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奠基者,开创了近代哲学,使哲学从对本体的追问转向了认识论的研究。《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是笛卡尔早期的觉醒之作。在该书中,笛卡尔对达到真理的方法展开了论述。本文即是通过分析《探求真理指导原则》这一著作,对该书的方法论思想作出分析,从而指明该书在思想方法上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笛卡尔;方法;直观;演绎
中图分类号:B56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02
为了到达真知的目的,在依凭于基本的认识能力之外,我们对事物的研究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方法。凭借方法来展开我们对事物的研究,将会使我们的心灵更加灵巧,使我们的学识增长不已。笛卡尔的早期著作《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正是向我们阐述一种关于正确思想的科学方法,据此科学方法我们不但不会在认识的过程中无谓地损耗我们的心智,反而会令我们在智慧增长不已。
本文即以《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为文本展开笛卡尔关于方法论思想的解读。
一、作为智慧的马特席斯
良知或理性乃是人人本自具足的东西,其所要实现的目的即是能够形成确切的、真实的判断。如何引导我们的良知或理性对于呈现于我们心灵上的事物形成确凿的判断,方法是必要的。正是如此原因,笛卡尔认为,“寻求真理而没有方法,那还不如根本别想去探求任何事物的真理,因为,确定无疑,这样杂乱无章的研究和暧昧不明的冥想,只会使自然的光芒昏暗,使我们的心灵盲目。”[1]方法对于探求真理是必要性在于它能够使我们的心灵找到探索的方向,从而避免盲目的思考。依循于有效的方法能够使我们的学识逐步增长,而毫无目的和杂乱无章的思考只会使我们的心智变得混乱最终暗昧不明。通过方法的引导,逐渐地,我们能够认识到心智所能认识的一切事物。
但是,在笛卡尔看来,关于思想方法的学问与一般意义上的学科不同,它不是与其它学科并列的一种学科,相反,它是一切学科的源泉,所有学科理论的建立都要依凭于一个先于思考对象而独立的思想方法,这就是笛卡尔所谓的“马特席斯”(Mathesis)。关于马特席斯,笛卡尔认为,应该有这样一门学科,它象数学那样具有确定性、科学性但又不是具体的数学,因此他用Mathesis一词代表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对此,有学者认为笛卡尔所谓的马特席斯是指一种数学。这种观点也许是出于笛卡尔创造了解析几何的考虑。在《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的第四原则中笛卡尔强调说:“我这里想到的并不是普通数学,我要阐述的是某种其它学科,与其说是以它们为组成部分,不如说是以它们为外衣的一种学科。因为,该学科理应包含人类理性的初步尝试,理应扩大到可以从任意主体中求得真理;坦率地说,我甚至深信:该学科优越于前人遗留给我们的任何其它知识,它是一切学科的源泉。”[1]实际上笛卡尔更强调马特席斯是一种科学,是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而不是数学。
就“科学”一词而言,与今天的科学有不同的内涵,最原初的“科学”含有“知识”或“智慧”的意思。在拉丁文中“ scientia”意思是“知识”、“学问”。而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是18世纪以后出现的,其主要是指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应包括一系列一致的标准、程序,可以其为根据来检验理论、评判证明是否正确并指导实验。所以马特席斯(Mathesis)指的应该是一种关于智慧的学科。
