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唐代燕乐大曲是唐代歌舞大曲的代表,主要音乐成分含有大量的外域色彩,是中原音乐文化与西域异族音乐相互碰撞、渗透,交融佛教、道教音乐的产物,形成了以器乐、歌唱、舞蹈为主体的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歌舞音乐格局,为当时统治者所喜爱和提倡,并成为宫廷音乐主流。本文详细的介绍了大曲的形成过程及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又分析了《霓裳羽衣曲》的发展历程与结构特征,让读者更加清晰的了解隋唐时期的歌舞大曲。
关键词:隋唐歌舞大曲;结构;《霓裳羽衣曲》
隋唐时期的歌舞大曲,仍是歌、舞、乐兼有的综合性大型乐曲,代表着当时宫廷乐舞的最高艺术成就。此时的歌舞大曲,在形式、内容方面更加丰富,不仅有充分体现汉文化特色的、传统的魏晋大曲,更有源自西域及边地的、具有不同民族文化特色的大曲,以及宫廷教坊等主持编创的各种大曲。这些大曲集中了隋唐歌舞音乐的精华,拥有宏大的规模、绚丽缤纷的色彩、高超迷人的表演,代表了当时音乐歌舞的最高成就,其影响更是延及宋、元、明、清各代,播及歌舞、器乐、词曲、说唱、戏曲等诸多方面。
一、形成过程及结构特征
在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历程中,自魏晋南北朝时期之后,中原音乐和西域音乐经过百年交融,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格的音乐,这种夹杂着西域之音和中原旧乐的新风格音乐,是唐代歌舞音乐的主流,主要在宫廷宴饮场合表演,又可称为“燕乐”。唐代歌舞大曲如果按照使用歌舞大曲的场合,可大略概括为雅乐与俗乐两类。俗乐是祭祀享庙朝会之外使用的音乐,而唐代俗乐即是以燕乐歌舞大曲为主体的。唐代燕乐歌舞大曲因其含有大量的民间音乐和外域音乐成分,风格清新活泼,生动明快,受到当时上层贵族及文人的喜爱而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唐朝的乐舞丰富多彩,艺术水平较高,而宫廷宴饮欢娱场合使用的燕乐恰是这个时期的主角。与雅乐的仪典、教化功能相反,燕乐歌舞大曲体现的是乐舞文化的娱乐消遣功能。燕乐歌舞大曲的发展水平,也代表当时歌舞大曲的最高水平。在传统音乐理论的基础上,受到龟兹音乐理论的影响,唐时期借鉴了龟兹音乐论而形成了流变复杂的宫调学说,燕乐歌舞大曲按宫调系统分类,每套大曲专属一宫调,建立了燕乐二十八调的乐学理论,二十八调的基础是燕乐七声音阶。至此,中国古代音乐采用的三种不同的七声音阶开始并存流传。
在继承乐府音乐和隋代宫廷俗乐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少数民族和异域音乐,在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中得到完善和发展,形成了唐代一种综合器乐、歌唱和舞蹈为一体,是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歌舞音乐形式,也正是文中提及的唐代燕乐歌舞大曲。唐代文献中,关于大曲结构名称的记载不多,只有散序、中序、拍序、入破等少数名称,且不同大曲的结构或具其特殊性,從文献的记载中,只能大致了解唐大曲的一般结构体制。唐代燕乐歌舞大曲的曲式结构一般分为“散序”(无拍无歌,节奏舒缓的乐器演奏)、“中序”(入拍,以歌为主的缓歌缓舞)和“破”(歌、舞、乐并作,节奏多变,以舞为主)三大部分。各部分均分若干遍,遍数多少不等。歌词主要为诗体,入乐叠唱,在《乐府诗集》有部分收藏。一般来说,唐大曲的表演,基本遵循着“由缓而急”这一发展趋势,其中歌、舞、乐三方面的结合较为自由灵活,舞蹈的运用尤其频繁,不仅用于破曲、急曲部分,也经常贯穿于大曲表演之始终。总之,在隋唐大曲的表演中,歌曲、舞蹈、器乐三种艺术形式都得到了美妙而充分的体现。
二、《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又称《霓裳羽衣舞》,它是唐代最著名的歌舞大曲,相传是唐玄宗据印度《婆罗门曲》改编而成,是一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舞者上衣绣缀着洁白的羽毛,下身穿着霓虹般的裙裾,洋溢着仙境般的情调。共36段: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曲破十二段。散序部分由磬、箫、筝、笛等乐器独奏和轮奏,不舞不歌。中序又名拍序或歌头,是一个慢板的抒情乐段,舞者翩翩起舞。曲破又名舞遍,在急管繁弦中,以快速急促的舞蹈结束全曲。
