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 别具情韵

来源 :阅读与鉴赏(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unwo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朱自清先生在温州时的作品,“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这幅字画见证了朱自清与马孟容的深厚友情。马家是温州“书画传家二百年”的望族,家住百里坊,离朱自清住的四营堂巷很近。马孟容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国画家,最擅长画花鸟、草虫、鱼蟹,并且他们二人曾共同执教于温州中学,结下了深厚友谊。这篇美文即是朱自清依据马孟容所赠的画创作的。他以丰富的想象力来理解画面的内容,以自己深深的情怀来品味画中的意境,激动之余,他将感受写成一文,以志这段赠画的因缘。于是,一张尺多宽的画幅在作者笔下别具一种美妙情韵。
  一、美丽的视角
  作者擅长捕捉画面的细微之处,开拓了一种美丽的视角,尤其抓住对色彩的精确描绘,形象传神。黄色的帘钩,青色的钩穗,淡淡的圆月的青光,海棠叶绿、花红、蕊黄,以及那一对黑色的八哥儿……或强烈或温柔,或浓厚或浅淡,都使你感觉到朦胧月光笼罩下的一种极美的诗情画意。画幅虽不在眼前但早已经映入脑海,历历在目。
  二、动感的语言
  画面是静态的,但作者却把画中之景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钩穗在清风中摇曳,月光洒泻满地,海棠花叶交错尽显勃勃生机,一对八哥儿虽已在枝上歇息,但朦胧中仍调皮地半睁半闭着眼,留恋着这如梦如幻的美丽的月下夜景,不忍睡去。作者把静态的画面写成了一个生趣盎然的优雅的生活场景,透射出灵动的气息。
  三、丰富的想象
  作者运用了多种手法营造了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生动传神。把柔软平和而又纯净的月辉想象成“一张睡美人的脸”,化无形为有形,给人美的感受。而海棠叶嫩绿的颜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用触觉来形容视觉的通感手法,的确是神来之笔。“枝欹斜而腾挪,如少女的一只臂膊”,极摹其态,绘形绘色,则又是作者的奇思妙想,是作者灵感的闪光。用处处展现的美的意境来描摹美丽的景致,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无限美感。因而读者所得到的艺术享受,已远远超出一幅画了。
  四、意蕴深长的感触
  作者由画面再荡开笔墨,第二段用多个问句引人进入一个古风古韵的诗意境界。“您该找着那卷帘人了?”巧妙化用李清照《如梦令》中的词句“试问卷帘人”,而没有任何斧凿痕迹。本段末句“我拼着千呼万唤;你能够出来么?”白居易《琵琶行》里的情韵风怀悄融其中,给人无尽遐想和绵绵不尽的深长意味,更是令人不禁拍案叫绝。
  正像有评论家品评这篇文章时所说的,读了这篇散文,不必再去看画了。文章已自成生命,作者在追求画外之意的同时,使文字的美成为绘画所不能代替的新的审美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是马孟容一尺多宽的横幅,成就了朱自清的美文《“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其他文献
“作文难,难作文,下笔无言难成文;头儿空,肚儿空,空来空去空对空。”这就是中学生作文的现状。虚情矫饰、瞎编滥造、无病呻吟,是学生写作的通病。为老师作文,为应试作文,唯独将主角——“我”,排斥于作文之外。“我”的思想、感情和个性都在这种编造作文中枯萎了。“我”没了,作文的魂也就丢了。学生完全陷入了迷乱之中,不知不觉间走上了编造作文的歧途。  《语文课程标准》中针对中学生写作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
期刊
梅绍静的这首小诗语言清新优美,如一篇动人的童话,令人耳目一新。但通俗易懂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诗人选取的是生活中常见的三种意象:大树、树桩和三片嫩叶。这三个意象有着密切的联系,三者交织在一起,表现的是生活中的一个场面:大树被砍倒后留下了树桩,树桩上又长出了新的嫩叶。这不是三片普通的叶子,是经历了残酷戕害和野蛮砍伐后的新生之叶。它们经受住了血与火的洗礼及生与死的考验,是顽强生命的见证。全诗采用了