对于笛卡尔所阐述的马特席斯完全可以智慧一词来替换。智慧是在真实世界中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说,智慧不是我们主观任意想象出来的。关于智慧的比喻,多用“光”。智慧于世界万物,犹如阳光普照万物,在“照”的性(本性)上讲,等无差别。因此,不能说这一智慧是适用于这一事物的,那一智慧是适用于那一事物的。不同的事物所适用的是同样的智慧,因为智慧是不能单独分割的。在今日学科相对独立的状况下,也许有人会问,既然不同的事物有着相同的智慧,为什么不同学科之间的学者难以对话。这是因为两者的技艺不同,也就是理论表述不同。适用于专业的理论表述实际上也是一种技艺。这种不同的技艺有着不同的概念和概念推演的逻辑方式。但是,要注意的是,恰恰能够促成建立不同理论的正是对真实世界理解的智慧。当我们研习任何一种专业理论的时候,若我们能意识到这是出于智慧的创造的结果,那我们获得的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性的学科理论,同时能获得增长的是智慧。这恰是马特席斯的功能。
二、方法对悟性增益
在强调了作为智慧的马特席斯之后。笛卡尔对如何运用马特席斯展开了细致的论述。笛卡尔将人的根本认识能力称之为“悟性”。笛卡尔认为,悟性与思想方法是两种不同的事物。马特席斯作为思想方法并不是要告诉我们怎样运用人的悟性的两个根本能力——直观和演绎。有学者的研究将直观和演绎当作是思想方法。在笛卡尔看来,直观和演绎不是认识的方法,而是人的两种根本的认识能力。在《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的第三个原则中笛卡尔写到:“关于打算考察的对象,应该要求的不是其某些别人的看法,也不是我们自己的推测,而是我们能够从中清楚而明显地直观出什么,或者说,从中确定无疑地演绎出什么;因为,要获得真知,是没有其它办法的。”[1]可以看出,直观和演绎是人直接面对认识对象的两种认识能力。人离开这两种认识能力是没有办法从其他渠道获得真知的。也就是说,就认识真知而言,必须通过直观和演绎这两个认识能力,没有其他的选择。但是方法却不同,方法是主观的东西,为了达到同一个目的,可以有不同的方法。甚至在方法的选择上,我们可以有优劣的评判。这就好比,一个人做投资必须首先有本金,其次才要考虑投资方法,最后才能最大效益地获利。我们为了获利,投资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可以选择。但是,本金是不可选择,没有本金,纵是天才投资者,想要获利也是镜花水月之事。所以,直观和演绎即相当于是本金,思想方法相当于投资方法,最后的获利则相当于真知。 作为方法的马特席斯并不可能完善到指导我们应该怎样运用直观和演绎。实际上,也无此必要,因为运用直观和演绎都是天生所具有的良知,是一个正常的人所具有的基本的认识能力。马特席斯作为一个先于思考对象而独立存在的思想方法,仅仅是在可以觉察出某种秩序和度量的时候才涉及到,而且这种秩序和度量,无论在图形中、数字中、声音中,还是在什么对象中去寻找,都应该没有什么两样。这就是说,应该存在着某种科学,可以解释所有事物都共同具有的表现形式:秩序和度量,而这种科学即是马特席斯。马特席斯是给我们的悟性提供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但是,所谓的秩序,并非是事物的自然秩序,也不是像以往的哲学家们那样依据各类事物加以范畴的划分,而是根据我们研究的需要,依据各事物是怎样从它事物中获知的先后顺序、简单与复杂程度而对我们所研究的事物进行一种秩序的安排,使我们的思考逐渐深入。
从马特席斯的作用来看,我们的认识过程所必须遵循的方法,简单表述就是:必须将我们所要研究的命题(事物)逐级地简化为较为简单的命题,以便于我们的悟性能够一目了然地明见到(直观到),然后将这个已经直观到的简单命题作为起始命题,逐级上升到那些我们不能直观到的或较为复杂的其它命题。也就是说,我们的认识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自行呈现在我们面前能够被直接直观到的简单命题,其特点是可以直接被我们清晰地直观到;其次是事物之间的秩序和量。这需要马特席斯的作用将事物以排列为某种关系。这排列的秩序主要是为了以方便我们的认识为目的的,便于我们从已经直观到的知识展开进一步的思考;最后是经过简单命题和秩序或量,由直观之外的另一种认识能力——演绎,展开推演而得到对复杂事物(命题)的认识。
