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社会上对高素质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给汽修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组织好汽修专业实训课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尽快掌握维修技能。现代汽车已经不是简单的机械产品,也不是最初的交通工具,而是由原始汽车进化到一个高科技的结晶体。特别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汽车的科技化程度不断得到提高。随着现代汽车设计中高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加,汽车维修的理念、方法、手段和内容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克服目前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完整、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弊端”,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这是现代汽车维修技能实训教学设计创新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企业需求、教学创新、职业化、实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B822.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340-01
汽车维修专业是我校的骨干专业之一,充分发挥我校的教学优势,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汽车维修人才是我校的责任。本人自从事汽修专业教学以来,对于一体化教学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其实一体化教学就是通过项目教学法,将教学科目中的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进行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联系实际,对教师授课的知识能更好的掌握。近年来,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人针对所从教的汽修专业,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汽修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1、由于很多中职学生是迫不得已才到中职上学的。他们从得知被中职录取的那一刻,心灵受到了有生以来最强烈的震撼。看着同学们纷纷走进了高中的大门,而自己却只能上大家不怎么看好的中职。失败情绪充斥了全身,对前途感到悲观迷惘。
很多学生在初中时,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对课堂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厌倦感。对于进入职校之后继续“听老师在黑板前讲课”极其反感,上课时睡觉被认为是“比较好的表现”。老师“戏称”,这是 “对牛弹琴”、学生“戏称”,这是“牛在弹琴”。
中职生源中很多人在初中经受过很多挫折,如学习成绩不理想,老师批评,家长打骂,同学看不起,一次次的考试失利等。面对自己糟糕的学习成绩,甚至面对一次次不公平的待遇,仍能让“笑”挂在脸上,仍能“愉快”地一天天度过。这是他们在长期的锻炼中,形成了较强心理调适能力的结果。而这样的“较强心理调适能力”,在踏上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时,往往能够演变成为一种坚忍不拔的“潜质”。
实际上,中职学生中的许多人具备了与他人不同的潜质,他们具有很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具有强烈的“获得被肯定、被表扬”的欲望。
首先学生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较好的职业素养,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结合社会所需求的热点、要点和技术要求来开展教学工作。汽修专业目前是市场较热门的专业,社会需求量大,但与市场零距离接轨的话,我校学生就难以适应。该专业的从业人员需要有扎实的技能和熟练的技术,我认为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规范化的操作开始,再把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学习汽车零件的空间形体、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装配关系及传动关系、工作原理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学生学习修理工艺时,死记硬背、似懂非懂。学习排除故障时,缺乏思路、摸不着头脑、枯燥乏味。学生普遍感到专业技术理论难学易忘,厌学心理普遍,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进入修理技能形成的实训教学阶段,虽较感兴趣,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遗忘甚多,往往限于模仿性的操作训练,而无法开拓新的知识面,难以形成系统性的技能型学习。由于理论和实习教学的各个阶段认识方法单调,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学习专业技术的方法和能力难以得到很好培养。
2、由于中职学生形象思维的智力结构特点,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差,“理论课”内容教学效果也较差。汽修专业的课程较多,难点较大,专业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安排时间跨度长,且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不易衔接,教师的教学方式差异较大,学生在学习时难以理解。如结合项目教学法开展一体化教学就容易解决上述的问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应同步进行,应先理论教学再实践操作的同步教学方法,连贯的教学方式,加以项目教学的指导,我相信我们的“教学疲劳”会有所减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有所提高。学生对汽车某一部件结构的认识是断续、分散的,整体认识不清楚、理解不透彻,学习难以深入。我们不应将教学分为理论与实习两部分,我们应避免教学“脱节”的现象。如专业技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段实施,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各负其责,造成了相互脱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各自为阵”和“相互推诿”的现象,教师之間的联系得不到协调,教学内容将不能合理的统筹。
