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学教学进行读写一体化活动,立足于阅读与表达训练,积极进行文本细读、讨论交流与探索写作,有序进行读写的深度结合,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读写一体化;文本细读;讨论交流;探索写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把“文学阅读”与“写作”放在同一个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中,这对我们教学操作者来说,应该考虑如何打通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即如何实施读写一体化教学。我们要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融合听说读写;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从而达成语文教学的目标。高考考查两项核心素养,即阅读素养和表达素养,因此我们的文学教学实施读写一体化活动,可立足于阅读与表达训练,积极进行文本细读、讨论交流与探索写作,有序进行读写的深度结合,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是指對文本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性解读,细读是仔细阅读,即精读,是与泛读相对而言的。这里的阅读文本是指文学类,细读主要包括理解、鉴赏与质疑三种类型。
1.理解——理解性阅读
理解性阅读是指以理解为核心的阅读,注重师生在教学中对文本的理解,产生情感共鸣,实现个性的发展和生命意义的表达。而理解性阅读主要包括创设情境、整体感知、局部赏析与拓展运用等。下面,我们以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例,来谈一谈。
(1)创设情境——我们以诗歌标题“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来创设学习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整体感知——以“海子的幸福观是什么”“海子的愿望是什么”为题,以达到整体理解文本的要求。
(3)局部赏析——以“海子幸福吗”为题来分析文本的语言“从明天起”“只愿”等词,以达到对主题的深化理解。来看看学生的想法:
生1:海子并不幸福,他只是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与现实世界保持一定距离,就像“今天”与“明天”,有联系但有时差。
生2:海子也许是幸福的,他陶醉于自己的诗歌世界不能自拔,所以他今生不愿走进现实生活,只寄希望于“明天”。
(有第一种想法的学生很多,第二种相对少些)
(4)拓展运用——让学生以“你希望拥有怎样的幸福”为题,结合文本,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升华自己的理解。
生1(这是个衣食无忧生活快乐的女生):我的幸福很简单:饿时,妈妈给我端上饭菜;闲时,一个人在房间里看书;空时,与好友一起散步聊天。
生2(这位男生爸爸的工作流动性很强):希望爸爸能在周末陪伴我,一起吃个饭,一起说说话,哪怕就是静静坐在我身边,默默看着我,也是我的幸福。
生3(这是位很有诗意的文科女):我希望在“春暖花开”的日子,一个人站在海边,“面朝大海”,看远方,想人生。
理解性阅读以理解为目标,通过不同的情境,师生互动,层层推进,从而使我们对文本的解读达到一定的深度或高度。
2.鉴赏——多角度阅读
多角度阅读是指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往往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分析作品,从而有丰富多彩的解读内容与方式。新课标告诉我们要“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下面,我们以《荷塘月色》第4自然段为例,来谈一谈。
(1)赏析描写对象或顺序,如荷叶、荷花、荷香、荷波等。
(2)赏析语言特色:这段文字的用词特点,主要是叠字的运用,如“曲曲折折”“田田”“层层”“缕缕”“脉脉”等;而艺术手法包括修辞手法(通感、拟人、比喻、排比或博喻等)、动静结合、侧面烘托等。其中修辞手法重点鉴赏“通感”与“博喻”,来听听学生的发言:
生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属于通感,是嗅觉(清香)转化为听觉(歌声),写出了对于荷香似有若无的感受。
生2:“(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三个比喻是博喻,写出了白花在月光下的美丽,表现了作者对白花的喜爱,你看,他选用的喻体(明珠、星星、美人)都是诗意满满的。
教师是多角度分析文本的引导者,在教学中尽可能点拨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多向思维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目标。通过鉴赏大部分学生能理解“通感”“博喻”的手法。
3.质疑——创造性阅读
创造性阅读是一种比较高级的阅读方式,要求阅读者读出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可对文本进行质疑,提出不同意见;这种阅读方式可锻炼读者的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下面,我们就以《祝福》为例,来谈一谈。
《祝福》是篇经典小说,可谓家喻户晓,对这篇小说要进行创造性阅读,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1)排除话题:无论是两次描写祥林嫂的微笑,多次描摹祥林嫂的眼睛,还是四次描绘鲁镇的飞雪,五处有关钱的描写,读者都很熟悉;无论是“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还是“‘祝福’的含意”等都已探究过。
(2)提出疑问:在提问与质疑环节,有多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祥林嫂在讲阿毛的故事时,反复说自己“我真傻,真的”这句话,那么,从文本看她真的傻吗?
