而言,继承和发扬“扬州八怪”精神,创新现代扬州画派,是画家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教学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加强生活感悟和写生能力的训练,为社会发展文化繁荣创新人才培养是积极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扬州八怪”;国画创新;当代画坛;人才培养
  “扬州八怪”大多是身出寒门,知识广博,擅长诗文,经历坎坷,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他们独抒性灵,不泥于清初四王摹古画风的束缚,力求创新,才艺卓著,在不同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美学规范。“扬州八怪”的“新”、“怪”的艺术精神与创新技法,在全国乃至世界艺坛有很大的影响力。
  一、“扬州八怪”的国画艺术风格特征和创新精神内涵
  (一)题材广泛,侧重生活
  “扬州八怪”生活的时代,中国画坛以清初“四王”为代表,崇尚描摹古人,在当时被视为正统。他们尤其重视对古人的承袭,创作忽视写生,放弃对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和表现。这种画风在清政府的强力扶持下,影响中国画坛达百年之久。
  “扬州八怪”的艺术创作大胆创新,注重“刺时”、“言志”,不同于虞山、金陵、娄东诸派以画山水为主,而是题材更加广泛,更注重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绘画题材不仅有梅、兰、竹、菊、花鸟枯石、神佛,甚至还有乞丐、娼妇、鬼怪、瘦马之类。如罗聘的《鬼趣图》、黄慎的《群乞图》、罗聘的《卖牛歌图》、李鱓绘《舆隶凶如马踢人》等,竟将鬼怪、乞丐、渔民、纤夫、舆隶、农民卖牛入画,这确实是破天荒的事。这类蔬菜题材入画,舍去了其野外环境,更像是置于平常百姓人家灶头餐桌之上一样,更加体现了作者对日常的关注和生活的热爱。李方膺所绘破盆、弱兰、疾风都是别人不屑不愿画的题材。华喦与罗聘都曾以燎原野火入画题,立意、用色新颖奇特,堪称前无古人。
  (二)诗书画印结合,技法更具写意性和个性
  苏轼诗云:“诗画本一律,天工开与心。”“扬州八怪”诸家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素养,他们在创作时讲究以诗入画,对自然界一草一木一花一果记录的同时,也不忘记录下他们的内心,他们的诗文作品今人将其汇集编成《扬州八怪诗文集》。
  “扬州八怪”在绘画上善于经营位置,巧妙利用题款使得画面赋予生机。郑板桥把诗文或题于石壁之上或穿插在竹、叶之间,诗与画交融在一起成为画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柱石图》,画面上仅仅一座笔直的石柱,毫无意境,但题诗云:“谁与荒斋伴寂寥,一枝柱石上云霄。挺然直是陶元亮( 潜) ,五斗何能折我腰。”并钤印“富贵非吾愿”。一下子将石头人格化,显示出石头刚正不阿、傲岸不屈的品性。诗书画印结合, 结构完美, 色调和谐,使形象更为鲜明、突出,富有感染力。
  李方膺画《风雨钟馗》辅之以诗“节近端阳大雨风,登场二麦卧泥中。钟馗尚有闲钱用,到底人穷鬼不穷”,把明镜高悬标榜正道的吸血鬼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嘲讽和对贫苦人民的一腔同情,让画面语言更加有力。他的《竹石图》画面左侧纵向题诗:“有肉之家竹不知,何堪淡墨一枝枝。老天愁煞人间俗,吩咐清风托画师。”
  “扬州八怪”在书法上成就也是斐然,以书入画是中国文人画的传统,“扬州八怪”的创作,充分体现了这一书画同源特征。金农独创“漆书”、郑板桥“六分半书”、黄慎“书法怀素”、汪士慎“得汉隶之精髓”。黄慎甚至花去六年时间潜心钻研“以字入画”,他的画由工笔画转而为破墨写意,他在书法和绘画之间探求共通之法,这是前无古人的。
  (三)提倡写生,借物咏志,表达思想性
  当清初正统派沉溺于“以元人笔直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成大”,“某家清淡可以立品”,“某家皴点可以立脚”之时,以徐渭、朱耷、石涛为代表的革新画派, 一反画坛僵局,提出“笔墨当随时代”、“无法而法, 乃为至法”的口号,主张画者,应“搜尽奇峰打草稿”,“脱胎于山川”,进而“一画之法,乃自我立”。这种开创的风气对“扬州八怪”的形成起了画坛先驱和奠定理论基础的积极作用。
  “扬州八怪”喜爱在大自然中感受生命,顿悟灵魂,绘画“脱胎于山川”强调师法自然,他们很重视对生活的观察,并能准确概括出自然景物的形象和实质,更能借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即使画鬼怪也是对生活的写真,从侧面映照当下。
