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收藏:留住历史的面孔

来源 :海上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乱世金银,盛世集藏”。收藏,时下甚为时髦,全国上下,各大都市都涌动着一股浩浩荡荡收藏热。
  古镇收藏夺人眼球,不外是它得天独厚的天时地理。追溯它的根脉,早在1700多年前就已形成集市村落,后就“商贾贸易甲于他镇”,继而“长街三里,店铺干家”,最后被誉为“三泾不如一角”。镇上名门望族、大户巨富,比比皆是。追溯它的文脉,历史又向人们诉说,从清刑部右侍郎王昶著书立说,到上海《申报》创始人席裕福,从行医的陆士谔写小说,到富豪马氏重“课读”,无不深深打造古镇的文化底蕴。镇上文人雅士、书香弟子,常结社聚会,吟诗作对,办报出书,历代文儒留下大量文化遗产,这使我想起了镇上的娘娘庙(现圆津禅院)当时也成了收藏名家书画之地。
  那时这个江南古刹,真叫“卧龙藏虎”,历代居然珍藏着明清以来好多名人字画,由历任当家传承收藏,有董其昌等十三人书写的金刚经,还有唐寅、文征明、祝枝山等名人字画,弥足珍贵,引得江南文人纷纷前来观赏,一时宾客如云。诗人钱大听也赞不绝口:长篇短幅,藏之秘箧,时一层读,宛然如入琅擐之府。当时,当家和尚每日为一拨一拨的来客迎来送往,把这些名人字画拿出拿进,久而久之,担心画面受损,但又不好拒绝,于是突发奇想,命高人依唐寅原画,临摹一幅,居然亦惟妙惟肖,十分逼真,自此每每来客,就以此示人,以假乱真,倒也无人知晓。真是天下自有高人,一次被一位识货者一眼看破,面露愠色,和尚自知无法敷衍,只好将真品取出。据悉,真假之分,全在画中瓦片上的一只麻雀,真的是麻雀两脚横跨在瓦楞间,脚踏两片瓦;假的则是站在一张瓦片上,如此细微之差,非常人眼力而能辨别。
  城隍庙里也藏宝,除看得见摸得着的“木刻横梁”和“斗拱戏台”二宝外,还有一宝就鲜为人知。原来还有一件是出自名家徐月樵之手的“中堂画轴”。此画展现城隍内园,有亭台回廊、假山花木之类,中立城隍夫妇,两旁立有使女和童仆。据说画成之后,有识者看出,依古礼凡男仆是不得入内园的,于是画家将那男童,几笔一挥,便涂改成一块太湖石,倒也天衣无缝,浑然一体,遂成一宝。
  我对有关镇上的藏宝、觅宝、赏宝的史迹及散落在外“另碎边角料”信息,可谓情有独钟,勤于收集,因它充满神秘,也展示出古镇魅力,作为古镇人,自己也似乎占了某种荣耀,在外人面前以此为谈资,往往最引人入胜。
  金风送爽。古镇边东南一角,顺着潺潺小河,一幢十八世纪教堂式尖顶、用清水小砖砌成的平房,特别惹眼。这座饱经风霜的“柳亚子别墅”,不久刚被遴选为市“不可移动文物”。此时,别墅庭院里二棵金银桂花树,正绽放在兴头上,飘出阵阵浓烈的桂香。我循着幽香,慕名去造访住在这里的一位古瓷收藏者,于是推开了吱呀作响的边门。
  藏家袁行健住宅就在“柳亚子故居”内,朱柱粉墙方砖地,显得古意盎然。踏进房内,只见茶几、方台、镜柜上都放满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瓷器陶器,甚至连床底下、大橱里都有,汉、唐、宋、明、清的壶、罐、瓶、盏、盂,造型浑厚凝重,色彩淡雅淳朴。此时他正忙着针灸搭脉,张罗病人,前几年他已辞职,运用祖传医术,开设了私人诊所。见我造访,他就热情上前。早些我只知道,袁行健在古镇市河疏通之际,曾向民工论斤收购开挖河道时捡到的大量古钱币,据说这里面着实觅到不少宝呢,今日一见,才知他在“瓷海”拾贝整整十几个春秋,已觅得大大小小120余件的精品,集“瓷”才是他的主打产品。见我难得到来,他拿出了瓷品中几个“最”,让我慢慢观赏:有最早的东汉期“青瓷盘口花瓶”,最晚的“文革”外销瓷“龙船花瓶”,有最珍贵的清乾隆“黄釉雕花凤纹合欢瓶”,也有造型最独特的清“粉彩六方套壶”,还有北宋“黑釉臼”、二战前日本“金彩珐琅盂”、清“折腰狮纹大碗”等,林林总总,蔚为大观。
  袁行健出身于中医世家,父亲是占镇名医,也喜收藏,从小因受家庭熏陶,对古陶瓷发生浓烈兴趣,“文革”中其父藏品几乎“全军覆没”,他痛心疾首,决心“重整山河”,从此利用工余之暇去浙江、到嘉兴、跑上海、走古镇,每到一处,倾其所有去搜集他情有独钟的古陶瓷。
  古镇上有的是“宝藏”。一次,袁行健打听到本镇一户人家一只清“点粉青花龙凤双耳大瓷瓶”,随即就前后5次登门,好说歹说,磨破嘴皮,最终以1200元成交。袁行健迷瓷成癖,有时为买藏品连老婆的工资都贴了进去,常常用得囊中空空,但毫无怨言。有时觅到精品,常常独自把玩到深更半夜,不想睡觉,还要记下笔记,拿他的行话是先辨真伪,再断年代,然后再欣赏胎骨、图案、工艺,其乐无穷。
