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芽树与白花桃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ingl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茅草屋的前面有个小天井,小天井靠猪圈那头,有一棵椿芽树,爷爷对我说:“椿芽树是你婆婆栽的。”
  猪圈一侧,有个竹笆门,门外有一棵毛疙瘩桃子树,婆婆对我说:“那是白花桃,是你爷爷栽的。”
  椿芽树年年都要长椿芽。椿芽树很高,三四月份的时候,婆婆叫爷爷:“老头子,椿芽树发芽芽了,快把你那个竹竿钩钩拿来,把椿芽钩一些下来。”
  爷爷早有准备,婆婆刚刚说完,一根竹竿就从茅草屋里伸了出来。
  我们这里是蔬菜社,用大竹子的时候少,用小竹子的时候多。大竹子就是斑竹、楠竹之类,小竹子其实是从四川北川、安县(现安州区)买回来的“金竹子”。这种“金竹子”是给豇豆、四季豆等蔬菜搭架子用的,把金竹子插在地里,蔬菜藤藤就往“金竹子”上爬,所以,我們又把“金竹子”叫“豆插子”。
  爷爷拿出来的竹竿就是“豆插子”,“豆插子”尖尖上有一个铁钩钩。由于“豆插子”只有指头那么大,爷爷钩椿芽的时候,豆插子尖尖(即顶端)一闪一闪的,而且豆插子不够长,爷爷怎么伸长手也钩不到椿芽。爷爷就叫婆婆去把高板凳搬出来。
  婆婆好半天才从茅草屋里出来,爷爷听见气喘喘的声音,回头看,婆婆搬出来的是一张高桌子。
  爷爷笑了,说:“你个老太婆哟!”
  爷爷爬上高桌子,豆插子尖尖依然打着闪闪,但是嫩嫩的椿芽一挂一挂落了下来。
  婆婆弯下腰,赶忙把椿芽捡在筲箕里。
  我那时虽然还小,但是心里也知道一些事情。看见爷爷婆婆那个样子,我坐在门槛上“嘿嘿”发笑。看爷爷婆婆钩椿芽的一些小伙伴也“嘿嘿”地笑。
  后来,我们家的饭桌上就多了一道菜,我们叫它“凉拌椿芽”,但是婆婆并没有把椿芽凉拌完。婆婆说:“剩下的做咸鸭蛋、咸鸡蛋。”
  又过了两个月,毛疙瘩桃子熟了,婆婆又叫爷爷用“豆插子”去钩毛疙瘩桃子。其实,毛疙瘩桃子还在青涩的时候,隔壁邻居的娃儿就把矮处的桃子打得差不多了,往树上粗粗一看,没有桃子,只有桃树叶子。婆婆眼尖,透过叶子,看见桃子树的顶端,有几个比鹅蛋还要大的桃子,而且桃子的表面是粉白粉白的,婆婆就说:“树上的桃子熟了呢!”
  爷爷说:“老婆子,快拿东西来接桃子。”
  婆婆拿来了一个背篼。
  爷爷说:“背篼接桃子,要碰烂,把铺盖面子拿出来扯起。”
  树上熟了的桃子落在铺盖面子上,荡了几下就停住了,婆婆急急把桃子揣在围腰子上的包包里,又用铺盖面子去接第二个桃子。
  我看见的桃子,粉白粉白的表面上还有一些微红,所以,我叫它“白花桃”。
  毛疙瘩桃子还是青涩的时候,表面毛茸茸的,吃起来扎嘴,而且苦叽叽的,不好吃。长成白花桃以后,桃子很硬,吃起来脆生生的,还带甜味。因为看爷爷钩桃子的娃儿多,爷爷婆婆就把桃子划成一丫一丫的,一个桃子可以划六七丫,在场的每一个娃儿都可以吃到一丫。
  有些娃儿说自己要学着种桃子,就把桃子骨骨留在自己手心里。爷爷婆婆说:“要想种桃子,桃子骨骨就不要用嘴去舔,不然埋在地里的桃子骨骨要烂,长不出桃子苗苗。”
  有些娃儿后悔把桃子骨骨咂得太干净,吆喝种不成桃子了,很后悔的样子。婆婆就说:“你们等一下。”然后回屋去煮鸡蛋、鸭蛋给娃儿们吃。娃儿们吃着蛋,笑嘻嘻跳起来:“好有味道哦!”原来,白花桃成熟的时候,端午节也到了,这些鸡蛋、鸭蛋,是婆婆用椿芽叶子做的咸蛋。
  责任编辑:秀丽
其他文献
故乡,若是我心中镌刻痕迹最深的山水画,那么,乡愁就是画中最柔软的花朵。  无论是哪一位文人墨客,落笔时都是带着一份生生的疼,无论是在觥筹交错间,还是在幽幽独处时,那一圈乡愁的涟漪,已然潜滋蔓长着,活色生香了一份爱的期盼。母亲的唠叨里,满满是爱的情愫,父亲的沉默不语中,却尽承载着无声的挚爱。那农家的小舟,牛娃的牧笛,叔叔的二胡,堂姐的琵琶,母亲在村口遥相守望的身影,总是在无声静默间,老了容颜,厚了思
期刊
太阳刚刚拱出地平线,在这深秋时节,远远望去,红松林就像一条宽宽的翠绿色玉带,束在大山腰间,将大山扮成了一个身着盛装的东北汉子,阳光热烈,敦厚雄壮。  “就这儿了。”小吕把电动车停靠好,见我要从车厢跳下,赶紧过来搀住我,“慢点儿!”她将车厢里备好的两节木棍分给我一根。这是根柞木棍儿,直径约三四厘米,长也就五六十厘米,握在手里,不粗不细,不长不短,还挺瓷实。又拿起两个小筐,也是一人一个,只是她筐里多了
