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建设要依靠家庭、幼儿园及社会的共同培养,本文主要是以安全教育及活动为出发点,通过幼儿参加各类教育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认知,并教给他们一些自我保护的具体策略,从而使得幼儿从小就树立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 自我保护意识 方法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5-0046-01
近些年儿童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导致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很多,例如车祸、跌伤、溺水、烧伤、中毒及自杀等。幼儿因为生理和心理上十分不成熟,各种潜在的意外伤害无处不在,而监护人又不可能时时守在身边,加上幼儿生活经验和技能的缺乏,遇到一些危险的情形,像陌生人的哄骗诱拐、汽车呼啸来往的马路边追逐、尝试触摸刀具、插电孔等,这些都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容易遇到的潜在风险。因此作为幼儿家长和教师,要改变幼儿自我保护的观念,在有效保护幼儿身心健康的基础上,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在心理上逐渐接受自我保护的概念,然后在实践中才能更好的进行自我保护。
1.幼儿自我保护认知水平低下的原因
(1)安全防护意识和认知普遍缺乏
幼儿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导致了幼儿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较低的认知水平,例如面对交通安全、家庭基本生活安全常识、地震火灾以及陌生人的拐骗等。就幼儿园小班的幼儿而言,他们对这些潜在危险的认知几乎是空白的,而中大班幼儿虽然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其防范能力十分低下,在思维上表现出简单而直观的认知。幼儿会根据自己非常有限的自我保护策略来处理遇到的危险,而这种处理往往是无效的。在心理安全方面,他们自我保护的策略十分欠缺,没有自我安慰的能力,而且容易产生恐惧和害怕的心理,很多时候面对危险,很多幼儿完全不能预防,所以幼儿园安全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2)安全教育不到位
目前我国幼儿安全教育大部分还停留在随即教育的层面上,大部分幼儿对于家长和教师教育的内容印象较低,这一点充分说明了教育效果的不显著性。幼儿在自我保护策略的选择上,和家长教师的教育有些脱节,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认同来进行判断分析,缺少科学性。这可能与幼儿平时在家中和幼儿园中总是听到家长和教师对他们下类似“不要碰电插座”、“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说话”、“不要在马路上乱跑”等这样的禁令有关。教师和家长平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时,常常由于没有考虑到教育的必要性,不去向幼儿详细解释原因,而只给出简单明了的禁令,幼儿在成人反复的提醒中记住这些禁令,但并不十分清楚这些意外伤害事故究竟怎样发生,也并不十分了解它们的可能后果。
2.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培养的途径和策略
(1)定期举办各种安全教育活动
幼儿园定期要进行火灾、暴风雨等灾难的逃生演习,让孩子们掌握逃避自然危险的能力。举行游戏和比赛活动,让幼儿记住自己家的地址和父母的手机、家中电话,工作单位等。另外,在教育幼儿避免走失或出现其他意外发生的同时,更要教育幼儿遇到坏人的解决办法,但是要把单纯的说教转为富有兴趣的模拟活动和游戏巾,在活动和游戏过程中要教会幼儿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策略:如果感觉陌生人有恶意,要声明自己的父母就要附近,马上就会来,‘争取把他吓走;如果感觉自己无法摆脱陌生人的纠缠,可以乘其不备向人多的地方跑,并大声向别人诉说:“我不认识他!他老缠着我!”;如果遇到陌生人跟踪,就应跑到就近的商店找大人求救,也可以随便找一户人家,在门口假装大声叫:“爸、妈,我回来了”。让幼儿掌握接听电话的技巧,如果有电话自称是亲人或父母的朋友,并要告诉家庭地址时,可以说:“对不起,我说不清。”既有礼貌,又保护了家庭的基本信息。
(2)培养日常生活知识安全
幼儿园安全教育还应努力训练、提高幼儿的行动反应能力来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虽然生活中的安全隐患防不胜防,但我们可以通过体育锻炼以及其他专门活动来增强幼儿躲闪、奔跑等快速反应能力,并通过模拟演习教给他们求生技能。如让幼儿尝试跃过障碍物,在地面上滚动来灭火等。召开家园共肓座谈会,幼儿园有责任和家长共同配合,教会家长一些教育方式和技巧,例如带着孩子出去玩儿回家的路上,可以提醒孩子去注意乘车的哪一路公车、下车的站名、要走的路名、小区的名称、自家的楼号及门牌号,在孩子较为熟悉以后,可以让孩子自己走在前面,带爸爸妈妈回家或坐公交车。
幼兒园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适合幼儿年龄的实践活动来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时他们未来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因此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是幼儿园教师、家长及全社会需要共同努力来实现的,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园的首要职责就是保育,只有在保护好幼儿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教育,而更好的教育也促进着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蕊.幼儿对意外伤害事故的认知研究[D].南京师范人学,2016.
