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同时还规定了:小学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三四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五六年级)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群文阅读的推广,书店里、网络上等等地方,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学生的阅读需求也不断扩大,群文阅读教学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实施推广。下面我将结合个人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基于农村小学,谈谈语文群文教学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什么是群文阅读
所谓“群文”就是汇聚多篇文章。“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著名特级教师、儿童阅读推广人蒋军晶老师说:“群文阅读就是在较短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无论何种解释,我们发现群文阅读都有几个关键词:短时间、议题、多文本等。
短时间:让学生在一周里读四五篇文章,这是群文阅读吗?显然不是,这样的阅读在目的和速度上没有要求和压力。短时间,其实没有固定的标准,根据名家的思想理论和日常教学习惯,一般定为一节课或者两节课。
议题:群文阅读是让学生读几篇文章,这几篇文章肯定不是随便选择的,“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就是以一定的依据,这个依据就是议题。议题可以是人文主题,如:祖国大好河山、母爱、童年等等,也可以是以作者、写作风格等等为议题。议题是多元的。
多文本:我们通常的教学是单篇教学,它的对应就是群文教学,在数量上应为两篇以上,一般三到五篇。
二、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开展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不爱阅读:之前我看到过有相关报道,中国人年平均读书0.7本。外国许多国家读书量是我们的几倍,有点乃至于几十倍,中 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群文阅读的开展,给孩子营造一种书香气,营造一种全民阅读的磁场,吸引孩子进行广泛而有效的阅读,迫在眉睫。
2.条件限制: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小学中,留守儿童占比相当大,很多孩子都是在农村跟着爷爷奶一起生活。这些孩子的父母一旦外出打工,由于忙于工作,大多没有时间与孩子沟通、没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有的即使关心也限于手机的电话联系。由于观念、经济等诸多原因,他们也无法给孩子购置足够的图书,更不要谈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
3.农村小学学生阅读能力低下,阅读方式单一:农村小学,很多学生的阅读还停留在唱读、指读、出声读的层面。没有掌握默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文章的方法,理解归纳文章的能力也很差。
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具体探索
基于之前谈到的诸多问题,特别是条件的限制,我认为可以先利用我们已有的教材,进行群文教学。基于我所使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谈谈我的一些探索。
1.选择合适单元,按教材顺序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一共有四篇文章:《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的长生果》。这四篇文章就是很多的群文阅读教学材料。我们不难发现这四篇文章都和“读书”有关,但是我们往常一篇一篇的教学,忽略了教材编者的用意,把这四篇文章设计成群文阅读教学,和学生一起总结出都和“读书”有关,再让学生去发现它们的不同,我们发现这是很有层次的逻辑顺序:《窃读记》侧重讲喜欢读书、《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讲读什么书、《走遍天下书为侣》讲的是如何读书、《我的长生果》侧重讲读书的意义。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会发现同样的主题会有不同的侧重点,这样的学习实则减轻了学生的负担,简单明了的掌握了知识。
2.基于教材单元的课文选择组合教学。
人教版教材的课文大都以主题单元安排内容。有时我们可以将同一单元的课文加以整合,围绕同一目标进行重组,开展教学。这样做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四年级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有四篇文章,我们可以将其中三篇文章《梅花魂》、《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组合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体会作者真挚的思想情感。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作者思乡的事物也各有不同,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可以通过一些景物或者事情表达出来。
3.以教材中作者为线索,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四年级到六年级选择了四篇老舍的散文:《猫》、《母鸡》、《草原》、《北京的春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同一作家筆下,不同的描写角度以及表达的不同的情感和不同的写法。