期刊
近日遇到一位老同学,谈起她年迈的老爸因病住院的事,一脸的伤感:“唉,人老了真是可悲,全身都是病,天天大把大把地吃药,挂滴、打针什么的折腾个没完没了,真是受罪啊!他自己痛苦,我们做子女的也累。特别不忍心的是,病痛的折磨让人有生不如死的痛楚……”  因为长辈年老多病,我前几年往医院跑的次数也在增多。亲眼目睹了那些年老病残者的凄惨人生,于是就有了“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质量”的感慨。公公住院的那段日子,
期刊
学龄前的我,随母亲生活在林场工区。  有一天晚上,我突然发起高烧、说起了胡话,母亲没有常备药,工区内也没有医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交通不便,通讯不畅,在那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林场工区宿舍里,三更半夜的,无助的母亲就一直在床边换毛巾给我敷额头,直到天亮。  白色的门,不,应该是白色的光从门的间隙透过来。  为什么有光透入,屋子里还是一片漆黑呢?我好像悬浮在一片黑暗中,想坐起来怎么也无法做到。有人的
期刊
这个题目,也许有人看了会笑。笑什么,吃顿饱饭还是梦?是真的。饱餐一顿行,但顿顿饱餐却只是年少时的梦,更不要说吃好了。尤其在四十年前,我们五十岁左右的人更深有体会,因为我们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亲历者、见证者,受益着,也幸福着。  1978年,我16岁。在灵石老家段纯镇九年制高中上学。那时,农村还是公社制、集体化。村里有大队、小队,集体生产,集体劳动,集体按人口、劳动工分分配粮食、蔬菜等。我家共7口人,
期刊
已是初冬,阳光略显稀薄,天地之间的色泽变得清冷起来。原先层层叠叠的绿植,如今全隐退去了。开着车,缓缓向前,窗外的树往后退,旷野、村庄、河流也往后退。我开车并不快,少半是因为技术,大半是一路移动的风景。那些从车窗外掠过的景色,时时润着我的眼眸:一湾浅滩,几丛芦花,一棵柿树,三两只白鹭,在疏淡的冬季,苍茫而辽远。想起王维的诗“漠漠水田飞白鹭”,这样的画面放在初冬的旷野上,同样适合,远瞧近观都恰似一幅淡
期刊
清明节,是祭祀先人的日子。我们准备去坟茔祭祀岳父母。昨天,儿子找到在林场上班的朋友,要来了30棵松树苗,又买了鲜花,给岳父母送上鲜花的同时,还要在坟茔周围栽上树。  岳父母的坟茔在离县城50公里外的乡下,在他们生前居住的村子西南边的山坡下,二老躺在那里已经27年了。头些年因为路途比较远,乘坐客车不能直接到达,去祭祀他们的时候很少,只是通过别样方法对他们表示了怀念。近两年,儿子买了车,方便了,我们去
期刊
四百多年前的明代嘉靖年间,曾为太仆寺少卿的徐泰时,因得罪了权贵,而被罢官回到苏州,回家后不久,便修建了东、西花园,而东园就是留园的前身。到了清代嘉庆年间,曾任广西左江兵备道的吴县东山人刘恕,辞官回家后,買下了渐废的东园,以故园改筑,并取“竹色清寒,波光澄碧”之意,将园名变为“寒碧山庄”。可因主人姓刘,人们还是以“刘园”或“刘家花园”称之。  直至清代同治年间,园主更换,常州人盛康便又购得,重新扩建
期刊
民以食为天,民以居为安,穿衣遮羞是人们有尊严生活的必要需求。在家乡流传甚广的俗话“穿海州吃板浦”,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说明这两个地方有鲜明特色,在老百姓的心中占有一定分量。  我对于海州的初步认知来自家庭的说教。我的曾祖父在清末民初以渡船为生,经常摆渡客来客往穿梭于沭阳沭河与海州大浦等地,感受过昔日海州的繁华,他也曾经沉迷于海州的灯红酒绿,逐渐染上赌博的恶习,致使他日夜操劳所赚的辛苦钱付之东流。
期刊
在梧桐草堂的清晨醒来的时候,我听到了院子外面清脆的鸟叫声。之后有几个遥远的脚步声,大概是去观景台看日出的年轻人回来了。  我们在一起召开改稿会。5天,15个年轻作者,9个辅导老师。上午,辅导老師针对自己辅导的学员就作品进行交流,下午是每个辅导老师作的关于文学的讲座。当然,有时候几个作者会汇聚在一个老师的周围,各自把自己写作中的困惑和疑问讲出来。我门口的几个小圆茶几旁的椅子从它们原有的位置中打乱了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