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契诃夫”卡特琳·曼斯菲尔德说:“如果法国的全部短篇小说都毁于一炬,而这个短篇小说(契诃夫的《苦恼》)留存下来的话,我也不会感到可惜。”
刘以鬯在《酒徒》中说:“照我看来,在短篇小说这一领域内,最有成就、最具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首推沈从文。沈的《萧萧》、《黑夜》、《丈夫》、《生》都是杰作。”
白先勇在《天天天蓝》中说:“沈从文是30年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如果要我选三篇‘五四’以来三十年间最杰出的短篇小说,我一定会选沈从文一篇,大概会选他那篇震撼人心的《生》。”
《苦恼》和《生》,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杰作,都写父亲痛失儿子后的强有力的哭泣。
刘铁云《老残游记·自叙》云:“《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王之言曰:‘别恨离愁,满肺腑难陶泄。除纸笔代喉舌,我千种想思向谁说?’曹之言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谁能没有哭泣?只不过哭泣的方式不同而已。从屈原到曹雪芹,刘鹗所列举的这八位艺术巨子,皆能以纸笔代喉舌,蘸人生淋漓的鲜血,绘心灵浩茫的泪痕,悲天泣地,充塞六合。然而,不能舞文、不能弄墨者,又将何以哭泣?让我们到彼得堡大雪里的暮色和什刹海骄阳下的暑气中去……
这两篇小说自然背景不同。《苦恼》写于1886年,笔锋挟彼得堡湿冷的雪片;《生》写于1933年,纸面浮什刹海喧嚣的热风。
车夫约纳·波塔波夫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坐在赶车座位上,一动不动,身体往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动都不动。它那呆呆不动的姿态、它那瘦骨嶙峋的身架、它那棍子般直挺挺的腿,使它活像那种花一个戈比就能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干。这是一尊雕塑,一尊不折不扣的雪之雕塑。
北京城什刹海杂耍场南头的场坪上,烈日当头,一个耍飞机玩具者,招引来一圈观看的闲人,只要谁放下三枚大子,就可亲自放飞机玩玩。飞机飘旋,有时落回场中,有时随风挂上树梢,有时停顿在路人的头上……孩子们笑着,大人们掏着钱。时间不久,耍玩具人便笑眯眯地一面数钱,一面走过望海楼喝茶听戏去了。闲人们随即散去,场坪中便只剩些空莲蓬……
在《苦恼》中,背景本身就是舞台上的主体。当街灯变得明亮生动,街上变得热闹起来时,背景上静止的雕塑就活动起来,走向了前台。在《生》中,背景只是衬托而已。欢声笑语的热热闹闹过去后,背景就撤走了。当玩傀儡的老头子走上舞台时,场坪中什么也没有,一切得从头做起,把场子打起,吸引游人拢来再说。《苦恼》是由静而动,《生》是由噪而寂,二者都用反衬法。只是,《苦恼》是用人物自身静止时的心潮澎湃,来衬托活动后的渐趋平静。只要有人与约纳说话,约纳就有机会向人倾诉他儿子是怎么死的,他的心情就会好些,否则,他的心胸会炸裂开的,他渴望倾诉。当那位乘车的军人似乎想听他倾诉时,约纳局促不安地赶车动作也变得稳重优雅了。而《生》却是用耍玩具的热闹来衬托玩傀儡的冷落。这耍玩具的一幕,与玩傀儡的故事,没有情节上的因果关系,但正如中国戏剧开场前的一通锣鼓,激越欢喜,闻者欣然;而当锣停鼓息、大幕拉开的时候,舞台上却是岑寂忧怨的一缕飘荡的魂魄。
《苦恼》由冷转热,《生》由热转冷。
由冷转热,只是自然温度上的,心灵的由冷转热,却只是一种想像中的错觉。那个军人,只是做了个欲听诉说的姿态,他的中心目的是赶路,不是听故事。当军人下车后,约纳就又坐在赶车座位上,不动了……湿雪又把他和他的瘦马涂得满身是白。一个钟头过去了,又一个钟头过去了……终于,又一座雪雕造成了。三个年轻人来坐车了,只付二十戈比。这价钱是不公道的,也就是说,只能买二十块马形饼干,然而约纳顾不上讲价了,他只要有乘客就行,在当时的情形下,向人诉说比让人给钱更迫切。但这三名乘客,有他们自己喜欢的谈话内容,他们并不寂寞,他们还要赶路,又怎会听约纳倾诉呢?三人下车后,刚淡忘不久的苦恼又向约纳袭来,更有力地撕扯着他的胸膛。他不能被动地等人来听倾诉了,他必须主动找人倾诉,但扫院子的那位仆人却拒绝了他。约纳等不及了,他不考虑拉客人挣钱了,他必须回到大车店,向同行的车夫们倾诉,他们或许能理解他的心情。
回到大车店,坐在一个肮脏的大火炉旁,没有了雪,没有了冷,可苦恼依旧。起来喝水的年轻车夫,也不听他巴巴儿地倾诉,依旧盖上被子睡着了。约纳没有办法,只好走到自己的瘦马跟前:
“就是这样,我的小母马……库兹马·约内奇不在了……他下世了……他无缘无故死了……比方说,你现在有个小驹子,你就是这个小驹子的亲娘……忽然,比方说,这个小驹子下世了……你不是要伤心吗?”
