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辨式思维模式建构及培养策略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iuli_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在定义审辨式思维概念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审辨思维模型的建构,提升学生的批判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并以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试题为例,解析如何运用这一模型提升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
   关键词 2020高考作文;审辨式思维;流程与模式
  2020年高考作文在思维品质的培养上,更注重了对学生批判思维和辩证思维品质的培养。但是批判思维能力与辩证思维能力并不是割裂的,因为批判的目的是为了辩证;而且批判的前提应是全面占有材料,因为只有在全面占有材料、在普遍联系中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才是正确的批判,否则批判性思维培养就成了为批判而批判。
   所以本文提出了“审辨式思维”这一概念,并在分析这一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审辨式思维训练模型,并以2020年高考与新高考模拟考试作文题为例,分析如何运用这一模型提升学生的审辨思维品质。
   一、审辨式思维的定义及模型建构
   在中国,“审辨”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中庸》看来,“审辨式思维”是一个综合思维的过程。首先要“博学”,即全面占有材料,全面联系;其次是“审问、慎思”,即不断地质疑、批判、接受;第三是“明辨、笃行”,即在辨别是非的基础上辩证接受。清代顾炎武在《中庸》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出“博学审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的主张;孙中山更是明确地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作为一个有机统一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审辨式思维是一个系统的思维过程,它包含了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思辨性思维等高阶思维。
   在西方,审辨式思维最早可追溯到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但明确提出“审辨”一词并对其进行全面阐释的是当代英国非形式逻辑研究者斯蒂芬·图尔敏,他在《论证的使用》一书中明确提出“审辨式思维”这一概念,并指出其核心是“不懈质疑、包容异见”。
   综上,我们可以给“审辨式思维”这样定义:审辨式思维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思维过程,它包括:①全面阅读,建立不同观点间的联系;②质疑反思,批判性思考;③明确辨析,包容异见,分清矛盾主次、轻重,辩证接受。
   据此,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审辨式写作思维培养模型,如下图:
  下面,我们以2020年高考作文和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模拟考试作文为例,分析如何运用这个模型提升学生的审辨式思维品质。
  二、审辨式思维培养模型的具体运用
  1.运用联系的思维方式,全面阅读,审辨立意
  审辨式思维培养模型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审题立意时,首先要全面地阅读,运用联系的观点,思考不同观点之间的联系,并据此审辨立意。
   例如2020年全国Ⅰ卷作文,问考生对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哪个感触最深,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首先要运用联系的方法分析材料。材料中提到了三个人,这三个人的关系是政敌关系、君臣关系、朋友关系,他们的成就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然后运用全面的观点进行立意。无论我们最终确定哪个人对我们的感触最深,我们都必须全面思考问题:如果我们对A感触最深,为什么对BC感触不深?因为“最深”一定是在全面比较的基础上得出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运用联系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如果我们对A的某一点感触最深,BC在这一点上有什么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把握材料的内容,确定恰当的立意,从而建立起材料间的逻辑联系,写出具有审辨式思维的作文。
   比如,我们可以确定对齐桓公感触最深,这时就势必谈到齐桓公能够听从鲍叔的建议,从善如流;能够不计前嫌,重用管仲,所以他才能在最后成就霸业。
   如果我们确定对鲍叔感触最深,势必要联系到鲍叔是如何对待管仲,又是如何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的。
   如果我们确定对管仲感触最深,也一定要结合他当初是如何对待齐桓公,后来又是如何在鲍叔的推荐下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的。
   再比如2020年北京卷高考作文材料,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考生怎样的联想和思考?我们可以这样分析:
   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是立足于个体价值,但如何体现个体价值,需要运用联系的思维方式。材料中说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的功用与别的卫星的功用有何不同?这个不同才是价值的最好体现。但是我们又要注意到,如果每一颗卫星没有在这55颗卫星组成的网中,则个体价值是无法体现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确定立意:个体的价值离不开集体,而且在集体中才能更好地突显。
   综上,运用联系的思维方式进行立意时,我们首先要全面阅读材料,明确材料中不同人物间的关系,建立彼此的联系;其次要在关系中多加比较,在比较中发现不同,从而确定最佳立意。
   2.运用批判性思維方式,质疑反思,审辨立意
  例如2020年全国Ⅲ卷作文,要求考生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这则材料的写作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自画像”,我们大多会想到画好自己就是一个好的自画像。当有了这个初步立意后,我们首先要结合材料,质疑、反思“好”的标准是“自己”吗?这时我们就要全面阅读材料,只有这样,观点才会更加严谨。
