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诗歌鉴赏类的考试题目模式已基本确定下来,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太大改变,如果能够很好地找到它的答题规律,那么这类题目的分数也就不是那么难以得到。本文就语文诗歌鉴赏的复习方法做一下分析和探讨,希望能找到有效的思路,对考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 诗歌 积累 阅读 类型 意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诗歌鉴赏是历年来高考语文考试中必不可少的考试题目,虽然分数不是太多,但因为诗歌鉴赏类题目范围比较广、考查的面比较宽,所以在复习时让考生往往很难抓到重点。这样导致许多考生在诗歌鉴赏类题目中白白地丢掉了一些分数,实在令人可惜。其实,只要考生们利用空闲时间多积累一些古典诗词,多了解一些诗歌鉴赏的方法,掌握这类题目的规律和技巧,就会在考场上发挥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1 注意日常的诗歌积累
高考的科目内容比较多,而考生由于时间有限,可以放在语文上的时间就少之又少,如果把所有学过的诗词再背诵温习一遍,不太现实也没有那个必要。一般高考出题时,往往会选一些经典诗词或大家较熟悉的诗词来考。所以,在语文复习时,对于一些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常见诗词平时一定多读、多背,积累在心,对于一些不常见的诗词,也要尽可能地有所了解,增加自己的诗词知识库,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素质。在生活中,可以利用起床、吃饭等空闲时间,背上一两首诗词,日积月累以后,记住的诗词数量就会相当可观。同时要多把这些诗词中的精华部分或经典部分记熟吃透,并且体会这些诗词的运用手法,表达思想及修辞方法,品味诗词的创作意境,了解词语运用的妙处。这样,在考场上一般题目都可以能够应付自如。
2 注意常见的诗词类型及特点
在高中语文中,一般诗词都比较适合学生来读,也不是太深奥难懂。归纳起来主要分为送别类、怀古类、征战类、田园类、抒情类、明志类、归隐类、说理类、思念类、悼念类等等,考生们在平时复习时,要注意观察所读诗词的类型,然后按该诗词的类型进行分析、品味其中作者表达的意境。如送别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类型的诗词一般是送别时叮嘱亲朋好友,表达的是依依不舍的感情。再如征战类:“可怜闺里月,长照汉家营”。一般来说,此类征战诗表现战争场面、英勇作战、建功立业这样思想的比较少,更多的表现是对长年无休止战争的厌恶,对远离家乡以及亲人的想念之情。考生在平时复习中如果能够准确把握住各类诗词的类型、特点,那么就很容易抓住诗词的中心思想,对作者表达的意思就能大概了解到七八分了。对于时间宝贵的考生来说,这一条是一个很好的复习方法。
3 注意了解作者生平及其作品特色
通过一个作品可以大致了解一个人,包括了解这个人所处的背景、时代等等,可见“读文知人”,是诗词学习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其实所有的诗歌创造都离不开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作者的内心感受、人生理想、审美观点、所处背景时代、政治气候等等都往往体现在其诗词作品中,鉴赏诗歌一定要了解到诗人当时生活的时代背景,作者身世处境、人格品性、作品的创作风格等。掌握了这些方面内容,考生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建瓴式的分析了。比如说李白的轻狂不羁的性格,所写的诗篇“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以及“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等诗句,正是其人生性格的写照。而陆游是具有忧国忧民思想的诗人,才能写下“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等名句,不同作者的生平及不同的作品特色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认真地总结概括,抓住作者本身特点这根主线,对其作品的了解才能更加透彻和完整。
4 注意了解诗人的主要思想情感
在复习中,还要注意理清作者的主要思想情感,不同诗歌的作者因为所生活的时代不同,其在诗歌中体现的主要思想情感也会不同。即使是同一时代的作者,也会因所在的生活环境不同,在作品中所流露的主要思想情感也会不同。因此,不同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也就会大不相同。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考生们就应抓住陶渊明厌倦世俗,喜欢归隐的田园生活的这一主要思想情感,并结合他(下转第所写的其它诗歌,理解他的这一主要思想情感在不同作品中的应用,更好地鉴赏、理解他的作品。
5 注意积累诗歌中常用典故
中学课本的古代诗歌,常常会运用一些典故,这些典故往往可以起到“寓情于事”“烘托”、 “渲染”等作用。这就要求考生在理解时对典故要有深入的了解,掌握典故原意并结合作者所处时代的现状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刻含义,以便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感情主线。典故运用的好处是:借前人之事或诗句,用极少的话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借他人之口,说自己之事”是典故常常起到的作用。复习时,对比较生疏难懂的典故可以少读,对常识性、经常在文中出现的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多掌握、积累。
6 注意把握诗歌中的常见意象
