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发掘 有效粘化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_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近年高考优秀作文,不难发现不乏对课本素材的成功运用之文。其实,学生如果能对课本素材加以发掘转化,那些极好的素材定能在作文中大放异彩。可见,学生身处“宝山”要识“宝”,写作不是没有素材,而是要有发掘素材的眼光。
  一、素材采撷,发掘作文素材的方法
  在所学的课文中,总有让人印象特别深刻的作家、作品、人物形象等,这些无疑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对此,我们可以用鲁迅之言,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1.可以用作事实论据的名人事迹、重大事件等
  (1)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历史事件
  课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有着独特的经历和精神品格,譬如《传记选读》中的苏武、谭嗣同、谢坤山等,《唐宋散文》中的柳宗元、欧阳修、陆羽等;课文中堪称经典素材的历史事件如巨鹿之战、易水送别、鸿门宴等,皆是可用之“材”。学生可根据作文题材不同而进行取舍。
  (2)作者的生平经历、典型事迹
  课本中的作者,特别是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如屈原、司马迁、陶渊明……他们大都际遇不凡、经历丰富,其精神世界、理想追求皆可以作为典型的事例运用到作文中去。
  2.可以作为理论论据的材料
  理论论据包括深刻思想、先进观念、名言警句等。如《诗经》“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珠玑之句俯拾皆是。这些语句运用到文章中去,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3.可供引用化用的诗词佳句或饱含真情的片段
  文中诗词等片断性、局部性妙词佳句亦可以成为打造文章“亮点”的构件,运用得当能使文章语言更亮丽,行文更出彩。例如:信念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决心;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着;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气魄。
  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饱含真情的片段。如《项脊轩志》怀念祖母及母亲之事,《我与地坛》深情追忆母亲的文字,《陈情表》讲述自己孤弱无依与祖母相依为命的部分。这些文字感情浓烈,感人至深,倘若在作文中恰如其分地化用,定能直抵人心,产生强烈共鸣。
  二、深入思考。运用课文素材的技巧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而我们要说“材不在奇,切题为妙,料不在多,精当就好”。我们如何巧妙运用课本中的作文素材呢?
  1.借“米”为“炊”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值得留意的是,课本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事迹等皆是可借之“米”。如能对其进行梳理归纳、筛选剪裁,为我所用,使其事例或理论成为文章的有力支撑。如:
  放逐蛮荒仍心系楚国的屈原;父死母嫁,伶仃孤苦的李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一贬再贬,煮酒东坡的苏轼;僵卧孤村,悲裂九州的陆游……他们或自幼孤苦无依,或一生大起大落,或终生不受重视,相同的一点就是:他们都历经坎坷、孤独,却又抛弃孤独、浮名,化悲情为思辨,把孤独、寂寞挥舞成七色的才情,为人间留下旷世佳作!
  2.借“腹”产“子”
  课文既是阅读的文本,亦是写作的模本。如苏洵《六国论》堪称议论文写作典范,其论证之巧妙及手法之多样,对议论文写作有着积极帮助。此类典型课文不在少数,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其谋篇布局,掌握其写作技法,借助课文之“腹”,产作文之“子”。如: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五岁进小学,九岁入省中,十五游南大,二十研究生。此生条件好,工作不愁找。东家婆也夸,西家婶也赞。姐弟笑盈盈,父母乐呵呵!好事人相承,传遍南京城。”
  3.借“诗”还“魂”
  课文中的名言佳句,有些可以借来直接成为作文的语句,有些可以适当地化用成为文章的组成部分。果若能借“诗”还“魂”,营造出某种意境或情境,定能为文章增光添彩。如:
  唐人眼中的花,妩媚而浓烈。“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里的花落英缤纷,很美。宋人眼中的花伊人憔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那里的花烛照红妆,红瘦绿肥,很美。清人眼中的花,飘零流水。“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那里的花,游丝无力,楚楚动人,也很美。而待今朝春风伴雨,红花却已是如团如簇,艳丽非常。
  三、学以致用,课文素材的实践运用
  议论文写作中,學生常有“以叙代议,例而不议”的弊病,使得论证苍白乏力。那么有了素材,议论文该如何展开论证分析呢?
  1.叙“例”,去故事化
  在论据叙述时,学生总是不由自主地把论据叙述成故事,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议论文的论证力度。因为议论文的写作并不是为了塑造形象,而是为了论证观点。所以,议论文写作叙述论据时应避免出现故事化的倾向,不妨多用些概括性语言,只需把与论点相关内容表达出来即可。
  2.找“点”,除枝蔓化
  论据的选择和使用,要紧扣论点,找准论据与论点的“契合点”。写作过程中,应紧紧围绕论点来取舍素材,聚焦中心论点,去除“粗枝大叶”,使论据与论点更加紧密、更加契合,最大程度地呈现出论证的准度和精度,这样的论证分析才会有力度。
  3.析“据”,少重复化
  不少学生在议论文写作时,担心字数不够,往往不是加强对文章的分析论证,而是论据叠加凑合。这种方式既无益于文章的论证,又缺乏对论据的针对性与深刻性的分析。可以说,一篇好的议论文,论据不在乎多,而在乎精,更在乎深入的分析论证。那么,我们该如何展开分析议论呢?