   材料一开始说“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我们虽然看不到自己,但是能看到他人与世界,那么,他人与世界也一定能看到我们,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人与世界一定有一个评价,所以确定自我价值的标准中一定有我们对他人、对世界的贡献。这样我们就在全面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建立起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世界的联系。材料后面说,我们要审视自我,分析“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这是从自我价值的实现方面评价自我;“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则强调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实现的结合,这时我们就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    这时我们再来反思自画像“好”的标准,就会发现,不是自认为“好”就是好,而是能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的自画像才是好的自画像 。
   综上,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作文立意时,我们首先要全面阅读材料,对材料中的所有观点提出质疑与反思,在质疑与反思中发现优点,之后把不同优点组合,形成严谨的观点。
   3.运用辩证思维方式,分清矛盾主次与轻重,对立统一,审辨立意
   例如2020年新高考Ⅰ卷作文,主题是“防疫”与“抗疫”的矛盾,让考生就“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材料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故事背景: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其次是防疫的需要:人们居家隔离,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第三是抗疫的需要: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送菜购药,医学专家在线指导,快递员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保障物资运输,教师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存在着一个矛盾冲突:防疫需要“距离”,抗疫需要“联系”,如何理解、处理这一矛盾,就成了这次写作的关键。这时考生要注意材料第一节的背景,背景就是矛盾产生的原因:因为我们相信生命至上,人民第一,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自觉地与人保持距离;同样,当我们意识到生命第一时,我们也会为别人的生命做出我们的努力, 于是我们就会尽我们所能帮助别人,于是你我之间的联系就会加强。从国家与社会角度来说也是如此,坚持人民第一的执政理念,就会在防疫上要求民众保持距离,但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国家与社会就要动员所有的力量为别的生命做出努力,这时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联系就会更加密切。举例说明,防疫期间,武汉和湖北隔离了,我们与湖北人民的距离似乎远了,但是全国各地不远千里援驰湖北,医疗队离开时,湖北民众依依不舍,全国和湖北距离又拉近了。所以继续深思,我们就会发现,表面的隔离没有拉开心灵的距离,反而让民众心灵的距离更贴近。而这些,都要归结于材料一中所提到的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都要归结于我们优越的国家制度。这时,矛盾的双方就统一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文化理念和国家制度优势上,学生就很容易联想到国家的制度自信、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等。
  4.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全面分析,质疑反思,辩证思考,审辨立意
  对于复杂的写作材料,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在完整的思维流程中培养、提升学生的审辨式思维能力。
  例如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模拟考试作文材料,列举了“手机该不该进校园”的三方观点,要求考生就自己的观点写一篇发言稿。
   首先,我们要阅读材料,全面把握各方的观点及其理由。
   第一方观点“手机不应进校园”,理由是:玩手机会分散注意力,干扰教学秩序,影响学习和集体生活质量,还可能接触到不良信息。第二方观点是“不能一禁了之”,理由是:手机可以作为学习工具,辅助教师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是学校职责之一,不能一禁了之。第三方观点“课堂上和课余时间应该区别对待”,材料中没有给出理由,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体验补充论证。
   其次,我们就要运用批判性思维质疑反思各方观点的不足。比如对第一方观点“手机不应进校园”,该观点存在以偏概全的逻辑问题,因为学生“玩手机的危害”不能完全等同于“手机的危害”,手机作为一种科技产品,本身没有什么错,它能帮助学习,也会影响学习,所以问题的根源在人自身,而不是手机。这样,对第一方“论点”的思考就进一步加深。
   第二方的观点“不能一禁了之”似乎比较全面,但当我们把质疑的触角伸向其论证和论据“可以把手机当成一种考验,提升学生的自控能力”时,我们不禁要质疑:通过手机来提升中学生的自制力可行吗?如果把一个学生放在一个充满着高度诱惑的环境中能提升他的自制力,那么把高中生放進网吧不是更利于提升自制力吗?此方还认为,手机可以辅助学生学习,但会不会造成不愿动脑思考的习惯,会不会让人失去深入思考的能力?这样,我们对第二种观点的认识就更加辩证。
   对于第三方观点“课堂上和课余时间应该区别对待”,我们应把思维延伸到“怎么办”:怎样区别对待?是课上完全不用,课下完全放开;还是课上有教师组织用,课下完全禁止?另外,课余时间包括晚上休息时间吗?通过质疑反思,我们觉得,第三方观点需要在“怎样做”上进一步明确。
   再次,辩证思考。对第一个观点的质疑,让我们从观点上认识到不是手机的问题,是人使用手机的问题;对第二种观点论证方法的质疑,让我们意识到对手机利弊的“论证”要深入,不能把手机的不足硬说成优点;对第三种观点的质疑,让我们对“怎样做”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三方观点都有合理的地方,但也都有所缺失,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三方观点综合起来,辩证分析。
   最后,审辨立意。综合三方观点,我们可以这样审辨立意:“要理性地处理中学生的手机问题”。论证的思路是手机有优势,可以辅助中学生学习,方便他们了解时事新闻等;同时手机诱惑很大,不应让青少年学生处在这么大的诱惑中。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学生认识手机的利与弊,利用其利处,克服其弊端”。可以家校合作,共同监督手机的使用;可以把手机设置为学生模式,密码由家长管理,管理好使用手机的时间;可以在教室宿舍设置手机放置袋,进入教室或宿舍后把手机静音,放入袋中等。
