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出现的外商投资下降和对外资撤离现象的思考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god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652家,同比下降2.02%;合同外资金额986.41亿美元,同比增长19.2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30.91亿美元,同比下降3.42%。尤其是最近的4、5月份,我国实际使用FDI金额分别为40.8亿美元和48.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均下降20多个百分点。从投资领域的数据来看,上半年,农、林、牧、渔领域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降幅较大,同比下降37.6%;制造业有小幅下降,同比下降了0.76%,但是它仍是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其金额占全国同期实际使用外资额的71.06%;服务业也有较大的下降,降幅达到了12.18%。
  
  一、外资投资下降和外资撤离的原因分析
  
  (一)对中国经济能否够保持长期高速增长的担忧。自2004年我国实行宏观调控以来,收缩开发区项目、规范土地开发使用等宏观调控以及出口退税等政策措施的滞后效应在今年发生作用。2005年上半年,我国主要经济指标中,出现了许多预示着“经济趋冷”的迹象:消费物价持续走低,部分生产资料价格如钢材、水泥等下跌幅度巨大;上下游的价格出现背离,生产过剩的隐忧已经存在;企业利润增长率显著下降,同比下降超过20个百分点,下游制造业大面积亏损;国内需求明显不足,产品被挤压向国际市场,贸易顺差激增,贸易摩擦增加等。另外,就是中国经济已保持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但仍未根本改变粗放式、高耗能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遭遇到的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的问题,也增加了外资对中国经济是否能够保持长期高速增长的担忧。
  (二)国内出台的一些调控政策影响,主要有人民币升值;未出台的内外资所得税并轨的影响;今年开始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各地的招商引资优惠条件如土地、税收减弱的影响,尤其是东南沿海一带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在不断上升,使得外资投资领域发生转移,外商投资项目减少,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下降。
  (三)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本土企业竞争力增强,对外资企业的挑战更加强烈。另外就是国内对部分行业的管理政策也使得外资难以进入和扩大。据商务部方面数据,今年上半年在507种主要工业消费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17.0%,而供过于求的商品已占到83.0%。而且在一些行业里,本土企业凭借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竞争力超过了一些外企。
  (四)国际因素。主要包括全球产业转移速度放慢,其他周边发展中国家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纷纷出台优惠引资条件,竞争力逐步提高,吸引了一部分本想在我国投资的外商;美国经济从2004年起明显进入上升周期,美元利率不断调高,吸引了大量美资回流和分流了国际资本;发达国家出于国内政治和经济的需要,近期加大了对华投资批评的声音,其所采取的实质性措施对我国吸收外资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如何看待外资投资下降和外资撤离
  
