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七年前他决定不再唱歌,但在找到平衡之后,
李泉又回来了,避开沉重和压抑,
选择一个才情兼具的姿态。
拍摄李泉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画面是摄影师拍摄他弹琴,李泉一扬手就刹不住了。音乐一响,陶醉的深情就聚拢在脸上,毫无掩饰。他一直把这首歌弹完,罔顾拍摄已经结束。
李泉就是这样,尽管他穿着最简单的白色T恤、拿着烟从你身边走过的时候你不会感觉到什么,但当你真正看到这个人的时候,你一定会把他归类到“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那一伙。
把他的微博翻上十页,总的感觉是“不接地气”,最易出现的秀饭秀物秀恩爱他一概没有。但绝非故意为之,这种飘忽感就是他生活的真实。他的朋友多数结婚了或者结过婚,有孩子的也不在少数,只有他的生活依然跟二十年前没什么区别。他的家依然也是朋友的家,他们在一起聊天,不是历史就是政治,音乐反而少一点。他不觉得“今天吃了什么”值得发上微博,而半夜睡不着,思考的也依然是诸如人之为人、意义何在这样的问题。
这个清秀的、保养得很好的男人的确拥有自己的世界,但在面对他人的时候,他则会显示极好的教养。他身上有一种既亲和又和人保持距离的素质,用他的说法,这是从小在大家庭生活造成的,而他从来是个“识相”的小孩。
识相意味着懂得自己的处境——也许它是卑微的。他其实有才有貌有背景,满足当下娱乐圈造星的全部要求,却选择了一条更平淡的路。他四岁学琴,还在大学读书时就进入了在华语流行音乐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滚石唱片公司,和年轻的同事们聊的都是改变中国音乐环境的大命题,的确是“一帮很小的人有很大的理想”,后来他发现音乐的状况不是任何人可以改变。他唱歌也写歌,他的歌捧红了很多人,自己却一直有点平淡——那张波澜不惊的脸的确很难叫娱记扒出什么惊天秘密。他一直以艺术家自居,思维常常在天才与尘埃之间跳跃:有时觉得自己天才般了不得,有时又觉得无非尘埃般渺茫的存在。
直到这张专辑《天才和尘埃》,同名主打歌谈的是对世界的认知如此宏大的问题,主要乐器用的是他最擅长的钢琴,间奏却是他的口哨,消解了前者带来的庄严感。李泉说以前他是“找沉重找压抑”,现在是“怕沉重怕压抑”。也如另一首歌《走西口》,翻唱这首苦情的民歌,他的调子却有点戏谑。
李泉说,是这六七年的经历帮助了他,让他学会放下。彼时他对这个行业失望,觉得歌手一词越来越像称呼小丑,女歌手变成体操选手,男歌手则苦苦声嘶力竭,李泉不愿与之同类。但市场考验着他,有段时间他很怀疑自己到底对不对,也许迎合是对的,但迎合带来的后果,是某天他再也不认识自己。
所以他决定不再唱歌,身份变为音乐商人:开了一家音乐学校,第一年赔钱,这个世家出身的音乐人终于学会了看财务报表,如今音乐学校已上正轨,开到三家,今年还有再扩张的计划,李泉也终于不用再跟报表打交道;同时做了一家唱片公司,他会跟歌手沟通市场的需要,也要跟各种部门吃饭喝酒拉关系。他发现艺术家因为身份的单纯,往往被单一的情绪控制,但换过一种角度之后,所谓天才,所谓尘埃,其实不该有所分别。
两年前他被朋友们撺掇着重新开始为自己创作,花了一年,差不多录完一张专辑,拿回家听却觉得打动不了自己,于是推倒重来。他为此从北京搬回上海,因为上海是他更熟悉、自然的城市,还买了全套录音设备,把家改造成录音棚。
