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已经20多年了,笔者常常思考怎样合理利用数学教学中的“错误资源”。“学生为什么会犯错”“学生犯错只能被批评吗”“这些错误能不能避免”“学生的错误能不能成为一种资源加以利用呢”……带着这些疑惑,我边工作边思考,不断开展教学实践。
一、因势利导,使学生走出误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认为学生不该错的地方,学生却出错了。此时,教师应保持镇定,快速分析出学生出错的原因,想办法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走出误区,从而使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
例如,在学习《概率及其意义》时,我设计了一道这样的题目:投掷一枚骰子,每个面上依次有数字1、2、3、4、5、6。问:掷一次骰子,在骰子向上的一面上,出现“1”的概率是多少?表示的意义是什么?不是“1”的概率是多少?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学生都会求概率,但是,对概率的意义却回答成了:每掷6次就有一次出现“1”,出现不是“1”的自然就是5次了。任我怎么解释,学生都不懂正确的意义。于是,我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10枚骰子,把学生分成10个小组,让他们一起做实验。然后,分别提问10个组长:掷6次,是不是刚好有一次出现“1”?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同时也更加困惑了……
此时,我提醒学生:一是统一在光滑桌面上做,二是尽可能多掷几次。然后,再算一下平均数。最终学生自己统计分析,总结出结论:在同一条件下,大量重复实验后,平均每掷6次就有1次出現的数是“1”。学生也从中明白了概率的基本意义。
二、多管齐下,让错题成为“好朋友”
我们每天上午抽出一个课间,让学生讨论错题。在此之前,各科老师把学生错题筛选后抄写在教室两侧及后面黑板上。等到课间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适时进行必要的点拨。这一环节被戏称为“回头看,炒剩饭”。
每周的周三、周四,学校各抽出一节课来考“错题”。学校先找一名教师命题,即把上周考试中的错题进行归类、汇总,改编成试卷,让学生再考一次。这一环节被戏称为“定睛看,不遗憾”。
每隔两周,学校组织一次测试。学校要求命题老师从上次试卷中选一道典型错题放入本次试卷,作为“二次反馈”,再次对易错知识点进行巩固。这一环节被戏称为“刮目看,题再现”。
每隔一周,学校对学生的数学纠错本进行检查。学校要求每名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把考试及作业当中的错题再做一遍,并且常看。这一环节被戏称为“反复看,当项链”。
经过这几个环节的巩固训练,学生对所做的错题都已到了“了如指掌”的地步,甚至一看到题目就能说出答案,错题变成了学生一笔宝贵的财富。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CJYC20031340)
(责 编 帕 拉)
一、因势利导,使学生走出误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认为学生不该错的地方,学生却出错了。此时,教师应保持镇定,快速分析出学生出错的原因,想办法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走出误区,从而使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
例如,在学习《概率及其意义》时,我设计了一道这样的题目:投掷一枚骰子,每个面上依次有数字1、2、3、4、5、6。问:掷一次骰子,在骰子向上的一面上,出现“1”的概率是多少?表示的意义是什么?不是“1”的概率是多少?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学生都会求概率,但是,对概率的意义却回答成了:每掷6次就有一次出现“1”,出现不是“1”的自然就是5次了。任我怎么解释,学生都不懂正确的意义。于是,我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10枚骰子,把学生分成10个小组,让他们一起做实验。然后,分别提问10个组长:掷6次,是不是刚好有一次出现“1”?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同时也更加困惑了……
此时,我提醒学生:一是统一在光滑桌面上做,二是尽可能多掷几次。然后,再算一下平均数。最终学生自己统计分析,总结出结论:在同一条件下,大量重复实验后,平均每掷6次就有1次出現的数是“1”。学生也从中明白了概率的基本意义。
二、多管齐下,让错题成为“好朋友”
我们每天上午抽出一个课间,让学生讨论错题。在此之前,各科老师把学生错题筛选后抄写在教室两侧及后面黑板上。等到课间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适时进行必要的点拨。这一环节被戏称为“回头看,炒剩饭”。
每周的周三、周四,学校各抽出一节课来考“错题”。学校先找一名教师命题,即把上周考试中的错题进行归类、汇总,改编成试卷,让学生再考一次。这一环节被戏称为“定睛看,不遗憾”。
每隔两周,学校组织一次测试。学校要求命题老师从上次试卷中选一道典型错题放入本次试卷,作为“二次反馈”,再次对易错知识点进行巩固。这一环节被戏称为“刮目看,题再现”。
每隔一周,学校对学生的数学纠错本进行检查。学校要求每名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把考试及作业当中的错题再做一遍,并且常看。这一环节被戏称为“反复看,当项链”。
经过这几个环节的巩固训练,学生对所做的错题都已到了“了如指掌”的地步,甚至一看到题目就能说出答案,错题变成了学生一笔宝贵的财富。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CJYC20031340)
(责 编 帕 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