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r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教学,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那么高中语文课程怎样利用现行教材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呢?本文谈谈我们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确立传统文化教育的立意
  语文教学要能够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首先教师必须深刻领会传统文化的内涵,准确把握语文教材选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要素,把课堂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化,感受民族精神,践行传统美德上,确立传统文化教育的崇高立意。
  现代语文教材收录了不少记载传统文化的经典名篇,诸如出自经部的《烛之武退秦师》(《春秋左氏传》)、《氓》(《诗经》),子部的《寡人之于国也》(《孟子》)、《逍遥游》(《庄子》),史部的《鸿门宴》(《史记》)、《苏武传》(《汉书》),集部的《陈情表》(《别集》)、《归去来兮辞》(别集)等等。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并没有把这些课文当作真正的传统文化经典来对待,由于教者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知之甚少,对文化经典价值认知有限,教学中没能从传承民族文化的高度来确定语文教学的立意,而是把它们作为一般的文言文来处理,从而导致语文学科的文化传承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举一个例子,以往,很多教材都选择了《春秋左氏传》中的《郑伯克段于鄢》作课文,由于一般教师未必知道《春秋》记载郑伯克段这件事的用意,更不懂得《春秋》笔法“劝恶扬善”的特点,教学中,往往只是把它作为普通的文言文,当作一般的历史故事来引导学生阅读,很少有人真正把它当作传统文化经典来教,往往很难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要能有效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一定要加强传统文化方面的修养。以《郑伯克段于鄢》为例,《春秋》中的这段记载,《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分别有不同的解读。《春秋左氏传》是史家之言,重史实,记事很详细,有故事,重点说明历史事实。而《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是经学,主要用以阐发儒家文化的经义,用功在义理上,重在阐释原著的道德价值取向,具有训导国民的教化作用。我们的教材虽然只选择了《春秋左氏传》,但是教师不能不懂得《春秋》原著的经义。下面,我们来看看《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里的记载:
  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段者何?郑伯之弟也。何以不称弟?当国也。其地何?当国也。齐人杀无知,何以不地?在内也。在内虽当国不地也,不当国虽在外亦不地也。①
  (《春秋公羊传》)
  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之云尔,甚之也。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②
  (《春秋谷梁传》)
  《春秋》的文字虽然简省,但“其文缓,其旨远”,行文委婉含蓄,饱含对人物的褒贬。从上面两段解说中,我们不难看出《春秋》作者称言郑庄公为郑伯而不言庄公,称言公子段为共叔而不言公子,有“一字褒贬,微言大义”的功效,意在贬斥他们不配做国君和公子,委婉地告诫人们做国君的要像个国君,做大臣的要像个大臣,做兄长的要像兄长,做弟弟的要像弟弟。后人读到这样的文字就能从他们身上吸取教训,受到教育。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正是因为它们暗含有训导国民的深刻用意,所以,古人传授经学,历来十分重视《公羊传》和《谷梁传》里的解说。现在语文教材舍去《公羊传》《谷梁传》里的记载,只选《左传》作课文,也就很少有人懂得《春秋》原著的经义了。可见,现代语文教学距离传统经典教育的差距还很远,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重新树立传统文化教育的高远立意。唯有如此,才能走出以往浅表化文本阅读的教学套路,引导学生走进经典,感获传统文化的精要,实现道德人文的修养,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二、开发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源
  语文教学确立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立意以后,教者还需要在整体观照原著的基础上,对教材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经过一番“挖掘——甄别”,从文本中提取有重大教学价值的素材,形成可供学生反复品味,研讨的问题,由此展开语文教学。这一过程中,教者要广泛地占有资料, 查阅历代学者对文本的注疏、评论,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和学术主张,全面准确地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确定传统文化教育的要点。
