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教材的阅读教学课到底怎么教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etech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于新教材的语文阅读教学既要重视文本解读,注重教学的“语文味”,继承传统教学的有益经验;同时也要落实新课标精神,推进“任务群教学”,通过设计情境和任务,真正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新教材;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江苏省各高中自2020年秋正式进入新课改,使用上了统编版教材。那么,面对语文阅读教学,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有哪些不同?这种不同在突然的转变之中如何落实?怎样教学才是真正落实了新课改,培养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这些,都是目前一线语文老师普遍的困惑。
   前一阶段,我参加了市内外多场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听了四节不同老师执教的《故都的秋》阅读教学展示课。我觉得这些课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详细探讨一下——基于新教材(或者新课标)的阅读教学课到底怎么上。
   《故都的秋》是最新的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其重要性自不待言。这是一篇非常著名的写景散文,以往也曾入选旧的人教版以及多省地方教材。一般来说,传统的散文教学,采用的是“理解型”教学方法。所谓“理解型”教学方法,就是老师带领学生,以提问的方式(当然问题可以来自老师,也可以来自学生),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走进文本,品味语言,体验情感,领悟意境,最终实现文本阅读教师视野和学生视野的融合。这种“理解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很有帮助。但是“讲解过多”“分析过多”也造成了语文教学效率的低下,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以及“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个最重要的核心素养,贴合度和关注度明显不够。
   因此,2011年出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鲜明地提出了语文教学的“语用观”,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于是语文教学注重“语用”引起了老师们的普遍关注。2017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则更进一步,既延续了语文教学“语用观”的表述,同时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和关键,其他三个核心素养与“语言建构与运用”是相伴相随、无法分割的。也就是说在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涉及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文化感悟能力培养的潜在渗透,这四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平行式并列的关系,而是“1+3”的关系,是一主一副、一干一支的关系。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学生最重要的语文核心素养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推动“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
   所谓“语文学习任务群”,最简单的表达是:以素养(四个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语文实践活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为主线,指向真实的语文生活情境中的深度学习。学习任务群的构成原则是“核心素养+语文实践”。
   不少老师感到疑惑:为什么“任务群教学”就能担当转变教学方式、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大任呢?
   因为“任务群教学”改变了以往单篇文本一直注重“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求整合单元文本(或者再挑选其他文本),以这些文本为依托,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地、积极地、有兴趣地完成系列任务。这样就逼着我们的课堂必须实现从“传统知识文本讲解”到“现代语言运用实践”的转变,从而真正落实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角色和理念的转变。
   当然,新课标提出的“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的“任务群教学”需要对整个单元不同文体、不同风格、不同手法的多个文本进行统整,需要对不同文本的情境和任务进行糅合,融合成一个整体的、连贯的、协调的的系列情境和系列任务,这个工作难度很大。目前,全省普遍都在试行、实践的语文教学方式是“单篇文本的任务群教学”,这也是为最终落实“大单元任务群教学”而采取的一个过渡。
   那么“单篇文本的任务群教学”又怎么开展?传统的文本分析、文本细读还需不需要?如果需要,二者的关系如何处理?这些又是目前很多语文老师的困惑之处。
   我认为,既然我们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单篇文本的任务群教学”。那么,对于单篇文本的内容理解、分析就必不可少。如果师生对文本的内容、语言、意蕴等都只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然后就去实行“任务群教学”,这样的教学就会“既丢了芝麻,又丢了西瓜”,造成“驼子摔跤——两头没有着落”。
