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由过去单纯注重质量转化为产品的鲜活性、配送及时性等多种个性化需求。为满足客户高层次需求,减少农产品从生产者流通到消费者手中发生的损耗,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农产品鲜活性,本文细致分析了鲜活农产品的物流特征,现存物流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对发展鲜活农产品物流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消费观念从传统的单一化向现代的多样化、便捷化转变,对生鲜农产品的要求也从过去单纯的鲜活性、卫生性、营养性转变成现在的品种多样性、配送及时性等多种个性化需求。但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生鲜农产品在产后的损耗率高达25%~30%,而发达国家仅5%左右,这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还增加了鲜活农产品的消费成本。因此,研究鲜活农产品物流模式对减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提高鲜活性,增加经济价值有借鉴作用。
一、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鲜活农产品不同于工业品,其自身特性决定了其物流特性,因此认清把握鲜活农产品物流特征有利于农产品物流模式的构建和发展。
(1)果蔬农产品物流数量特别大,品种特别多。果蔬农产品品种丰富,包括各种水果、蔬菜等,流通量非常大,范围广,要求对农产品进行空间范围的合理布局和规划。
(2)果蔬农产品物流具有季节性。果蔬农产品的产出季节性强,鲜活量多,不易贮藏运输,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有矛盾。解决果蔬农产品的季节性生产与全年消费、集中生产与均衡消费的矛盾,需要有完善的物流体系为载体。
(3)果蔬农产品物流要求高、专业性强、难度大。
(一)需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对其进行防潮、防虫、防腐、烘干等处理以保证其品质和质量。这就要求有配套的物流设备设施,包括专门的仓库、专用的运输车辆、专用的装卸搬运设备、专用的加工设备等。(二)尽量降低果蔬产品物流成本。采用现代的物流方式,提高果蔬农产品物流质量、提高速度,降低损耗,从而降低果蔬农产品物流成本,提高竞争力。
二、鲜活农产品物流模式发展现状
鲜活农产品物流模式是农产品在从生产地转移到需求地所经历的组织管理模式,它是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其运作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流通效率。目前,主要存在"批发市场"主导的物流模式,以"龙头企业"主导的物流模式和以"连锁超市"主导的三种典型物流模式。
(1)"批发市场"主导的物流模式
批發市场主导的物流模式是鲜活农产品进行流通的主要供应链形式,其运作流程是:根据市场的反馈信息,水产品养殖户或企业生产出生鲜产品,直接或经初级加工后进入批发市场,进而进入零售、深加工等领域,最终进入消费者手中。
该模式覆盖面广,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物流发展的主要模式。但由于大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储藏保鲜设施、产品加工、分选、包装设施、市场信息收集发布系统、市场管理信息化系统等建设滞后,交易方式落后,导致农产品损耗率高,农业物流运作效率不高。所以采取该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节点内的功能和加强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分销渠道安全检测系统,以降低农产品价价格,提高产品质量。
(2)"龙头企业"主导的物流模式
"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农户"模式主要是发挥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龙头企业"是农产品运作的主导者,负责农业物流的组织工作。"龙头企业"可以是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加工企业,也可以是以农产品流通为主导的流通企业。这种模式中,农户通过专业合作社组织起来,与加工企业签订合同,建立起农产品供销关系。合作社作为农民自己的组织,代表农民与加工企业进行谈判,为农民生产、农产品销售服务。该模式既发挥了龙头企业的流通优势、销售优势,又集结散户扩大了生产规模、降低了散户生产的风险、提高了利润。因此,该模式能有效解决散户养殖的弊端,提高规模效应。
(3)"连锁超市"主导的物流模式
"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该模式能够有效地缩短分销渠道的长度,降低损耗,适用于生鲜易腐的农产品。近几年,连锁超市在我国迅速发展,覆盖面增大,影响力渐渐增强。截至2009年底,全国已有22个省(区、市)的74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产品销售金额达到87.3亿多元。其中,由农业部直接帮扶引导实现"农超对接"的合作社达到600多家。但是"农超对接"模式适用范围相对较小,并没有大规模的应用。主要的原因还是农户和超市的联系不够紧密,同时也受到农产品散户生产模式的限制。该模式的建立需要地方政府主导来建立农户与超市的联系,地方政府主导以合作社的方式和超市对接,能够实现规模效益。
三、鲜活农产品物流模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改善鲜活农产品物流模式的运作绩效,提高产品的流通效率,增加鲜活农产品的附加值,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提高生产者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目前农产品的生产者大部分是小规模的种植户,使得产品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管理而质量不能得到保证,极大减低了产品的鲜活性。同时,由于农户处于流通的最前端,不能有效掌握市场信息,因此往往处于谈判的弱势地位减少收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因此,应采取合作社形式或建立大型的生产基地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这样不仅发挥了规模优势还减少了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成本问题。
2、发挥"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龙头企业"是整个农产品物流的主导,前端连接专业合作社,负责和合作社签订农产品收购合同,指导农户农产品的生产种类;后端掌握销售渠道,组织物流运作,反馈市场信息等功能运作。建立"龙头企业"要大力发挥资源优势、政策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大批现代的专业化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
3、加大鲜活农产品物流技术设施设备建设,大力发展冷链物流。"鲜活"是农产品的根本价值所在,而且部分农产品需要低温环境储藏运输,此特性极大地限制了流通时间和物流活动的半径,因此鲜活农产品的流通对运输效率、鲜活条件等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加强水产品物流技术设备建设对水产品保鲜、提高水产品质量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曾祥静,路剑,王俊凤.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3)
[2] 冯祥福,庞胜明.鲜活农产品物流管理与运作分析[J].山东交通科技.2009(1):66-68.
[3] 郜振廷,于卓.超市采购鲜活农产品存在问题及对策[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6):129-131.