  张国祥在《“扬州八怪"的形成及其“怪"的艺术特色》中提到:扬州画派的画家们更偏重于通过所描绘对象的物性生意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倾吐自己心灵中的感受,他们从来不是为画花鸟而画花鸟。而是“要将胸中清苦味,吐作纸上冰霜桠”。初看上去他们的作品是为花鸟写生,仔细品味却是“为自家写生”。
  二、当下扬州国画画坛的现状与问题
  (一)当下扬州国画画坛的现状与代表画家
  (上接第17页)
  2002年,画家江源提出“新扬州八怪”文化概念和绘画理念,如沈威峰、鞠伏强、顾扬、陈忠南、贺万里、唐雨提、吴越滨、徐邠、徐中、贾修森、孔令威诸位先生,他们均为在扬的画家,善花鸟、山水、人物等,是当下扬州画坛的佼佼者。
  山水画家贺万里教授,他的破墨山水画,中得心源、外师造化,在形与意、墨与彩、泼与绘、抽象与具象的技法与画理实践上,不断探索与创意,虽以真山真水为画本,但在创作时多以心造境,看似自然界中无此景色实则处处皆师法自然,足以可见他在艺术上成就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思考而来的。
  人物画家吴越滨教授,中国美院毕业。善于缩墨法,底蕴深厚,独具一格,技法精湛,师出名门,造诣非凡。他对艺术的理解跟他的为人一样,简单而纯粹,但是简单里面无时无刻不透露着生生不息的豁达禅机和意境空灵。他的画作大多以人物写意为主题,因为早年练就的扎实和坚固人物画功底,他的绘画在水墨间开拓了一方天地。在今天多元激荡的艺术情境下,当代扬州国画早年或从西画或理论的视角,令他们时出新意,笔法和图式跌宕多变,形式意识潜移默化。
  (二)当下扬州国画画坛问题
  明清以来,大写意开拓直抒性情的文人画的新领域,这点“扬州八怪”无疑超越了明人,并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意识一直延续和影响到今天。在此关照下的扬州国画,我们更希望看到多脱离文本图式的写意作品,多取自然之境和社会生活,且别有生机的生活作品,多由书法研习得来笔墨古法交融内化,用笔之灵动随心,皆出于造化与心源神遇的刹那人文作品,多创新发展具有时代震撼的优秀作品。
  然而,比较“扬州八怪”成就,考察当下扬州国画画坛,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写意性方面,比较“扬州八怪”之精神,体现特色与个性思想不够鲜明;
  2.艺术性方面,人文性和审美性的创新需进一步加强;
  3.实践性方面,以写生感受生活,以反映社会发展的作品尚不多;
  4.题材性方面,以写意山水花鸟画据多,写意人物画偏少。
  三、小结
  从以上不足之处着手思考,我们年轻一代画家要有一个发展的眼光,善于在生活学习中积累经验,从人文精神中提炼技艺,继承和发扬“扬州八怪”精神,努力创新,为振兴现代扬州画坛,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加强生活感悟和写生能力的训练,为社会发展文化繁荣创新人才崛起而积极行动,这必将是一件有益的探索。(作者单位: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摘要:当今社会中,人们的个人消费意识越来越明显,订制的兴起以及无品牌的观念都是人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产物,而人性经历了农业时期,工业时期,到现在的后工业时期,功能在不同的时期为了满足人性不同层次的需求,也在不断演变发展。  【关键词】人性;功能;消费;个性审美  达尔文的进化论说明了人的由来,人要遵循自然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人性的最基本属性,为了生存。在数万年的人类发展中,人类为
期刊
地点:人民医院病房  人物:年青村干部(以下简称“干”),打工妹(以下简称“妹”)  (幕启:一屏风,上有“十”字标识,后有病床,台柱有椅子若干张,干部拽妹子急急忙忙上。)  干:快点,快点……  妹:(挣脱)干什么呀你,拉拉扯扯的多不好!  干:我这心里不是着急嘛……  妹:行行行,不过咱事先说好,我是一个打工妹,干活按时间收费。服侍病人每天60块钱,人民币,超过5小时按一天计价!  干:不不不
期刊
【摘 要】新兴城镇发展文化事业的主要内容应是遵循方向,围绕中心,并以此为动力去大力丰富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在此间,城镇文化中心作为职能部门应始终抓好群众文艺创作,以优秀作品鼓舞人,以创作打品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笔者供职单位苍南县龙港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在群众文艺创作上,一直坚持有益尝试,获得了较好的效益,现作专题探讨。  【关键词】文艺创作;策划;探讨;基层  苍南县龙港镇于1984