在诗歌中还会经常运用意象的表现手法,主要表现在用特定景物和对象来表现对应的情感和事物,这就是我们所称谓的“意象”。在诗词中所写的景物、所咏扬的对象实际上为客观想表达的人或物,正所谓借景抒情、睹物思人。把握这些经常使用的意象的作用,在做相应试题时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具有一定的传统性,不同作者运用时所表达的意思基本都相同,如:“明月”往往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松柏”往往表达的是高风亮节的人格;“梧桐”则表达了作者看到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感叹身世的孤苦凄凉等。熟悉这些意象所要表达的传统含义,对我们理解诗歌非常有帮助。
7 注意掌握诗词常见的表现技巧
考生在复习诗歌时,还要注意掌握诗词常见的表现技巧。一般的诗词作品主要分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三个层面来表达作品内容的,修辞手法常见的如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等。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运用了对偶、夸张等技巧。诗词中表达方式主要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句中,诗人借用生于南国的红豆,间接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表现手法主要分为对比、衬托、象征、渲染、比兴等。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中所运用的渲染等。考生复习时多注意从这三个层面来分析作者写作时所运用的表现技巧,透彻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运用。
总之,鉴赏诗歌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尽可能多地阅读诗歌,只有多读、多想、多问、多悟才能提高鉴赏诗歌的水平和能力。平时读得不多,那么积累的也就少,对诗歌感悟也就少,鉴赏诗歌的能力也就很难得到提高。在复习备考中,一定要充分地了解教材中的诗歌,并扩充自己的诗歌阅读范围,掌握好诗歌的有关知识,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为高考语文能够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基础。除此之外,上文中所提到的几项注意点是在考生宝贵的复习时间中,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几个方面。如果考生能够在复习中,在打下坚实基础后,再从这几个方面认真地去复习,避免单纯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就一定会取得不错的复习效果和语文高考成绩。
参考文献
[1] 候文同.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复习方略[J].语文天地,2008(7).
[2] 石岩.高考古诗词命题趋势及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35).
[3] 孙祖国.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复习备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7(22).
[4] 章庭洋.高考古诗词鉴赏的几个意识[J].福建教育学校学报,2006(11).
关键词 诗歌 积累 阅读 类型 意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诗歌鉴赏是历年来高考语文考试中必不可少的考试题目,虽然分数不是太多,但因为诗歌鉴赏类题目范围比较广、考查的面比较宽,所以在复习时让考生往往很难抓到重点。这样导致许多考生在诗歌鉴赏类题目中白白地丢掉了一些分数,实在令人可惜。其实,只要考生们利用空闲时间多积累一些古典诗词,多了解一些诗歌鉴赏的方法,掌握这类题目的规律和技巧,就会在考场上发挥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1 注意日常的诗歌积累
高考的科目内容比较多,而考生由于时间有限,可以放在语文上的时间就少之又少,如果把所有学过的诗词再背诵温习一遍,不太现实也没有那个必要。一般高考出题时,往往会选一些经典诗词或大家较熟悉的诗词来考。所以,在语文复习时,对于一些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常见诗词平时一定多读、多背,积累在心,对于一些不常见的诗词,也要尽可能地有所了解,增加自己的诗词知识库,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素质。在生活中,可以利用起床、吃饭等空闲时间,背上一两首诗词,日积月累以后,记住的诗词数量就会相当可观。同时要多把这些诗词中的精华部分或经典部分记熟吃透,并且体会这些诗词的运用手法,表达思想及修辞方法,品味诗词的创作意境,了解词语运用的妙处。这样,在考场上一般题目都可以能够应付自如。
2 注意常见的诗词类型及特点
在高中语文中,一般诗词都比较适合学生来读,也不是太深奥难懂。归纳起来主要分为送别类、怀古类、征战类、田园类、抒情类、明志类、归隐类、说理类、思念类、悼念类等等,考生们在平时复习时,要注意观察所读诗词的类型,然后按该诗词的类型进行分析、品味其中作者表达的意境。如送别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类型的诗词一般是送别时叮嘱亲朋好友,表达的是依依不舍的感情。再如征战类:“可怜闺里月,长照汉家营”。一般来说,此类征战诗表现战争场面、英勇作战、建功立业这样思想的比较少,更多的表现是对长年无休止战争的厌恶,对远离家乡以及亲人的想念之情。考生在平时复习中如果能够准确把握住各类诗词的类型、特点,那么就很容易抓住诗词的中心思想,对作者表达的意思就能大概了解到七八分了。对于时间宝贵的考生来说,这一条是一个很好的复习方法。
3 注意了解作者生平及其作品特色