这些年很多人说过,李泉,你再俗一点就大红了。但他如今的想法是“不要更俗一点,而是更坚持自己一点。”他说没有这一段离开,也许他今天变成一个牺牲者,或者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是男歌手里很少讲究姿态优雅的人,他解释说自己是天秤座,“不想太难看”。
直到采访结束,你也很难界定李泉的私人生活是一种什么状态,或者说,他所表现在你面前的就是他的全部,无论你懂还是不懂。
追忆旧日美食
李泉的“虚无”微博最近有了一条扎实的内容:“入秋了,真的怀念外婆家厨房的味道:腐皮包银芽香菇加腐衣丝,茨菇肉末煎饼,豆干虾米花生肋肉炒酱,番茄火腿夜开花,淡菜开洋煨萝卜,咸肉芽菜小白蹄汤”他爱吃,更会谈吃,谈起小时候家里做的点心,都能听到口水急速分泌的声音。
最记得那道过年时必吃的汤圆,以红枣、核桃、猪油、白糖为馅,红枣需要去皮去核,核桃去衣,小时候李泉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在大年夜之前做小工,为核桃去皮:把剥开的核桃浸泡进温水中,十几分钟后捞出,用指甲将核桃衣一点点刮掉,不能浸泡过久,否则果肉容易烂掉。要刮上一两天才够全家十几人的量。原料备好,馅的调配很关键:红枣不能多,它很香,容易抢味;核桃也不能多,它肉质发木,多了会造成有渣的口感;之所以要放猪油,就是要它溶解核桃的“木”,再把枣泥的感觉打得更有深度;白糖也要适量,不能吃到甜味,只要其甜香。
馅料配好,捏成丸子,放在铺上糯米粉的大匾里滚,每次只能滚六颗,七颗大人就要骂偷懒。一共要滚六遍,这样汤圆每个地方的厚薄都是一样的。终于要上锅蒸,底下还要铺上粽叶,待出笼时,汤圆是翠绿的,咬一口,粽叶香、枣泥香、核桃香、猪油香各种香气混杂着扑过来,融化成汁的馅必须要流出,才算这道点心最终成功。
另一道让李泉印象深刻的点心是八宝饭,如今它已经进入超市,但他觉得今人完全误解了八宝饭的精髓,对馅料很不讲究。他记得小时候家里做八宝饭,底下一层是糯米,上面铺一层玫瑰细沙做馅;再铺一层糯米,其上是专门从苏州黄天源买的玫瑰糖;再往上则是薄荷糖,三层馅料铺毕,最顶上加蜜饯做“盖子”,待蒸制好,再用自家调制的杏仁霜浇上,这样吃起来口感不那么“实”,每层的味道又不同。
之后李泉在许多著名的馆子都没有吃过这两道点心,这些年很多堪称艺术的食物做法都已失传,他想以后要写一本书,把那些失去的耐心与精细再找回来。
音乐之外的李泉
吃
曾经他最爱的上海馆子是来德坊,老板很有情怀,试图把一些失传的上海菜再呈现出来,譬如一道“樱桃肉”,选用田鸡腿上一块小小的圆圆的肉,配上核桃爆炒而成;一道“海瓜子豆板酥”,先用火腿把豆板酥煨成泥状,再与新鲜、过沙之后的海瓜子一起蒸,鲜美入味。但也许因为曲高和寡,来德坊倒闭,但它的“前身”兰桂坊还在,这是家面馆,三虾拌面是招牌,用虾籽、虾脑和虾油拌成,反而不用大众热衷的虾肉,因为虾肉吃多了容易腻,不如虾籽、虾脑更能平衡口感。雪菜黄鱼面也是一绝,李泉是去过这家店才知道,正宗雪菜黄鱼面中的雪菜是黑色的—如果你看到哪家店这款面中的雪菜是绿色的,那不用犹豫,立刻可以打上“不正宗”的标签。
读
李泉爱读历史,起源于他成长的教会家庭,但他怀疑《圣经》,便找来差不多同期的史书来看,想看看《圣经》上记录的故事到底有多少是真实的。如今他早已学会了尊重宗教,但仍旧喜欢读史书,最近在读一本英国人写的《中东》,讲述十六到十八世纪那里的历史。他推荐的书也与历史有关:杨奎松的《读史求实》和Jared diamond的《枪炮、病菌与钢铁》。
用
李泉从十多年前就开始用苹果,尔后一路看着它从一个小众品牌变成今天IN或OUT的指标。有时候他宁愿苹果不是这么大的一个公司,这就像他的歌迷对他的情绪:宁愿他不流行,知道的人越少越少—但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心结罢了。