  《梁惠王》是《孟子》的开篇之作,被尊为最重要的儒家经典之一。现代语文教材也对此非常重视,大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印的普通高级中学《语文》第三册和台湾翰林出版公司出版的普通高级中学《国文》第二册,都收录了该篇的第三章作教材。下面我们以该篇课文为例,说说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深度开发。
  (一)贴近传统文化,配编学习资料 为了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把握原著的要旨,教材编者和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与选文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和背景资料,以便学生对古人的学说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实教中,我们给学生提供的资料有:
  1.孟子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学成后曾游学诸侯各国,寻求出仕的机会,但不为所用,退而以讲学著述为务。毕生阐扬孔子思想,驳斥杨朱、墨翟之说,发扬儒学,提倡“性善论”,在政治上主张“民贵君轻”,反对霸道,劝说君王施行仁政,以王道治国。后世尊为“亚圣”,为孔子之后儒家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2.《孟子》 全著共七章,主要由孟子自著,弟子万章、公孙丑参与整理,原收入子部,宋代才被列为经书,成为十三经之一,宋儒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对宋代以后的思想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孟子》里的文章雄辩宏肆,感情充沛,词锋犀利,气势磅礴。重要的注本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   上述介绍,可以为学生阅读课文提供重要的学术指引,不但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原著,读懂原文,而且还能指引他们,课外借助注本对孟子的学说进行深入探讨,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
  (二)紧扣传统文化,确立教学的重点 文化经典教学的重点应该落实到传统文化教育上。首先,教师对经典的教育价值要有所认知,能够从培养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的高度认识教材选文的价值,确立课程教学的重点;其次,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读懂经典,正确的解读经典,只有这样,才能教给学生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
  《孟子》作为重要的儒家经典,具有很强的道德教育力量,全著逻辑严密,道学深厚,需要统观细审才能把握文本的大要。以《梁惠王上》为例,全篇共七章,前五章写孟子见梁惠王(教材选的是第三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特定的背景。战国初,梁惠王屡败于齐、秦等国,故卑礼厚币以招致贤者,孟子恰在此时来见梁惠王。一见面,惠王就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利吾国乎?”而孟子避其所问,以人君应行仁政回应。并针锋相对地提出:“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可谓一语道破古今征伐动乱的根源。对此,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序中曾大加赞赏:
  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③
  课文节选部分,写梁惠王自以为尽心于国政,但依然不能吸引邻国人归附,内心深感疑惑,因此,向孟子请益。孟子并不直接回答,而巧妙地利用梁惠王好战,举“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暗示他,国家要长治久安,就必须推行仁政,行王道。并指出遵时养民,民无所憾,是王道之始;先富后教,上下行孝悌之义是王道之成。
  孟子的“仁政”和“王道”学说,正是为了破除“上下征利”的乱象,而提出的治国良策,后来,成为儒家所倡导的最重要的治国理念。因此,教学应以原著中论述家国、人伦关系的论述为重点,引导学生走进经典,反复阅读品味,深入领会孟子“仁义“思想的精髓,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三)围绕传统文化,提出研讨的问题 教学过程需要通过特定的任务链来驱动。为了促进教学环节的高效运行,教师需要形成一些引导学生研讨的问题。传统文化经典教学的问题设计应该有自身特点,以《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为例,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的内涵,启发学生做人方面的思考。实教中,我们设计了下列问题:
  1.孟子千里来见梁惠王,惠王以“将使我国获利吗?”来要求孟子。孟子巧妙以对:“大王说‘用什么使我国获利’,大夫说‘用什么使我家获利’,百姓说‘用什么使我自身获利’,上上下下交相牟利,国家就危险了。而行仁义则不同,重仁的人,从来不会遗弃他的亲族,重义的人从来不会不顾及他的君主。大王只说说仁义吧,何必说利呢?”你认为孟子说的是否有道理,天下纷争的根源是什么?
  2.孟子主张行仁政方能王天下,他提出了哪些具体的做法和步骤?孟子的主张能够消弭天下的利益纷争吗?今后不管是为官,还是做人,你打算怎样做?