这一问题立即引起大家的兴趣,这是个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因此,面对大家熟悉的文学作品,除解决基本问题外,还尽可能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提出一两个能够讨论又值得探究的问题,以便开展深度阅读。
二、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是对文本的某些问题进行讨论与沟通,使得双方达到互相了解、接纳他人意见的学习过程,以达到拓宽思维的目的。这里的讨论交流主要包括演示性、多向性与思辨性三种交流方式。
1.演示性交流 演示性交流是指在文本教学交流中采用演示的形式,以帮助听者理解演示者的意思,为开展进一步的讨论与交流作准备。这种演示形式比较直观,容易被人接受。前提是演示者要演示准确、到位。下面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教学来谈一谈。
(1)问题呈现:有人提问:你为何认为海子不幸福?马上有人就从“从明天起”“只愿”等词入手去解读问题了。可是口语表达的效果不太好,有人建议是否“朗读一下”。
(2)演示感知:按照要求来演示,才能帮助我们理解文本内容,解决疑惑。
生1:“从明天起”共出现三次反复,但声音要有所变化,不妨做到“轻—中—重”的递进,能体现诗人思考“今天可能无法融入尘世幸福生活”的一个过程。
生2:“只愿”一词的声音、语速、停顿等方面也要注意。
生3:“只愿”与前面的三个“愿”形成对照;“只愿”应重读,与前后的词语间需停顿,从而突出诗人坚守孤独的坚定。
(学生在反复演示中渐渐有了感觉,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从而找到答案)
这种演示性交流效果比较明显,有时说得再多,不如标准的演示一下。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理解力。
2.多向性交流
多向性交流是指在文学教学中,师生就文本的某一段或某一篇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但交流的话题不必是单一的,可以是多个同时出现的形式。下面以《荷塘月色》第4段为例,来谈一谈。
(1)内容明确:《荷塘月色》第4段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问题,主要涉及关于语段艺术手法的“博喻是怎么回事”“什么是通感”等。
(2)多向讨论:学生提出来一个问题时,不是马上就有人能解答的,往往另一个问题又起,而学生讨论时,可能就一个问题,也可能三个问题一起讨论,是多向的。如有关该段艺术手法的问题是同时产生的,则可引导学生交流,并对“博喻”与“排比”、“通感”与“比喻”等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加深对手法的了解。
生1: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而博喻也是由三个句子组成了排比的形式,但这仅仅是喻体,它前面还有一个本体,因此,本质上博喻是比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排比,如“(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生2: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它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种多向性交流,便于学生厘清相关的语言知识及其关系,提高了对语句的鉴赏能力,并能发挥大家的力量去解决共同的问题,从而达到讨论交流的目的。
3.思辨性交流
思辨性交流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交流方式,是在前面创造性阅读基础上的一种讨论交流,是对文本内容、主题、人物、情感、手法、语言等进行理性辩证的思考分析。下面我们就以《祝福》为例来说一说,“祥林嫂真的傻吗”。
(1)提出要求:要求学生深入文本,对文中祥林嫂的语言、行动、外貌、神态等描写,进行归纳、分析、推理、判断,以便开展讨论。
(2)讨论交流:要求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每组一人负责主持,一人负责记录,尽可能每人都能发表意见。发言时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再分析理由,最后全班进行交流。
生1:祥林嫂真的傻了,理由是祥林嫂重复说“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的语言描写以及她目光呆滞、反应迟钝等神态描写。
生2:祥林嫂真的不傻。可看语言描写,如祥林嫂遇上“人死后有没有灵魂”的困惑时与“我”的对话,发现她不傻。
生3:她不但不傻而且思路还很清晰:先与“我”套近乎,再进行三问(“人死后有无魂灵”“有无地狱”“死后一家人是否团聚”),从而达成自己的目的。
生4:她与柳妈关于“伤疤”的那段对话,也能看出她的“不傻”,她很机智地保护了自己。
(较多学生都持“祥林嫂真的不傻”的观点,找的理由也有说服力)
这样的交流能进行观点碰撞,依据互补,能发挥学生的思辨力与创造力,也对随后的探究性写作起到铺垫作用。
三、探索写作
探索写作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从文本中选取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有关联的话题或项目,探索合适方法进行写作教学活动,以便能解决问题,或者展示自己的思考,促进自我成长。这里的写作活动依次包括模仿性、评论性与探究性写作。