李泉又回来了,避开沉重和压抑,
选择一个才情兼具的姿态。
拍摄李泉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画面是摄影师拍摄他弹琴,李泉一扬手就刹不住了。音乐一响,陶醉的深情就聚拢在脸上,毫无掩饰。他一直把这首歌弹完,罔顾拍摄已经结束。
李泉就是这样,尽管他穿着最简单的白色T恤、拿着烟从你身边走过的时候你不会感觉到什么,但当你真正看到这个人的时候,你一定会把他归类到“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那一伙。
把他的微博翻上十页,总的感觉是“不接地气”,最易出现的秀饭秀物秀恩爱他一概没有。但绝非故意为之,这种飘忽感就是他生活的真实。他的朋友多数结婚了或者结过婚,有孩子的也不在少数,只有他的生活依然跟二十年前没什么区别。他的家依然也是朋友的家,他们在一起聊天,不是历史就是政治,音乐反而少一点。他不觉得“今天吃了什么”值得发上微博,而半夜睡不着,思考的也依然是诸如人之为人、意义何在这样的问题。
这个清秀的、保养得很好的男人的确拥有自己的世界,但在面对他人的时候,他则会显示极好的教养。他身上有一种既亲和又和人保持距离的素质,用他的说法,这是从小在大家庭生活造成的,而他从来是个“识相”的小孩。
识相意味着懂得自己的处境——也许它是卑微的。他其实有才有貌有背景,满足当下娱乐圈造星的全部要求,却选择了一条更平淡的路。他四岁学琴,还在大学读书时就进入了在华语流行音乐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滚石唱片公司,和年轻的同事们聊的都是改变中国音乐环境的大命题,的确是“一帮很小的人有很大的理想”,后来他发现音乐的状况不是任何人可以改变。他唱歌也写歌,他的歌捧红了很多人,自己却一直有点平淡——那张波澜不惊的脸的确很难叫娱记扒出什么惊天秘密。他一直以艺术家自居,思维常常在天才与尘埃之间跳跃:有时觉得自己天才般了不得,有时又觉得无非尘埃般渺茫的存在。
直到这张专辑《天才和尘埃》,同名主打歌谈的是对世界的认知如此宏大的问题,主要乐器用的是他最擅长的钢琴,间奏却是他的口哨,消解了前者带来的庄严感。李泉说以前他是“找沉重找压抑”,现在是“怕沉重怕压抑”。也如另一首歌《走西口》,翻唱这首苦情的民歌,他的调子却有点戏谑。
李泉说,是这六七年的经历帮助了他,让他学会放下。彼时他对这个行业失望,觉得歌手一词越来越像称呼小丑,女歌手变成体操选手,男歌手则苦苦声嘶力竭,李泉不愿与之同类。但市场考验着他,有段时间他很怀疑自己到底对不对,也许迎合是对的,但迎合带来的后果,是某天他再也不认识自己。
所以他决定不再唱歌,身份变为音乐商人:开了一家音乐学校,第一年赔钱,这个世家出身的音乐人终于学会了看财务报表,如今音乐学校已上正轨,开到三家,今年还有再扩张的计划,李泉也终于不用再跟报表打交道;同时做了一家唱片公司,他会跟歌手沟通市场的需要,也要跟各种部门吃饭喝酒拉关系。他发现艺术家因为身份的单纯,往往被单一的情绪控制,但换过一种角度之后,所谓天才,所谓尘埃,其实不该有所分别。
两年前他被朋友们撺掇着重新开始为自己创作,花了一年,差不多录完一张专辑,拿回家听却觉得打动不了自己,于是推倒重来。他为此从北京搬回上海,因为上海是他更熟悉、自然的城市,还买了全套录音设备,把家改造成录音棚。
这些年很多人说过,李泉,你再俗一点就大红了。但他如今的想法是“不要更俗一点,而是更坚持自己一点。”他说没有这一段离开,也许他今天变成一个牺牲者,或者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是男歌手里很少讲究姿态优雅的人,他解释说自己是天秤座,“不想太难看”。