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哈气。
约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
马又怎能听懂人的话呢?马嘴里哈出的那一团热气能有多大呢?可是,除了马,谁还能听约纳倾诉呢?
由热转冷,不是指气候上的,而是指场面由热闹转向冷落。耍玩具的走了,闲人们散了,玩傀儡的老头子先是对傀儡嘟囔一番,然后玩起傀儡,打起场子来。闲人们为了看傀儡的殴斗,又逐渐聚集起来。三丈大人圈子,不久就围了三四层人。但是当柳树荫下卖莲蓬小摊边,有位老太太中暑晕了去时;当另外一个地方茶棚游客真的殴打发生后,闲人们就又散去,看这些更热闹的东西,不再看这单调的傀儡假斗了。老头子玩傀儡已玩了十年,老头子已经看惯了这由热转冷的场面,老头子似乎满足了,当他计数身边得到的铜子时,他脸上带着笑容,继续对那个白脸傀儡诉说着,那个白脸傀儡是被那个黑脸傀儡打死的。
赶车的约纳和玩傀儡的老头子,都有满腔的苦恼和悲愤。这对老人身份地位既渺小,所操职业又下贱,所以他们没有资格向人诉说,用契诃夫的话说,“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曲呢?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谁都没有注意到他,更没有注意到他的苦恼……那种苦恼是广大无垠的。如果约纳的胸膛裂开,那种苦恼滚滚地涌出来,那它仿佛就会淹没全世界,可是话虽如此,它却是人们看不见的。这苦恼竟包藏在这么一个渺小的躯壳里,就连白天打着火把也看不见……”人们之所以能同他俩产生联系,是因为他们的职业对别人有用:在大雪飘飞的夜晚,约纳可以把人送回温暖的家;在赤日炎炎的盛夏,老头子可以给人的心灵带来清爽。但是,约纳所赶的,应该是他儿子所赶的马车,老头子所玩的,是他儿子化身的傀儡,这一点,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别人不想也无须知道。就算苦恼再多,悲愤再大,任何人都无权强迫别人听自己说话,看自己表演。所以,中国的老头子似乎比俄罗斯的约纳更懂得哲学:老头子从来就不打算让别人听自己的丧子之痛,他只是用行动来发泄自己的痛楚;而这种行动,又正好是自己赖以糊口的手段。约纳时时想着向别人倾诉,他要通过语言来发泄痛楚;而这种倾诉方式,又正好与谋生手段相抵触。所以说,约纳的内心只有苦恼,而老头子内心却是悲哀。苦恼强烈而浮动,悲哀沉静而深潜。也许约纳的儿子刚死不久,等过上几年后,苦恼也会酿成悲哀,强烈的冲动,就会变为无言的深沉。
《苦恼》与《生》,之所以是杰作,还因为都写出了真实的人性。《苦恼》中的那位军人,虽然对约纳的胡乱赶车“生气”,但也以“打趣”的方式帮约纳臭骂街上的行人,并且曾经做出要倾听诉说的姿态。那三个年轻人虽然满口污言秽语,把车价杀到极低,并给了约纳一个“脖儿拐”,可那只是一伙无知青年的恶作剧,就是那个“脖儿拐”,也仿佛并不重,“约纳与其说是感到,不如说是听到他的后脑勺上啪的一响”。还有那位扫院子的仆人,他赶开约纳,是因为约纳的雪橇占了地方影响了他扫雪,再说,他还诚心诚意地回答了约纳询问的时间。大车店里的那些赶车人,他们呼呼大睡,并不是因为讨厌约纳,而是因为他们累了,他们需要休息……这些人,看似没有同情心,但谁又知道他们心中的“苦恼”呢?在人们不愿意听的时候硬向人诉说,自己的苦恼不会减轻,反而适足以增加别人的苦恼。这才是真正的、不加掩饰的原生态的人生。
《生》中的那位耍玩具者,看上去无忧无虑,只知数着钱喝茶听戏,可谁知道他的内心世界?通过耍玩具能挣多少钱,能够养家活口吗?这是一种怎样的生存状态?老头子玩傀儡的第一个看客,那位似乎时刻准备着投水的大学生,仿佛无所事事,又仿佛满腹心事,他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还有那位收捐巡警,他并没有逼迫老头子交税;还有那位检验地土税的巡警,也并没有认真查验老头子的税条,只是“摇摇头,走了开去”;“一个青年军官,掷了大把铜子,皱着眉毛走开了”;“应当出钱的时候,有钱的也照样不吝惜钱。但是不管任何地方,只要有了一件新鲜事情,游人一起哄,这点粘合性就失去了,大家便会忘了这里一切,各自跑开了”。从军官,到警察,到普通看客,他们都不缺乏同情心,他们都似乎明白老头子的生存不易,但也仅此而已。都是芸芸众生,谁也做不了观世音菩萨,凭一己之力来普渡众生。这就是亘古不变的众生相,不管有没有悲哀,不管悲哀有多大多深,千百年来,人们都是这杂耍场中的表演者兼看客。