   只有在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之上,再设计“任务群教学”,才能既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時又锻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表达交流等能力。这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才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课堂,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当然,这样的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教学任务更多了,对文本内容整合的思考更难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站位更高了,对老师课堂设计的能力要求更苛刻了。
   下面,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既兼顾文本解读,又落实“任务群教学”。
   一、紧扣重点难点进行文本解读教学
   在固定的教学时间里,既要兼顾文本解读,又要落实“任务群教学”,这就要求文本解读要抓住文本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快速切入,不能再像传统课堂那样,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慢慢引导学生诵读、咀嚼、分析、品味,这从时间上是来不及的。
   《故都的秋》是一篇较难理解的散文。文中描绘了五幅秋天的画面。画面选取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这些学生容易理解。学生都知道五幅画面中景物的共同特点就是“清、静、悲凉”。而学生由于长期受老师讲授的所谓“情景交融”写作手法的影响,不自觉地就会认为既然景物是“清、静、悲凉”的,那么主人公的情感必然也是“悲凉”的。其实,作者的情感有些复杂,有面对“清、静、悲凉”景物的稍许落寞,而更多的是对这种“清、静、悲凉”景物和环境的欣赏、喜爱和“赏玩”,这是《故都的秋》与我们学过的众多的文学作品不同的地方。这种情况学生在此之前可能还从未遇到,所以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这也正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语文老师在拿捏作者的独特情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独特情感上,就必须要学会如何成功地进行教学处理。    比如,教学第三段“秋院图”,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清、静、悲凉”景物背后作者的情感?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扣住关键词语、细细咀嚼的方式来加以感悟。比如“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写出了一种不急不忙,闲适恬淡;“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天空的高远碧绿,给人一种“清爽感”;“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以声衬寂,写出了一种静谧,当然也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平静、专注和淡然,不然怎么会听得到这些微小的声响?“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细数”最能说明当时的闲情逸致,写出了作者的悠闲和对景物的喜爱。通过品读这些词语,学生就能感悟到:悲凉的景物背后,原来并不是作者悲凉的情感。
   又比如,第五段“秋蝉图”,“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听起来似乎让人倍感凄凉,然而这种声响在作者的耳朵里却是“啼唱”,作者还把秋蝉比作“像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这些显然写出了作者对秋蝉的亲近,而明显不是同情和悲悯。
   当然,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欣赏悲秋”的复杂情感,还可以组织学生从五段写景段落之外,快速寻找作者表达对“故都的秋”的欣赏句子。
   比如抓住第一段中“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无论”“总是”显然说所有的秋天都是好的(当然包括“故都的秋”),“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话看起来和上文在语意上是转折,其实表达的意思是“故都的这个特别的秋”在所有的“秋”中更好,更有味。
   第二段中,谈到江南的秋时,提到江南的“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这里特别要注意一个“赏玩”,很明显,作者的潜台词是:只有“故都的秋”的秋意、秋味才能“赏玩”十足。
   至于第十二段和最后一段,“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些句子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留恋、欣赏之情。
   这样引导学生阅读,学生就会明白,《故都的秋》全文从开头到结尾,作者的情感表达,或直接流淌,或隐晦含蓄,但整体而言其“赏悲”之情,是相互照应、浑然一体的。
   所以,全文五幅“秋景图”都是扣住了“清、静、悲凉”来写,都体现了作者“以悲为美”的审美情趣。那么,郁达夫为什么会有这种“以悲为美”的审美情趣?这既与中国传统文人的景物欣赏视角有关,又与郁达夫个人的经历、特质有关。这些视课堂教学时间,如果时间富余,当然可以拓展给学生;如果没有时间,就转入下一个环节“任务群教学”。
   二、紧扣能力培养进行任务群教学设计
   当然,前面的文本解读和这里的“任务群教学”不是割裂开来的两个部分。前面的文本解读也可以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来加以呈现。笔者之所以分开来谈,主要是为了把不同时间段的不同教学侧重点区分开来。