《霓裳羽衣曲》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情调的歌舞套曲,音乐清雅幽静,舞者扮作仙女,头戴步摇冠,上身穿羽衣,下身着霓虹般的彩裙,飘然起舞,轻盈欲翔,真是“月闻仙曲调,霓作舞衣裳”,令人如入仙境。《旧唐书·杨贵妃传》称她“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所以深得玄宗宠爱。杨氏以善舞《霓裳羽衣曲》著称,她曾自信地说“《霓裳》一曲,足掩前古”。仅凭表演一部《霓裳羽衣曲》,就可超过所有前人,可见贵妃演技之高、本曲难度之大。据说宫女穿七宝璎珞跳此舞时,因旋转速度太快,以致于曲终满身珠玉尽落于地,数量之多可达到“珠翠可扫”的地步。
《霓裳羽衣曲》流传数百年,在唐玄宗、文宗、宣宗都曾在宫中用数百人演出此舞,盛极一时。至五代时仍有此曲的残谱流传,后逐渐失传。南宋音乐家姜白石于1186年在湖南长沙乐工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商调《霓裳曲》十八阙,都是由谱无词。他认为这些曲谱“音节闲雅,不类今曲”,于是,就为中序一段填上歌词,名为《霓裳中序第一》,收入《白石道人歌曲》中保存至今。姜白石当时的生活处境窘困,经常四处漂泊,所以他填的词忧郁感伤,有一种凄凉之感。从留存现在的曲谱看,该曲音乐非常雅静,颇具唐代法曲的遗风。
三、结语
唐代汇聚了南北朝三百年乐舞资源,呈现在中国乐舞歷史长河中的是一个光彩灿烂的音乐盛世。唐代燕乐以歌舞大曲为主体,建立在以多种民族音乐融合的多化化基础上。这种风格特征主要得益于统治阶级对政治、生活、乃至艺术的豁达容纳、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统治层对外交流的态度与喜闻乐见的大型歌舞音乐形式使燕乐著名的乐曲名声远播。考察唐代大曲文化,无论是从教育、表演、组织方面都可以提供出宝贵的历史经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就是善于吸收和消化一些别人的长处和优势。燕乐歌舞大曲的形成和发展便是这样。它在较长期安定的政治环境中,在社会经济较为繁荣昌盛的基础上,广泛地从国外各民族文化中吸取滋养,从而大大地丰富和提高了自身的艺术水平,创造了我国封建社会音乐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更以其博大精深的渊厚内涵不断对后世产生着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陈秉义.中国音乐通史概述[M].西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2]田可文.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9.
[3]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8.
作者简介:
黄辉(1991—),男,聊城大学音乐学院2016级研究生,专业为音乐与舞蹈学,研究方向为中国音乐史。
关键词:隋唐歌舞大曲;结构;《霓裳羽衣曲》
隋唐时期的歌舞大曲,仍是歌、舞、乐兼有的综合性大型乐曲,代表着当时宫廷乐舞的最高艺术成就。此时的歌舞大曲,在形式、内容方面更加丰富,不仅有充分体现汉文化特色的、传统的魏晋大曲,更有源自西域及边地的、具有不同民族文化特色的大曲,以及宫廷教坊等主持编创的各种大曲。这些大曲集中了隋唐歌舞音乐的精华,拥有宏大的规模、绚丽缤纷的色彩、高超迷人的表演,代表了当时音乐歌舞的最高成就,其影响更是延及宋、元、明、清各代,播及歌舞、器乐、词曲、说唱、戏曲等诸多方面。
一、形成过程及结构特征
在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历程中,自魏晋南北朝时期之后,中原音乐和西域音乐经过百年交融,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格的音乐,这种夹杂着西域之音和中原旧乐的新风格音乐,是唐代歌舞音乐的主流,主要在宫廷宴饮场合表演,又可称为“燕乐”。唐代歌舞大曲如果按照使用歌舞大曲的场合,可大略概括为雅乐与俗乐两类。俗乐是祭祀享庙朝会之外使用的音乐,而唐代俗乐即是以燕乐歌舞大曲为主体的。唐代燕乐歌舞大曲因其含有大量的民间音乐和外域音乐成分,风格清新活泼,生动明快,受到当时上层贵族及文人的喜爱而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唐朝的乐舞丰富多彩,艺术水平较高,而宫廷宴饮欢娱场合使用的燕乐恰是这个时期的主角。与雅乐的仪典、教化功能相反,燕乐歌舞大曲体现的是乐舞文化的娱乐消遣功能。燕乐歌舞大曲的发展水平,也代表当时歌舞大曲的最高水平。在传统音乐理论的基础上,受到龟兹音乐理论的影响,唐时期借鉴了龟兹音乐论而形成了流变复杂的宫调学说,燕乐歌舞大曲按宫调系统分类,每套大曲专属一宫调,建立了燕乐二十八调的乐学理论,二十八调的基础是燕乐七声音阶。至此,中国古代音乐采用的三种不同的七声音阶开始并存流传。