二、汽修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以项目教学法为目标开展一体化教学的模式上进行有益的探索,我认为具体做法是:
1、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为契机,在我校汽修专业教学目标指导下,将汽修专业课程划分为:发动机、底盘、电器、汽车保养、汽车机修五大模块。各大模块按系统机构的不同,分设各个专业课题,如在汽车保养模块中,分设相应的课程,每课题按专业技术的实用性和标准性规范要求,再设分课题。
2、理论课要坚持“理论够用”:现在的中职汽修教材理论都很全面,而且很细。而现代汽车修理中都以换件修理为主,有相当多的汽车部件只要知道其功用即可。由于汽车上大量使用电子元件,其原理相对较复杂,理解起来相对较难。现在的中职学生在学时间短,基础薄弱,如果一味追求片面高深的原理,学生学起来困难、吃力,而教师由于耗去大量时间,势必占用一定量的技能实训时间,对完成中职汽修整体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影响,而且学生学习效果也很差。我认为理论课要坚持“理论够用”的原则进行教学,并且尽可能的要结合实物展示教学,如有教学条件的最好在课堂上边拆解边讲解,使学生学起来不抽象,不要什么都要靠想象,很多部件结构很复杂,仅依靠想象是很难理解的。就算有图纸,对于初学者也是很难懂的所以必须依靠实物展示、拆解、组装等手段辅助学生来理解课堂内容。现在中职汽修教材过于全面、细致,作为专业教师要把教材内容概括、精简、通俗化,要把书读薄突出重点内容,必要的理论要让学生读懂、读透,这样才能把够用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决不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学了很多似懂非懂的理论,到实际工作岗位好象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
结语
汽车维修技能实训教学设计的创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潜能,唤起了学生自发讨论问题的热情。
现代汽车维修技能实训教学设计创新也提高了教师对企业需求变化的认知速度,指明了教师专业技能更新的方向,提升了实训教学内容。激发了广大职业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主动性,为教师主动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的示范。也为广大专业教师提供了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机会和条件,实现了资源共享。
最好的教学手段是学生最能接受的手段,最好的教学方法是最适合于当前学生学习的方法。职业教育教学中的趣味性、直观性、多样性、参与性和互动性,是激发、调动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潜能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赵宏良,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2013.7.
[2]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企业需求、教学创新、职业化、实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B822.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340-01
汽车维修专业是我校的骨干专业之一,充分发挥我校的教学优势,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汽车维修人才是我校的责任。本人自从事汽修专业教学以来,对于一体化教学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其实一体化教学就是通过项目教学法,将教学科目中的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进行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联系实际,对教师授课的知识能更好的掌握。近年来,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人针对所从教的汽修专业,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汽修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1、由于很多中职学生是迫不得已才到中职上学的。他们从得知被中职录取的那一刻,心灵受到了有生以来最强烈的震撼。看着同学们纷纷走进了高中的大门,而自己却只能上大家不怎么看好的中职。失败情绪充斥了全身,对前途感到悲观迷惘。
很多学生在初中时,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对课堂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厌倦感。对于进入职校之后继续“听老师在黑板前讲课”极其反感,上课时睡觉被认为是“比较好的表现”。老师“戏称”,这是 “对牛弹琴”、学生“戏称”,这是“牛在弹琴”。
中职生源中很多人在初中经受过很多挫折,如学习成绩不理想,老师批评,家长打骂,同学看不起,一次次的考试失利等。面对自己糟糕的学习成绩,甚至面对一次次不公平的待遇,仍能让“笑”挂在脸上,仍能“愉快”地一天天度过。这是他们在长期的锻炼中,形成了较强心理调适能力的结果。而这样的“较强心理调适能力”,在踏上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时,往往能够演变成为一种坚忍不拔的“潜质”。
实际上,中职学生中的许多人具备了与他人不同的潜质,他们具有很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具有强烈的“获得被肯定、被表扬”的欲望。