[2]王秀华.对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王丽.培养幼儿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J].新课程(教研版),2009(07):152.
幼儿 自我保护意识 方法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5-0046-01
近些年儿童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导致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很多,例如车祸、跌伤、溺水、烧伤、中毒及自杀等。幼儿因为生理和心理上十分不成熟,各种潜在的意外伤害无处不在,而监护人又不可能时时守在身边,加上幼儿生活经验和技能的缺乏,遇到一些危险的情形,像陌生人的哄骗诱拐、汽车呼啸来往的马路边追逐、尝试触摸刀具、插电孔等,这些都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容易遇到的潜在风险。因此作为幼儿家长和教师,要改变幼儿自我保护的观念,在有效保护幼儿身心健康的基础上,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在心理上逐渐接受自我保护的概念,然后在实践中才能更好的进行自我保护。
1.幼儿自我保护认知水平低下的原因
(1)安全防护意识和认知普遍缺乏
幼儿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导致了幼儿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较低的认知水平,例如面对交通安全、家庭基本生活安全常识、地震火灾以及陌生人的拐骗等。就幼儿园小班的幼儿而言,他们对这些潜在危险的认知几乎是空白的,而中大班幼儿虽然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其防范能力十分低下,在思维上表现出简单而直观的认知。幼儿会根据自己非常有限的自我保护策略来处理遇到的危险,而这种处理往往是无效的。在心理安全方面,他们自我保护的策略十分欠缺,没有自我安慰的能力,而且容易产生恐惧和害怕的心理,很多时候面对危险,很多幼儿完全不能预防,所以幼儿园安全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2)安全教育不到位
目前我国幼儿安全教育大部分还停留在随即教育的层面上,大部分幼儿对于家长和教师教育的内容印象较低,这一点充分说明了教育效果的不显著性。幼儿在自我保护策略的选择上,和家长教师的教育有些脱节,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认同来进行判断分析,缺少科学性。这可能与幼儿平时在家中和幼儿园中总是听到家长和教师对他们下类似“不要碰电插座”、“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说话”、“不要在马路上乱跑”等这样的禁令有关。教师和家长平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时,常常由于没有考虑到教育的必要性,不去向幼儿详细解释原因,而只给出简单明了的禁令,幼儿在成人反复的提醒中记住这些禁令,但并不十分清楚这些意外伤害事故究竟怎样发生,也并不十分了解它们的可能后果。
2.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培养的途径和策略
(1)定期举办各种安全教育活动
幼儿园定期要进行火灾、暴风雨等灾难的逃生演习,让孩子们掌握逃避自然危险的能力。举行游戏和比赛活动,让幼儿记住自己家的地址和父母的手机、家中电话,工作单位等。另外,在教育幼儿避免走失或出现其他意外发生的同时,更要教育幼儿遇到坏人的解决办法,但是要把单纯的说教转为富有兴趣的模拟活动和游戏巾,在活动和游戏过程中要教会幼儿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策略:如果感觉陌生人有恶意,要声明自己的父母就要附近,马上就会来,‘争取把他吓走;如果感觉自己无法摆脱陌生人的纠缠,可以乘其不备向人多的地方跑,并大声向别人诉说:“我不认识他!他老缠着我!”;如果遇到陌生人跟踪,就应跑到就近的商店找大人求救,也可以随便找一户人家,在门口假装大声叫:“爸、妈,我回来了”。让幼儿掌握接听电话的技巧,如果有电话自称是亲人或父母的朋友,并要告诉家庭地址时,可以说:“对不起,我说不清。”既有礼貌,又保护了家庭的基本信息。
(2)培养日常生活知识安全
幼儿园安全教育还应努力训练、提高幼儿的行动反应能力来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虽然生活中的安全隐患防不胜防,但我们可以通过体育锻炼以及其他专门活动来增强幼儿躲闪、奔跑等快速反应能力,并通过模拟演习教给他们求生技能。如让幼儿尝试跃过障碍物,在地面上滚动来灭火等。召开家园共肓座谈会,幼儿园有责任和家长共同配合,教会家长一些教育方式和技巧,例如带着孩子出去玩儿回家的路上,可以提醒孩子去注意乘车的哪一路公车、下车的站名、要走的路名、小区的名称、自家的楼号及门牌号,在孩子较为熟悉以后,可以让孩子自己走在前面,带爸爸妈妈回家或坐公交车。
幼兒园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适合幼儿年龄的实践活动来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时他们未来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因此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是幼儿园教师、家长及全社会需要共同努力来实现的,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园的首要职责就是保育,只有在保护好幼儿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教育,而更好的教育也促进着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蕊.幼儿对意外伤害事故的认知研究[D].南京师范人学,2016.
[2]王秀华.对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王丽.培养幼儿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J].新课程(教研版),2009(0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