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来人们总是用“春蚕”、“园丁”、“孺子牛”等名词来形容教师。我清楚地知道:这是对我们教师从教工作的肯定。登上讲台二十多年,我的座右铭是:永远朝着新的目标不停迈进,无愧“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现在回首,执教二十多年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这种必然是一种过程:梦想的萌发衍生追求的步伐,追求的步伐创造超越的奇迹。
理想
初中二年级,我遇到了影响我一生的教师——王坤亭老师。他的语言诙谐幽默,课堂生动有趣,每次上他的语文课,我都感到很轻松。从阅读到写作,我从他那学到了“真经”。慢慢儿幼小的心灵播下了这样的种子:长大了我要当一名上课妙趣横生、课下融入学生生活、时时处处备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跨进师范的门槛,我一方面勤奋学习文化课,另一方面充分抓住学校提供的一切实践机会,努力为日后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老师为培养学生的登台表达能力,最初提学生到讲台朗读课文,后来让学生演讲,再后来叫学生上课。这些活动学生自愿参加的几乎没有,老师只有确定人选,但老师指定的同学也是推来推去,不乐意参加。每次老师找到我的时候,我心里也很害怕,也有畏难情绪,但一想到自己很快就要走上三尺讲台,便会鼓起勇气,努力准备。因准备充分,我虽没有一鸣惊人的举动和演说,可还是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最使我不能忘记的是:实习前一个月,为使每个学生顺利实习,学校决定从我们毕业的学生中抽出一名女生,一名男生公开试讲。试讲时全年级同学、任课老师、学校领导都听,听后再以班为单位逐人试讲。我作为女生代表被学校选中。课下我反复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思路。我所讲课文《狼和小羊》,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翟长庚校长点评时说:“这样的学生走出校门,肯定是我们上蔡师范的骄傲,很快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那一刻,我心中憋着一股劲:当老师,我就当一名优秀的教师。
追求
1989年8月,我登上了讲台,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初为人师,我最感力不从心的是:自己处理教材的能力不足。一节课,感觉这也该给学生讲,那也该给学生说。费九牛二虎之力备出来的课无主次,无重点,自己很不满意。所幸,我参加工作的第一所学校——芦庙乡中是我的母校,在那儿,我虚心地向我的老师请教,老师们个个耐心指导。很快,我知道了每篇文章的赏析应有所侧重,不能面面俱到,平分秋色。我驾驭教材就像骑车,慢慢不再左右乱拐,能上路了。
在向老师虚心学习教材处理方法的同时,我还积极参加课堂教学大奖赛。1990年——1994年,在西平县芦庙乡,要想让自己的课走出去,相当不容易,因为最终只能选一名教师参加全县比赛。在众人眼里,选手课堂教学艺术的高低代表的是全乡的整体水平。参加比赛过的第一关:语文教研组成员听课;第二关: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教研组长听;第三关:学校领导听;第四关:全乡校长听;第五关:乡学区领导听;学区选中后,过第六关:县教研室专家听;选中后过第七关:在全县上公开课。在过关斩将中,学校严格要求,关关授新课,上老课一票否决。说实话,我每学期都参赛,我也深感疲惫不堪,也曾想退缩不前,但老师的一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年轻人没经验,只有多付出,才能结出累累果实。有多少个夜晚为备好一节课我彻夜不眠,有多少次为处理好教材的每一个细节,我几乎翻遍资料的每一个角落,又有多少课我请同行来指点迷津......功夫不负有心人,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我就开始在全县给老师上示范课,每次都能得到与会专家和老师的好评。此后,我开始跻身全县教坛新秀行列,我终于有了得以大展身手,实现自我报负的一席之地。
虽然我有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但老师也不忘在一旁提醒我:你的教学体会、收获不仅要勤动脑总结,还要勤动笔写下来,那样你会成长的更快!因而,我又有了大步前进,不停追求的动力。当两年班主任,学生爱听我的课,管理工作也顺手,但我要把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点点滴滴、经验体会、成败得失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梳理出来就觉得有难度。1991年,我利用暑假对班主任工作感悟进行归整,16开笔记本足足写了半本,才算整理出我从事班主任的简单思路,那就是:班内开展“两早两比一专”活动。“两早”分别是:看谁早进班学习并进入学习状态,看谁早学会并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两比”是一比谁为班级做的贡献大,二比谁为学校做的贡献大;“一专”是:看谁上课最专心听讲。这一简单方法,被我15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我所带的班级,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兴趣广泛,成绩优良,无论是学科竞赛还是其他各项评比,均能名列前茅,在上级组织的各项比赛中,也是捷报频传。