1.模仿性写作
模仿性写作是指对照模仿范文进行的一种写作形式,或模仿主题、内容,或模仿结构、语言等,有助于学生领会范文的精髓,在模仿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呈现自己的思考。下面来看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模仿性写作活动。
(1)明确要求:活动主题是“我的幸福”,要求能表达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与思考;语言上要求“从明天起”改为“从今天起”,也可反复三次;“只愿”改为“希望”或“期待”,表现自己对美好“幸福”的渴望;诗歌短则五六行,长不超二十行。
(2)作业展示交流:选三位学生的小诗片段来欣赏。
生1(这是一个有音乐梦男生的想法):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读书,作业,去校园散步/从今天起,关心吉他和音乐/我有一个梦想/书声琅琅,歌声悠扬。
生2(这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生的心声):从今天起,和每一个同学聊天/告诉他们我的思考……愿你有一个美好的前程/愿你考上理想的大学/愿你在学习中获得幸福/我希望读书万卷,开心晴朗。
生3(这是一个懂事男生的内心独白):从今天起,关心蔬菜与房价/我有一个梦想/背上行囊,走遍天下/从今天起,体谅父亲,理解母爱/努力拼搏,天天向上。
这项写作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锤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发表他們的心声与思考。 2.评论性写作
评论性写作是指对学习文本进行评价的一种写作形式,或评价内容、主题、情感,或评价艺术手法、语言等,能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告诉我们“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下面以《荷塘月色》第4段为例开展评论性写作活动。
《荷塘月色》第4段写了月光下荷塘美景,写得非常精彩,这个活动是在对文本细读与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的。
(1)明确要求:这里的评价主要是就某方面进行点评,或内容或手法或语言,这样切入点较小,容易评论得深点;
(2)作业展示交流:我们展示闫同学的微评论《你让月光下的荷花更美丽》:面对“日日见过的荷塘”,我们早已审美疲劳了,别说是写好,就是一般写出来也很困难;但朱自清不同,他不但写了《荷塘月色》,而且写成了现代散文名篇,真不愧为“大家”。而第4段“月光下的荷塘”更是写得美妙无比,就拿“荷花”来说吧,运用了拟人、博喻、通感等修辞,将月光下荷花的妩媚姿态和盘托出。你看,“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荷花就是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青春娇羞;“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眼中月光下的荷花是宝贝啊,如夜明珠般闪闪发光,如星星般明亮,如刚出浴的美人般光彩照人。而且,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博喻),可见作者对荷花的喜爱程度;再来听一听“荷花之声”:“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花的“清香”(嗅觉)巧妙的转移到了“歌声”(听觉),真是赏心悦目,很享受,好幸福啊!……
(她的评论观点明确,抓住描写“荷花”的手法,切入點小,并能结合文句进行独到分析,语言生动形象)
这项写作活动能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与检索资料的能力,这是高中生成长中一种必备的能力。
3.探究性写作
探究性写作是一种以探究问题为目的的写作形式,是在前面创造性阅读与思辨性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比较高级的写作活动;能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与理性分析能力。下面,我们以《祝福》为例开展探究性写作活动。
这项写作活动是建立在前面创造性阅读与思辨性交流的基础上的,是上述活动的延伸与提升。
(1)明确要求:观点是“祥林嫂真的傻吗”,答案有两个,即“祥林嫂真的傻了”与“祥林嫂真的不傻”;进行写作时,务必做到观点与论据统一,有理有据,条理清晰,也可引用别人的观点或说法;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
(2)作业展示交流:不少学生在探究“祥林嫂真的不傻”的理由时写道:她反复向人倾诉“我真傻”,其实是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痛与悲;她步步深入询问“我”,是为了知道“人死后有没有魂灵”;而能机智应对柳妈的提问,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再受到伤害。应该说,说得有理有据。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原文中关于祥林嫂询问“我”“人死后有没有灵魂”的一段。