通过一个作品可以大致了解一个人,包括了解这个人所处的背景、时代等等,可见“读文知人”,是诗词学习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其实所有的诗歌创造都离不开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作者的内心感受、人生理想、审美观点、所处背景时代、政治气候等等都往往体现在其诗词作品中,鉴赏诗歌一定要了解到诗人当时生活的时代背景,作者身世处境、人格品性、作品的创作风格等。掌握了这些方面内容,考生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建瓴式的分析了。比如说李白的轻狂不羁的性格,所写的诗篇“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以及“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等诗句,正是其人生性格的写照。而陆游是具有忧国忧民思想的诗人,才能写下“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等名句,不同作者的生平及不同的作品特色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认真地总结概括,抓住作者本身特点这根主线,对其作品的了解才能更加透彻和完整。
4 注意了解诗人的主要思想情感
在复习中,还要注意理清作者的主要思想情感,不同诗歌的作者因为所生活的时代不同,其在诗歌中体现的主要思想情感也会不同。即使是同一时代的作者,也会因所在的生活环境不同,在作品中所流露的主要思想情感也会不同。因此,不同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也就会大不相同。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考生们就应抓住陶渊明厌倦世俗,喜欢归隐的田园生活的这一主要思想情感,并结合他(下转第所写的其它诗歌,理解他的这一主要思想情感在不同作品中的应用,更好地鉴赏、理解他的作品。
5 注意积累诗歌中常用典故
中学课本的古代诗歌,常常会运用一些典故,这些典故往往可以起到“寓情于事”“烘托”、 “渲染”等作用。这就要求考生在理解时对典故要有深入的了解,掌握典故原意并结合作者所处时代的现状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刻含义,以便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感情主线。典故运用的好处是:借前人之事或诗句,用极少的话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借他人之口,说自己之事”是典故常常起到的作用。复习时,对比较生疏难懂的典故可以少读,对常识性、经常在文中出现的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多掌握、积累。
6 注意把握诗歌中的常见意象
在诗歌中还会经常运用意象的表现手法,主要表现在用特定景物和对象来表现对应的情感和事物,这就是我们所称谓的“意象”。在诗词中所写的景物、所咏扬的对象实际上为客观想表达的人或物,正所谓借景抒情、睹物思人。把握这些经常使用的意象的作用,在做相应试题时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具有一定的传统性,不同作者运用时所表达的意思基本都相同,如:“明月”往往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松柏”往往表达的是高风亮节的人格;“梧桐”则表达了作者看到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感叹身世的孤苦凄凉等。熟悉这些意象所要表达的传统含义,对我们理解诗歌非常有帮助。
7 注意掌握诗词常见的表现技巧
考生在复习诗歌时,还要注意掌握诗词常见的表现技巧。一般的诗词作品主要分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三个层面来表达作品内容的,修辞手法常见的如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等。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运用了对偶、夸张等技巧。诗词中表达方式主要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句中,诗人借用生于南国的红豆,间接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表现手法主要分为对比、衬托、象征、渲染、比兴等。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中所运用的渲染等。考生复习时多注意从这三个层面来分析作者写作时所运用的表现技巧,透彻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运用。
总之,鉴赏诗歌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尽可能多地阅读诗歌,只有多读、多想、多问、多悟才能提高鉴赏诗歌的水平和能力。平时读得不多,那么积累的也就少,对诗歌感悟也就少,鉴赏诗歌的能力也就很难得到提高。在复习备考中,一定要充分地了解教材中的诗歌,并扩充自己的诗歌阅读范围,掌握好诗歌的有关知识,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为高考语文能够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基础。除此之外,上文中所提到的几项注意点是在考生宝贵的复习时间中,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几个方面。如果考生能够在复习中,在打下坚实基础后,再从这几个方面认真地去复习,避免单纯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就一定会取得不错的复习效果和语文高考成绩。
参考文献
[1] 候文同.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复习方略[J].语文天地,2008(7).
[2] 石岩.高考古诗词命题趋势及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35).
[3] 孙祖国.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复习备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7(22).
[4] 章庭洋.高考古诗词鉴赏的几个意识[J].福建教育学校学报,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