   文本解读是继承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方法,而“任务群教学”则要落实新教材的要求,这就要求在课堂上真正去着力训练学生语言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也就是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最重要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尤为关键。
   那么,到底怎么样来设计“任务群教学”呢?“任务群教学”的核心意图,是在课堂上要设置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比如,有的老师这样设计情境任务:
   假如民国也有朋友圈,1934年8月郁达夫不远千里從杭州辗转青岛奔赴北平,时逢七夕,有感而发,写成《故都的秋》并发在朋友圈以示纪念。随后圈中好友纷纷评论。如果你也在朋友圈之内,请你发表一条评论,不少于30字。并向同学们说一说你这样评论的理由。
   有的老师这样设计:
   如果北平旅游局在1935年的旅游节推介会上想以《故都的秋》 一文的3—11段为素材制作五块展板,请你为展板命名,你的拟名分别是什么?如果当时的媒体邀请你谈谈五块展板中你最喜欢哪一块,你会如何选择?说说你的理由。
   也有的老师这样设计:
   “品读”是本校文学社公众号开设的一一开掘经典深广内涵的文化类型栏目。该栏目将在十月份开辟“名家经典散文·秋日印象”专栏,郁达夫的名篇《故都的秋》榜上有名,栏目组向广大师生征集围绕五幅秋景图而创作的新诗或者填词。请你也投稿一篇。
   这些情境任务,都是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训练其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这是“任务群教学”的主要目的。很多专家认为“语言文字运用”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训练学生的“语用”能力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追求,也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独当其任的“任”,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最重要路径。
   当然,“任务群教学”中,也要特别重视一些容易偏离“任务群教学”要求的教学设计。
   比如,有的任务群教学,脱离了前面的文本解读,另起炉灶。比如教学《故都的秋》,在文本解读之后,要求学生“拍摄自己家乡的某处景致,编写脚本,制作视频”。这虽然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但与前面的文本解读已经相互割裂,形成了一节课出现两个不同的教学内容,破坏了文本教学的整体性,也打破了课堂教学的连贯性。任务群教学,一定要贴近文本,是对文本学习的进一步延伸和深化。
   又如,有的任务群教学,貌似也设计了系列任务,但是这些任务不能激发学生的体验和共鸣,也不能驱动学生主动积极、饶有兴趣地参与到任务活动中。比如,《故都的秋》的教学中,有的老师设计如下情境任务:“假如你是郁达夫非常要好的朋友,请你带领同学们走进故都,说说作者为什么选择并喜欢这些故都之景?”这样的任务情境便不太符合要求。
   “任务群教学”中,“情境设计”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情境的设计必须符合两个要求:一个是“真实”,一个是“有意义”。所谓“真实”,就是要求设置的这个供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课堂学习情境必须是“真实的”,是他们在生活中已经经历过,或者是在今后继续学习和生活中可能经历的,这样学生在这个情境中活动就有熟悉感、亲切感,就像在做自己“真的”要做的身边的寻常事情,就能增强他们参与活动、完成任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谓“有意义”,就是说这个“情境”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年龄实际、认知实际,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思考、探究可以完成的任务。如果这个活动任务不是学生这个年龄段和其知识基础能够承担的,不是他们“跳一跳能够摘到的”,学生就会本能地产生恐惧心理和抵触情绪,其任务活动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按照这样的要求再来看“代替朋友介绍故都之景”的情境设计,看起来似乎是作为郁达夫的好朋友,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文本,走进故都,品赏景物。但是,郁达夫毕竟不是学生的真正朋友,故都也毕竟不是学生生活过的地方,学生只能被动地感受郁达夫笔下的“故都之景”,这种情境驱动便脱离了学生的具体生活,也就很难直接地、较快地引发学生的共鸣。这样的任务群教学只是徒具形式,并不能起到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热情的作用。如果改成这样的情境任务:
   学校举行名家名作“插画”展览,有人为《故都的秋》五幅秋景图制作了五幅插画,请你任选其中的一幅,配一段150字左右的介绍和赏析文字。提示:可以从意象、感官、动静、炼字等角度赏析。
   这样的情境任务设计,就更有真实感,更有现场感,学生看着文本中的写景段落,好像眼前真的浮现出插画一样,因为众所周知,郁达夫的写景本身就的确是一幅画。这样学生完成起来,既有了兴趣,又品析欣赏了文本。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呈现出来的介绍和赏析的文字,再有序地引导修改、纠正,这样的教学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和欣赏能力,同时深化了文本解读。
  [作者通联:江苏灌南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问》一文,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之后,分两部分进行论述,将这两部分自然地衔接起来的句子,就是文章的中心句(末段首句):“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句话承上启下,对文章的结构和内容,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准确理解这句话,有助于对文章的解读。然而,这句话中的“消极”和“积极”的意思却很让人费解