这个方法告诉我们,首先我们要从所研究的事物中找到最简单项或是绝对项,因为最简单项或绝对项自身含有所需纯粹而简单性质的一切,这样可以仅仅凭借我们内心理智的光芒来加以直观。对于这些简单项我们不用花很大的力气去认识这些简单物,因为其本身就表现得相当清楚;我们只须尽力把它们互相区别开来,逐个以心灵加以注视,以求全部直观清晰。因此,从事物中区别出最简单项是开始认识的第一步。其次,考察事物之间的关系或秩序对于建立认识事物的秩序也是必要的,我们的认识必须将认识的对象以一定的秩序予以排列,以为我们的认识提供方便。正是对起始命题的直观和对认识事物的秩序的确立,为进一步通过演绎的方法认识那些不能一下直观到的或是距离起始命题较远的命题提供了可能。这就是说:从起始命题开始,通过已建立的秩序,经过毫无间断的连续的思维运动,就能必定地推演出其它的真知。
另外,尤其要说明的是,在认识过程中“如果在要寻求的事物中出现一事物,是我们的悟性不能直观得足够清楚的,那我们就必须暂且停顿、多加考虑,不要继续考察下去,以免徒劳无功。”[1]当我们的悟性不能将事物进行足够清楚地直观的时候,我们的认识就应该停下来,因为我们是遇到了障碍。这不是我们的悟性或方法出现了问题,问题仅仅在于我们所遇到的困难本身的性质,或者说是人的条件的限制。有些东西限于我们自身的认识能力或经验会有暂时的认识障碍。对此,我们就可以确定无疑地知道,这种认识是取决于某种超出我们能力的经验,这样我们就不至于怀疑我们的认识能力。但若我们能认识到所面对的事物是我们目前还不具备足够的认识条件加以把握的,那么这也是一种真知。正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不能认识的事物,在另外一个层面来说,我们所获得的并不是较小的真知。这一点也可以强调为:我们的认识可能会因为能力的经验而受到阻碍,却与我们的认知能力或者方法无关,我们的方法只是指导我们的悟性以一定的秩序进行,更确切地说,方法只对我们的悟性的运用有用,而并不为我们的悟性(认识能力)提供经验。
三、结语
我们认识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真知——内心中的真实的、确凿的判断。知识正确与否,于知识本身是难以确定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达到真知的方法和途径来进行考察和限制,如果我们达到真知的方法和途径是确定无疑的,那么由此而获得的知识必定是确定无疑的。笛卡尔之《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的价值就在于此。
参考文献:
[1] (法)笛卡尔.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M].管震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关键词:笛卡尔;方法;直观;演绎
中图分类号:B56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02
为了到达真知的目的,在依凭于基本的认识能力之外,我们对事物的研究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方法。凭借方法来展开我们对事物的研究,将会使我们的心灵更加灵巧,使我们的学识增长不已。笛卡尔的早期著作《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正是向我们阐述一种关于正确思想的科学方法,据此科学方法我们不但不会在认识的过程中无谓地损耗我们的心智,反而会令我们在智慧增长不已。
本文即以《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为文本展开笛卡尔关于方法论思想的解读。
一、作为智慧的马特席斯
良知或理性乃是人人本自具足的东西,其所要实现的目的即是能够形成确切的、真实的判断。如何引导我们的良知或理性对于呈现于我们心灵上的事物形成确凿的判断,方法是必要的。正是如此原因,笛卡尔认为,“寻求真理而没有方法,那还不如根本别想去探求任何事物的真理,因为,确定无疑,这样杂乱无章的研究和暧昧不明的冥想,只会使自然的光芒昏暗,使我们的心灵盲目。”[1]方法对于探求真理是必要性在于它能够使我们的心灵找到探索的方向,从而避免盲目的思考。依循于有效的方法能够使我们的学识逐步增长,而毫无目的和杂乱无章的思考只会使我们的心智变得混乱最终暗昧不明。通过方法的引导,逐渐地,我们能够认识到心智所能认识的一切事物。