  (1)假设分析
  试想,如果文王未得见垂钓之太公,何能得之相而伐纣?如果越王无范蠡文种之虎翼,纵使他能卧薪尝胆又何如?如果李世民不招纳猛将贤土,拢为麾下,何能夺得山河?可谓借人之智,其借亦智。
  运用假设论证,正例则反面假设,反例则正面假设。值得注意的是,假设分析是有条件限制的,那就是要尊重客观事实,遵循事物的逻辑规律。
  (2)因果分析
  因为忍让,我们会受到嘲笑、讥讽、打击和误解;因为忍让,我们却得到了乐观、豁达、信念和力量。失去了花瓣,得到了果实;失去了严寒,迎来了温暖;失去了成功,得到了教训。因为果实如不容忍花瓣凋零,就无法成熟;寒冬如不容忍温暖,就无法换来季节轮回;成功如不容忍失败,就无法寻得突破和转折。
  在叙“例”之后,对事例的原因进行分析,探求其根源,发掘其本质,让人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既证明了事例的原因或结果与论点的关系,又逐步深化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的说服力得到大力提升。
  (3)类举对比
  我崇敬苏武将困难化作勇气,在牧羊中慢读人生;也喜欢朱自清把困难变成诗意,在荷塘边放飞才情。我哀叹项羽兵败时不能直面困境,放弃了东山再起的机会;也同情别里科夫对黑暗一味逃避,用套子束缚了自己,禁锢了他人。
  通过两类人的鲜明对比,是非曲直更加明确,道理讲得更加透彻,论证更具说服力,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总而言之,议论文的写作如果能从最熟悉的教材中发掘写作素材,巧析妙议,有效转化为有力论据,定能让教材之花精彩绽放。
其他文献
古诗是我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粹。当前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人的古诗都是五千年文化发展过程中经过千锤百炼的名篇佳作。因此,创新初中语文古诗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古诗教学效率,对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初中语文的古诗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古诗课堂的教学效果,所
巴金先生的名篇《小狗包弟》已教过几遍,每教一遍,总有一些新的体会;这篇课文,也听过好些老师上过公开课,每听一次,也总有一些新的思索。但发现,这篇文章的好些“精微”之处,往往被一些老师忽略了。  一是对课文第一自然段的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虽然其作用在“教参”之类的资料里有所解释,什么结构上铺垫啊,什么内容上对照啊,什么主题上深化啊,但总觉得空洞的很;有些老师上课提到了这一段,多是轻轻带过,语
庄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提出的“言不尽意”思辨观点,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和“意”之间是人的语言和心意之间的关系。“言”与“意”并不统一,“言”只是表达“意”的工具,且“意”是难以用“言”来完全表达出来的。《庖丁解牛》全文仅三百余字,是庄子假托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谈其“养生之道”,阐明了只要在实践中认识和掌握了事物的内在规律,就能取得行动自由的道理。语言简洁流畅、生动形象
日前,在微信上看到一个段子:上高中以后,语文考试最伤脑筋了。上课教的是包饺子,家庭作业布置的是蒸包子,考试考的是烙馅饼。许多人看了以后一笑了之,但是让我产生了许多联想和反思。记得201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学生从考场出来,大呼“语文老师课堂讲的内容考试没考,考的都是平时课堂上没讲的内容”,有的学生也认为,语文课和考试没有什么关系,日常语文教学与考试脱节已是不争的事实。  说语文课与考试没有关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中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些知识隐含丰富的字词汇里,我们可以将这些字词称作“文化因子”。开发利用这些“文化因子”有利于促进师生对课文的钻研,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积淀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对于教师而言,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以课文中的文化因子作为切入点,还可以达到优化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教学背景  本文是苏轼的代表作,它更体现出
【教学创意】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把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龙腾虎掷的稼轩词单列为四个专题,可见,李杜苏辛四人是唐诗宋词史上四座并峙的高峰,他们都爱诗、爱酒,都是“国家不幸诗家幸”的代表。李白的《将进酒》是苏教版选修课本《唐诗宋词》“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最后一首诗,它既是李白豪放诗风的代表,又很好地阐释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酒文化和儒家文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认
文章是思维的产物,写作(尤其是议论文写作)应具有理性。在应试作文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审题立意这个环节,理性思维能力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作文是否切题,是否有新意或深意,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作文得分的高低。  为使这个话题的探究更具有针对性,我们以一道作文题为例展开探讨。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按要求作文:  吴兴杂诗  [清]阮 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在高考古代诗歌复习教学中,解题技法的指导非常重要,但是它到了一定的时期就会遇到瓶颈,难以使成绩继续提升。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已经意识到读懂诗歌对于解答题目的重要性,逐渐从关注解题过渡到讲解诗歌。在此,笔者谈一点自己的备考经验,希望在古代诗歌阅读方面对大家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以趣为先,功在积累——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积累习惯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怎样才能培养学生阅读品味诗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四单元的《张衡传》是选自《后汉书》的经典篇目。作者范晔按照时间顺序,以张衡“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为纲组织全文,显示了张衡作为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才干与成就。但宜昌籍的语文同仁们偏偏出了一个难题,要对《张衡传》进行同课异构。如何突破传统的课文讲解模式,解构并重建它?这需要不断挖掘文本,找到创新的突破口。  在观看地震学专家冯锐教授复原张衡地动仪的纪录片里,我寻找到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的要求是:“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主动阅读、热爱阅读、享受阅读,养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