俄罗斯的约纳和中国的老头子都喜欢“笑”。但约纳笑得有些觍颜,有些取悦于人。他只是想通过笑来取悦乘客,进而取得向人诉说的权利。笑得无奈,笑得可怜。而老头子的笑,虽然也有取悦于人的成分,但更多的是苍凉和悲切。有人时他笑,无人时他也笑。他的笑似乎真真实实透着些许满足:他的儿子王九最终战胜了打死他的赵四。
不错,王九是死于赵四之手,但那是“由于同赵四相拼”。如果当时死去的不是王九而是赵四,那现在玩傀儡的会不会是赵四的父亲呢?人生就是一个角力场,总有人死去,总有人活着;死去的固然悲哀,活着的也同样可怜:王九死了十年,那个真的赵四,则五年前在保定府早就害黄疸病死掉了。有生就有死,生也罢,死也罢,只不过有五年的区别。离死亡一百步的人,笑离死亡五十步的人,又怎能笑得出声来呢?
约纳的儿子也死了,他的死更无奈,他是死在医院里。不是被打死,不是给饿死,而是被病魔夺去了生命,约纳也就失去了发泄的对象。人有各种死法,但最多的是病死。如果说世界上还有一件比较平等的事,那就是在死神面前。正如乘车的那位驼子所说:“大家都要死的……”但是,“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不这样,人间将被悲情填满,最终把人赶出地球;“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人若都能像陶渊明那样勘破生死、参透悲喜,人间恐怕也就没什么味道了。悲哭是人生的特权,更是人逃不脱的责任和义务。
不作道德评判,同情死者并不责备苟活者,同情约纳和老头子,并不责备乘客和看客,这才是伟大作家的悲天悯人处。
白先勇说:“事实上我认为沈从文最好的几篇小说,比鲁迅的《彷徨》、《呐喊》更能超越时空,更具有人类的共性。鲁迅的《药》是一篇杰作,但吃人血馒头到底是一个病态社会的怪异行为;而《生》中玩木偶戏天桥老艺人的丧子之痛却是人类一种亘古以来的悲哀。”
刘鹗说:“哭泣计有两类:一为有力类,一为无力类。痴儿騃女,失果则啼,遗簪亦泣,此为无力类之哭泣;城崩杞妇之哭,竹染湘妃之泪,此有力类之哭泣也。有力类之哭泣又分两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尚弱;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甚劲,其行乃弥远也。”
约纳和老头子,都没有哭泣,没有眼泪,都是最为强劲的哭泣。但若以《苦恼》和《生》细较,《苦恼》之力尚弱,约纳的倾诉方式尚显外露,有点类似《祝福》中的祥林嫂,再往前走一步,“苦恼”就会成为滑稽。而《生》之力更强,老头子的倾诉方式似乎已经脱离了悲哀,进而上升为一种辉煌的仪式,所以更神圣,更醇厚,更能荡人心魄、传之久远。
(刘绍华 车文静,山东淄博四中)
刘以鬯在《酒徒》中说:“照我看来,在短篇小说这一领域内,最有成就、最具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首推沈从文。沈的《萧萧》、《黑夜》、《丈夫》、《生》都是杰作。”
白先勇在《天天天蓝》中说:“沈从文是30年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如果要我选三篇‘五四’以来三十年间最杰出的短篇小说,我一定会选沈从文一篇,大概会选他那篇震撼人心的《生》。”
《苦恼》和《生》,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杰作,都写父亲痛失儿子后的强有力的哭泣。