  从“瓷痴”家出来,沿着弯弯小河,穿过窄窄小巷,来到“名人字痴”杨绍平家。他是我初中老同学,记得当年还搭档搞过几期“三秋简报”,我写文章他刻印,颇有书法造诣的他,近几十年来,独辟蹊径,收藏了不少珍贵的名人手迹。一直想前去拜访。
  踏进杨绍平的“蜗居书斋”,如同进入书画世界:只见四周墙上挂满了字画、条幅;茶几桌上,甚至木箱里也重重叠叠堆满了立轴、楹联、诗稿、信札……有周慧裙、任政、韩天衡、苏局仙的,也有王光美、陈立夫、程思远的……楷草篆隶,琳琅满目,不下五百余幅,件件精粹,笔笔入路,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些都是出自当代名人笔下的真迹墨宝,是他积三十多个春秋的珍贵书法藏品。
  杨绍平告诉我,早在六十年代和已故书法家苏局仙互通书信,一次苏老寄来了一幅“淡泊明志”的条幅,令他爱不释手,如获至宝。他不禁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同时他想,何不专门收集各派名人书法,既有保存价值,又乐趣无穷,从此就一发而不可收。
  三十几年来,他以诗书联姻,笔墨作友,以鸿雁传情,通信交友的形式,孜孜不倦,苦心追求,向全国各地的著名书法家,名家要人发出不下五六百封之多的信件,真是“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九十五岁高龄的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屈武,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为老杨寄来了一幅“集藏”两个大字的中堂,并嘱“年高书写不易,盼珍藏之”。
  当初,上海画院副院长韩天衡特地为他的书斋题了“蜗居楼”三个大字;作家杜宣得知他喜读古典文学,就将李白的“述怀诗”:“长夜每怀慈母线,蜗居常伴读书灯”写成立轴寄来了……
  特别一提的是在1992年中秋前夕,杨绍平以中秋节咏月怀乡、祖国的飞速发展和研究中华文化以及自己收藏书法等情况,用蝇头小楷足足写了五大页,用挂号信发往台北,不久一封具名台湾孔孟学会“陈缄”的长信封寄到了老杨手中,拆开一看,题为“绍平先生雅正”,是台湾“资政”当时93岁高龄的陈立夫写的“去私心、存公道,为道德之基本精神;孝父母、敬兄长、为道德之实践始基;不忘本、不忘恩、为道德之衡量标准;言忠信、行笃敬、为道德之事实表征”四句小楷尺页诗稿,呈现在眼前,令老杨惊喜万分,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古镇集藏真像万花筒,藏品也五花八门。“集报迷”金超集了全国各地1000多种报纸,有趣的是他还收藏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使用过的烟、糖、盐、火柴等票券;庄则舒集邮时间长达40多年,邮品达1000种,大部分没有盖戳,显得弥足珍贵。陈景彰老师300余件明清木雕藏品,令人刮目相看。“藏书大户”周陀星,三十余载觅得各类书籍6000余册,不仅有鲁迅、托尔斯泰、莫泊桑等大部头的文学巨著,还有郑逸梅盖章赠送的“补白大王”及“中国古代木刻”等稀有版本。朱宜左,虽不是佛教信徒,但家藏佛经整整四大箱,连玉佛寺方丈也慕名前来抄录。陆建国家藏一幅价值连城的孙中山真迹对联,引得“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也闻讯特地登门拜访,求看拍照。
  古镇藏品最独特的,无疑是人称“女徐霞客”张玉桢的“骑游藏品”,这些是她在11年中,靠两个车轮,行程10万多公里,走遍祖国山山水水苦心集到的48块“纪念布”,62本“纪念册”,各地赠送的100多件礼品,各少数民族背包、服饰等,令人大开眼界。谢天祥收藏的有关桥的藏品,也别有风味,让人感到一股浓浓的、纯真的水乡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其他文献
在“超女”热席卷全国之后,接踵而来的一波热潮,也是同出湖南的《大长今》。“想唱就唱,唱得漂亮”变成了乍一听,像似在唱“武大郎,武大郎,武呀大郎……”  就算人家过去是个武大郎吧,今天可是蛹化蝴蝶,成为美男子裴勇俊了。  记得在清乾隆四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781年。朝鲜使臣代表李朝皇帝到承德祝贺乾隆七十寿辰,其中有一个叫朴趾源的秀才,把他的中国见闻写了本《热河日记》的书。书中记载的中国普通农家是“虽
期刊