第一句:“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第二句:“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第三句:“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第四句:“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第五句:“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陆同学分析:第一句她先与“我”套近,为后面问题的提出打下基础。第二句中“这正好”“正要”等说明她与“我”是偶遇的,那就顺便问一下,说明她老练;然后,她表明自己选择问“我”原因——“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当然也恭维一下“我”,为下文问题的提出做铺垫。第三句中“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这些动作、神态描写,证明她明白这是个不可告人的问题,不能声张,以免被人笑话。第四句是在得到“我”的“也许有罢”的模糊回答后,她进行的追问,这是她早就想好的。第五句是在第四句虽然她得到的依然是“我”的吃惊、支支吾吾的“说不清”时说的,显然她也不太在乎这答案,因为她的注意力集中在最后那个问题上——“死掉的一家的人,是否都能见面”。而“我”还是“说不清”,这次的“说不清”才真正带给了她无限失望。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她比较高超的说话艺术与技巧。
(陆同学能深入祥林嫂的内心世界,抓住关键问题,分析细致到位,令人信服)
这种写作活动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理性与辩证思维力。
综上所述,我们在文学学习活动中可实施读写一体化教学,将文本细读与讨论交流、探索写作相融合,而且尽可能使阅读与表达做到有序的深度结合,做到活动层层深入,思维步步推进,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通联:浙江嘉兴高级中学]
关键词 读写一体化;文本细读;讨论交流;探索写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把“文学阅读”与“写作”放在同一个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中,这对我们教学操作者来说,应该考虑如何打通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即如何实施读写一体化教学。我们要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融合听说读写;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从而达成语文教学的目标。高考考查两项核心素养,即阅读素养和表达素养,因此我们的文学教学实施读写一体化活动,可立足于阅读与表达训练,积极进行文本细读、讨论交流与探索写作,有序进行读写的深度结合,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是指對文本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性解读,细读是仔细阅读,即精读,是与泛读相对而言的。这里的阅读文本是指文学类,细读主要包括理解、鉴赏与质疑三种类型。
1.理解——理解性阅读
理解性阅读是指以理解为核心的阅读,注重师生在教学中对文本的理解,产生情感共鸣,实现个性的发展和生命意义的表达。而理解性阅读主要包括创设情境、整体感知、局部赏析与拓展运用等。下面,我们以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例,来谈一谈。
(1)创设情境——我们以诗歌标题“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来创设学习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整体感知——以“海子的幸福观是什么”“海子的愿望是什么”为题,以达到整体理解文本的要求。
(3)局部赏析——以“海子幸福吗”为题来分析文本的语言“从明天起”“只愿”等词,以达到对主题的深化理解。来看看学生的想法:
生1:海子并不幸福,他只是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与现实世界保持一定距离,就像“今天”与“明天”,有联系但有时差。
生2:海子也许是幸福的,他陶醉于自己的诗歌世界不能自拔,所以他今生不愿走进现实生活,只寄希望于“明天”。
(有第一种想法的学生很多,第二种相对少些)
(4)拓展运用——让学生以“你希望拥有怎样的幸福”为题,结合文本,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升华自己的理解。
生1(这是个衣食无忧生活快乐的女生):我的幸福很简单:饿时,妈妈给我端上饭菜;闲时,一个人在房间里看书;空时,与好友一起散步聊天。
生2(这位男生爸爸的工作流动性很强):希望爸爸能在周末陪伴我,一起吃个饭,一起说说话,哪怕就是静静坐在我身边,默默看着我,也是我的幸福。
