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切莫置之“度”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xusty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的能力直接体现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做到选材出新,思考出新,形式出新,语言出新,自觉做一个写作的四有“新”人。从四新出发要求作为老师应在教学中加强广度、深度、密度和高度、密度的训练。
  【关键词】教学 写作 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02-01
  “文章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写作具有创新意识,能写一手颇有新意的文章,读后令人赏心悦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可以说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平日教学实践中不懈追求的目标。为求新,我们不断鼓励学生,要选材出新,思考出新,形式出新,语言出新,自觉做一个写作的四有“新”人。是不是写作中学生做到了这四“新”,就万无一失了呢?为求新,写作中学生就可以随意发挥呢?须知,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过犹不及”,写作同样要“言之有据,持之有度”,我们指导学生写作,切莫置之“度”外。
  教学实践中,我们如何训练学生做到文思敏捷,思路畅通呢?有人提出应从广度、深度、密度、高度和适度五个方面训练起步。就这五方面的训练,我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广度的训练。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解决学生无“米”下锅,作文内容空洞的问题,我们大多训练学生从积累素材开始,指导他们最大程度的占有广泛的信息。目的就是期盼他们有朝一日能在写作时从容面对,能够“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为防学生成为“井底之蛙”,坐井观天,有个别教师为了早日见到成效,可以说不遗余力。引导学生分专题搜集词语,名人名言或语言片段,先是熟记背诵,后是仿写,甚而至于让学生平时背诵这个作文大全,那个写作指引。一段时间之后,先进行模拟预演,随后进行实战检阅,并且在评分标准中硬性规定,作文中必须使用几个成语,必须要有名人名言等等,类似规定不一而足。仅从文章的表面看,学生的作文似乎词汇丰富,题材广泛,思路开阔。但其中也不乏堆砌词语,生拉硬套,内容宽泛的例子。我们不是说这种积累方式没有借鉴的必要,而要强调的是方法有待改进。材料积累广而不宽泛,训练务必要有针对性,要因人而异。否则,耗时费力,有悖于我们训练的初衷。
  二、深度的训练。
  写作力求写出深度,只有有深度的文章才能“情动于中”,令人低首心折。但这决不意味着写作时为求深度,就去造假,去说谎。须知为文情贵真,“抒发真情实感”,这是《语文标准》中有明确规定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写作时务必做到“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须心口如一,不能说谎。比如前几年类似考场作文中出现的一大批捡钱包送还失主的“活雷锋”,甚而至于出现的“父母双亡”人数都不亚于当年唐山大地震的“作文事件”,不能不令人震惊。平日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风,消除写作中的“假大空”,本着“我手写我口”的精神,远离“伪圣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化的语言”。
  三、密度的训练。
  训练密度,就是指导学生如何把平时积累的写作材料加以归类整理,使它们做到紧密,严谨。表现在文章中,就是指如何使文章内容紧凑、充实,组织结构丝丝入扣。训练要领是多读多思,读写结合。多读一些“十万个为什么?”或“……怎么办?”之类的书籍,充实大脑库存。多仿写,模仿和创造是密不可分的,模仿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模仿的目的。通过仿写,训练学生找到读与写之间相关联的相似点。
  四、高度的训练。
  这是大多数教师平时教学实践中比较注重的。立意的高度,是文章的灵魂。读一篇立意有高度的文章,会给人以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感觉。“文如其人”,文章立意是否有高度,这与一个人的胸怀,修养和素质有很大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不仅要“授业”,而且还要 “传道”,教书育人是我们的职责。引导学生先做人,后做学问。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自觉抵制市场经济下的不良风气。同时,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读健康的书,做高尚的人”。写作教学中,引导他们不能只为追求文章的高度,不顾客观实际的过分拔高,这样的娇柔做作,只能令人大倒胃口,心生厌烦。写作时要顺乎自然,顺理成章,切不可大发议论,空喊口号,胡乱抒情。试想某省考生作文为何得了“零”分,看他的拟题“作文与妓女”,自然就明白了。我们说文章立意要有高度,是指要“高”得入情入理,“高”决不是危言耸听,盛气凌人。
  五、适度的训练。
  我认为,这一点在写作训练中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古人说:“过犹不及”,试想:为求广度而不顾适度,文章会不会写得宽泛;为求深度而不顾适度,会不会给人以虚假的感觉;为求高度而不顾适度,会不会让人感觉是无病呻吟,东施效颦。所以说,写作训练中的“度”,必须以“适度”为前提。如果写作没了适度,那决不会是一篇像样的文章。适度的训练,就像生活中的裁缝,要量体裁衣,裁缝如何高明,如果不是亲身量体,就不可能做到做出来的衣服,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写文章也是如此,只有把握好适度,才能让人觉得,加一字则繁杂,少一字则欠缺。从某种程度上说,适度的把握决定于文章的美感。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丢勒说:“我认为适度的对象就是美丽的。”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见解,但愿这一孔之见能够抛砖引玉,期望在当前大力推行的作文改革中,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学生真正体现自我,彰显个性,在写作的空间里,“高天”任鸟飞,“阔海”凭鱼跃。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教师须充分利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提倡在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围绕重点展开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加强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獲取知识,
左权(1905-1942)原名左纪权,1905年3月15日诞生在湖南省醴陵县平桥乡黄茅岭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祖辈以租佃地主土地为生.他岁半丧父,生活艰辛,但少有壮志.1916年春荒,他12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02-02  在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的做法却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背道而驰的。比如,在布置好作文题后,有的老师接着大讲特讲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布局,甚至讲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等,讲得滴水不漏。有的老师觉得这样讲还不够,于是又找出优秀范文来念。学生的棱角磨平,灵感尽失,创造力和想像力严重受到了
语文课有效的阅读教学,就是在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同时,教会学生认识生活,思考人生,提升品性,净化心灵。从而达到“教”作文,就是教做人的教学目的。这也正是新教材所倡导
一、设计开发意识  由于学科本身特点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双语教学实践中更多关注的是教法问题,如,怎么设计教案、怎么复习旧知,怎样导人新知,怎样突破重、难点,怎样板书最漂亮,怎样提问,用什么教学手段等等,却往往会忽略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因素——学生。面对着个性迥异的学生,对于我所说的英语他们是否能听明白,他们的语言基础怎样,学科基础又怎样,他们会怎样反映,怎么思考,怎么发展,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一、在生活中,领略数学的缤纷色彩。  “教师要尽量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能从生活中引入的,尽量从生活中引入。”因为,数学就存在于我们身边。为学生设置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年、月、日”的认识一课时,我提出关于小朋友过生日的数学问题:“青青今年9岁,过了9个生日,青青的爸爸今年36岁,也过了9个生日,但是青青的爸爸从未漏掉过任何一个生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话音刚落,学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本身也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教语言不触及到文化,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文化教育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用课文进行显性的文化意识培养.英语教师不仅
情感是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是文学的生命。一切文学作品,都是情感的产物,情感的结晶。“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散文是一种直接表情的文学程式,在散文创作中,情感始终是最为活跃的因素,形成作品之后,则是作品的灵魂。  散文创作,尤其是亲情散文创作必须讲究情感控制,这既是由散文的特点所决定,也是艺术辩证法的要求。  一、在常态情绪中平实地叙述  散文在表达方式上虽不受限制,叙述、议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