刘铁云《老残游记·自叙》云:“《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王之言曰:‘别恨离愁,满肺腑难陶泄。除纸笔代喉舌,我千种想思向谁说?’曹之言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谁能没有哭泣?只不过哭泣的方式不同而已。从屈原到曹雪芹,刘鹗所列举的这八位艺术巨子,皆能以纸笔代喉舌,蘸人生淋漓的鲜血,绘心灵浩茫的泪痕,悲天泣地,充塞六合。然而,不能舞文、不能弄墨者,又将何以哭泣?让我们到彼得堡大雪里的暮色和什刹海骄阳下的暑气中去……
这两篇小说自然背景不同。《苦恼》写于1886年,笔锋挟彼得堡湿冷的雪片;《生》写于1933年,纸面浮什刹海喧嚣的热风。
车夫约纳·波塔波夫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坐在赶车座位上,一动不动,身体往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动都不动。它那呆呆不动的姿态、它那瘦骨嶙峋的身架、它那棍子般直挺挺的腿,使它活像那种花一个戈比就能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干。这是一尊雕塑,一尊不折不扣的雪之雕塑。
北京城什刹海杂耍场南头的场坪上,烈日当头,一个耍飞机玩具者,招引来一圈观看的闲人,只要谁放下三枚大子,就可亲自放飞机玩玩。飞机飘旋,有时落回场中,有时随风挂上树梢,有时停顿在路人的头上……孩子们笑着,大人们掏着钱。时间不久,耍玩具人便笑眯眯地一面数钱,一面走过望海楼喝茶听戏去了。闲人们随即散去,场坪中便只剩些空莲蓬……
在《苦恼》中,背景本身就是舞台上的主体。当街灯变得明亮生动,街上变得热闹起来时,背景上静止的雕塑就活动起来,走向了前台。在《生》中,背景只是衬托而已。欢声笑语的热热闹闹过去后,背景就撤走了。当玩傀儡的老头子走上舞台时,场坪中什么也没有,一切得从头做起,把场子打起,吸引游人拢来再说。《苦恼》是由静而动,《生》是由噪而寂,二者都用反衬法。只是,《苦恼》是用人物自身静止时的心潮澎湃,来衬托活动后的渐趋平静。只要有人与约纳说话,约纳就有机会向人倾诉他儿子是怎么死的,他的心情就会好些,否则,他的心胸会炸裂开的,他渴望倾诉。当那位乘车的军人似乎想听他倾诉时,约纳局促不安地赶车动作也变得稳重优雅了。而《生》却是用耍玩具的热闹来衬托玩傀儡的冷落。这耍玩具的一幕,与玩傀儡的故事,没有情节上的因果关系,但正如中国戏剧开场前的一通锣鼓,激越欢喜,闻者欣然;而当锣停鼓息、大幕拉开的时候,舞台上却是岑寂忧怨的一缕飘荡的魂魄。
《苦恼》由冷转热,《生》由热转冷。
由冷转热,只是自然温度上的,心灵的由冷转热,却只是一种想像中的错觉。那个军人,只是做了个欲听诉说的姿态,他的中心目的是赶路,不是听故事。当军人下车后,约纳就又坐在赶车座位上,不动了……湿雪又把他和他的瘦马涂得满身是白。一个钟头过去了,又一个钟头过去了……终于,又一座雪雕造成了。三个年轻人来坐车了,只付二十戈比。这价钱是不公道的,也就是说,只能买二十块马形饼干,然而约纳顾不上讲价了,他只要有乘客就行,在当时的情形下,向人诉说比让人给钱更迫切。但这三名乘客,有他们自己喜欢的谈话内容,他们并不寂寞,他们还要赶路,又怎会听约纳倾诉呢?三人下车后,刚淡忘不久的苦恼又向约纳袭来,更有力地撕扯着他的胸膛。他不能被动地等人来听倾诉了,他必须主动找人倾诉,但扫院子的那位仆人却拒绝了他。约纳等不及了,他不考虑拉客人挣钱了,他必须回到大车店,向同行的车夫们倾诉,他们或许能理解他的心情。
回到大车店,坐在一个肮脏的大火炉旁,没有了雪,没有了冷,可苦恼依旧。起来喝水的年轻车夫,也不听他巴巴儿地倾诉,依旧盖上被子睡着了。约纳没有办法,只好走到自己的瘦马跟前:
“就是这样,我的小母马……库兹马·约内奇不在了……他下世了……他无缘无故死了……比方说,你现在有个小驹子,你就是这个小驹子的亲娘……忽然,比方说,这个小驹子下世了……你不是要伤心吗?”