  上述问题的研讨,既是对文本的深入研读,又是对学生深刻的传统文化教育。
  三、采用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传统文化经典包括经史子集。“经”是政教、纲常伦理、道德条文,以儒家典籍为主;“史”是历史著作,包括历代正史、方志和私家谱牒;“子”是诸子百家的著述;“集”是历代作家个人或多人的文学作品集。“四部”是我国古代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古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我们今天的传统文化教育,对我们的经典教学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下面我们介绍几个借鉴传统文化教育方法教学的案例。
  1.《诗经·小雅·采薇》教学。高中教材收录了《诗经》小雅中的《采薇》,以往人们大都把它当做一般诗歌来处理,把作品的主题解读为表现戍边军士的边地之苦和久戍思归之情。我们并没有作这样教,而是把它当作传统文化经典来教。
  教学中,我们从该诗为什么收在小雅中讲起。《采薇》能够配以雅乐,作为朝廷的正声,在朝堂上演唱,很显然不是谴责戍役生活的怨愤之作。纵观全诗,诗人以戍卒军士的身份描述天子命将帅、遣戍役、守边疆、战后归来等场景。猃狁的凶恶彪悍,将士的严阵以待,军旅的严肃威武,战地生活的紧张艰辛都历历在目。他们“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加上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描写——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更是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情境,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至于诗中写到他们的思归情愫,虽然具有某些忧伤的情调,但属于戍边将士真实的思想反映,一点也不降低本诗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
  通过讲解,我们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天子命乐工一遍又一遍地在朝廷上演唱这首诗歌的用意,让学生明白中华民族几千年前就有不惧外敌、奋起御侮的光荣传统,中国人民自古就崇尚爱国主义精神,这种传统应该在我们身上得到发扬。
  经学是经义之学,主要探讨宇宙规律、天地常则、人伦道统等大道理。这些学说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学生自己难于读懂,只有听老师讲解才能弄懂经义,所以,古来对经学的教学大都采用老师讲解。古人把这种教学方法称之为“讲经”。 《诗经》在传统文化中属于经学范畴,孔子曾说“诗教”,可以使人“温柔敦厚”,学了《诗》可以“远之事君,迩之事父”,但要达到这种教育效果,教师的讲解和引导是必不可少的。经学讲的是“硬道理”,传授恒常不变的学问。古人认为“经主常”,提倡在“刚日读经”,用于“理气养生”。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最桀骜的年龄,这个时候给他们讲一点经学,可以去除他们的浮薄之气,对他们的终身发展会有好处。
  2.《鸿门宴》教学。《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属于正史,我们主要采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的方式来教学,并把阅读范围扩展到《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提出的问题主要有:项羽身上表现出那些英雄之气,作为常人项羽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刘邦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作为君主他有哪些成功的秘诀?我们从这两个人物身上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作者在原著中对两位人物有哪些评价,你们认同作者的观点吗?这种教学,尊重读史的规律,把阅读的权力交给学生,教师只是从旁引导,组织讨论,适当的增补一些内容,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阅读思考空间,让他们从中得到文化熏陶。   史学著作记载人类发展的历程,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暗示时代变迁的趋势,介绍历史人物的人生际遇。阅读这类著作对人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为此,古人有“史主变” “柔日读史,生情造意”的说法,即在人生失意的时候,读读史书,把个人的得失放到历史长河中观照,就会悟到很多人生哲理,生造出自己的人生情意来。因而,读史不能靠老师讲解,必须依靠学生自己阅读思考,远观近察。所谓远观,就是从历史著作中洞悉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帮助学生找到人生事业发展的方向;所谓近察,就是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中认知社会变化的机理,洞悉人情世故,学习处世的经验,增长自己的人生智慧。这种教学是传统文化教育与一般语文教学的最大区别。
  3.《赤壁赋》教学。苏轼是古代士人的一个典型代表,他天赋极佳,学识广博,科场得意,诗词文赋、金石书画样样精通,堪称一代通儒,但在政治上又屡遭不幸,屡受贬谪。面对这种曲折的人生,苏轼一生都在积极探索思考。他身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即使在人生最失意的时候,也不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现实的残酷,人生的困厄,又让他能够从道家文化中找到超然世外,忘情物我,远离世俗纷争的精神力量。在这些人生的历练中,他的心灵逐步变得空明淡定,趋向禅境,终能以明镜止水般的心,观察人世的诸法实相,妙契自然。可以说,在苏轼身上贯注着儒道释三家文化的精髓,《赤壁赋》正是作者这些复杂思想的反映,因而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宝贵资源。