期刊
那天在家中闲来无事,翻得一本皮黑而字白的书,名为《厚黑学》。世间图书如汗牛充栋,但起名如此明目张胆而又包含阴暗面的,以往真是闻所未闻。再看书后几位名家如李敖、林语堂、南怀瑾及柏杨先生的评价,更是让此书蒙上了一丝神秘和非同凡响的感觉。  之后我便将其视作饭后寝前的良师益友,仔细琢磨,发觉其见识之深远、才思之敏捷、胸怀之宽广、令人惊诧不已。若进一步研读,则作者李宗吾先生的借古讽今、愤世无奈和一针见血则
期刊
打开尘封的记忆,穿越到民国二十年,在东北的奉天,曾有一个土生土长的曲艺形式东北大鼓。一个叫朱玺珍女艺人,她色艺双绝,演技精湛,开创了新的女大鼓的鼎盛时期。被誉为辽宁大鼓鼓皇,而朱玺珍的一生既是传奇,又是神话。  朱玺珍于1913年生于奉天(沈阳),她似乎是为东北大鼓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为它而梦、为它而忧,为它迸发、为它坚守。她的童年没有欢乐,她从师傅盲艺人于秀山那里得到的是严厉、苛刻以及永无止境的对
期刊
【摘 要】汉绣崇尚造型的完美,并以美好吉祥的寓意和深刻丰富的内涵为世人所传承。本文从人才、市场、社会、历史各方面阐述了汉绣的生存现状,结合现状分析了汉绣发展趋势,为传承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汉绣艺术;市场优化;发展研究;  汉绣主要流行于荆沙、武汉、洪湖一带。2008年6月汉绣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其影响远不如四大名绣,并且濒临灭亡。汉绣传承人为传承和发展汉绣遗产
期刊
【摘 要】在中国的当代散文创作中,余秋雨的创作风格以其独到之处,在中国的文坛上留下浓厚的一笔,并开启了中国散文新篇章。他的散文以高视野、深层次和大格局的特点赢得好评如潮,他突破常规、拒绝平庸地将人文、历史,自然、社会紧密融合起来,彰显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学造诣。本文将通过余秋雨先生的著作探析余秋雨在散文艺术中的独特魅力,深刻剖析“余秋雨热”背后的内涵。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艺术蕴涵  引言 
期刊
【摘 要】随着应用性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前专业舞蹈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问题已逐渐凸显。就CBE理论而言,已在一些课程教学中普遍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结合目前专科学前教育舞蹈课教学的现状问题,主要就CBE理论在学前专业舞蹈教学模式改革的应用进行了探析阐述,希望对于学前舞蹈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能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CBE理论;学前专业舞蹈; 教学模式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步伐的加
期刊
好漂亮的书房,几句“余尝净一室,置一几,陈几种快意书,放一本旧法帖;古鼎焚香,索座挥尘,意思小倦,暂体竹榻。饷时而起,则啜苦茗,信手写汉书几行,觉洒洒灵空,而上俗尘,池亦扑去三寸。”(醉古堂剑扫,卷八)平添几分书香气、艺术气。以碑拓本为主题墙,是要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大,下面的瓷瓶插着一些卷轴;宽矮的明式沙发,简洁明了;两面墙以通盘的窗花替代,有味道;书柜厚重沉稳,餐桌亦茶桌、书桌,桌上一条餐堑增
期刊
【摘 要】余华作为当代著名作家,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死亡叙述》、《一九八六年》等,奠定了他的先锋小说家的地位,也形成了他先锋暴力审美的特征;到20世纪90年代,他创作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则标志他从“冷血”走向了“温情”;而到了新世纪,《兄弟》、《第七天》等作品的问世,则是引发了较大争议,褒贬不一,但他在作品中表现的“媚俗”特征却是无法回避的。余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