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渡沟里找寻他的足迹……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3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念园里
  村民自发捐款80多万为他建园铸像
  2011年5月7日,在考察抱犊寨景区时,马海明因车祸不幸去世。第二天他的追悼会在潭头镇举行,重渡沟的全体村民、栾川各景区的工作人员以及马海明的亲友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形成了1.8万人的送葬队伍。
  在马海明去世100天的时候,群众自发捐献80多万元,为他建了这个纪念园,马海明铜像建成那天,5000多名群众赶来祭奠他。每逢他的忌日和清明节时,都有群众为他上香,小学生们也来扫墓献花。
  菩提树下
  “铁了心”要搞旅游,副镇长的绰号“马大煽”
  20年前,马海明刚上任潭头镇副镇长,“就那一股水、几片竹园、几间烂房子,就能把城里人诓来?马镇长,你真是个马大煽、大忽悠。”听马海明说重渡沟要搞旅游,村民們都开始起哄。重渡沟里,有一棵1400多年的菩提树,高约30米,直径达1.5米,村民们经常在树下开会。马海明发现了这棵树的价值,如今已成为重渡沟的旅游景点之一。
  可是,在马镇长看来,他“煽”得还不够,他要把重渡沟煽得红红火火,他“煽”动大家要保护旅游资源、要加工竹器工艺品、要制定旅游发展规划……不知开过多少会,说过多少遍掏心话,大家才感到马镇长“真的是铁了心”要搞旅游。
  深山老林
  考察旅游资源时,他险些跌入百米深沟
  重渡沟开发景区之前,山上只有鸡肠小道,还常被树叶淹没。为了考察旅游资源,每到周末或放假,他都要上山转转,被大家称为“马疯子”。
  1996年10月,马海明乘吉普车到重渡沟考察时,车辆失控差点冲进伊河里。还有一次考察时,由于没有路可以走,大家只好拉着树枝,踩着石头往上爬,马海明一不留神滑倒了,险些跌入百米深沟里,幸好一棵小树绊住了他。后来马海明笑着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咱重渡沟的旅游肯定能搞成。”
  重渡沟竹资源丰富,当地人以砍竹子编竹帘为生,赚不了三两个钱。1997年,马海明带队到浙江竹编工艺产地考察,还带回来了竹哨等竹工艺品,第二年春天,重渡沟村竹编工艺厂上马,生产出了烙画帘子、沙发、圈椅、躺椅等,实现了竹子的就地深加工。
  景区路上
  为还修路欠款,他抵押自家房产贷款
  靳家楼,位于重渡街的中心地带,是明清时期一家姓靳的大户,建造的一栋三层土木八角楼。为了开发重渡沟,马海明把铺盖搬到了这里。每晚大家睡着后,马海明开始写东西,第二天一大早起来看书。
  那时,他在写《情系重渡沟》。他初中只读了三个月,后来在三门峡陕县师范学校旁听。他爱好文学和艺术,喜欢读书、绘画、说相声、唱戏。
  1996年8月,担任潭头镇副镇长的马海明,又被任命为潭头镇旅游资源开发公司经理,但他是个没有办公室、没有工作人员、没有公章、没有经费的“四无经理”。
  从栾川县道潭卢线到重渡沟,有一条3.8公里的简易公路,行人车辆通行十分不便,修路是必须的。
  经过多方争取,市里批准了3.5万元修路资金,主要用来赔偿村民、购买柴油和爆破炸药等,但很快这笔钱已所剩无几。在爱人关长荣的支持下,马海明把自家积蓄垫出来,还是不能解燃眉之急。为了替公司还修路所欠的工程款,马海明将自家的房产抵押贷款。
  农家宾馆
  全村95%农户经营宾馆,人均年收入3万多元
  “没有海明哥,就没有重渡沟的今天。”这句话重渡沟村主任贾文献经常挂在嘴边。
  重渡沟村有1400多口人,全村95%的农户经营农家宾馆,人均年收入3万多元,是“中国农家宾馆第一村”。20多年前,村民们住着土坯房,喝着玉米糁,守着大山过着苦日子。竹子深加工让当地人尝到了甜头,农家宾馆则使村民奔上了小康。为了让农家宾馆上档次,马海明还对床铺厨房和厕所进行了统一要求,对搞农家宾馆的农户,每张床补助200元。2000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重渡沟首次出现一床难求的火爆场面。
  字里行间找寻他的心愿……
  “我化成灰也要壮一棵咱重渡沟的竹子”
  重渡沟位置偏僻,加上公司初期缺乏资金,不敢在媒体上登广告,缺乏专业的宣传人员,酒香也怕起了巷子深。这些没难倒马海明,他夹着破旧黑色提包,装着照片、传单和门票,到洛阳十几个大企业推销,终于打开了旅游市场。
  重渡沟的红火,引来他人觊觎。一位李姓商人,找到马海明,提出投资50万元控股重渡沟,景区交由马海明管理,但被他断然拒绝。
  重渡沟的山水是马海明最珍贵的宝物,一棵草一棵树,都仿佛他身上的一部分,他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重渡沟的一草一木。
  2000年8月,马海明调任栾川县旅游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村民们哭着挽留。马海明也热泪盈眶:“我生在潭头,长在重渡沟,算是重渡沟人,我百年以后,就是化成灰也要壮一棵咱重渡沟的竹子!”按照他的意愿,在他去世之后,家人将他的部分骨灰撒在了重渡沟的一丛翠竹旁。
其他文献
在今年南丁文学奖紧锣密鼓评选的时候,我又记起与南丁老师的往事。南丁老师,原名何南丁。何老师一生关注河南文学事业,驾鹤西归后,由河南省文学院主办、瓦库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出资设立南丁文学奖,旨在推动新时代中原作家群创作的繁榮兴盛。  2016年10月31日近午,我与儿子一起赶到郑大二附院,那种悲秋的情绪在看到何老师后达到顶点,眼前极度虚弱靠营养液维持的人,是那个在研讨会上说“我坐在这儿,你们都是青年
期刊
当生命和事业发生碰撞,擦出灿烂的火花,人生最壮丽的风景如艳阳高照,霎时间,光照环宇!  出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的刘志华,早在70年代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如今,她的宣言挂在展览馆已近50年,虽然岁月已在图片上留下陈旧痕迹,可并没有被历史淹没,依然如镜子发出耀眼光亮,折射着她忠于党、忠于祖国,用坚如磐石的意志,带领京华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标新立异地闯出了一条农村城市化的乡村之路,树起了一座巾帼不让
期刊