1999年,我被评定为驻马店市级骨干教师。当前教育改革东风劲吹,过去曾认为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在教育形势日新月异的今天已显得不甚适用,面临新课改攻坚任务,我又显得力不从心,我暗下决心:对自己的要求绝不放松,必须提出更高要求,必须有全新的定位。因为我知道:高处风景无限好,自己要拾阶而上,否则必将面临被淘汰落伍的命运。因而,我将自己的工作目标定位为:由探索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迈进。由此,在教育教学上,我又开始了艰辛的探索:节节课,我精益求精备,把教学当作艺术来追求;对教师所处的教学地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引导、三维目标的落实,我积极探究,踊跃尝试。在此期间,我也曾多次给全乡、全县老师上示范课,并得到专家、领导、同行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2004年,我被评定为省级骨干教师。我迅速给这一阶段找准了努力方向:一、帮带老师;二、以自己的教学理念影响更多的人;三、完成由研究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的转变。我阅读大量的教育书刊并在上面发表文章,用学到的教学理论指导实践,进而根据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归结沉淀为理论,做到理论、实践双促进。
2005年暑期,西平县公开招聘中、小学校长,我有幸以小学组第一的综合成绩走上校长的岗位。岗位变了,角色变了,自己的目标及定位随之改变。眼下,我一方面潜下心整理我从教20多年来的点滴经验,另外,我还必须在校长岗位上开动脑筋、鼓足干劲、无私奉献、力争一流。因为我懂得:“教育无止境”。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拾级而上。我不但要做个好老师,还要做个好校长,前面的路更长、更艰辛,但我也将感到更充实!
超越
师范校园里,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帮带,我成为年级的“讲课明星”。
登上讲台第二年,我在西平县大剧院内给全县老师上公开课。2005年全县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小学语文学科组共四人,我名列其中。
2005年暑期,西平县公开招聘中小学校长,我以小学组第一名的成绩走上了校长的岗位。
2009年,我写的文章《超越自我才能成长》刊登在5月6日的《教育时报》上,我被评为“河南省首届最具成长力的教师”。
......
20多年的风雨历程,三尺讲台承载了我的辉煌历程,也抹去了我的青春痕迹,尘封了我的苦难和失意,却尘封不了我为祖国站讲台的坚强和勇气。虽然从教的路上不是处处鲜花盛开,但我会一步一个脚印,始终朝着新的目标不停迈进,一定为祖国站好神圣的三尺讲台!
理想
初中二年级,我遇到了影响我一生的教师——王坤亭老师。他的语言诙谐幽默,课堂生动有趣,每次上他的语文课,我都感到很轻松。从阅读到写作,我从他那学到了“真经”。慢慢儿幼小的心灵播下了这样的种子:长大了我要当一名上课妙趣横生、课下融入学生生活、时时处处备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跨进师范的门槛,我一方面勤奋学习文化课,另一方面充分抓住学校提供的一切实践机会,努力为日后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老师为培养学生的登台表达能力,最初提学生到讲台朗读课文,后来让学生演讲,再后来叫学生上课。这些活动学生自愿参加的几乎没有,老师只有确定人选,但老师指定的同学也是推来推去,不乐意参加。每次老师找到我的时候,我心里也很害怕,也有畏难情绪,但一想到自己很快就要走上三尺讲台,便会鼓起勇气,努力准备。因准备充分,我虽没有一鸣惊人的举动和演说,可还是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最使我不能忘记的是:实习前一个月,为使每个学生顺利实习,学校决定从我们毕业的学生中抽出一名女生,一名男生公开试讲。试讲时全年级同学、任课老师、学校领导都听,听后再以班为单位逐人试讲。我作为女生代表被学校选中。课下我反复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思路。我所讲课文《狼和小羊》,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翟长庚校长点评时说:“这样的学生走出校门,肯定是我们上蔡师范的骄傲,很快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那一刻,我心中憋着一股劲:当老师,我就当一名优秀的教师。
追求
1989年8月,我登上了讲台,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初为人师,我最感力不从心的是:自己处理教材的能力不足。一节课,感觉这也该给学生讲,那也该给学生说。费九牛二虎之力备出来的课无主次,无重点,自己很不满意。所幸,我参加工作的第一所学校——芦庙乡中是我的母校,在那儿,我虚心地向我的老师请教,老师们个个耐心指导。很快,我知道了每篇文章的赏析应有所侧重,不能面面俱到,平分秋色。我驾驭教材就像骑车,慢慢不再左右乱拐,能上路了。