而莲安不属于锦上添花,亦不是雪里送炭。她是我生命中一扇门,轻轻推开,无限天地。我便知道她是等着的人。    1    我喜欢丰盛而浓烈地活。良生,也许那只是我的幻觉。  莲安17岁的时候,在广州的酒吧里以唱歌谋生。有些人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会做怎么样的事情,但有些人不是。对莲安来说,唱,是轻易的事情。只是用来谋生。她与男友保罗一起住在地下室里,白天他出去倒卖盗版碟片,她在阴暗闷热的地下室旅馆里睡觉,晚
期刊
彭扬,1984年出生,现为北京电影学院大一学生。高中时起在《人民文学》《当代》《青年文学》《上海文学》《芙蓉》等杂志发表文章。曾获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大赛“少年美文大奖”,日本第九届“少年村上春树文学奖”,英国“维吉尼亚·伍尔芙”文学基金奖,首届《青年文学》“校园文学之星”文学奖等18个国内外奖项。有三部文学作品被拍成电视剧,五部文学作品被改成广播剧。作品被译成英、日、法等文字,受到文学大师大江健次郎
期刊
劳特累克,一直以暖昧、局外与沉溺的双重性眼睛,去观察他周围的环境——酒店、舞厅和商业招贴,他只是描绘,却从来不置评。一种正在身边展开的生活,只具有诱惑力,或是反面:拒斥力,而评议,总显苍白,有时则是表现出虚拟的强大。如果评议现实,仅仅是宣泄不满,那也许有望诞生愤怒的诗,但那种修辞很快会蜕变成假装,特别是当今这个一切都旨在表演,企图吸引别人目光的时刻。  反感于商业文明,把罪恶的源头追溯到欧洲早期工
期刊
那时候他不到二十岁,身强力壮,吃东西狼吞虎咽。有些事是不应该被遗忘的,关于吃,也一样——谁相信他曾一口气吃掉四十只生煎包子?  当然,更多时候,吃的享受是隐蔽的单独的。那会儿他同所有同龄人一样,身边的钱非常有限,大家凑在一起吃一顿,这种奢侈的事多半是偶一为之。他记得,每到夏天,在回家的路上,他总是忍不住要去一家小杂货店,花八分钱喝一杯散装啤酒,有时则是连喝两杯。那会儿他在一家小厂当工人,每天单调的
期刊
几乎每天他都搭乘巴士回家,尽管说起来这并不必要。年迈的父母现在仍居住在市中心一幢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旧宅里,黑漆的铁门,窗格中嵌着彩色玻璃,还有嘎吱嘎吱的楼梯总是间或作响。  他的父母身体都很健朗,所以其实并不需要每天去看他们。至于那旧房子,已经不适合继续居住和缅怀,它年久失修,车辆从街上驶过,整幢楼房就会摇晃。再说屋内墙粉剥落,光照不足,壁炉是早已封死了。  可是,无端地,他仍然喜欢坐巴士回家,
期刊
人到中年,颐影自怜;肚子渐大,越看越烦。本想戒饭,越戒越谗;实在没招,戒酒戒烟!  唉,遭罪!  3年前,我出差到承德,和大连一位大哥住在同一房间。他穿着裤头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胸部以上是平的,到了小腹一带,轰然凸出,呈弧形。我问他是不是病了?他不屑地说,什么呀?我这是发福,你将来也会这样的。那时我还以青年自居。可是今天,那个混蛋的讦语竟应验了。  所以,经典中年男人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肚子不饶人,大腹
期刊
永福路夹在大名鼎鼎的淮海中路和复兴西路中间,它是那样短而窄的一条马路,这个路名在大多数人耳边刮过的时候,风力微乎其微,很多出租车司机都很茫然,而在另一部分入耳边刮过的时候,就不一样了。那小一部分人,用上海切口说,是“懂经”的。因为他们了解,永福路除了历史悠久、人文环境优雅以外还有两幢美丽的西式小洋房,那就是如雷贯耳的英国和德国领事馆。  多少年前在国门紧闭的时候,永福路是那样的寂静,不通公共汽车,
期刊
潘幸知,女,1983年11月出生于浙江温岭,自高中开始写作,坚持自己的文字方式。性情如文,细腻,犀利,孤独,热情。中学时代文字见诸于《中学生博览》《少女》《同学月刊》等杂志。念了大学后放弃纸媒,开始依赖网络。现为北京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大二学生,同时在对外经贸大学辅修法语专业。    1    我生活在一座孤岛上。一座岛屿就是一个城市。这个城市是没有白天的。黑夜里所有的植物都在睡梦中长大。城堡
期刊
何西,女,70年代生,浙江人,写诗歌与小说及其它文体,现在北京某杂志工作。     早上,太阳发出淡淡的光,仿佛鸡蛋黄一般悬在天边。风冷飕飕地,间或有一片枯黄的叶子掉下来。早自习后,单小泉取出书包里的茶叶蛋,几口吞下去,还是觉得冷。上课铃响的时候,他用圆珠笔在课桌上写下“夏天瞬间就溜走了”的句子。  语文课,走进门的却是教数学的陆老师。心不在焉地讲了一节课新课文后,他慢吞吞地说,苏老师生病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