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巧用地图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可以利用地图的直观性帮助学生记忆,让学生通过动手绘制地图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利用地图强化学生的地理思维。
[关键词]地图;地理教学;地理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12401
地图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它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智力和掌握基本地理的技能,同时又便于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规律性。”因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巧用地图有着重要意义。
一、利用地图的直观性帮助学生记忆
我们知道,地图有着比较直观的特点,利用地图联系实际,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初中生的思维特点是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很有限,因此更应该在地理教学中多利用地图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点。
比如在星球版初中地理教材中,对于中国行政区划这一知识点,让学生记住我国每个省在地图中的位置是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难点,笔者让学生把我国的地图想象成一只公鸡,学生们顿时来了兴趣。学生们对公鸡的身体构造比较熟悉,他们也乐于通过对生活中能见到的事物的联想来掌握抽象知识。以东北为例子,笔者先问学生:“同学们,如果我国的地图是一只大公鸡的话,那我们的东北三省,像不像一只公鸡的鸡头呢?”学生们活跃起来,大家纷纷说东北三省很像是一个昂然向上的鸡头。然后根据这种类比的方法,笔者让学生们自己来逐个对比。学生们说我国的首都北京正好在鸡脖子的位置,因为脖子的上面是“首”,所以在鸡脖子位置的北京就是我们的首都——学生们的联想是很丰富的,思维方式也是极发散的。
长江和黄河是东西走向的,笔者让学生们把長江和黄河想象成两根公鸡的肠子,横穿这只公鸡的整个身体。通过这种形象的类比方法,可以让学生们对抽象的知识点有更直观更感性的认识。
二、让学生通过动手绘制地图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利用地图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地图,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当然我们让学生动手绘制的是简要地图。
在学生对地图有了越来越高的学习兴趣之后,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试着自己绘制地理简图。可以让学生们在地图上先蒙上一张透明的纸,在透明纸上描绘各个国家和行政区的轮廓。通过这种简单的描绘可以加深学生对各个国家和各个行政区位置和轮廓的记忆,也能让学生获得动手绘地图带来的成就感。对绘制认真的学生要及时地鼓励,对绘制效果不理想的学生,要一对一进行辅导,甚至手把手地教会学生绘制地图。
在进行专题性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们分别画不同的主题,然后把学生们画得好的地图做成一本地图册。学生在学习地理时,看到自己动手画出的地图册,会很有成就感和探索学习的欲望。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让A组学生画出所有的河流、洋流,B组的学生画出所有的山脉,依此类推,就可以画出一本内容很丰富的地图册。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运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等工具去丰富学生的手绘地图,给山川、河流添加一些色彩,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手绘地图甚至可以把建筑、景点等因素也加入其中,把人文地理的特点也体现出来,这种更为高级的手绘地图不但有实用价值,也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地理,还能实现很好的视觉享受和审美教育。
三、利用地图强化学生的地理思维
地理思维是一种客观的思维,学生通过地理知识进行归纳和推演,认识更为本质和深刻的东西。比如对洋流的认识,洋流有“寒流”和“暖流”两个概念。如果只是通过字面的解释,学生很难理解暖流为什么暖,寒流为什么寒,而通过对地图的观察与想象,学生想象自己置身在洋流的环境中,把地理思维和想象思维结合起来,对暖流和寒流的认识更为直观。以北大西洋暖流为例,学生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可以看到大西洋暖流的流向是受风力影响,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流动。这时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地理思维,让学生通过地图进行想象。学生们会想到大西洋的暖流对沿途欧洲的气候影响,对相应时节的欧洲有着增温和增湿的作用,使沿岸形成了海洋性气候。利用地图展开学生的地理思维,学生们就不再死记硬背地理知识点,他们能学得更灵活,也更了解地理现象背后的东西。比如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对大西洋暖流流经地的观察,学生们就能把风向、洋流、纬度、气候等知识点更为立体地融合在一起。学生们会认识到,这些地理的知识点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一个系统。通过观察地图,学生能更好地运用地理思维,把这些知识点融会贯通。
综上,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巧用地图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强化学生的地理思维,让学生活学活用地理,并且爱上地理学习。