生3(这是位很有诗意的文科女):我希望在“春暖花开”的日子,一个人站在海边,“面朝大海”,看远方,想人生。
理解性阅读以理解为目标,通过不同的情境,师生互动,层层推进,从而使我们对文本的解读达到一定的深度或高度。
2.鉴赏——多角度阅读
多角度阅读是指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往往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分析作品,从而有丰富多彩的解读内容与方式。新课标告诉我们要“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下面,我们以《荷塘月色》第4自然段为例,来谈一谈。
(1)赏析描写对象或顺序,如荷叶、荷花、荷香、荷波等。
(2)赏析语言特色:这段文字的用词特点,主要是叠字的运用,如“曲曲折折”“田田”“层层”“缕缕”“脉脉”等;而艺术手法包括修辞手法(通感、拟人、比喻、排比或博喻等)、动静结合、侧面烘托等。其中修辞手法重点鉴赏“通感”与“博喻”,来听听学生的发言:
生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属于通感,是嗅觉(清香)转化为听觉(歌声),写出了对于荷香似有若无的感受。
生2:“(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三个比喻是博喻,写出了白花在月光下的美丽,表现了作者对白花的喜爱,你看,他选用的喻体(明珠、星星、美人)都是诗意满满的。
教师是多角度分析文本的引导者,在教学中尽可能点拨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多向思维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目标。通过鉴赏大部分学生能理解“通感”“博喻”的手法。
3.质疑——创造性阅读
创造性阅读是一种比较高级的阅读方式,要求阅读者读出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可对文本进行质疑,提出不同意见;这种阅读方式可锻炼读者的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下面,我们就以《祝福》为例,来谈一谈。
《祝福》是篇经典小说,可谓家喻户晓,对这篇小说要进行创造性阅读,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1)排除话题:无论是两次描写祥林嫂的微笑,多次描摹祥林嫂的眼睛,还是四次描绘鲁镇的飞雪,五处有关钱的描写,读者都很熟悉;无论是“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还是“‘祝福’的含意”等都已探究过。
(2)提出疑问:在提问与质疑环节,有多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祥林嫂在讲阿毛的故事时,反复说自己“我真傻,真的”这句话,那么,从文本看她真的傻吗?
这一问题立即引起大家的兴趣,这是个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因此,面对大家熟悉的文学作品,除解决基本问题外,还尽可能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提出一两个能够讨论又值得探究的问题,以便开展深度阅读。
二、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是对文本的某些问题进行讨论与沟通,使得双方达到互相了解、接纳他人意见的学习过程,以达到拓宽思维的目的。这里的讨论交流主要包括演示性、多向性与思辨性三种交流方式。
1.演示性交流 演示性交流是指在文本教学交流中采用演示的形式,以帮助听者理解演示者的意思,为开展进一步的讨论与交流作准备。这种演示形式比较直观,容易被人接受。前提是演示者要演示准确、到位。下面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教学来谈一谈。
(1)问题呈现:有人提问:你为何认为海子不幸福?马上有人就从“从明天起”“只愿”等词入手去解读问题了。可是口语表达的效果不太好,有人建议是否“朗读一下”。
(2)演示感知:按照要求来演示,才能帮助我们理解文本内容,解决疑惑。
生1:“从明天起”共出现三次反复,但声音要有所变化,不妨做到“轻—中—重”的递进,能体现诗人思考“今天可能无法融入尘世幸福生活”的一个过程。
生2:“只愿”一词的声音、语速、停顿等方面也要注意。
生3:“只愿”与前面的三个“愿”形成对照;“只愿”应重读,与前后的词语间需停顿,从而突出诗人坚守孤独的坚定。
(学生在反复演示中渐渐有了感觉,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从而找到答案)
这种演示性交流效果比较明显,有时说得再多,不如标准的演示一下。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理解力。
2.多向性交流
多向性交流是指在文学教学中,师生就文本的某一段或某一篇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但交流的话题不必是单一的,可以是多个同时出现的形式。下面以《荷塘月色》第4段为例,来谈一谈。
(1)内容明确:《荷塘月色》第4段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问题,主要涉及关于语段艺术手法的“博喻是怎么回事”“什么是通感”等。