但是,在笛卡尔看来,关于思想方法的学问与一般意义上的学科不同,它不是与其它学科并列的一种学科,相反,它是一切学科的源泉,所有学科理论的建立都要依凭于一个先于思考对象而独立的思想方法,这就是笛卡尔所谓的“马特席斯”(Mathesis)。关于马特席斯,笛卡尔认为,应该有这样一门学科,它象数学那样具有确定性、科学性但又不是具体的数学,因此他用Mathesis一词代表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对此,有学者认为笛卡尔所谓的马特席斯是指一种数学。这种观点也许是出于笛卡尔创造了解析几何的考虑。在《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的第四原则中笛卡尔强调说:“我这里想到的并不是普通数学,我要阐述的是某种其它学科,与其说是以它们为组成部分,不如说是以它们为外衣的一种学科。因为,该学科理应包含人类理性的初步尝试,理应扩大到可以从任意主体中求得真理;坦率地说,我甚至深信:该学科优越于前人遗留给我们的任何其它知识,它是一切学科的源泉。”[1]实际上笛卡尔更强调马特席斯是一种科学,是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而不是数学。
就“科学”一词而言,与今天的科学有不同的内涵,最原初的“科学”含有“知识”或“智慧”的意思。在拉丁文中“ scientia”意思是“知识”、“学问”。而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是18世纪以后出现的,其主要是指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应包括一系列一致的标准、程序,可以其为根据来检验理论、评判证明是否正确并指导实验。所以马特席斯(Mathesis)指的应该是一种关于智慧的学科。
对于笛卡尔所阐述的马特席斯完全可以智慧一词来替换。智慧是在真实世界中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说,智慧不是我们主观任意想象出来的。关于智慧的比喻,多用“光”。智慧于世界万物,犹如阳光普照万物,在“照”的性(本性)上讲,等无差别。因此,不能说这一智慧是适用于这一事物的,那一智慧是适用于那一事物的。不同的事物所适用的是同样的智慧,因为智慧是不能单独分割的。在今日学科相对独立的状况下,也许有人会问,既然不同的事物有着相同的智慧,为什么不同学科之间的学者难以对话。这是因为两者的技艺不同,也就是理论表述不同。适用于专业的理论表述实际上也是一种技艺。这种不同的技艺有着不同的概念和概念推演的逻辑方式。但是,要注意的是,恰恰能够促成建立不同理论的正是对真实世界理解的智慧。当我们研习任何一种专业理论的时候,若我们能意识到这是出于智慧的创造的结果,那我们获得的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性的学科理论,同时能获得增长的是智慧。这恰是马特席斯的功能。
二、方法对悟性增益
在强调了作为智慧的马特席斯之后。笛卡尔对如何运用马特席斯展开了细致的论述。笛卡尔将人的根本认识能力称之为“悟性”。笛卡尔认为,悟性与思想方法是两种不同的事物。马特席斯作为思想方法并不是要告诉我们怎样运用人的悟性的两个根本能力——直观和演绎。有学者的研究将直观和演绎当作是思想方法。在笛卡尔看来,直观和演绎不是认识的方法,而是人的两种根本的认识能力。在《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的第三个原则中笛卡尔写到:“关于打算考察的对象,应该要求的不是其某些别人的看法,也不是我们自己的推测,而是我们能够从中清楚而明显地直观出什么,或者说,从中确定无疑地演绎出什么;因为,要获得真知,是没有其它办法的。”[1]可以看出,直观和演绎是人直接面对认识对象的两种认识能力。人离开这两种认识能力是没有办法从其他渠道获得真知的。也就是说,就认识真知而言,必须通过直观和演绎这两个认识能力,没有其他的选择。但是方法却不同,方法是主观的东西,为了达到同一个目的,可以有不同的方法。甚至在方法的选择上,我们可以有优劣的评判。这就好比,一个人做投资必须首先有本金,其次才要考虑投资方法,最后才能最大效益地获利。我们为了获利,投资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可以选择。但是,本金是不可选择,没有本金,纵是天才投资者,想要获利也是镜花水月之事。所以,直观和演绎即相当于是本金,思想方法相当于投资方法,最后的获利则相当于真知。 作为方法的马特席斯并不可能完善到指导我们应该怎样运用直观和演绎。实际上,也无此必要,因为运用直观和演绎都是天生所具有的良知,是一个正常的人所具有的基本的认识能力。