[4] 张仁顺,曾祥静,路剑.河北省鲜活农产品物流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9(28):80-83.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消费观念从传统的单一化向现代的多样化、便捷化转变,对生鲜农产品的要求也从过去单纯的鲜活性、卫生性、营养性转变成现在的品种多样性、配送及时性等多种个性化需求。但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生鲜农产品在产后的损耗率高达25%~30%,而发达国家仅5%左右,这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还增加了鲜活农产品的消费成本。因此,研究鲜活农产品物流模式对减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提高鲜活性,增加经济价值有借鉴作用。
一、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鲜活农产品不同于工业品,其自身特性决定了其物流特性,因此认清把握鲜活农产品物流特征有利于农产品物流模式的构建和发展。
(1)果蔬农产品物流数量特别大,品种特别多。果蔬农产品品种丰富,包括各种水果、蔬菜等,流通量非常大,范围广,要求对农产品进行空间范围的合理布局和规划。
(2)果蔬农产品物流具有季节性。果蔬农产品的产出季节性强,鲜活量多,不易贮藏运输,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有矛盾。解决果蔬农产品的季节性生产与全年消费、集中生产与均衡消费的矛盾,需要有完善的物流体系为载体。
(3)果蔬农产品物流要求高、专业性强、难度大。
(一)需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对其进行防潮、防虫、防腐、烘干等处理以保证其品质和质量。这就要求有配套的物流设备设施,包括专门的仓库、专用的运输车辆、专用的装卸搬运设备、专用的加工设备等。(二)尽量降低果蔬产品物流成本。采用现代的物流方式,提高果蔬农产品物流质量、提高速度,降低损耗,从而降低果蔬农产品物流成本,提高竞争力。
二、鲜活农产品物流模式发展现状
鲜活农产品物流模式是农产品在从生产地转移到需求地所经历的组织管理模式,它是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其运作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流通效率。目前,主要存在"批发市场"主导的物流模式,以"龙头企业"主导的物流模式和以"连锁超市"主导的三种典型物流模式。
(1)"批发市场"主导的物流模式
批發市场主导的物流模式是鲜活农产品进行流通的主要供应链形式,其运作流程是:根据市场的反馈信息,水产品养殖户或企业生产出生鲜产品,直接或经初级加工后进入批发市场,进而进入零售、深加工等领域,最终进入消费者手中。
该模式覆盖面广,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物流发展的主要模式。但由于大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储藏保鲜设施、产品加工、分选、包装设施、市场信息收集发布系统、市场管理信息化系统等建设滞后,交易方式落后,导致农产品损耗率高,农业物流运作效率不高。所以采取该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节点内的功能和加强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分销渠道安全检测系统,以降低农产品价价格,提高产品质量。
(2)"龙头企业"主导的物流模式
"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农户"模式主要是发挥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龙头企业"是农产品运作的主导者,负责农业物流的组织工作。"龙头企业"可以是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加工企业,也可以是以农产品流通为主导的流通企业。这种模式中,农户通过专业合作社组织起来,与加工企业签订合同,建立起农产品供销关系。合作社作为农民自己的组织,代表农民与加工企业进行谈判,为农民生产、农产品销售服务。该模式既发挥了龙头企业的流通优势、销售优势,又集结散户扩大了生产规模、降低了散户生产的风险、提高了利润。因此,该模式能有效解决散户养殖的弊端,提高规模效应。
(3)"连锁超市"主导的物流模式
"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该模式能够有效地缩短分销渠道的长度,降低损耗,适用于生鲜易腐的农产品。近几年,连锁超市在我国迅速发展,覆盖面增大,影响力渐渐增强。截至2009年底,全国已有22个省(区、市)的74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产品销售金额达到87.3亿多元。其中,由农业部直接帮扶引导实现"农超对接"的合作社达到600多家。但是"农超对接"模式适用范围相对较小,并没有大规模的应用。主要的原因还是农户和超市的联系不够紧密,同时也受到农产品散户生产模式的限制。该模式的建立需要地方政府主导来建立农户与超市的联系,地方政府主导以合作社的方式和超市对接,能够实现规模效益。
三、鲜活农产品物流模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改善鲜活农产品物流模式的运作绩效,提高产品的流通效率,增加鲜活农产品的附加值,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提高生产者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目前农产品的生产者大部分是小规模的种植户,使得产品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管理而质量不能得到保证,极大减低了产品的鲜活性。同时,由于农户处于流通的最前端,不能有效掌握市场信息,因此往往处于谈判的弱势地位减少收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因此,应采取合作社形式或建立大型的生产基地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这样不仅发挥了规模优势还减少了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成本问题。
2、发挥"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龙头企业"是整个农产品物流的主导,前端连接专业合作社,负责和合作社签订农产品收购合同,指导农户农产品的生产种类;后端掌握销售渠道,组织物流运作,反馈市场信息等功能运作。建立"龙头企业"要大力发挥资源优势、政策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大批现代的专业化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
3、加大鲜活农产品物流技术设施设备建设,大力发展冷链物流。"鲜活"是农产品的根本价值所在,而且部分农产品需要低温环境储藏运输,此特性极大地限制了流通时间和物流活动的半径,因此鲜活农产品的流通对运输效率、鲜活条件等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加强水产品物流技术设备建设对水产品保鲜、提高水产品质量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曾祥静,路剑,王俊凤.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3)
[2] 冯祥福,庞胜明.鲜活农产品物流管理与运作分析[J].山东交通科技.2009(1):66-68.
[3] 郜振廷,于卓.超市采购鲜活农产品存在问题及对策[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6):129-131.
[4] 张仁顺,曾祥静,路剑.河北省鲜活农产品物流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9(28):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