(2)多向讨论:学生提出来一个问题时,不是马上就有人能解答的,往往另一个问题又起,而学生讨论时,可能就一个问题,也可能三个问题一起讨论,是多向的。如有关该段艺术手法的问题是同时产生的,则可引导学生交流,并对“博喻”与“排比”、“通感”与“比喻”等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加深对手法的了解。
生1: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而博喻也是由三个句子组成了排比的形式,但这仅仅是喻体,它前面还有一个本体,因此,本质上博喻是比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排比,如“(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生2: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它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种多向性交流,便于学生厘清相关的语言知识及其关系,提高了对语句的鉴赏能力,并能发挥大家的力量去解决共同的问题,从而达到讨论交流的目的。
3.思辨性交流
思辨性交流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交流方式,是在前面创造性阅读基础上的一种讨论交流,是对文本内容、主题、人物、情感、手法、语言等进行理性辩证的思考分析。下面我们就以《祝福》为例来说一说,“祥林嫂真的傻吗”。
(1)提出要求:要求学生深入文本,对文中祥林嫂的语言、行动、外貌、神态等描写,进行归纳、分析、推理、判断,以便开展讨论。
(2)讨论交流:要求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每组一人负责主持,一人负责记录,尽可能每人都能发表意见。发言时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再分析理由,最后全班进行交流。
生1:祥林嫂真的傻了,理由是祥林嫂重复说“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的语言描写以及她目光呆滞、反应迟钝等神态描写。
生2:祥林嫂真的不傻。可看语言描写,如祥林嫂遇上“人死后有没有灵魂”的困惑时与“我”的对话,发现她不傻。
生3:她不但不傻而且思路还很清晰:先与“我”套近乎,再进行三问(“人死后有无魂灵”“有无地狱”“死后一家人是否团聚”),从而达成自己的目的。
生4:她与柳妈关于“伤疤”的那段对话,也能看出她的“不傻”,她很机智地保护了自己。
(较多学生都持“祥林嫂真的不傻”的观点,找的理由也有说服力)
这样的交流能进行观点碰撞,依据互补,能发挥学生的思辨力与创造力,也对随后的探究性写作起到铺垫作用。
三、探索写作
探索写作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从文本中选取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有关联的话题或项目,探索合适方法进行写作教学活动,以便能解决问题,或者展示自己的思考,促进自我成长。这里的写作活动依次包括模仿性、评论性与探究性写作。
1.模仿性写作
模仿性写作是指对照模仿范文进行的一种写作形式,或模仿主题、内容,或模仿结构、语言等,有助于学生领会范文的精髓,在模仿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呈现自己的思考。下面来看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模仿性写作活动。
(1)明确要求:活动主题是“我的幸福”,要求能表达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与思考;语言上要求“从明天起”改为“从今天起”,也可反复三次;“只愿”改为“希望”或“期待”,表现自己对美好“幸福”的渴望;诗歌短则五六行,长不超二十行。
(2)作业展示交流:选三位学生的小诗片段来欣赏。
生1(这是一个有音乐梦男生的想法):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读书,作业,去校园散步/从今天起,关心吉他和音乐/我有一个梦想/书声琅琅,歌声悠扬。
生2(这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生的心声):从今天起,和每一个同学聊天/告诉他们我的思考……愿你有一个美好的前程/愿你考上理想的大学/愿你在学习中获得幸福/我希望读书万卷,开心晴朗。
生3(这是一个懂事男生的内心独白):从今天起,关心蔬菜与房价/我有一个梦想/背上行囊,走遍天下/从今天起,体谅父亲,理解母爱/努力拼搏,天天向上。
这项写作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锤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发表他們的心声与思考。 2.评论性写作
评论性写作是指对学习文本进行评价的一种写作形式,或评价内容、主题、情感,或评价艺术手法、语言等,能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告诉我们“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下面以《荷塘月色》第4段为例开展评论性写作活动。
《荷塘月色》第4段写了月光下荷塘美景,写得非常精彩,这个活动是在对文本细读与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的。