马特席斯作为一个先于思考对象而独立存在的思想方法,仅仅是在可以觉察出某种秩序和度量的时候才涉及到,而且这种秩序和度量,无论在图形中、数字中、声音中,还是在什么对象中去寻找,都应该没有什么两样。这就是说,应该存在着某种科学,可以解释所有事物都共同具有的表现形式:秩序和度量,而这种科学即是马特席斯。马特席斯是给我们的悟性提供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但是,所谓的秩序,并非是事物的自然秩序,也不是像以往的哲学家们那样依据各类事物加以范畴的划分,而是根据我们研究的需要,依据各事物是怎样从它事物中获知的先后顺序、简单与复杂程度而对我们所研究的事物进行一种秩序的安排,使我们的思考逐渐深入。
从马特席斯的作用来看,我们的认识过程所必须遵循的方法,简单表述就是:必须将我们所要研究的命题(事物)逐级地简化为较为简单的命题,以便于我们的悟性能够一目了然地明见到(直观到),然后将这个已经直观到的简单命题作为起始命题,逐级上升到那些我们不能直观到的或较为复杂的其它命题。也就是说,我们的认识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自行呈现在我们面前能够被直接直观到的简单命题,其特点是可以直接被我们清晰地直观到;其次是事物之间的秩序和量。这需要马特席斯的作用将事物以排列为某种关系。这排列的秩序主要是为了以方便我们的认识为目的的,便于我们从已经直观到的知识展开进一步的思考;最后是经过简单命题和秩序或量,由直观之外的另一种认识能力——演绎,展开推演而得到对复杂事物(命题)的认识。
这个方法告诉我们,首先我们要从所研究的事物中找到最简单项或是绝对项,因为最简单项或绝对项自身含有所需纯粹而简单性质的一切,这样可以仅仅凭借我们内心理智的光芒来加以直观。对于这些简单项我们不用花很大的力气去认识这些简单物,因为其本身就表现得相当清楚;我们只须尽力把它们互相区别开来,逐个以心灵加以注视,以求全部直观清晰。因此,从事物中区别出最简单项是开始认识的第一步。其次,考察事物之间的关系或秩序对于建立认识事物的秩序也是必要的,我们的认识必须将认识的对象以一定的秩序予以排列,以为我们的认识提供方便。正是对起始命题的直观和对认识事物的秩序的确立,为进一步通过演绎的方法认识那些不能一下直观到的或是距离起始命题较远的命题提供了可能。这就是说:从起始命题开始,通过已建立的秩序,经过毫无间断的连续的思维运动,就能必定地推演出其它的真知。
另外,尤其要说明的是,在认识过程中“如果在要寻求的事物中出现一事物,是我们的悟性不能直观得足够清楚的,那我们就必须暂且停顿、多加考虑,不要继续考察下去,以免徒劳无功。”[1]当我们的悟性不能将事物进行足够清楚地直观的时候,我们的认识就应该停下来,因为我们是遇到了障碍。这不是我们的悟性或方法出现了问题,问题仅仅在于我们所遇到的困难本身的性质,或者说是人的条件的限制。有些东西限于我们自身的认识能力或经验会有暂时的认识障碍。对此,我们就可以确定无疑地知道,这种认识是取决于某种超出我们能力的经验,这样我们就不至于怀疑我们的认识能力。但若我们能认识到所面对的事物是我们目前还不具备足够的认识条件加以把握的,那么这也是一种真知。正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不能认识的事物,在另外一个层面来说,我们所获得的并不是较小的真知。这一点也可以强调为:我们的认识可能会因为能力的经验而受到阻碍,却与我们的认知能力或者方法无关,我们的方法只是指导我们的悟性以一定的秩序进行,更确切地说,方法只对我们的悟性的运用有用,而并不为我们的悟性(认识能力)提供经验。
三、结语
我们认识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真知——内心中的真实的、确凿的判断。知识正确与否,于知识本身是难以确定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达到真知的方法和途径来进行考察和限制,如果我们达到真知的方法和途径是确定无疑的,那么由此而获得的知识必定是确定无疑的。笛卡尔之《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的价值就在于此。
参考文献:
[1] (法)笛卡尔.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M].管震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