   在这个思维过程中,学生经过全面阅读、各个质疑、辩证综合,思维由论点到论证到提出解决方法,层层深入,逻辑环环相扣,审辨式思维能力得到真正提升。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高考写作中的审辨式思维体系中的各个要素,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很多时候,各种思维要综合运用,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审辨式语文教学研究是教育部首批领航名师郝敬宏老师的研究课题,课题指导老师为华东师大教师教育学院张心科老师,课题编号为:2018GP-M03。此文为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通联:山东青岛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陈奂生名气很大,时至今日,人们还对他津津乐道。陈奂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他在旅馆里那一系列可笑的作践行为?教材编写者认为用“小农意识”来解读是最简单和最正确的。所以,在课后就有了这样一道思考题:“陈奂生在物质生活改善以后,对精神生活也有所追求,这种精神生活带着小农经济的烙印,表现在哪里?”教参上也说:“作品把视野非常狭隘的农民与城市文明联系了起来……农民的灵魂也被深刻地解剖出来:
期刊
摘 要 日记写作是写作教学一种很好的形式。日记能使每个学生在自由状态下进行写作,它符合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减少了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了自由表达的空间。日记和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日记的自由表达方式,让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寻找生活场,积累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从而实现真诚的写作。   关键词 高中生;日记;生活;真诚写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107
期刊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问》一文,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之后,分两部分进行论述,将这两部分自然地衔接起来的句子,就是文章的中心句(末段首句):“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句话承上启下,对文章的结构和内容,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准确理解这句话,有助于对文章的解读。然而,这句话中的“消极”和“积极”的意思却很让人费解
期刊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庆元教授的新著《语文教育研究概论》,今年8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既是语文教育界的一大喜事又是一大盛事。这本煌煌巨著共62万字,分绪论、语文教学原理研究、语文课纲教材研究,语文教学操作研究、语文教育教养研究、语文教师教育研究、余论等7篇30章。作者站在哲学的高度,以中外融合的视界纵观语文教育千年之流变,横看当前语文教苑之缤纷。全书以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教育理念、客观公正与勇
期刊
摘 要 切分、分辨、分析三分法以帮助考生从惰性层面思维提升到结构性、关联性知识体系的构建,分辨有效信,息并用逻辑分析方法,迁移、验证。   关键词 切分;分辨;分析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构建的“一核四层四翼”回答了“为什么考”“考什么”以及“怎么考”的问题,并以“情境”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其中,“四层”考查内容分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   对于高三语文备考来说
期刊
摘 要 探讨教材句“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应不应该添加一个“被”字;呼唤语用规约的出台和普及。   关键词 被;省略;语用规约  《邓稼先》是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下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是杨振宁先生为好朋友邓稼先写的悼念性传记体文章,语言很有特色,尤其是短句,一两句一段,简洁精练,铿锵有力,如第一小节1-7自然段:   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
期刊
摘 要 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一课一课教学为途径,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要实现转型,关键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需要教师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比如《我与地坛》的课堂教学,变一问一答式为情境任务式,创设生活情境,设置具体任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在此过程中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课堂转型;关键;学习方式
期刊
摘 要 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所開设的课程,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从本质意义上理解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从而为学生未来进行必要的知识研究奠定基础。然而,目下的高中语文选修课在开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选修课程的必修化,选修课程的边缘化等特点,让选修课未能发挥其原本的作用。本文中笔者依据近年来语文选修课在授课方式中存在的显著问题提出了几种常见的组元方式,以对今后的选修课教学提供思
期刊
摘 要 本文分别从上下文语境、认知语境、虚拟语境、社会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视角分析了韩军老师的《老王》,角度新颖,分析深刻,对课堂教学和课堂评价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语境;课堂教学;《老王》;韩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王宁先生认为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就是语境。可见,语境教学之于核心素养的
期刊
摘 要 语文课堂想要让学生真正获得发展,前置评价教学案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学生自主学习产生原始理解,与教师解读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而前置评价的教学案设计借助教师的提前预设,给学生提供鹰架,引导思维方向,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在认知方向、思考角度上的偏差,拓展学生思维,扩大文化视野,且能激发学生的向好兴趣。本文主要从有效设计、设计意图、反思启示三个角度谈谈对前置评价教学案设计的一些实践与思考,以期引发大家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