在向老师虚心学习教材处理方法的同时,我还积极参加课堂教学大奖赛。1990年——1994年,在西平县芦庙乡,要想让自己的课走出去,相当不容易,因为最终只能选一名教师参加全县比赛。在众人眼里,选手课堂教学艺术的高低代表的是全乡的整体水平。参加比赛过的第一关:语文教研组成员听课;第二关: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教研组长听;第三关:学校领导听;第四关:全乡校长听;第五关:乡学区领导听;学区选中后,过第六关:县教研室专家听;选中后过第七关:在全县上公开课。在过关斩将中,学校严格要求,关关授新课,上老课一票否决。说实话,我每学期都参赛,我也深感疲惫不堪,也曾想退缩不前,但老师的一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年轻人没经验,只有多付出,才能结出累累果实。有多少个夜晚为备好一节课我彻夜不眠,有多少次为处理好教材的每一个细节,我几乎翻遍资料的每一个角落,又有多少课我请同行来指点迷津......功夫不负有心人,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我就开始在全县给老师上示范课,每次都能得到与会专家和老师的好评。此后,我开始跻身全县教坛新秀行列,我终于有了得以大展身手,实现自我报负的一席之地。
虽然我有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但老师也不忘在一旁提醒我:你的教学体会、收获不仅要勤动脑总结,还要勤动笔写下来,那样你会成长的更快!因而,我又有了大步前进,不停追求的动力。当两年班主任,学生爱听我的课,管理工作也顺手,但我要把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点点滴滴、经验体会、成败得失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梳理出来就觉得有难度。1991年,我利用暑假对班主任工作感悟进行归整,16开笔记本足足写了半本,才算整理出我从事班主任的简单思路,那就是:班内开展“两早两比一专”活动。“两早”分别是:看谁早进班学习并进入学习状态,看谁早学会并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两比”是一比谁为班级做的贡献大,二比谁为学校做的贡献大;“一专”是:看谁上课最专心听讲。这一简单方法,被我15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我所带的班级,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兴趣广泛,成绩优良,无论是学科竞赛还是其他各项评比,均能名列前茅,在上级组织的各项比赛中,也是捷报频传。
1999年,我被评定为驻马店市级骨干教师。当前教育改革东风劲吹,过去曾认为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在教育形势日新月异的今天已显得不甚适用,面临新课改攻坚任务,我又显得力不从心,我暗下决心:对自己的要求绝不放松,必须提出更高要求,必须有全新的定位。因为我知道:高处风景无限好,自己要拾阶而上,否则必将面临被淘汰落伍的命运。因而,我将自己的工作目标定位为:由探索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迈进。由此,在教育教学上,我又开始了艰辛的探索:节节课,我精益求精备,把教学当作艺术来追求;对教师所处的教学地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引导、三维目标的落实,我积极探究,踊跃尝试。在此期间,我也曾多次给全乡、全县老师上示范课,并得到专家、领导、同行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2004年,我被评定为省级骨干教师。我迅速给这一阶段找准了努力方向:一、帮带老师;二、以自己的教学理念影响更多的人;三、完成由研究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的转变。我阅读大量的教育书刊并在上面发表文章,用学到的教学理论指导实践,进而根据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归结沉淀为理论,做到理论、实践双促进。
2005年暑期,西平县公开招聘中、小学校长,我有幸以小学组第一的综合成绩走上校长的岗位。岗位变了,角色变了,自己的目标及定位随之改变。眼下,我一方面潜下心整理我从教20多年来的点滴经验,另外,我还必须在校长岗位上开动脑筋、鼓足干劲、无私奉献、力争一流。因为我懂得:“教育无止境”。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拾级而上。我不但要做个好老师,还要做个好校长,前面的路更长、更艰辛,但我也将感到更充实!
超越
师范校园里,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帮带,我成为年级的“讲课明星”。
登上讲台第二年,我在西平县大剧院内给全县老师上公开课。2005年全县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小学语文学科组共四人,我名列其中。
2005年暑期,西平县公开招聘中小学校长,我以小学组第一名的成绩走上了校长的岗位。
2009年,我写的文章《超越自我才能成长》刊登在5月6日的《教育时报》上,我被评为“河南省首届最具成长力的教师”。
......
20多年的风雨历程,三尺讲台承载了我的辉煌历程,也抹去了我的青春痕迹,尘封了我的苦难和失意,却尘封不了我为祖国站讲台的坚强和勇气。虽然从教的路上不是处处鲜花盛开,但我会一步一个脚印,始终朝着新的目标不停迈进,一定为祖国站好神圣的三尺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