期刊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命如花,芳香四溢。  当你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灿烂一片心地,增添一份温暖,你生命的芳香就会沁人心脾。  一声关切的问候,一句温馨的祝福,一次跌倒后的搀扶,一次碰撞后的微笑……当这一切在你的心田荡漾着涟漪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温情关爱的芳香。  当你凝视那些普通的生命,你会发现他们的生命正在静悄悄地开放,把芳香留给了世界。  当你追想那些远去的
期刊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此诗是韩愈被唐宪宗贬后在前往潮州赴任途中,行至蓝田关(今陕西蓝田县)时,写给侄孙韩湘的一首抒情诗。  这是一首思想深刻的政治抒情诗,全诗以“无罪被贬”为核心,反复表达了对当朝统治者的不满和谴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至死不渝的决心,真可谓“历尽苦难,痴心不改
期刊
因为有你的善良,所以你看出了一条狗的寒冷,并给它垫上了温暖的棉絮。因为有你的善良,所以你看到了一只受伤的鸟,将它从猫嘴里夺下来,医治伤口,给予食物,而后放飞林中。  你的善良是纯朴的,并不计较狗和鸟是否注意了你肩上的木犁或者柴捆,也不会带有童话里常说的种种美好的希冀。因为你可能是个农民,还不是一个作家!你的善良能够宽容低智能的动物,虽然它们无法以语言表达对你的感谢,无法给你回报。你的朴质并不会去要
期刊
温情苹果    永星  丁字路口处有个水果摊,摊主是位面色黝黑的中年妇女。她的苹果个个光洁圆润,甜脆可口。夜间熬夜时吃上一个既解渴又压饿,因此每次路过总要捎上几只。  一个黄昏,我再次光顾她的小摊。当她正麻利地为我称着苹果时,一个背着书包的男孩进入了视野。她赶紧撂下正称着的苹果,从筐里胡乱______一只,往衣袖上____几下,便猛地____下一口。她这番举止,因忙乱、突然而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期刊
八月湖水平,涵虚①混太清②。  气蒸云梦泽③,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①涵虚:水气弥漫。②太清:天空。③云梦泽:古代二泽名,在今湖北省长江南北。江之北为云泽,江之南为梦泽,并称“云梦泽”。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也是盛唐诗人中终身不仕的一位作家。然而,孟浩然并非无意入仕之人,他与盛唐其他诗人一样,怀有济世的强烈愿望。其诗
期刊
母亲,是三春花雨,悄无声息地孕育了生命;  母亲,是冬日暖阳,融化了生命的冰霜;  母亲,是黑暗中的灯塔,导航着人生的方向;  ……  本文以精美的语言,奔涌的激情,颂扬了母亲的意义、价值、作用,赞美了母爱的伟大。  首先,对比烘托,字字深情赞母亲。  母亲给了我们生命,我们血管里流着母亲的血液,母亲,是我们的所有家当。  悲伤时,母亲给我慰藉;  沮丧时,母亲给我希望;  软弱时,母亲给我力量;
期刊
斯妤,女,当代作家,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1980年开始写作,著有散文集、小说集二十多部。代表作有散文集《斯妤散文精选》、《两种生活》,小说集《出售哈欠的女人》,长篇小说《竖琴的影子》等。1993年获“庄重文文学奖”,1998年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同年10月获“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并曾获国内多种散文奖。其散文既先锋又典雅,既绮丽又深情,小说则奇谲诡异,灵动饱满,熔沉重与幽默,悲剧与荒诞,现实与
期刊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点虚荣心,只是程度和目的不同而已。  平日里一句“那多没面子呀”已成为许多青少年的口头语。是呀!为了面子,不惜欺骗父母,只为一条名牌的裤子;为了面子,不惜放弃健康,只求自己身材苗条;为了面子,不惜放下学业,只为和朋友一样,有一个异性朋友;为了面子,不惜牺牲友情,只因在小小的矛盾前,谁也不愿先低头……这些都是虚荣心惹的祸!  有这样一则故事:某人生意失败后,为了不失尊严,不丢面子,
期刊