直到采访结束,你也很难界定李泉的私人生活是一种什么状态,或者说,他所表现在你面前的就是他的全部,无论你懂还是不懂。
追忆旧日美食
李泉的“虚无”微博最近有了一条扎实的内容:“入秋了,真的怀念外婆家厨房的味道:腐皮包银芽香菇加腐衣丝,茨菇肉末煎饼,豆干虾米花生肋肉炒酱,番茄火腿夜开花,淡菜开洋煨萝卜,咸肉芽菜小白蹄汤”他爱吃,更会谈吃,谈起小时候家里做的点心,都能听到口水急速分泌的声音。
最记得那道过年时必吃的汤圆,以红枣、核桃、猪油、白糖为馅,红枣需要去皮去核,核桃去衣,小时候李泉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在大年夜之前做小工,为核桃去皮:把剥开的核桃浸泡进温水中,十几分钟后捞出,用指甲将核桃衣一点点刮掉,不能浸泡过久,否则果肉容易烂掉。要刮上一两天才够全家十几人的量。原料备好,馅的调配很关键:红枣不能多,它很香,容易抢味;核桃也不能多,它肉质发木,多了会造成有渣的口感;之所以要放猪油,就是要它溶解核桃的“木”,再把枣泥的感觉打得更有深度;白糖也要适量,不能吃到甜味,只要其甜香。
馅料配好,捏成丸子,放在铺上糯米粉的大匾里滚,每次只能滚六颗,七颗大人就要骂偷懒。一共要滚六遍,这样汤圆每个地方的厚薄都是一样的。终于要上锅蒸,底下还要铺上粽叶,待出笼时,汤圆是翠绿的,咬一口,粽叶香、枣泥香、核桃香、猪油香各种香气混杂着扑过来,融化成汁的馅必须要流出,才算这道点心最终成功。
另一道让李泉印象深刻的点心是八宝饭,如今它已经进入超市,但他觉得今人完全误解了八宝饭的精髓,对馅料很不讲究。他记得小时候家里做八宝饭,底下一层是糯米,上面铺一层玫瑰细沙做馅;再铺一层糯米,其上是专门从苏州黄天源买的玫瑰糖;再往上则是薄荷糖,三层馅料铺毕,最顶上加蜜饯做“盖子”,待蒸制好,再用自家调制的杏仁霜浇上,这样吃起来口感不那么“实”,每层的味道又不同。
之后李泉在许多著名的馆子都没有吃过这两道点心,这些年很多堪称艺术的食物做法都已失传,他想以后要写一本书,把那些失去的耐心与精细再找回来。
音乐之外的李泉
吃
曾经他最爱的上海馆子是来德坊,老板很有情怀,试图把一些失传的上海菜再呈现出来,譬如一道“樱桃肉”,选用田鸡腿上一块小小的圆圆的肉,配上核桃爆炒而成;一道“海瓜子豆板酥”,先用火腿把豆板酥煨成泥状,再与新鲜、过沙之后的海瓜子一起蒸,鲜美入味。但也许因为曲高和寡,来德坊倒闭,但它的“前身”兰桂坊还在,这是家面馆,三虾拌面是招牌,用虾籽、虾脑和虾油拌成,反而不用大众热衷的虾肉,因为虾肉吃多了容易腻,不如虾籽、虾脑更能平衡口感。雪菜黄鱼面也是一绝,李泉是去过这家店才知道,正宗雪菜黄鱼面中的雪菜是黑色的—如果你看到哪家店这款面中的雪菜是绿色的,那不用犹豫,立刻可以打上“不正宗”的标签。
读
李泉爱读历史,起源于他成长的教会家庭,但他怀疑《圣经》,便找来差不多同期的史书来看,想看看《圣经》上记录的故事到底有多少是真实的。如今他早已学会了尊重宗教,但仍旧喜欢读史书,最近在读一本英国人写的《中东》,讲述十六到十八世纪那里的历史。他推荐的书也与历史有关:杨奎松的《读史求实》和Jared diamond的《枪炮、病菌与钢铁》。
用
李泉从十多年前就开始用苹果,尔后一路看着它从一个小众品牌变成今天IN或OUT的指标。有时候他宁愿苹果不是这么大的一个公司,这就像他的歌迷对他的情绪:宁愿他不流行,知道的人越少越少—但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心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