  教学中,我们首先给学生介绍一些儒家、道家和释家的学理。让学生明白儒家讲济世,道家向往“逍遥”,释家追求睿智和空灵。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作者被贬黄州以后,内心会有哪些想法?在这个清风月明之夜,苏轼能够忘记人世的烦恼,享受自然的美景,表现了一种什么情怀?文中主、客和美人分别有哪些意指?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哪些想法。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最终明白:文中美人暗喻作者追求的政治理想,主、客二人则是“理想中我”和“现实中我”在文中的化生。作者在这个贬所,远望美人,暗示在人生的困境中并没有放弃一贯的政治抱负,仍在坚守一份济世救民的本心。从客人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人物对现实困境的某些哀怨。深入推究不难发现,其实,这里作者也是在借客人之身来写自我,表现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文中的主人,则更像是理想中的“我”,这个“我”忘却尘世的烦恼,独享大自然的清风明月,兼有道家的超脱和释家的空灵。由此观之,在这篇文赋中,在作者身上包含着儒道释三家的智慧。学生要读懂全文,需要把儒道释三家文化贯通理解。要做到这一点,对于高中学生似乎有些难度,但只要教师启导得法,适当点拨,便能激发学生对诸子文化的关注,引发他们对传统文化深入探究的兴趣,把传统文化教育引向常态。
  4.《归去来兮辞》教学。“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④自从《孟子》在《万章》中提出著名的“四圣说”,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了四种圣贤,他们分别是清圣、任圣、和圣和时圣。陶渊明是继伯夷之后,中国古代士人中又一个清高的典范,他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不屈服于权贵,为了追求自由、独立人格和清洁精神,去官归田,隐居田园,终老山林。陶渊明对中国古代士人,特别是深处乱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知识分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清士阶层。《归去来兮辞》正是记载陶渊明从“为官”到“归田”心路历程的名篇。教学中,我们不是简单地就文讲文,而是结合已经学过的《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课文,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阅读研讨,感受中国古代圣贤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疏通课文以后,我们提出下列问题,供学生讨论:
  1.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就任和辞去彭泽县令的?
  2.辞去彭泽县令后,作者失去什么,又享受到什么乐趣?
  3.陶渊明归隐田园,与后来的王维、孟浩然等人的隐逸有什么区别?
  4.你认为作为真正的清高之士,应该具有哪些品节?
  5.当今社会,还需不需要陶渊明这样的清士,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权势和物欲的诱惑?
  结合课文教学,我们又给学生介绍许由、务光、卞随、吴太伯、伯夷、倪瓒、林逋等清高典范,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真正的清高之士,一定是从内心深处不想做官,不慕权势,心退身隐,完全从世俗物欲中走出来的高人,他们坚守一份独立人格,怀揣清洁精神。当今社会,面对物质的诱惑,人文精神的失落,我们仍需保有一份清高的人格精神,让学生在阅读讨论中获得传统文化的滋养。
  ————————
  参考文献
  ①②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9月第一版,第2198页、2365页。
  ③史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2版,第2343页。
  ④焦循:《孟子正义》,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第397页。
  [作者通联:湖北宜都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幼儿时期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期,是实施创造教育的最佳时期,我们必须抓住幼儿这一时期,实施有效的发展策略培养其创造性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美术活动是幼儿园进行创造
“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是未名湖飘来的雨云,润泽着学子求知若渴的心;而创意写作,则是千山万壑间奔涌的清泉,与常态课堂作文相遇,激起明丽的浪花。  近年,山东淄博实验中学语文教学成绩持续攀升,得益于“北大培文杯”创意写作活动助力。这项教育教学活动宏阔、高端、大气、典雅,入围决赛的学子接受专业指点,披沐大师教诲,在较短的时间内,其学习理念、胸襟气度,往往有可喜的改观。参加2015年第二届
小升初衔接阶段的写作教学,一直以来深陷窘境,除了需要面对写作教学的一般性困难之外,还要解决不同教学阶段前后衔接的特定问题。整体来看,呈现出“课标有缺陷,教材不衔接;教师教学差异显著,脱离学情;学生学习存在过渡期,不适应新要求”等问题。①教学难度不言而喻,且收效甚微。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仍然局限在课堂教学范畴内进行写作教学或者研究,上述难题恐怕难有突破。因此如何打破“闭门写作”的窠臼,以一种更为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