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哈气。
约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
马又怎能听懂人的话呢?马嘴里哈出的那一团热气能有多大呢?可是,除了马,谁还能听约纳倾诉呢?
由热转冷,不是指气候上的,而是指场面由热闹转向冷落。耍玩具的走了,闲人们散了,玩傀儡的老头子先是对傀儡嘟囔一番,然后玩起傀儡,打起场子来。闲人们为了看傀儡的殴斗,又逐渐聚集起来。三丈大人圈子,不久就围了三四层人。但是当柳树荫下卖莲蓬小摊边,有位老太太中暑晕了去时;当另外一个地方茶棚游客真的殴打发生后,闲人们就又散去,看这些更热闹的东西,不再看这单调的傀儡假斗了。老头子玩傀儡已玩了十年,老头子已经看惯了这由热转冷的场面,老头子似乎满足了,当他计数身边得到的铜子时,他脸上带着笑容,继续对那个白脸傀儡诉说着,那个白脸傀儡是被那个黑脸傀儡打死的。
赶车的约纳和玩傀儡的老头子,都有满腔的苦恼和悲愤。这对老人身份地位既渺小,所操职业又下贱,所以他们没有资格向人诉说,用契诃夫的话说,“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曲呢?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谁都没有注意到他,更没有注意到他的苦恼……那种苦恼是广大无垠的。如果约纳的胸膛裂开,那种苦恼滚滚地涌出来,那它仿佛就会淹没全世界,可是话虽如此,它却是人们看不见的。这苦恼竟包藏在这么一个渺小的躯壳里,就连白天打着火把也看不见……”人们之所以能同他俩产生联系,是因为他们的职业对别人有用:在大雪飘飞的夜晚,约纳可以把人送回温暖的家;在赤日炎炎的盛夏,老头子可以给人的心灵带来清爽。但是,约纳所赶的,应该是他儿子所赶的马车,老头子所玩的,是他儿子化身的傀儡,这一点,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别人不想也无须知道。就算苦恼再多,悲愤再大,任何人都无权强迫别人听自己说话,看自己表演。所以,中国的老头子似乎比俄罗斯的约纳更懂得哲学:老头子从来就不打算让别人听自己的丧子之痛,他只是用行动来发泄自己的痛楚;而这种行动,又正好是自己赖以糊口的手段。约纳时时想着向别人倾诉,他要通过语言来发泄痛楚;而这种倾诉方式,又正好与谋生手段相抵触。所以说,约纳的内心只有苦恼,而老头子内心却是悲哀。苦恼强烈而浮动,悲哀沉静而深潜。也许约纳的儿子刚死不久,等过上几年后,苦恼也会酿成悲哀,强烈的冲动,就会变为无言的深沉。
《苦恼》与《生》,之所以是杰作,还因为都写出了真实的人性。《苦恼》中的那位军人,虽然对约纳的胡乱赶车“生气”,但也以“打趣”的方式帮约纳臭骂街上的行人,并且曾经做出要倾听诉说的姿态。那三个年轻人虽然满口污言秽语,把车价杀到极低,并给了约纳一个“脖儿拐”,可那只是一伙无知青年的恶作剧,就是那个“脖儿拐”,也仿佛并不重,“约纳与其说是感到,不如说是听到他的后脑勺上啪的一响”。还有那位扫院子的仆人,他赶开约纳,是因为约纳的雪橇占了地方影响了他扫雪,再说,他还诚心诚意地回答了约纳询问的时间。大车店里的那些赶车人,他们呼呼大睡,并不是因为讨厌约纳,而是因为他们累了,他们需要休息……这些人,看似没有同情心,但谁又知道他们心中的“苦恼”呢?在人们不愿意听的时候硬向人诉说,自己的苦恼不会减轻,反而适足以增加别人的苦恼。这才是真正的、不加掩饰的原生态的人生。