  (一)目前的外资投资下降和外资撤离现象是一种理性回落,是相对正常的,还不能作出已经进来的长期资本将撤离中国的判断。今年出现的外资投资下降是同最近两年的宏观调控和整体的宏观经济形势是有关的。从引资结构来看,受宏观调控影响的重化工业投资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这是和国家调控过热行业的政策是一致的。外商投资增长速度出现下降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的运行轨迹方向是一致的,况且2004年外资投资基数和增幅是比较高的。从外资撤离部分产业的原因上看,只是部分企业和部分行业,它并不能说明中国已经失去吸引力了。相反,据国际投资专家和跨国企业集团的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外国的对华投资欲望始终保持较高势头。在所调查的企业中,87%的跨国企业集团和85%的专家选择中国,超过得票率第二位的美国30个百分点。因此,现在还不能作出外资撤离中国的判断。
  (二)外资看重的主要还是中国的市场,短期的政策影响以及税收等优惠政策的取消并不能阻止它们进军中国的步伐,我国引进外资的长期趋势并不会发生逆转,左右外资进入的长期性因素没有改变。一是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因素以及全球制造业转移向中国的趋势还在继续;二是整个外资的规模比较大,前几年同期使用外资金额基数高,而且一直处在高位运行状态,这反映整个引进外资本身运行状况是比较良好的;三是虽然对外开放以来引进外资的格局比较明朗,但加入世贸组织的很多政策优势还没有反映出来。从这些基本面的因素来看,未来我国还会保持强势引资的这种取向。
  (三)虽然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越来越多,国内储蓄及民间资本也比较多,资金短缺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而且已吸引的巨额外资的副作用逐步显现。但人均吸收外商投资只有41美元,远低于世界人均107美元的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500美元的水平,所以整体上来说我们吸引的外资并不是很多,中国仍然需要更多的外资。
  (四)在坚持吸引外资工作的同时,要对引进外资的战略进行反思,既要注重外资的地区结构差异,又要注重外资的产业结构差异,利用外资要变数量为质量。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餐饮、信息产品、文化教育、商品房、汽车等五大消费热点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新的一年,五大消费热点能否持续?    五大消费热点将会有所变化    1.餐饮消费——热点持续  一是社会经济交往活动的增加,直接刺激了餐饮业的发展。二是消费观念的更新,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观念的更新,外出就餐已成时尚。三是餐饮业结构调整加快,服务质量提高将进一步活跃市场。
期刊
2004年,由于全球经济进一步复苏以及企业高科技投资日益增长的带动,高科技产业领域新产品层出不穷,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恢复增长,重点产品和服务需求不断扩大,企业总体业绩良好,创造了2000年以来的新高峰,发展特点主要如下:    一、新兴市场需求剧增,通信业复苏强劲    2004年以来,国际通信产品市场明显复苏,据IDC调查统计,全年手机销量将达到6.3亿部以上(2003年为5.3亿部)。  ——全
期刊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保持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总体分析,全年农村经济发展面临四个有利条件和四个不利因素,机遇与挑战并存。有利条件有: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继续强调在宏观调控中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到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政策环境继续看好。二是中央及各级政府出台的各项支
期刊
本刊讯(记者范继荣)2004年,我国烟草行业紧紧围绕“做精做强主业,保持平稳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的主要任务,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加强专卖、优化结构、科技创新,依靠广大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和共同努力,累计实现工商税利超过2100亿元,比上年增加450亿元;其中实现工商税金1414亿元,比上年增加225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全行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发
期刊
世界银行和亚洲发展银行自2000—2003年间,对亚洲20多个主要城市联合调查发现,至少有10个城市的空气含有的危险物质超出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安全水平。亚洲国家已经注意到这一严峻问题,并行动起来积极治理空气污染。    印度:空气开始让人感到窒息    据统计,印度班加罗尔市仅注册的机动车数量就达到200万辆,远远超过城市应付30万辆机动车的设计能力。更严重的是,机动车仍以每天新增六七百辆的速度猛
期刊
城市公用事业一般是指城市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以及公共交通等行业。从广义的角度讲,还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市政工程等。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公用事业与电力、电信、民航、铁路、邮政等行业一道,一直被列入垄断行业。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组团对德国、瑞典的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进行了考察。总的印象是:两国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竞争、提高效率、增进福利,主要措施是理顺
期刊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废钢资源消耗量很大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工艺流程的特点,决定了钢铁工业是一个最有条件、最具潜力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之一。目前,钢铁行业的能源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0%以上,用水量占全国工业用水量的9%左右,单位产品能耗、水耗指标大大高于国外先进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钢铁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钢铁工业发展循
期刊
一、2004年文化产业形势及主要特点    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是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识的一个新的飞跃,表明我们党已经在文化发展观上与时俱进,完成了转型。    (一)我国新兴文化产业的规模已经超过传统文化产业部门,整个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已经非常明显  2004年
期刊
高压危险,切勿靠近。  内有强电,请勿触摸。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危险的还不仅仅是电,我们的工作规则、国家法律,都是架设在人们心目中的一条条无形的高压“电线”,请勿越线。  但令人意外的是,华中电业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华中电力集团公司原总经理林孔兴(正厅级,享受副部级政治待遇),作为华中地区最大的“管电人”,却频频闯越高压火线,在独自或与妻子“联袂”收受贿赂的同时,通过权力的嫁接,职务的延伸
期刊
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拿大在环境治理方面逐步引进“清洁生产”的理念,把环境治理的重点从治理污染转到预防污染,从被动的末端治理到主动的源头预防,既节约了成本,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政府重视    1978年以来,加拿大只有5%的企业有污染治理措施,更不要说开展清洁生产了。为了解决这种状况,1988年加拿大政府制定《环境保护法》,要求企业必须进行污染预防。1999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