首先学生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较好的职业素养,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结合社会所需求的热点、要点和技术要求来开展教学工作。汽修专业目前是市场较热门的专业,社会需求量大,但与市场零距离接轨的话,我校学生就难以适应。该专业的从业人员需要有扎实的技能和熟练的技术,我认为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规范化的操作开始,再把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学习汽车零件的空间形体、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装配关系及传动关系、工作原理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学生学习修理工艺时,死记硬背、似懂非懂。学习排除故障时,缺乏思路、摸不着头脑、枯燥乏味。学生普遍感到专业技术理论难学易忘,厌学心理普遍,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进入修理技能形成的实训教学阶段,虽较感兴趣,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遗忘甚多,往往限于模仿性的操作训练,而无法开拓新的知识面,难以形成系统性的技能型学习。由于理论和实习教学的各个阶段认识方法单调,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学习专业技术的方法和能力难以得到很好培养。
2、由于中职学生形象思维的智力结构特点,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差,“理论课”内容教学效果也较差。汽修专业的课程较多,难点较大,专业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安排时间跨度长,且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不易衔接,教师的教学方式差异较大,学生在学习时难以理解。如结合项目教学法开展一体化教学就容易解决上述的问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应同步进行,应先理论教学再实践操作的同步教学方法,连贯的教学方式,加以项目教学的指导,我相信我们的“教学疲劳”会有所减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有所提高。学生对汽车某一部件结构的认识是断续、分散的,整体认识不清楚、理解不透彻,学习难以深入。我们不应将教学分为理论与实习两部分,我们应避免教学“脱节”的现象。如专业技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段实施,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各负其责,造成了相互脱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各自为阵”和“相互推诿”的现象,教师之間的联系得不到协调,教学内容将不能合理的统筹。
二、汽修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以项目教学法为目标开展一体化教学的模式上进行有益的探索,我认为具体做法是:
1、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为契机,在我校汽修专业教学目标指导下,将汽修专业课程划分为:发动机、底盘、电器、汽车保养、汽车机修五大模块。各大模块按系统机构的不同,分设各个专业课题,如在汽车保养模块中,分设相应的课程,每课题按专业技术的实用性和标准性规范要求,再设分课题。
2、理论课要坚持“理论够用”:现在的中职汽修教材理论都很全面,而且很细。而现代汽车修理中都以换件修理为主,有相当多的汽车部件只要知道其功用即可。由于汽车上大量使用电子元件,其原理相对较复杂,理解起来相对较难。现在的中职学生在学时间短,基础薄弱,如果一味追求片面高深的原理,学生学起来困难、吃力,而教师由于耗去大量时间,势必占用一定量的技能实训时间,对完成中职汽修整体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影响,而且学生学习效果也很差。我认为理论课要坚持“理论够用”的原则进行教学,并且尽可能的要结合实物展示教学,如有教学条件的最好在课堂上边拆解边讲解,使学生学起来不抽象,不要什么都要靠想象,很多部件结构很复杂,仅依靠想象是很难理解的。就算有图纸,对于初学者也是很难懂的所以必须依靠实物展示、拆解、组装等手段辅助学生来理解课堂内容。现在中职汽修教材过于全面、细致,作为专业教师要把教材内容概括、精简、通俗化,要把书读薄突出重点内容,必要的理论要让学生读懂、读透,这样才能把够用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决不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学了很多似懂非懂的理论,到实际工作岗位好象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
结语
汽车维修技能实训教学设计的创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潜能,唤起了学生自发讨论问题的热情。
现代汽车维修技能实训教学设计创新也提高了教师对企业需求变化的认知速度,指明了教师专业技能更新的方向,提升了实训教学内容。激发了广大职业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主动性,为教师主动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的示范。也为广大专业教师提供了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机会和条件,实现了资源共享。
最好的教学手段是学生最能接受的手段,最好的教学方法是最适合于当前学生学习的方法。职业教育教学中的趣味性、直观性、多样性、参与性和互动性,是激发、调动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潜能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赵宏良,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2013.7.
[2]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