4.以教材人文主题,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父母之爱”的人文主题,教材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篇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这四篇课文有着共同的叙事技巧——对话推进叙事,我们就围绕这一核心目标,分板块的进行教学。通过群文阅读的简读、跳读、精度等不同阅读方法去感受不同的父爱和母爱。
以上我所谈的群文阅读教学探索均为基于农村教学现状,利用已有的教材进行的常识,并未拓展到教材外的文本。
一、什么是群文阅读
所谓“群文”就是汇聚多篇文章。“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著名特级教师、儿童阅读推广人蒋军晶老师说:“群文阅读就是在较短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无论何种解释,我们发现群文阅读都有几个关键词:短时间、议题、多文本等。
短时间:让学生在一周里读四五篇文章,这是群文阅读吗?显然不是,这样的阅读在目的和速度上没有要求和压力。短时间,其实没有固定的标准,根据名家的思想理论和日常教学习惯,一般定为一节课或者两节课。
议题:群文阅读是让学生读几篇文章,这几篇文章肯定不是随便选择的,“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就是以一定的依据,这个依据就是议题。议题可以是人文主题,如:祖国大好河山、母爱、童年等等,也可以是以作者、写作风格等等为议题。议题是多元的。
多文本:我们通常的教学是单篇教学,它的对应就是群文教学,在数量上应为两篇以上,一般三到五篇。
二、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开展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不爱阅读:之前我看到过有相关报道,中国人年平均读书0.7本。外国许多国家读书量是我们的几倍,有点乃至于几十倍,中 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群文阅读的开展,给孩子营造一种书香气,营造一种全民阅读的磁场,吸引孩子进行广泛而有效的阅读,迫在眉睫。
2.条件限制: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小学中,留守儿童占比相当大,很多孩子都是在农村跟着爷爷奶一起生活。这些孩子的父母一旦外出打工,由于忙于工作,大多没有时间与孩子沟通、没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有的即使关心也限于手机的电话联系。由于观念、经济等诸多原因,他们也无法给孩子购置足够的图书,更不要谈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
3.农村小学学生阅读能力低下,阅读方式单一:农村小学,很多学生的阅读还停留在唱读、指读、出声读的层面。没有掌握默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文章的方法,理解归纳文章的能力也很差。
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具体探索
基于之前谈到的诸多问题,特别是条件的限制,我认为可以先利用我们已有的教材,进行群文教学。基于我所使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谈谈我的一些探索。
1.选择合适单元,按教材顺序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一共有四篇文章:《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的长生果》。这四篇文章就是很多的群文阅读教学材料。我们不难发现这四篇文章都和“读书”有关,但是我们往常一篇一篇的教学,忽略了教材编者的用意,把这四篇文章设计成群文阅读教学,和学生一起总结出都和“读书”有关,再让学生去发现它们的不同,我们发现这是很有层次的逻辑顺序:《窃读记》侧重讲喜欢读书、《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讲读什么书、《走遍天下书为侣》讲的是如何读书、《我的长生果》侧重讲读书的意义。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会发现同样的主题会有不同的侧重点,这样的学习实则减轻了学生的负担,简单明了的掌握了知识。
2.基于教材单元的课文选择组合教学。
人教版教材的课文大都以主题单元安排内容。有时我们可以将同一单元的课文加以整合,围绕同一目标进行重组,开展教学。这样做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四年级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有四篇文章,我们可以将其中三篇文章《梅花魂》、《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组合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体会作者真挚的思想情感。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作者思乡的事物也各有不同,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可以通过一些景物或者事情表达出来。
3.以教材中作者为线索,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四年级到六年级选择了四篇老舍的散文:《猫》、《母鸡》、《草原》、《北京的春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同一作家筆下,不同的描写角度以及表达的不同的情感和不同的写法。
4.以教材人文主题,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父母之爱”的人文主题,教材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篇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这四篇课文有着共同的叙事技巧——对话推进叙事,我们就围绕这一核心目标,分板块的进行教学。通过群文阅读的简读、跳读、精度等不同阅读方法去感受不同的父爱和母爱。
以上我所谈的群文阅读教学探索均为基于农村教学现状,利用已有的教材进行的常识,并未拓展到教材外的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