(1)明确要求:这里的评价主要是就某方面进行点评,或内容或手法或语言,这样切入点较小,容易评论得深点;
(2)作业展示交流:我们展示闫同学的微评论《你让月光下的荷花更美丽》:面对“日日见过的荷塘”,我们早已审美疲劳了,别说是写好,就是一般写出来也很困难;但朱自清不同,他不但写了《荷塘月色》,而且写成了现代散文名篇,真不愧为“大家”。而第4段“月光下的荷塘”更是写得美妙无比,就拿“荷花”来说吧,运用了拟人、博喻、通感等修辞,将月光下荷花的妩媚姿态和盘托出。你看,“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荷花就是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青春娇羞;“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眼中月光下的荷花是宝贝啊,如夜明珠般闪闪发光,如星星般明亮,如刚出浴的美人般光彩照人。而且,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博喻),可见作者对荷花的喜爱程度;再来听一听“荷花之声”:“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花的“清香”(嗅觉)巧妙的转移到了“歌声”(听觉),真是赏心悦目,很享受,好幸福啊!……
(她的评论观点明确,抓住描写“荷花”的手法,切入點小,并能结合文句进行独到分析,语言生动形象)
这项写作活动能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与检索资料的能力,这是高中生成长中一种必备的能力。
3.探究性写作
探究性写作是一种以探究问题为目的的写作形式,是在前面创造性阅读与思辨性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比较高级的写作活动;能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与理性分析能力。下面,我们以《祝福》为例开展探究性写作活动。
这项写作活动是建立在前面创造性阅读与思辨性交流的基础上的,是上述活动的延伸与提升。
(1)明确要求:观点是“祥林嫂真的傻吗”,答案有两个,即“祥林嫂真的傻了”与“祥林嫂真的不傻”;进行写作时,务必做到观点与论据统一,有理有据,条理清晰,也可引用别人的观点或说法;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
(2)作业展示交流:不少学生在探究“祥林嫂真的不傻”的理由时写道:她反复向人倾诉“我真傻”,其实是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痛与悲;她步步深入询问“我”,是为了知道“人死后有没有魂灵”;而能机智应对柳妈的提问,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再受到伤害。应该说,说得有理有据。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原文中关于祥林嫂询问“我”“人死后有没有灵魂”的一段。
第一句:“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第二句:“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第三句:“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第四句:“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第五句:“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陆同学分析:第一句她先与“我”套近,为后面问题的提出打下基础。第二句中“这正好”“正要”等说明她与“我”是偶遇的,那就顺便问一下,说明她老练;然后,她表明自己选择问“我”原因——“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当然也恭维一下“我”,为下文问题的提出做铺垫。第三句中“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这些动作、神态描写,证明她明白这是个不可告人的问题,不能声张,以免被人笑话。第四句是在得到“我”的“也许有罢”的模糊回答后,她进行的追问,这是她早就想好的。第五句是在第四句虽然她得到的依然是“我”的吃惊、支支吾吾的“说不清”时说的,显然她也不太在乎这答案,因为她的注意力集中在最后那个问题上——“死掉的一家的人,是否都能见面”。而“我”还是“说不清”,这次的“说不清”才真正带给了她无限失望。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她比较高超的说话艺术与技巧。
(陆同学能深入祥林嫂的内心世界,抓住关键问题,分析细致到位,令人信服)
这种写作活动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理性与辩证思维力。
综上所述,我们在文学学习活动中可实施读写一体化教学,将文本细读与讨论交流、探索写作相融合,而且尽可能使阅读与表达做到有序的深度结合,做到活动层层深入,思维步步推进,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通联:浙江嘉兴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