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扰扰中的吴冠中

来源 :海上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e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画坛有一个老人,足不出户却经常将画坛搅得纷纷扰扰。他数年前一句话,能让画家、评论家们争论至今;他的画不时在拍卖场上呼风唤雨,屡破成交价格纪录。这个老人便是吴冠中。
  看外表,他似农民般的质朴;听他言谈,却像是个热血青年般激情澎湃,以至于他的家人经常在一旁劝阻他,以免他的身体承受不了这么强烈的感情。
  86岁了,而且病患缠身,他心中牵挂的还是艺术界的事。跟他交谈,我惊讶他对艺术圈里的“一言一行”都了如指掌。
  如果从拍卖会上的成交纪录来看,吴冠中早已是亿万富翁了。但他至今住在北京一个大得吓人的住宅小区里,那老式的大楼大门需要低头弯腰才能通过。我除了佩服北京的建筑设计师是如此地具有创意,再也无话可说。老先生家里的陈设,让人重新体会了20年前中国普通城市居民的常态。他根本不在意那些,包括他的穿着打扮。
  他说,这些在年市场上折腾的画大多与他无关。他也不在意这些画卖了什么价钱。应该说,他是当今中国艺术市场兴起的得益者,但是他却屡屡批评中国艺术市场的“人为因素”过多,炒作过头。不久前,他的《鹦鹉天堂》在北京的拍卖会上被拍到了2750万。我给他打电话,他却大大地说了一通很不给拍卖公司和收藏家面子的话。他认为现在国内没有收藏家,他们不是真的爱艺术,内心只是想把画炒成钱而已。
  在上海美术馆展览时,他慷慨地将数件巨幅作品捐出。他对我说,如今他只信赖中国美术馆和上海美术馆,因为他们收藏他的作品不会拿出来卖掉。别说私人藏家,连有的地方的美术馆也把自己的藏品卖掉了。“如果中国美术馆和上海美术馆也要卖掉藏品了,我也心死了。”
  在网上,我看到许多对吴冠中艺术的评论。说好说坏都有,而且激烈。
  一种艺术样式不可能讨好所有人。当人们众口一词地赞美某位艺术大师的作品时,许多人并非真的为他的作品而心动,而是为他那金色的光环而炫晕罢了。
  吴冠中生活的年代,是泯灭艺术个性的年代。这个年代塑造了一批画家,但也毁了这批画家。吴冠中不过是非常难得地保持了自己的艺术激情和艺术个性,所以就被看作是另类了。
  对吴冠中的批评大多集中在技术层面上的,譬如线条弱,画面薄等等,还有跟某个外国行为画家的东西太像。我几乎赞同所有对吴冠中绘画的批评。但是,为什么他的画还是在海内外拥有了这么多的爱好者,为什么艺术市场对他情有独钟呢?因为他有个性。形式重于技术,技术是服务于形式的,因为绘画艺术毕竟是造型艺术。吴冠中在形式上的探索是国内同行所没有的,他是如此大胆地在家规森严的中国水墨画的领域里横冲直撞,手持彩练当空舞……我觉得他在水墨画上的贡献要比他在油画上的作为大。如果他在油画上也像在水墨画上这么自由,那会更好。他善于寻找所描绘的对像的形式和色彩的规律性和节奏感,所以他的画面也就非常明确要表现什么。不像许多画画的人,其实内心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掌控画面。吴冠中知道他要做什么,这比什么都重要。
  还有,吴冠中对艺术投入的激情,以及他在艺术上开阔的视野,也是造就他成功的因素。他像是个老小孩般沉浸在他的艺术空间里,尽管他其实并非不谙世事。
  许多从事艺术的人太实际了,而不知道纠缠于过于实际的现实中,会把自己的艺术天分磨灭殆尽。艺术家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呵护自己纯净的心,另类的心,甚至,心比眼更重要。
  人们爱艺术,是因为想寻找一个不同于世俗空间的虚拟空间,暂时躲避,暂时偷欢。如果艺术家的心与世俗之人一样的俗不可耐,你又怎能期望这颗心会造出人间天堂般的艺术来呢?
