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涌现出了大量的教育方式方法以及观点,让人看了眼花缭乱,不知接受谁的观点好。不止一次去参加培训,专家们也各说各的观点。目前,在所有公开课中展示的无外乎鼓励,表扬,激励,孩子和老师的完美配合通常赢得了满堂喝彩。
在看不见的课后,真的一直是公开课中呈现的这样吗?其实我们有时会用到批评教育。如今批评孩子倍需小心谨慎,曾听到过教师批评孩子后,孩子想不开;还听到过母亲批评孩子后,孩子想不开离家出走;在网络上也看到一些孩子弑母的报道;最近还看到一位高三的孩子因为班主任没收手机而走上弑师的极端道路。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怎么说不得了?孩子承受打击的能力怎么这么弱?诚然,有的教师把批评教育演变成体罚、侮辱学生,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确实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这些老师应该负法律责任。由于少数道德败坏的教师引起整个教师职业承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指责,每每人们谈起批评,都会联想到谩骂、挖苦、殴打等方式,以及一些消极、有负面影响的事件来。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学生因教育所造成的矛盾冲突日日明显,渐渐的,批评教育退到了幕后。对于一些经常不遵守纪律,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藐视校规、老师的学生,给老师的教育工作造成很大的压力,不说,有失师者的职业道德;说吧,万一造成不良后果,教师要承担后果。不少教师都有某些孩子惹不起的感觉。而在我国,也没有惩罚学生的相关规定,那么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就得小心翼翼,生怕说重了出了差错吃不了兜着走。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
在实际中,我也是如此实施。出来工作的前5年,一直担任一、二年级班主任,由于身材矮小,高年级的学生常常背地里笑话我。后来接手教五年级,在接手的第一天全校进行劳动,结果是我带的班级最糟糕,非但没有完成任务,反而把整个校园都闹翻了,大部分男孩子都在你追我赶。其中有几个男孩在四年级时经常不值日,老师也拿他们没办法。我一句话也没说,反而悠闲得看着他们,有的老师看在眼里偷着乐。下课时,我让全班都留下了,对不认真劳动的学生,特别是调皮有名的两位男孩子,我都严厉地批评教育了一番。至今,那第一天的批评教育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也一样深深地留在他们的脑海里。第二天,全校只有我们班劳动,但没有人不认真。以后,每次大搞清洁、劳动,那几个调皮的男孩都是挑最重最脏的活干。后来和学生们一起制定班规,赏罚分明,班风、学风有了很大的转变。某一天,在街上碰到当时被我批评过的两个学生,其中一个说:“老师,以前我们太调皮了。”其实,我在心里一直牵挂着这些调皮的孩子,欣慰的是他们已经长大了,懂事了。
人的一生怎么可能一直都一帆风顺呢?恐怕还可能遇到比批评更大的挫折。记得以前的老师教育我们不怕苦不怕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家长都怕孩子受苦受累受委屈。比如说军训,肯定是辛苦。有的家长很是心疼,都想呼吁不要了。我却不认同,军训就是一种锻炼意志的形式。没有坚强的意志哪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社会?比如劳动,劳动最光荣。记得我们小时候就以能帮上老师为荣。可如今,由于一些老师运用不够恰当,劳动似乎成了“体罚”的一种形式。缺少劳动、缺少汗水的孩子一般比较娇气,容不得别人说不是,也容易养成好吃懒做的坏毛病。有的家长也不喜欢老师说孩子的不是。有的孩子在校被老师批评了,家长会找老师理论,找老师的麻烦。如果孩子做错了,老师不能说,不指正,那老师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这样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可以说不堪一击。如果一个孩子,从懂事以来,从没有接受过含有批评成分的教育,一路来都是夸奖。那么这个孩子进入社会后,他需要这么做:无论什么事都要做得最好,得到大家的认同、表扬;或者,就算他做得不好,别人也不能来指点、批评他。其实,我们的成长需要表扬,同时也需要批评。
我所说的批评教育自然不是尖酸刻薄的挖苦、不是辱骂,更不是殴打。教师要恰当运用好批评的语言和语气,不能变成谩骂。批评教育应先指出孩子错在哪里,这样做造成的后果,以后可以怎么改正,怎么做。相关部门也应出台一些关于惩罚的法律法规,保护好学生不受伤害的同时,也要保证教师有一定的权利。有了这些方面的法律法规可以促使教育更完善。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世界各国的规定,比如:
韩国:韩国的《教育处罚法》,准许使用长度不超过100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的戒尺,如对女生打小腿5下,打男生小腿10下等,规定十分详细而明确。
2002年6月26日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公布“学校生活规定预示案”,规定教师可以对违纪学生做出体罚。但它同时规定了实施体罚的程序:(1)实施体罚之前要向学生讲清理由;(2)实施体罚前对学生的身体、精神状态进行检查,必要时可延期进行体罚;(3)学生可提出以校内义务劳动来代替体罚;(4)体罚必须在有校监和生活指导教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
美国:在美国一些地方,如果学生不努力读书,要判刑入狱,曾有7名学生因学业成绩差,被判刑坐牢两个月。同样是在美国,学生如果将学校认为不宜带进的东西带进学校内,学校将一律没收,并且不再还给学生。美国教师的惩戒权包括:言语责备、剥夺某种特权、留校、惩戒性转学、短期停学、开除。
瑞士: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如果有人无故旷课,瑞士法院就要对他提出诉讼,因为学习是学生应尽的义务。对旷课的学生,一般都要处以罚款。
这些规定都有相同之处,无非是为了孩子能念好书,做好学生应尽的义务——学习。 当下,我们禁止有任何形式的体罚,批评也慢慢不被大众接受,甚至不被允许,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我们能借鉴国外的经验,能制定出较好的相关法律,也许能更好地解决目前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因教育所出现的矛盾与问题。