《生》中的那位耍玩具者,看上去无忧无虑,只知数着钱喝茶听戏,可谁知道他的内心世界?通过耍玩具能挣多少钱,能够养家活口吗?这是一种怎样的生存状态?老头子玩傀儡的第一个看客,那位似乎时刻准备着投水的大学生,仿佛无所事事,又仿佛满腹心事,他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还有那位收捐巡警,他并没有逼迫老头子交税;还有那位检验地土税的巡警,也并没有认真查验老头子的税条,只是“摇摇头,走了开去”;“一个青年军官,掷了大把铜子,皱着眉毛走开了”;“应当出钱的时候,有钱的也照样不吝惜钱。但是不管任何地方,只要有了一件新鲜事情,游人一起哄,这点粘合性就失去了,大家便会忘了这里一切,各自跑开了”。从军官,到警察,到普通看客,他们都不缺乏同情心,他们都似乎明白老头子的生存不易,但也仅此而已。都是芸芸众生,谁也做不了观世音菩萨,凭一己之力来普渡众生。这就是亘古不变的众生相,不管有没有悲哀,不管悲哀有多大多深,千百年来,人们都是这杂耍场中的表演者兼看客。
俄罗斯的约纳和中国的老头子都喜欢“笑”。但约纳笑得有些觍颜,有些取悦于人。他只是想通过笑来取悦乘客,进而取得向人诉说的权利。笑得无奈,笑得可怜。而老头子的笑,虽然也有取悦于人的成分,但更多的是苍凉和悲切。有人时他笑,无人时他也笑。他的笑似乎真真实实透着些许满足:他的儿子王九最终战胜了打死他的赵四。
不错,王九是死于赵四之手,但那是“由于同赵四相拼”。如果当时死去的不是王九而是赵四,那现在玩傀儡的会不会是赵四的父亲呢?人生就是一个角力场,总有人死去,总有人活着;死去的固然悲哀,活着的也同样可怜:王九死了十年,那个真的赵四,则五年前在保定府早就害黄疸病死掉了。有生就有死,生也罢,死也罢,只不过有五年的区别。离死亡一百步的人,笑离死亡五十步的人,又怎能笑得出声来呢?
约纳的儿子也死了,他的死更无奈,他是死在医院里。不是被打死,不是给饿死,而是被病魔夺去了生命,约纳也就失去了发泄的对象。人有各种死法,但最多的是病死。如果说世界上还有一件比较平等的事,那就是在死神面前。正如乘车的那位驼子所说:“大家都要死的……”但是,“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不这样,人间将被悲情填满,最终把人赶出地球;“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人若都能像陶渊明那样勘破生死、参透悲喜,人间恐怕也就没什么味道了。悲哭是人生的特权,更是人逃不脱的责任和义务。
不作道德评判,同情死者并不责备苟活者,同情约纳和老头子,并不责备乘客和看客,这才是伟大作家的悲天悯人处。
白先勇说:“事实上我认为沈从文最好的几篇小说,比鲁迅的《彷徨》、《呐喊》更能超越时空,更具有人类的共性。鲁迅的《药》是一篇杰作,但吃人血馒头到底是一个病态社会的怪异行为;而《生》中玩木偶戏天桥老艺人的丧子之痛却是人类一种亘古以来的悲哀。”
刘鹗说:“哭泣计有两类:一为有力类,一为无力类。痴儿騃女,失果则啼,遗簪亦泣,此为无力类之哭泣;城崩杞妇之哭,竹染湘妃之泪,此有力类之哭泣也。有力类之哭泣又分两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尚弱;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甚劲,其行乃弥远也。”
约纳和老头子,都没有哭泣,没有眼泪,都是最为强劲的哭泣。但若以《苦恼》和《生》细较,《苦恼》之力尚弱,约纳的倾诉方式尚显外露,有点类似《祝福》中的祥林嫂,再往前走一步,“苦恼”就会成为滑稽。而《生》之力更强,老头子的倾诉方式似乎已经脱离了悲哀,进而上升为一种辉煌的仪式,所以更神圣,更醇厚,更能荡人心魄、传之久远。
(刘绍华 车文静,山东淄博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