  有人问我,今后吴冠中画的市场走势会如何?我说,那要问你自己的心,你真的喜欢吗?如果是真的喜欢,买本画册也一样看。如果不是,那么你也可以加入炒作的队伍。
其他文献
而莲安不属于锦上添花,亦不是雪里送炭。她是我生命中一扇门,轻轻推开,无限天地。我便知道她是等着的人。    1    我喜欢丰盛而浓烈地活。良生,也许那只是我的幻觉。  莲安17岁的时候,在广州的酒吧里以唱歌谋生。有些人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会做怎么样的事情,但有些人不是。对莲安来说,唱,是轻易的事情。只是用来谋生。她与男友保罗一起住在地下室里,白天他出去倒卖盗版碟片,她在阴暗闷热的地下室旅馆里睡觉,晚
期刊
彭扬,1984年出生,现为北京电影学院大一学生。高中时起在《人民文学》《当代》《青年文学》《上海文学》《芙蓉》等杂志发表文章。曾获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大赛“少年美文大奖”,日本第九届“少年村上春树文学奖”,英国“维吉尼亚·伍尔芙”文学基金奖,首届《青年文学》“校园文学之星”文学奖等18个国内外奖项。有三部文学作品被拍成电视剧,五部文学作品被改成广播剧。作品被译成英、日、法等文字,受到文学大师大江健次郎
期刊
劳特累克,一直以暖昧、局外与沉溺的双重性眼睛,去观察他周围的环境——酒店、舞厅和商业招贴,他只是描绘,却从来不置评。一种正在身边展开的生活,只具有诱惑力,或是反面:拒斥力,而评议,总显苍白,有时则是表现出虚拟的强大。如果评议现实,仅仅是宣泄不满,那也许有望诞生愤怒的诗,但那种修辞很快会蜕变成假装,特别是当今这个一切都旨在表演,企图吸引别人目光的时刻。  反感于商业文明,把罪恶的源头追溯到欧洲早期工
期刊
那时候他不到二十岁,身强力壮,吃东西狼吞虎咽。有些事是不应该被遗忘的,关于吃,也一样——谁相信他曾一口气吃掉四十只生煎包子?  当然,更多时候,吃的享受是隐蔽的单独的。那会儿他同所有同龄人一样,身边的钱非常有限,大家凑在一起吃一顿,这种奢侈的事多半是偶一为之。他记得,每到夏天,在回家的路上,他总是忍不住要去一家小杂货店,花八分钱喝一杯散装啤酒,有时则是连喝两杯。那会儿他在一家小厂当工人,每天单调的
期刊
几乎每天他都搭乘巴士回家,尽管说起来这并不必要。年迈的父母现在仍居住在市中心一幢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旧宅里,黑漆的铁门,窗格中嵌着彩色玻璃,还有嘎吱嘎吱的楼梯总是间或作响。  他的父母身体都很健朗,所以其实并不需要每天去看他们。至于那旧房子,已经不适合继续居住和缅怀,它年久失修,车辆从街上驶过,整幢楼房就会摇晃。再说屋内墙粉剥落,光照不足,壁炉是早已封死了。  可是,无端地,他仍然喜欢坐巴士回家,
期刊
人到中年,颐影自怜;肚子渐大,越看越烦。本想戒饭,越戒越谗;实在没招,戒酒戒烟!  唉,遭罪!  3年前,我出差到承德,和大连一位大哥住在同一房间。他穿着裤头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胸部以上是平的,到了小腹一带,轰然凸出,呈弧形。我问他是不是病了?他不屑地说,什么呀?我这是发福,你将来也会这样的。那时我还以青年自居。可是今天,那个混蛋的讦语竟应验了。  所以,经典中年男人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肚子不饶人,大腹
期刊
永福路夹在大名鼎鼎的淮海中路和复兴西路中间,它是那样短而窄的一条马路,这个路名在大多数人耳边刮过的时候,风力微乎其微,很多出租车司机都很茫然,而在另一部分入耳边刮过的时候,就不一样了。那小一部分人,用上海切口说,是“懂经”的。因为他们了解,永福路除了历史悠久、人文环境优雅以外还有两幢美丽的西式小洋房,那就是如雷贯耳的英国和德国领事馆。  多少年前在国门紧闭的时候,永福路是那样的寂静,不通公共汽车,
期刊
潘幸知,女,1983年11月出生于浙江温岭,自高中开始写作,坚持自己的文字方式。性情如文,细腻,犀利,孤独,热情。中学时代文字见诸于《中学生博览》《少女》《同学月刊》等杂志。念了大学后放弃纸媒,开始依赖网络。现为北京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大二学生,同时在对外经贸大学辅修法语专业。    1    我生活在一座孤岛上。一座岛屿就是一个城市。这个城市是没有白天的。黑夜里所有的植物都在睡梦中长大。城堡
期刊
何西,女,70年代生,浙江人,写诗歌与小说及其它文体,现在北京某杂志工作。     早上,太阳发出淡淡的光,仿佛鸡蛋黄一般悬在天边。风冷飕飕地,间或有一片枯黄的叶子掉下来。早自习后,单小泉取出书包里的茶叶蛋,几口吞下去,还是觉得冷。上课铃响的时候,他用圆珠笔在课桌上写下“夏天瞬间就溜走了”的句子。  语文课,走进门的却是教数学的陆老师。心不在焉地讲了一节课新课文后,他慢吞吞地说,苏老师生病请
期刊
“乱世金银,盛世集藏”。收藏,时下甚为时髦,全国上下,各大都市都涌动着一股浩浩荡荡收藏热。  古镇收藏夺人眼球,不外是它得天独厚的天时地理。追溯它的根脉,早在1700多年前就已形成集市村落,后就“商贾贸易甲于他镇”,继而“长街三里,店铺干家”,最后被誉为“三泾不如一角”。镇上名门望族、大户巨富,比比皆是。追溯它的文脉,历史又向人们诉说,从清刑部右侍郎王昶著书立说,到上海《申报》创始人席裕福,从行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