中原大地秋意浓浓,弘孝队伍再添“新军”。11月4日上午,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周密筹备,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通许县工作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  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会长张富领,常务副会长孟亮,副会长潘进军、魏恒、袁朝志,常务副秘书长宋叶;通许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明办主任马伟;通许县团县委书记王倩;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通许县工作委员会会长王世方,副会长李俊鑫、张云生、王文伦、李彬、张善华、张茂华,秘书长罗亚威,法
期刊
“盘豆古镇,交通方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坐落在黄河河口冲积扇,原陇海铁路贯穿东西。农民生活水平远远超过全县农民平均生活水平。”据《灵宝黄河志》(1949—2006)记载。  我听了盘东、盘西两个村几个从小在古镇生活的村民讲述:盘豆古镇,从南向北走,分别是南城、南巷、北巷,往东是东城、西边是西城、再往西就是中巷(腰巷)、往北是北大街,北大街是当时的官道。商铺、学校和行政单位都在北大街。北大街的路南
期刊
11月4日下午,河南省民政厅原常务副厅长、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创会会长鲁献启,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会长张富领,副会长潘进军、孟亮、魏恒、袁朝志等一行前往古都开封考察中国翰园碑林,听取和了解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开封工作委员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  中国翰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占地120亩,坐落在开封市龙亭湖风景区西部,是一座融书画碑刻艺术与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为一体,集诗书画印精华之大成,将山水风光与人文景观
期刊
10月31日上午,“河南省孝文化教育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在清丰县傅氏孝道文化园隆重举行。  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会长、河南时代传媒集团董事长张富领;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孟亮,副会长潘进军、魏恒,常务副秘书长宋叶;山西省艺术博物馆馆长傅重强;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傅姓委员会副会长傅新勇;清丰县孝文化促进会会长、清丰县人大原主任冯海民;清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明办主任徐社军;清丰县孝文化促进会执行会
期刊
陈可心,15岁,郑州市第五十四中学初三年级学生。她活泼开朗,乐于助人,课下时常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上、生活上的各种问题,每当同学们有不会的题问陈可心时,她都非常乐意帮他们解答;作为班中的纪律委员,她严于律己,关心集体,时刻以最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同时也会严格要求其他同学,共同促进良好班风形成;她刻苦学习,勤学上进,总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从不气馁。陈可心从小就懂得体恤父母,明白父母在外打拼的艰
期刊
沙颍河,源于嵩山东麓,婉转东南而去,波光粼粼,一泻千里。  在沙颍河北岸,有一个“全国文明村”——沈丘县北杨集乡林寨行政村。2011年前,它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贫困落后村,如今已成为闻名遐迩的富裕文明村,像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沈丘的夜空。  ——全村实行了“土地股份合作制”,走上一条抱团发展的集体化道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卓有成效,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村民收入显著增加,无劳动能力和低保、五保户,全部
期刊
秦池没有一个池塘,是灵宝朱阳镇冠云山南麓的一个绿色小盆地。  关于秦池的来源,据说有不同说法,一曰秦岭之余脉;一曰古代秦国之属地;一曰相传是距今8千年尊卢氏部落的活动中心,是中原地区唯一的湖泊天池,属天池地貌。那时的秦池,湖水碧波荡漾,水天一色。环湖四周,良田肥沃,嘉禾茂盛,耕农掩草而居,牛羊成群,鸡犬相闻,五谷飘香,仓廪丰实。  当我站在秦池村与大村交界处的分水岭上,极目远眺,沉浸在慢时光里的秦
期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自古以来,孝老爱亲就是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新安县好媳妇张凤莲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新安县职高教师张凤莲,日复一日悉心照料患病的公婆,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行动,用执着与坚韧、勤劳与善良,诠释了中华儿女孝敬父母的美德。她孝亲敬老的事迹,被邻里誉为现代版的“扇枕温衾”。  张凤莲在婆家弟兄中排行老小,她诚信热情,孝敬公婆,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同妯娌、哥嫂姐妹一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