在继承乐府音乐和隋代宫廷俗乐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少数民族和异域音乐,在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中得到完善和发展,形成了唐代一种综合器乐、歌唱和舞蹈为一体,是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歌舞音乐形式,也正是文中提及的唐代燕乐歌舞大曲。唐代文献中,关于大曲结构名称的记载不多,只有散序、中序、拍序、入破等少数名称,且不同大曲的结构或具其特殊性,從文献的记载中,只能大致了解唐大曲的一般结构体制。唐代燕乐歌舞大曲的曲式结构一般分为“散序”(无拍无歌,节奏舒缓的乐器演奏)、“中序”(入拍,以歌为主的缓歌缓舞)和“破”(歌、舞、乐并作,节奏多变,以舞为主)三大部分。各部分均分若干遍,遍数多少不等。歌词主要为诗体,入乐叠唱,在《乐府诗集》有部分收藏。一般来说,唐大曲的表演,基本遵循着“由缓而急”这一发展趋势,其中歌、舞、乐三方面的结合较为自由灵活,舞蹈的运用尤其频繁,不仅用于破曲、急曲部分,也经常贯穿于大曲表演之始终。总之,在隋唐大曲的表演中,歌曲、舞蹈、器乐三种艺术形式都得到了美妙而充分的体现。
二、《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又称《霓裳羽衣舞》,它是唐代最著名的歌舞大曲,相传是唐玄宗据印度《婆罗门曲》改编而成,是一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舞者上衣绣缀着洁白的羽毛,下身穿着霓虹般的裙裾,洋溢着仙境般的情调。共36段: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曲破十二段。散序部分由磬、箫、筝、笛等乐器独奏和轮奏,不舞不歌。中序又名拍序或歌头,是一个慢板的抒情乐段,舞者翩翩起舞。曲破又名舞遍,在急管繁弦中,以快速急促的舞蹈结束全曲。
《霓裳羽衣曲》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情调的歌舞套曲,音乐清雅幽静,舞者扮作仙女,头戴步摇冠,上身穿羽衣,下身着霓虹般的彩裙,飘然起舞,轻盈欲翔,真是“月闻仙曲调,霓作舞衣裳”,令人如入仙境。《旧唐书·杨贵妃传》称她“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所以深得玄宗宠爱。杨氏以善舞《霓裳羽衣曲》著称,她曾自信地说“《霓裳》一曲,足掩前古”。仅凭表演一部《霓裳羽衣曲》,就可超过所有前人,可见贵妃演技之高、本曲难度之大。据说宫女穿七宝璎珞跳此舞时,因旋转速度太快,以致于曲终满身珠玉尽落于地,数量之多可达到“珠翠可扫”的地步。
《霓裳羽衣曲》流传数百年,在唐玄宗、文宗、宣宗都曾在宫中用数百人演出此舞,盛极一时。至五代时仍有此曲的残谱流传,后逐渐失传。南宋音乐家姜白石于1186年在湖南长沙乐工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商调《霓裳曲》十八阙,都是由谱无词。他认为这些曲谱“音节闲雅,不类今曲”,于是,就为中序一段填上歌词,名为《霓裳中序第一》,收入《白石道人歌曲》中保存至今。姜白石当时的生活处境窘困,经常四处漂泊,所以他填的词忧郁感伤,有一种凄凉之感。从留存现在的曲谱看,该曲音乐非常雅静,颇具唐代法曲的遗风。
三、结语
唐代汇聚了南北朝三百年乐舞资源,呈现在中国乐舞歷史长河中的是一个光彩灿烂的音乐盛世。唐代燕乐以歌舞大曲为主体,建立在以多种民族音乐融合的多化化基础上。这种风格特征主要得益于统治阶级对政治、生活、乃至艺术的豁达容纳、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统治层对外交流的态度与喜闻乐见的大型歌舞音乐形式使燕乐著名的乐曲名声远播。考察唐代大曲文化,无论是从教育、表演、组织方面都可以提供出宝贵的历史经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就是善于吸收和消化一些别人的长处和优势。燕乐歌舞大曲的形成和发展便是这样。它在较长期安定的政治环境中,在社会经济较为繁荣昌盛的基础上,广泛地从国外各民族文化中吸取滋养,从而大大地丰富和提高了自身的艺术水平,创造了我国封建社会音乐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更以其博大精深的渊厚内涵不断对后世产生着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陈秉义.中国音乐通史概述[M].西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2]田可文.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9.
[3]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8.
作者简介:
黄辉(1991—),男,聊城大学音乐学院2016级研究生,专业为音乐与舞蹈学,研究方向为中国音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