(责任编辑周侯辰)
[关键词]地图;地理教学;地理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12401
地图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它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智力和掌握基本地理的技能,同时又便于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规律性。”因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巧用地图有着重要意义。
一、利用地图的直观性帮助学生记忆
我们知道,地图有着比较直观的特点,利用地图联系实际,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初中生的思维特点是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很有限,因此更应该在地理教学中多利用地图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点。
比如在星球版初中地理教材中,对于中国行政区划这一知识点,让学生记住我国每个省在地图中的位置是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难点,笔者让学生把我国的地图想象成一只公鸡,学生们顿时来了兴趣。学生们对公鸡的身体构造比较熟悉,他们也乐于通过对生活中能见到的事物的联想来掌握抽象知识。以东北为例子,笔者先问学生:“同学们,如果我国的地图是一只大公鸡的话,那我们的东北三省,像不像一只公鸡的鸡头呢?”学生们活跃起来,大家纷纷说东北三省很像是一个昂然向上的鸡头。然后根据这种类比的方法,笔者让学生们自己来逐个对比。学生们说我国的首都北京正好在鸡脖子的位置,因为脖子的上面是“首”,所以在鸡脖子位置的北京就是我们的首都——学生们的联想是很丰富的,思维方式也是极发散的。
长江和黄河是东西走向的,笔者让学生们把長江和黄河想象成两根公鸡的肠子,横穿这只公鸡的整个身体。通过这种形象的类比方法,可以让学生们对抽象的知识点有更直观更感性的认识。
二、让学生通过动手绘制地图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利用地图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地图,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当然我们让学生动手绘制的是简要地图。
在学生对地图有了越来越高的学习兴趣之后,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试着自己绘制地理简图。可以让学生们在地图上先蒙上一张透明的纸,在透明纸上描绘各个国家和行政区的轮廓。通过这种简单的描绘可以加深学生对各个国家和各个行政区位置和轮廓的记忆,也能让学生获得动手绘地图带来的成就感。对绘制认真的学生要及时地鼓励,对绘制效果不理想的学生,要一对一进行辅导,甚至手把手地教会学生绘制地图。
在进行专题性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们分别画不同的主题,然后把学生们画得好的地图做成一本地图册。学生在学习地理时,看到自己动手画出的地图册,会很有成就感和探索学习的欲望。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让A组学生画出所有的河流、洋流,B组的学生画出所有的山脉,依此类推,就可以画出一本内容很丰富的地图册。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运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等工具去丰富学生的手绘地图,给山川、河流添加一些色彩,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手绘地图甚至可以把建筑、景点等因素也加入其中,把人文地理的特点也体现出来,这种更为高级的手绘地图不但有实用价值,也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地理,还能实现很好的视觉享受和审美教育。
三、利用地图强化学生的地理思维
地理思维是一种客观的思维,学生通过地理知识进行归纳和推演,认识更为本质和深刻的东西。比如对洋流的认识,洋流有“寒流”和“暖流”两个概念。如果只是通过字面的解释,学生很难理解暖流为什么暖,寒流为什么寒,而通过对地图的观察与想象,学生想象自己置身在洋流的环境中,把地理思维和想象思维结合起来,对暖流和寒流的认识更为直观。以北大西洋暖流为例,学生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可以看到大西洋暖流的流向是受风力影响,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流动。这时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地理思维,让学生通过地图进行想象。学生们会想到大西洋的暖流对沿途欧洲的气候影响,对相应时节的欧洲有着增温和增湿的作用,使沿岸形成了海洋性气候。利用地图展开学生的地理思维,学生们就不再死记硬背地理知识点,他们能学得更灵活,也更了解地理现象背后的东西。比如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对大西洋暖流流经地的观察,学生们就能把风向、洋流、纬度、气候等知识点更为立体地融合在一起。学生们会认识到,这些地理的知识点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一个系统。通过观察地图,学生能更好地运用地理思维,把这些知识点融会贯通。
综上,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巧用地图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强化学生的地理思维,让学生活学活用地理,并且爱上地理学习。
(责任编辑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