期刊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庆元教授的新著《语文教育研究概论》,今年8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既是语文教育界的一大喜事又是一大盛事。这本煌煌巨著共62万字,分绪论、语文教学原理研究、语文课纲教材研究,语文教学操作研究、语文教育教养研究、语文教师教育研究、余论等7篇30章。作者站在哲学的高度,以中外融合的视界纵观语文教育千年之流变,横看当前语文教苑之缤纷。全书以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教育理念、客观公正与勇
期刊
摘 要 切分、分辨、分析三分法以帮助考生从惰性层面思维提升到结构性、关联性知识体系的构建,分辨有效信,息并用逻辑分析方法,迁移、验证。   关键词 切分;分辨;分析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构建的“一核四层四翼”回答了“为什么考”“考什么”以及“怎么考”的问题,并以“情境”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其中,“四层”考查内容分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   对于高三语文备考来说
期刊
摘 要 探讨教材句“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应不应该添加一个“被”字;呼唤语用规约的出台和普及。   关键词 被;省略;语用规约  《邓稼先》是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下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是杨振宁先生为好朋友邓稼先写的悼念性传记体文章,语言很有特色,尤其是短句,一两句一段,简洁精练,铿锵有力,如第一小节1-7自然段:   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
期刊
摘 要 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一课一课教学为途径,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要实现转型,关键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需要教师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比如《我与地坛》的课堂教学,变一问一答式为情境任务式,创设生活情境,设置具体任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在此过程中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课堂转型;关键;学习方式
期刊
摘 要 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所開设的课程,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从本质意义上理解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从而为学生未来进行必要的知识研究奠定基础。然而,目下的高中语文选修课在开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选修课程的必修化,选修课程的边缘化等特点,让选修课未能发挥其原本的作用。本文中笔者依据近年来语文选修课在授课方式中存在的显著问题提出了几种常见的组元方式,以对今后的选修课教学提供思
期刊
摘 要 本文分别从上下文语境、认知语境、虚拟语境、社会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视角分析了韩军老师的《老王》,角度新颖,分析深刻,对课堂教学和课堂评价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语境;课堂教学;《老王》;韩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王宁先生认为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就是语境。可见,语境教学之于核心素养的
期刊
摘 要 语文课堂想要让学生真正获得发展,前置评价教学案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学生自主学习产生原始理解,与教师解读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而前置评价的教学案设计借助教师的提前预设,给学生提供鹰架,引导思维方向,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在认知方向、思考角度上的偏差,拓展学生思维,扩大文化视野,且能激发学生的向好兴趣。本文主要从有效设计、设计意图、反思启示三个角度谈谈对前置评价教学案设计的一些实践与思考,以期引发大家深
期刊
摘 要 本文在定义审辨式思维概念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审辨思维模型的建构,提升学生的批判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并以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试题为例,解析如何运用这一模型提升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   关键词 2020高考作文;审辨式思维;流程与模式  2020年高考作文在思维品质的培养上,更注重了对学生批判思维和辩证思维品质的培养。但是批判思维能力与辩证思维能力并不是割裂的,因为批判的目的是为了辩证;
期刊
摘 要 本文基于“一个经验”的基本特征,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从实践性、完整性、情感性三个角度对相关启示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并以高中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生命的诗意”的为例,探索了运用“一个经验”理论优化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一个经验;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实施策略  “一个经验”是杜威在其专著《艺术即经验》中提出的美学概念。在这个概念中,“经验”是可数的名词。杜威认为,日常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