在看不见的课后,真的一直是公开课中呈现的这样吗?其实我们有时会用到批评教育。如今批评孩子倍需小心谨慎,曾听到过教师批评孩子后,孩子想不开;还听到过母亲批评孩子后,孩子想不开离家出走;在网络上也看到一些孩子弑母的报道;最近还看到一位高三的孩子因为班主任没收手机而走上弑师的极端道路。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怎么说不得了?孩子承受打击的能力怎么这么弱?诚然,有的教师把批评教育演变成体罚、侮辱学生,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确实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这些老师应该负法律责任。由于少数道德败坏的教师引起整个教师职业承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指责,每每人们谈起批评,都会联想到谩骂、挖苦、殴打等方式,以及一些消极、有负面影响的事件来。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学生因教育所造成的矛盾冲突日日明显,渐渐的,批评教育退到了幕后。对于一些经常不遵守纪律,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藐视校规、老师的学生,给老师的教育工作造成很大的压力,不说,有失师者的职业道德;说吧,万一造成不良后果,教师要承担后果。不少教师都有某些孩子惹不起的感觉。而在我国,也没有惩罚学生的相关规定,那么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就得小心翼翼,生怕说重了出了差错吃不了兜着走。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
在实际中,我也是如此实施。出来工作的前5年,一直担任一、二年级班主任,由于身材矮小,高年级的学生常常背地里笑话我。后来接手教五年级,在接手的第一天全校进行劳动,结果是我带的班级最糟糕,非但没有完成任务,反而把整个校园都闹翻了,大部分男孩子都在你追我赶。其中有几个男孩在四年级时经常不值日,老师也拿他们没办法。我一句话也没说,反而悠闲得看着他们,有的老师看在眼里偷着乐。下课时,我让全班都留下了,对不认真劳动的学生,特别是调皮有名的两位男孩子,我都严厉地批评教育了一番。至今,那第一天的批评教育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也一样深深地留在他们的脑海里。第二天,全校只有我们班劳动,但没有人不认真。以后,每次大搞清洁、劳动,那几个调皮的男孩都是挑最重最脏的活干。后来和学生们一起制定班规,赏罚分明,班风、学风有了很大的转变。某一天,在街上碰到当时被我批评过的两个学生,其中一个说:“老师,以前我们太调皮了。”其实,我在心里一直牵挂着这些调皮的孩子,欣慰的是他们已经长大了,懂事了。
人的一生怎么可能一直都一帆风顺呢?恐怕还可能遇到比批评更大的挫折。记得以前的老师教育我们不怕苦不怕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家长都怕孩子受苦受累受委屈。比如说军训,肯定是辛苦。有的家长很是心疼,都想呼吁不要了。我却不认同,军训就是一种锻炼意志的形式。没有坚强的意志哪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社会?比如劳动,劳动最光荣。记得我们小时候就以能帮上老师为荣。可如今,由于一些老师运用不够恰当,劳动似乎成了“体罚”的一种形式。缺少劳动、缺少汗水的孩子一般比较娇气,容不得别人说不是,也容易养成好吃懒做的坏毛病。有的家长也不喜欢老师说孩子的不是。有的孩子在校被老师批评了,家长会找老师理论,找老师的麻烦。如果孩子做错了,老师不能说,不指正,那老师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这样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可以说不堪一击。如果一个孩子,从懂事以来,从没有接受过含有批评成分的教育,一路来都是夸奖。那么这个孩子进入社会后,他需要这么做:无论什么事都要做得最好,得到大家的认同、表扬;或者,就算他做得不好,别人也不能来指点、批评他。其实,我们的成长需要表扬,同时也需要批评。
我所说的批评教育自然不是尖酸刻薄的挖苦、不是辱骂,更不是殴打。教师要恰当运用好批评的语言和语气,不能变成谩骂。批评教育应先指出孩子错在哪里,这样做造成的后果,以后可以怎么改正,怎么做。相关部门也应出台一些关于惩罚的法律法规,保护好学生不受伤害的同时,也要保证教师有一定的权利。有了这些方面的法律法规可以促使教育更完善。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世界各国的规定,比如:
韩国:韩国的《教育处罚法》,准许使用长度不超过100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的戒尺,如对女生打小腿5下,打男生小腿10下等,规定十分详细而明确。
2002年6月26日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公布“学校生活规定预示案”,规定教师可以对违纪学生做出体罚。但它同时规定了实施体罚的程序:(1)实施体罚之前要向学生讲清理由;(2)实施体罚前对学生的身体、精神状态进行检查,必要时可延期进行体罚;(3)学生可提出以校内义务劳动来代替体罚;(4)体罚必须在有校监和生活指导教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
美国:在美国一些地方,如果学生不努力读书,要判刑入狱,曾有7名学生因学业成绩差,被判刑坐牢两个月。同样是在美国,学生如果将学校认为不宜带进的东西带进学校内,学校将一律没收,并且不再还给学生。美国教师的惩戒权包括:言语责备、剥夺某种特权、留校、惩戒性转学、短期停学、开除。
瑞士: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如果有人无故旷课,瑞士法院就要对他提出诉讼,因为学习是学生应尽的义务。对旷课的学生,一般都要处以罚款。
这些规定都有相同之处,无非是为了孩子能念好书,做好学生应尽的义务——学习。 当下,我们禁止有任何形式的体罚,批评也慢慢不被大众接受,甚至不被允许,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我们能借鉴国外的经验,能制定出较好的相关法律,也许能更好地解决目前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因教育所出现的矛盾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